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叶大叔:人人都可以成为时间管理高手


秋叶大叔:人人都可以成为时间管理高手

今天看了秋叶大叔写的《时间管理7堂课》的绪论部分。

没有谁是天生的时间管理高手,这句话虽然自己早就知道,但还是羡慕那些有条不紊做事的人,感觉他们都是天生如此。

时间管理失效的第一个大原因就是失去目标感,定一个大目标,先把它完成,之后小目标的完成就是顺带的事情。千万不可以被小而碎的目标乱了阵脚。

第二大原因是陷入和自己的情绪对抗。有时候不读书、不学习,不是不想学,但就是不去,这一点在我身上还好一点,在弟弟身上尤为明显,特别是老妈在家喊他看书学习的时候,早上叫他起床的时候,晚上喊他晚睡的时候。越是一遍又一遍的催促,他越是对着干。反而是有几天老妈实在是没有办法,让他就这样下去的时候,他自己五点就起了,十点就睡了,上午的时候还在房间里看视频学习了。

第三大原因是忽视自己身体特点。每个人的身体情况都不一样,所以单纯地说八小时睡眠、早上五点起,晚上十点睡,那人不成了标准化的机器了?当然了,早睡早起还是非常值得推广的,但可以针对自身情况来做出微调。

书中提到美国有个非常有名的广告“狂人”乔治·路易斯,他每天只睡3个小时,他有句名言:“如果你每天结束的时候没有感到筋疲力尽,那你这天就白过了。”

就是这样状态的一个人,出生于1931年,直到2020年还好好的。

如果我每天只睡3个小时,估计身体不垮都让自己心里给下垮了,毕竟这样的作息是如此的不科学。

但路易斯的例子告诉我们,相对于科学不科学,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现在的我,即便是疫情宅家期间,如果能够十二点睡的话,七点起还是小事一桩的,可这样的状态明显还需要提升。

为什么像我这样的大多数人都学不好时间管理呢,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大家的作息习惯不好,这样一来,又要学习时间管理方法,又要调整作息习惯,相当于是同一时间要完成两件事,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哪一个也学不好,所以理所当然地,时间管理的方法学完是学完了,但真正应该的落地实施的,还依旧在脑海里飘荡着。

秋叶大叔:人人都可以成为时间管理高手

那究竟怎样才能做好时间管理呢?需要抓住两大思维。

第一个思维是培养统筹思维。

统筹思维的意思是说需要兼顾大小两种类型的目标,大块儿与小块儿的时间。

比如说很多人提倡要列人生计划,职业规划,要有年目标、月目标。但你要是问他你这周准备做成什么,今天准备完成哪些内容,或者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准备做什么,那就不一定能回答得上来了。

就拿我自己来说,人生计划还花了一大笔钱专门去学习了呢,但还是挡不住我不知道自己时有时无的迷茫感。一方面是我学的不精,另一方面是我只顾从大处着眼了,而忘记了从小处着手。

这就好像我知道我定好了去一个地方的时间点,但具体怎么去,我不知道。但现在我偏向于做的可能就是看看电视,刷刷抖音。因为潜意识里觉得时间还有很多,不急这一秒两秒的。然而时间就是这样一秒两秒地消失的。

有个词叫穷大方,意思是越穷的人越喜欢装大方,俗话说时间就是金钱,我大把大把地浪费着时间,还觉得理所当然。穷大方是病,得治,赶紧治。不随便乱花钱我做得到,不随便乱花时间也要麻溜地学起来了。

秋叶大叔:人人都可以成为时间管理高手

第二个思维是成本思维。

刚才提到穷大方,很明显就是缺乏成本思维的症状。因为如果一个人有了成本思维的话,他会考虑做一件事值不值,值的话究竟值得花多少时间、花多少精力、花多少金钱去解决它。自己能做自己做,如果不行就外包找专业的人做,或者对于基础而重复的工作,找一个小帮手来做,而不是一股脑不计成本的蛮干。

虽然精明这个词有点贬义,但如果可以还是比傻乎乎地强。

统筹思维是从宏观上来对待目标的,而成本思维是从微观上来对待目标的,是需要落实到具体某件事情上、某个时间节点上。

两者结合起来的话,才能形成更加长效的动力机制,不然“坚持”这件违反人性的事情,自然是不可能是做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