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周瑞家的送宫花,为什么最后才送给林黛玉?

少读红楼


王熙凤跟贾琏抱怨过

你是知道的,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们,那一位是好缠的?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说槐的报怨。‘坐山观虎斗’,‘借剑杀人’,‘引风吹火’,‘站干岸儿’,‘推倒油瓶不扶’,都是全挂子的武艺。

周瑞家的送宫花是什么时候?那个时候刘姥姥刚找了周大娘帮忙去贾府打秋风,周瑞家的办成了这件事正得脸,送走了刘姥姥回王夫人话之后,薛姨妈让她帮忙送宫花。

周瑞家的之前说过,“我只管跟太太奶奶们出门的事”。薛姨妈刚来,不知道这些安排,顺便叫她送一下,本来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像周瑞家的这种有脸面的仆人,宝钗见了也是要叫一句周姐姐,也不怕这些小姐。像迎春那样的金钗都偷了去赌钱,王熙凤手腕这么强硬的,一点儿错都被这些人暗地里嚼舌根,背地里咒她死,贾宝玉的奶妈经常找宝玉的不痛快,还不是得好声好气的哄走?所以黛玉才说“风刀霜剑严相逼”呀,不是无中生有矫情,这些老婆子是真的顺杆爬会欺负人。

所以周瑞家的说不上故不故意,就是无所谓,就算林姑娘有意见又如何呢?这么小一件事情,王夫人不会问她的罪,林姑娘又不能给她两嘴巴,林姑娘刻薄了她两句,她还要在背后嚼舌根,说林姑娘如何脾气大、如何不饶人,贾府里的人都觉得林姑娘刻薄气量小脾气不好,不就是这些仆人风言风语传的吗?

老书虫的书架


周瑞家的送宫花,从薛姨妈那里出来,要送给王熙凤,贾家三春还有林黛玉。表面看是按照顺序送的,其实恰是周瑞家的势利眼。我们看她从薛姨妈那出来,先给迎春,探春,惜春的。因为林黛玉的到来,贾母就将三个孙女从她的大房间移了出来,和李纨住王夫人那边的偏房。只留林黛玉和贾宝玉住自己这边。其实周瑞家的按照先后确实应该是三春,王熙凤,黛玉,可林黛玉毕竟还是客居,按理起应该先让林黛玉的。

但王熙凤是她第一个巴结的人,不好拿着剩下的花最后给王熙凤,比起管家王熙凤,还是小孩子的林黛玉自然不算什么。讨好王熙凤才是关键。那时候周瑞家的应该也不是刻意怠慢林黛玉。只是她送完了王熙凤,再送林黛玉本就失礼。假如林黛玉要是最重要的管家的话,她一定也会巴巴的先跑到林黛玉这里,先紧着林黛玉挑完再送其他的人。

无怪乎后边林黛玉和薛宝钗谈到自己每日汤水煎药让这些奴才讨厌。连刚来没多久的时候,周瑞家的这样有脸面的人都有取舍,何况那些不要紧的奴才,更该摔摔打打,闲话不断了。



茶马古道研究


薛姨妈送宫花给大家,本来说好了三春和黛玉各两支,剩下四支给凤姐。


这样算下来,黛玉要在凤姐前面,怎么也不会落最后没得挑。凤姐最后得四支也不吃亏,何况贾府姑娘们是娇客,作嫂子的媳妇自然要低一头谦让些。

可是周瑞家作为送花的经办人,却把顺序搞砸了,先三春后凤姐,最后让黛玉没得选择,感觉受了欺负"不是挑剩的,也轮不到我"赌气不要了。真的是黛玉使小性子吗?其实不然。

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嫁,一等奴才,刘姥姥进大观园,也是先通过她引路才见着凤姐的面,按说凤姐也是给足了面子的。毕竟太太的心腹之人嘛。办起事来,也是有规有矩的老人了,不应该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因此故意冷落黛玉,难怪姑娘罕见地刻薄,指出周瑞家办事不周,太不给姑娘面子了。

原来正如贾母所言,府里人上下一颗富贵心,两只势利眼,趋炎附势,见风使舵厉害得很。本家小姐不说,周瑞家的先送凤姐,为的讨好凤姐当家的,黛玉孤女无依,究是外姓人,没拿小姑娘放眼里。

何况作为王夫人身边人,太太的好恶自然清楚,是否上心关照她最明白,平日里不喜黛玉,全都看进她的死鱼眼里,所以自以为办得妥当合乎主子的心意的。

纵是林妹妹不爽,闹脾气不收,传到王夫人薛姨妈那儿,谁也不会开口怪她,只会说黛玉不领情,惯使小性子罢了。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小小两朵宫花便知春寒,黛玉敏感骄傲之人,怎不悲也?!

