一位實體制造業老闆自述對目前房地產走勢的看法

最近一位從事實體制造業老闆談一下自己對現在房地產的看法,在實體制造業打拼十幾年,目前擁有幾十套房,但房租收入大多交給銀行了,但現金流充足,每月有不錯的結餘。

但是會不覺感嘆:做實業太累,但目前還在做,不過真心累,真的不如前幾年買房,現在就算是年輕人,我都不建議做實業。還是國企,尤其壟斷國企,才是好的歸宿。其他的搞搞副業就可以了,生活不要太累,自以為牛逼能創業的往往都碰得頭破血流。

一位實體制造業老闆自述對目前房地產走勢的看法

最近房地產走勢撲錯迷離,而且也是風湧雲起,觀望的、看跌、看漲的都有各自的觀點,這位老闆談了自己的看法,認為剛需自住是不管什麼時候都應該買,剛需自住買房和二次以後買房是完全不同概念。

一、人應該與時俱進,觀念應該改。現在再喊大漲,肯定是不明智的。

二、房地產已經過了暴富的年代,這是由於政治經濟決定的,尤其是政治,這幾年的政治,大家也看到了。但房地產仍然還會漲,個人意見這幾年房價隨通脹。一線房產會長期被壓制,小幅震盪,但是房價穩定;部分二線三線有機會撿漏,但這種城市不會很多。

三、省會經濟會崛起,要解決一線人口過多問題,一定是要發展省會經濟,尤其是經濟大省。這個符合疏散北上深過多人群,並且符合中央預期。

一位實體制造業老闆自述對目前房地產走勢的看法

四、房租不會大漲,但會漲。會根據當地收入的上漲而漲,簡單點說,就是你如果沒房,你漲的收入基本就交給房租的上漲了。

五、房產稅短期還是出不來,五年可能過於自信,但三年內肯定出不來。並且還是原來的觀點,房產稅並不能調節房價,僅僅是一種政府收入手段。

六、未來學區房可能會隨政策失去經濟價值,現在一線城市,手上有好的學區房,並且能賣高價的,建議賣掉,買入核心繁花地段的房子。

為什麼?因為私立學校以後會是趨勢,所以學區房可能會隨政策失去經濟價值。

七、近期受疫情影響,至少今年不要打算買房了,因為利率太高,租售比也越來越差了,將來有錢,可能會全款買入租金高的房子,但不要再想貸款了。

八、買房雖然不能再造富了,但依然是目前天朝最靠譜的保值手段,當然最好能買到價值高的房子。

一位實體制造業老闆自述對目前房地產走勢的看法

九、有磚家稱存量合同轉換的時候應該選LPR,原因是LPR是會大幅下降的,因為國外現在都是負利率。我的看法有所不同,未來的利率肯定不會降到非常低的水平乃至負利率(甚至有可能上升)。

原因:

1、國有銀行的利潤基本全部來自於利差,而國有銀行的利潤是國庫的重要收支,君不見宇宙第一大行工行的重要性。搞成負利率根本不可能,這是在天朝,不是國外;

2、過去幾十年,利率一直下降的原因,其實有個很重要的原因,我們開始的利率是太高了,曾經有過11點幾的利率,那麼利率下降是必然的。但現在利率已經到了4.9關頭,下降的空間已經不大。就好像百米從20秒跑進13秒很容易,從13秒跑進11秒就會越來越困難;

3、天朝的經濟既不是市場經濟,也不是完全的計劃經濟。以前我概括一個詞叫國家市場計劃經濟。那麼拿國外完全市場經濟的理論來推斷天朝經濟,實際上是不能完全匹配的。很多天朝的經濟現象在經典經濟理論都無法解釋。必須加上政治因素。

還是很有可能,不管是選LPR還是固定利率,最後的結果都差不多。

一位實體制造業老闆自述對目前房地產走勢的看法

總結:

通脹會逐步消化高房價,這個真的很有可能實現。大基建出來的水,漫到民生領域,進不了房地產。那就是物價漲,但房價不能跟著幅度漲(但可能還是會有點小漲)。其實就是高通脹消化以前大漲的房價。這在未來可能會是政府希望看到的以及演化出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