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70萬人請願限制難民,有人問中國為什麼不接受難民?

據韓聯社報道,韓國法務部11日數據顯示,今年1至5月向韓國申請避難的也門人中,有527人經由可免籤的濟州島入境韓國,2016年為10人,2017年為52人,來自埃及的難民數量也在不斷上升。

馬來西亞也神助攻,不僅給也門難民90天的免籤,還開通了從馬來西亞到濟州島的廉價直通航班,難民便借道吉隆坡到濟州島申請難民身份,希望以濟州島為跳板進入韓國其他城市。

韓國70萬人請願限制難民,有人問中國為什麼不接受難民?

在亞洲國家,難民的概念還不太被迫理解。有人說歐洲可能對一些國家(前殖民地)負有歷史包袱……但韓國並沒有這樣的道德義務。此外,對韓國人而言,他們比中國人、美國人更不願接受外國人做鄰居——2015年韓國一項政府調查顯示,32%的韓國人不願與外國人做鄰居,遠高於美國的14%和中國的12.2%。韓國政府在抗議聲中已經開始廢止相關國家的免籤政策。

有人問中國為什麼不接受難民?先來幾張圖來感受下:

韓國70萬人請願限制難民,有人問中國為什麼不接受難民?

韓國70萬人請願限制難民,有人問中國為什麼不接受難民?

韓國70萬人請願限制難民,有人問中國為什麼不接受難民?

韓國70萬人請願限制難民,有人問中國為什麼不接受難民?

為了控制人口,我們有計劃生育政策(他們最近改變了),它被攻擊了近半個世紀,這被稱為獨生子女政策,直到現在普通的中國夫婦只能生兩個孩子。為什麼?因為我們是過剩了。為了更大的利益,我們放棄了我們的權利。你能想象如果政府讓大量的非熟練工人(也不會說我們的語言,不願意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的外國人生活在中國,他們會有多憤怒?

同時中國還有廣大的中西部地區,仍然有相當部分人群和山區非常貧窮,中國正在努力解決這些問題。

韓國70萬人請願限制難民,有人問中國為什麼不接受難民?

韓國70萬人請願限制難民,有人問中國為什麼不接受難民?

以下網友的留言其實更直接地說明了問題和原因,

韓國70萬人請願限制難民,有人問中國為什麼不接受難民?

韓國70萬人請願限制難民,有人問中國為什麼不接受難民?

韓國70萬人請願限制難民,有人問中國為什麼不接受難民?

韓國70萬人請願限制難民,有人問中國為什麼不接受難民?

我認為有三種類型的國家歡迎難民-

1)需要更多的勞動力。

例如:澳大利亞、新西蘭....他們需要更多的人——他們自己也很少有人居住,在澳大利亞連續兩天開車穿過澳大利亞,卻沒有看到任何一個住所或一個人。

2)不需要更多的人,但出於其他原因歡迎他們

例如:英國

英國人強烈反對移民,反對難民(他們一直都是——這已經被廣泛記錄,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是比利時難民他們憎恨,後來是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然後是斯里蘭卡難民,現在是敘利亞人了)

然而,這個國家在這些國家中都有一個模糊的共識——歷史原因對這些國家有入侵和剝削,日不落除了領土,還有暴力和血腥,我認為正是這種罪惡使得這些國家的難民成為受歡迎的難民。

事實上,倫敦是我所見過的為數不多的幾個設有獨立的難民櫃檯的機場。

3)那些無意識地做這件事的人(缺乏控制)或者希望假裝寬宏大量。

例子:印度,根本就是缺少管控造成難民大量進入。

中國不符合上述3項標準中的任何一項。它有很多人準備工作,所以不需要更多的人。它不會在遙遠的土地上發動戰爭。它對邊境也有很好的控制。

事實上,中國已經接受了一些難民。但其中絕大多數都是中國人和海外華人。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的統計數據顯示,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中國接受了301622名難民。在這些難民中,約有3萬人來自越南,其餘的來自其他國家。但是,30萬越南難民中的大多數人可能會說漢語或漢語方言。甚至一些難民也回到了他們在中國的家。因此,他們很容易融入中國社會,也不存在種族歧視的風險。

自1960年以來,中國接納了許多來自印度尼西亞、越南、柬埔寨、阿富汗、朝鮮、南亞的難民。一些人後來回到他們的國家,或者遷移到其他國家,有些人仍然在中國永久居住。我在中學和高中的同學都是來自印尼的難民。難民在海南島的農場安頓下來。那裡有許多農場種植橡膠和胡椒。那裡的難民通過引進印尼的種植技術對中國經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今天,許多難民來自非洲,那裡的資源比中國多。因此,中國正在幫助非洲發展經濟,使人們能夠在不淪為難民的情況下生活在自己的國家。

在中國,難民必須先學會漢語,才能過上正常的生活。我認為,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大多數非洲國家都在說英語或法語,難民更願意移民到歐洲。歐洲的領土面積比中國還大,人口只有中國的一半,沒有實行獨生子女政策。無論如何,歐洲國家進入舊社會,需要年輕的勞動力移民。難民們更喜歡移民到歐洲,這是經濟、社會和人口統計學的意義。

越南難民湧入中國,不僅因為中國是鄰國,還因為當時的國際形勢。

對於來自中東的難民來說,這些情況都是棘手的問題。因此,中國並不是他們的最佳目的地。

作為中國人,難民的處境也讓我們感到擔憂。我們也期待著向他們提供幫助。除安置難民外,中國已經派出物資、志願團體、創造就業機會,積極參與國際談判和磋商去幫助他們,履行中國的人道主義責任和義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