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後,該怎麼買房?

疫情之後,該怎麼買房?

​前幾日,一個老朋友老王突然找我聊天,說十分後悔當初沒有聽從我以前的建議,艱苦一點,買一個大一點的房子。


原來老王這次過年剛把父母接到家裡,就開始了限制出入。


一家5口,擠在一個90平米的小三房裡,剛開始還算是適應,可是時間一久,問題就開始暴露了。


第一就是衛生間的問題,90平米的小三房,只有一個。使用頻率過高,即使通風可以改善環境,但是還是顯得十分的烏煙瘴氣。


第二就是空間太小,隔音不好,上了年紀的人都會有些打呼嚕,以及作息習慣的不同,光這些瑣碎的聲音已經快把老王炒的精神脆弱了。


第三就是小孩的來回跑動,電視機的歸屬問題······


總之,老王吐槽這套房子的弊端差不多半個小時。之前沒有聽我說,不捨得多的那三五萬首付,如今換來的是對於生活的分崩離析。


其實這也不少單單我一個朋友提出的問題,甚至有些買家寧願退房付違約金也要改變已經買房的狀態,而是這個市場所暴露出來的問題。也是疫情對許多人的購房觀念產生了影響


非說作為房地產的一個研究人員,在收集到多方學者與讀者的資料,房子終究離不開住與行,房地產的投資價值就在於他的住與行。


今天非說就把這些總結分享給大家,對於大家買房很有幫助,同時也是許多購房者對於疫情之後買房的答案。

疫情之後,該怎麼買房?


選擇


人生充滿了選擇,同樣,城市的選擇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決定。


這次疫情,無疑暴露出了:當災難來臨時,考驗的是一個城市的運營水平,機構素質,醫療,交通,物流,地理位置等等,在最關鍵的一刻,關乎的是每一個人的生命。


這次疫情,有兩個聲音,其中一個,那就是回鄉村。


回鄉村有什麼好呢?

疫情之後,該怎麼買房?


第一就是人少,就拿我家舉例,全村上下加起來不到100號人,在大山裡,基本上回你家就等於回我家,也不會出現天天在別人家待著的情況。同時在疫情期間,往往經常村莊的道路就一條,形成了一個天然的屏障。


第二就是安逸,在鄉村現在並不像以前一樣無信號無寬帶路難走,鄉村也有更多的機會讓農產品走出去。如果光拿居住來說,種種菜,釣釣魚,養養雞,種種樹還是十分安逸的。


但是這可能僅限於我們南方的農村,北方可能一到冬天,食物儲存吃完之後,只能進場買採購。


對於南方鄉村有房的人來說,一定要留著,平日休息度假的時候,回去,呼吸呼吸新鮮空氣,培養家庭感情,是再好不過的了。


其次就是,寧去一四線,不去二三線。


除了北上廣深,其他城市都是一樣的管理水平,要知道武漢在二線城市裡排名至少前五的位置,但是造成這次的局面寧人汗顏。———網友如是說。


拿北京來說,經過非典的經驗,北京對於疫情已經有十分的掌控,首先保證了物資的充足,其次物流的發達也是保證了這次對於疫情的控制。在帝都腳下,已經不可能見到一刻白菜漲價十幾倍的事情了。


一切都是按次序的發展的。


但是對於,網友所說對於二線城市的評價,我還是不敢苟同的。的確武漢傷了很多人的心,也有很多朋友要遷離武漢的意思。但武漢不能代表整個二線城市的水準。


例如杭州,在防疫工作上管理的非常到位,上下調配統一,不僅醫療物資使用的合理,還給湖北輸送了大量的醫療資源。


杭州是一個文明程度很高的城市,阿里巴巴將杭州推向了世界。如果你身在杭州,你就可以體會到城市的科技,坐車刷臉,超市,購物,酒店通過支付寶解決所有的問題。共享汽車,隨處可見。

疫情之後,該怎麼買房?


同樣,在成都,廈門,長沙等城市你也可以體會到這樣的情景。


衡量一個城市的水平,不僅僅是經濟,更要參考城市的經濟結構,文明程度。如果城市到這個階段還依靠房地產的烘托,那簡直就是本末倒置。


同樣在四線城市,你就可以發現,那是另一番場景。


沒有大型工廠的人進人出,而是一種出入經濟發展穩定中的一種安逸。


四線城市,沒有到達二三線城市那樣的需求人,搶人,城市的規劃和發展更為的合理。三四線城市,目前發展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趨於理性化,沒有肆意妄為的擴張。而是合理的規劃和發展。這就是理性文明發展的一個定義。


在這次疫情當中也是表現得非常的淡定。在疫情爆發的時候,許多四線城市已經做好了佈局的準備,例如福建三明,海南瓊海,廣西防城港等。


第一時間,高速出入通道檢測,小區封閉管理。


雖然你可能現在處於不同的城市不同的階段,但是5年以後你就會發生城市的結構已經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如果有條件,你選擇的是一個優質,宜於居住的二三線城市工作生活,更需要考慮到這個城市民營的發達,人才的固定,文明的程度。


人才,資金,文明,文學,等各個利好的資源都會往好的城市聚攏。聚攏的結果就是城市紅利的爆發,而房產的增值就是其中一項。

疫情之後,該怎麼買房?


被拋棄


現在看來,疫情對於老的,小的,破的,房子有很大的教育意義。雖然老城中地段很好,但是致命的問題在於房子本身。


就拿2003年非典淘大花園的例子來說,一個小區感染人數高達321人,其中42人死亡。原因就是排汙管道倒流引起的大面積感染。

疫情之後,該怎麼買房?


除此之外就是物業的問題。


一防疫人員上門登記,發現一發熱患者與18人共同居住。嚇得直接報警。


更是這次疫情,更顯得物業的重要性。


老小區的物業相對於都見到,可能連保安都沒有。更別提社區管理等文化了。


現代化小區,在疫情期間不僅每天消毒,同時調查清楚每家每戶都居住情況,有什麼生活上需要幫忙或者幫助的,都在線幫解決了。


同時對於外來人口的進出,嚴格管控,甚至外出代購口罩,消毒液,平價蔬菜等等,都幫助到小區的住戶。


這才是真正的生活。物業決定了您的生活品質。

疫情之後,該怎麼買房?


總結


這次疫情會刺激人們對於需求的改善。北上廣深高端的物業加持會變得一票難求。同樣改善房將會引來一波高潮。


四線城市發展定位,文化定義,格局規模將會受到熱捧。也會逐漸被人選擇。


老破小,會漸漸被遺忘。大家在買二手房時,一定要擦亮眼睛,關於選擇戶型這一塊,網上會有詳細的介紹,如果有需要,非說也會詳細的寫一篇。


房子的本質在於居住,希望這次疫情之後,開發商以造好房子,設好物業為發展目標,真正做到為民建房。為文明建城市的持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