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如果馬謖遵照諸葛亮指示,試問:街亭就一定守得住嗎?

三國時期的街亭一戰,如果馬謖遵照諸葛亮指示,試問:街亭就一定守得住嗎?

馬謖不是不通兵法或者愚蠢。用當今眼光看街亭之戰,是過多重視主帥因素而忽略實力差距了嗎?

三國時期,如果馬謖遵照諸葛亮指示,試問:街亭就一定守得住嗎?

當時馬謖決策應該是考慮實力對比之後的保守決定,而絕非後人所詬病的故意要出奇制勝,結果弄巧成拙。

三國時期,如果馬謖遵照諸葛亮指示,試問:街亭就一定守得住嗎?

馬謖到街亭的時候,張郃已經先在那紮好營寨了,馬謖面臨的問題是頂著魏軍的騎兵衝鋒紮營還是避退到山上紮營的問題了——馬謖是沒選擇理由的,只能去山上紮營才不會成為第二個夏侯淵。

三國時期,如果馬謖遵照諸葛亮指示,試問:街亭就一定守得住嗎?

小說三國演義裡說兩萬五的精兵,絕不足以抵擋張郃率領的五萬騎兵,何況張郃寒門出身,戎馬一生,戰功是一場場實戰中打出來的,後世稱為五子良將,反觀馬謖,號稱熟讀兵書,實則根本沒有領兵經驗。

三國時期,如果馬謖遵照諸葛亮指示,試問:街亭就一定守得住嗎?

街亭一戰如果按照馬謖設想的那樣,以偏軍打敗主力確實大功一件。馬謖到底打的是勢如破竹殲滅魏軍,還是在山上便可立於不敗呢?這裡很難讓人理解。山下仰攻山上,確實難度非常大。如果打的是防守山頂的策略,那麼舍水上山不可能的,因為最少要堅持半個月。沒水不行的。如果打算從上到下,勢如破竹,打殲滅戰那就是犯了田豐的毛病了。總之,街亭一戰,沒有取勝的條件或砝碼,依舊丞相治軍治國風格,“揮淚斬馬謖”在所難免,你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