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我走》| 你會逃跑嗎?

10年的科幻電影,克隆人題材,根據同名小說改編,16年還有同名日劇。

說它科幻吧,確實是科幻:電影發生的時間點在過去,一個科技樹長在了克隆人上面的人類社會,而克隆人主要的職責便是給胎生兩腳猴提供器官移植。但是整部電影的大致風格,倒更像是一部文藝愛情片:沒有反抗,沒有叛逃,只有“真愛”可以申請延期的飄渺的願望和磁帶中悠揚播放著的“never let me go”。

《別讓我走》| 你會逃跑嗎?

觀影途中,“他們為什麼不逃走,甚至根本沒有想過逃走?”,“從小養一群克隆人吃好喝好到成年去進行器官移植,這個設定科技上和經濟上是否可行,或者,是否划算?”之類的問題我也想過,不過,就這樣接受這個設定似乎也挺好。畢竟,雖然克隆人沒想過逃跑(在知道自己命運的可悲且目測監管不嚴的情況下)比較有違常理,但反過來一想這反而挺新奇,不如就這個設定思考一下作者的本意。

《別讓我走》| 你會逃跑嗎?

“到底我們的生命,跟我們所救之人的生命有何不同”這句話,一是可以將克隆人當成人類,解讀為大家都是生命,甚至還有靈魂(雖然片中大部分的克隆人確實有明顯的盲目模仿行為,但從畫中可以看出至少男女主角都有著出色的獨立靈魂),但人類卻為了自己的健康自私冷漠地毫不在乎這群克隆人的生命。

二則可以把人類當作克隆人,即,雖然沒有器官移植那樣簡單粗暴,但我們普通人又何嘗不是給社會“捐獻”了很多東西,時間精力健康等等。那個老師說的,“普通的孩子未來可以成為任何人,但你們不是,你們的未來是確定的”,我們作為她口中的“普通的孩子”,雖然比克隆人們還是要多了很多選擇,但我們能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嗎?恐怕不行吧。甚至連盲目模仿他人這一點,心理學關於“從眾”的實驗也是多到不行了。

《別讓我走》| 你會逃跑嗎?

雖然後者比起片中有確定的證據,更多的是我的個人解讀,但不妨就此對是否逃跑這點予以思考:假設整個世界都對你說這是你的唯一結局,而你自己也不知道還有什麼其他選擇,你身邊的所有人也沒有想過逃跑,你還會逃嗎?ps.如果是捐獻器官這種級別的,我個人,能不能逃是一回事,逃是肯定想逃的,單幹有點慫,如果有個組織就立馬上船了。但假設是更加溫和的選擇呢?ex.某種工作、某種婚姻……恐怕就值得思考一番了。

《別讓我走》| 你會逃跑嗎?

或者,放棄思考,單純感受一下這群無心逃離的克隆人如在沙灘上擱淺的破船般的人生,這也不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