一花🌸一世界,金沙江的小闲鱼🐠元元,期待你的关注点评。

元元的天下



周瑞家的送宫花,从薛姨妈那里出来,要送给王熙凤,贾家三春还有林黛玉。表面看是按照顺序送的,其实恰是周瑞家的势利眼。

我们看她从薛姨妈那出来,先给迎春,探春,惜春的。因为林黛玉的到来,贾母就将三个孙女从她的大房间移了出来,和李纨住王夫人那边的偏房。只留林黛玉和贾宝玉住自己这边。其实周瑞家的按照先后确实应该是三春,王熙凤,黛玉,可林黛玉毕竟是还是客居,按理起应该先让林黛玉的。


可王熙凤是她第一个巴结的人,不好拿着剩下的花最后给王熙凤,比起管家王熙凤,还是小孩子的林黛玉自然不算什么。讨好王熙凤才是关键。


那时候周瑞家的应该也不是刻意怠慢林黛玉。只是她送完了王熙凤,再送林黛玉本就失礼。假如林黛玉要是最重要的管家的话,她一定也会巴巴的先跑到林黛玉这里,先紧着林黛玉挑完再送其他的人。

无怪乎后边林黛玉和薛宝钗谈到自己每日汤水煎药让这些奴才讨厌。连刚来没多久的时候,周瑞家的这样有脸面的人都有取舍,何况那些不要紧的奴才,更该摔摔打打,闲话不断了。


君笺雅侃红楼


今天我们分析一个红楼热点:周瑞家的送宫花一回中隐藏的深意。一直以来,不少研究者乃至红迷,都对周瑞家的送宫花一回有不少的分析和争论,大致都是围绕着周瑞家的送宫花是顺路还是别有深意这个问题展开的。

读过原文,我们知道,周瑞家的送宫花的顺序是,先是迎探惜三春,每人两支,这就是去掉了六支,接着给了王熙凤四支,最后两支才送给了黛玉,因此惹得黛玉发火。不少人根据贾府路线的研究得出,周瑞家的只是按照远近的最佳顺序送花,并没有看不起黛玉的意思,是黛玉太敏感了。不少人甚至周瑞家的叫屈。

有红迷接受这样的观点,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不妨从原文中去找答案。

原文第七回,送走了刘姥姥,周瑞家的去回复王夫人,结果王夫人在薛姨妈那儿,因此引出了薛姨妈麻烦周瑞家的送宫花一事。

原文:薛姨妈道:“这是宫里头的新鲜样法,拿纱堆的花儿十二支。昨儿我想起来,白放着可惜了儿的,何不给他们姊妹们戴去。昨儿要送去,偏又忘了。你今儿来的巧,就带了去罢。你家的三位姑娘,每人一对,剩下的六枝,送林姑娘两枝,那四枝给了凤哥罢。”

仔细品读这段文字,关于送宫花,薛姨妈心里是有顺序的,先是三春,接着是黛玉,最后剩下的才是王熙凤。看似随意说出来的,但其实却隐藏着薛姨妈的为人处事之道。

三春为贾府最尊贵的女儿,对薛姨妈这样客居贾府的人来说,送礼自然先是主家为先,所以先送三春,并无不妥,这是薛姨妈眼中心中之礼,紧接着却是黛玉,因为对薛姨妈来说,黛玉虽然也是寄居贾府,但一则她是贾母最疼爱的外孙女,二则一样也是最尊贵的女儿家,理应为先。

薛姨妈把凤姐放在最后,同样有两层意思,一则凤姐为出嫁的女儿,其尊贵程度自然不及三春、黛玉她们,这一点在原文中随处可见,未出嫁的女儿是最尊贵的,逢年过节她们可以跟贾母坐在一起享乐,但凤姐、李纨等人因是出嫁的女儿,是媳妇,自然得伺候。另外一层,凤姐为薛姨妈的内侄女,对薛姨妈来说,属于自家人,送礼自家人自然要靠后,没有先送给自己一家人再送客人的道理。

所以我们看,薛姨妈让周瑞家的送宫花,其实是明确交代了顺序的,但周瑞家的偏偏自专,没有按照这个顺序走,而是按照地理位置上的远近,为了方便自己,改变了薛姨妈给出的顺序,先是送了三春,再是凤姐,把最后两支给了黛玉。却没想到在黛玉那里吃了一顿刻薄。

原文:周瑞家的进来笑道:“林姑娘,姨太太着我送花儿与姑娘戴。”宝玉听说,便先问:“什么花儿?拿来给我。”一面早伸手接过来了。……黛玉只就宝玉手中看了一看,便问道:“还是单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周瑞家的听了,一声儿不言语。

就这一段话,很多人说黛玉尖酸刻薄,替周瑞家的叫冤,说她并无轻视黛玉之意,不过只是顺路远近送了来。黛玉的“刻薄”有没有道理呢?当然有道理。

前面我们已经说了,即便周瑞家的的确只是顺路,没有轻视黛玉之意,但她为了自己方便,无形中已经错了礼节。别忘了,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是正儿八经的贾府奴仆,对她来说,三春和王熙凤都是自家人,而黛玉则是客了,哪有送礼先送自家人的?

试想:如果周瑞家的心中时刻都有这个礼,把宫花先送了黛玉,或者退一步来说,送了三春之后,紧接着送黛玉,也许黛玉根本就不会发火。但周瑞家的图省事,结果是失了礼节,黛玉怎么能不发火?如果是我们,你住在自己的外祖母家,家里新得了一样玩意儿,结果大家都分完了,最后剩下的才给你,你作何感想呢?

我想,心理正常的人都会觉得自己被轻视了吧,所以目下无尘的黛玉直接指出了周瑞家的失礼之处,再细思,周瑞家的“失礼”中有没有“势利”的成分呢?我想是有的,她改变了薛姨妈给出的顺序,把王熙凤和黛玉的顺序调换了,是否是在向王熙凤卖好呢?

另外,黛玉为什么说“我就知道”呢?也就是说,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不止一次,我们可以想像,此前和此后的时间里,但凡贾府之人来送东西,黛玉心内早已有了结果,即她是最后一个得到这样东西的人。不管怎么说,她都是贾府的最尊贵的客人,为什么屡屡被贾府之人如此无礼地对待呢?

再来细思黛玉,黛玉寄居在外祖母家,属于客人,为何敢对外祖母家的仆人发火呢?按照我们一般人的处理方式,也许就隐忍了,这也不失为一种礼节,给大家都留有余地,毕竟周瑞家的身后站着的是王夫人,若周瑞家的将此事向王夫人一说,王夫人会怎么评价自己的外甥女呢?

要知道,此时的黛玉尚不是孤儿,他的父亲林如海还健在,且是堂堂的巡盐御史,是正儿八经靠自己科举得来的功名,林家之盛不亚于贾府,不然贾母应该也不会将自己的最疼爱的女儿嫁给林府,所以这就好理解了,黛玉去外祖母家,自己带了丫鬟婆子,以林家的家资,自己女儿去岳母家,林如海一定不会委屈女儿,钱财自然少不了的。

也就是说,此时的黛玉,并不能说是完全的寄人篱下,她花的钱多半都是自己带来的,她住在贾府是外祖母念女儿去世,外孙女无人照料,派人来接的,不是黛玉主动要去的,父亲尚在,自己早晚还是会回去的吧,这应该是当时黛玉发火的主要原因,因为我不是你家的人,我也不靠你家的月例银子过活,我凭什么要看你的脸色,受你的轻视呢?

所以,周瑞家的送宫花,并不是很多人得出的只是顺路没有轻视黛玉这么简单,首先周瑞家的就错在了礼节上,其实不管她是否顺路,她擅自调整了薛姨妈给出的黛玉和王熙凤的顺序,从后文的诸多表现对看,她都逃不掉讨好王熙凤的嫌疑。所以,黛玉发火并非刻薄,而是周瑞家的失礼并势利在先。

现在我们细思黛玉葬花吟唱出的“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可知,她进贾府不久,这种处处被人轻视,被人忽略的寄居生活就已经开始了。


少读红楼


周瑞家的虽然是个奴才,但她好揽事,惯会自作主张。当婆子冒犯了尤氏,她无视凤姐的吩咐等候处理,而是立刻拿人,导致邢夫人在大庭广众之下给凤姐难堪。

送宫花也一样,她没有按照薛姨妈的吩咐行事,而是自行决定先后顺序。

有人说,先送三春和凤姐是因为顺路,这话大错特错。奴才就是奴才,必须听从主子的安排,主子要求怎么做,就应该怎么做。顺路还是不顺路不在主子的考虑范围之内,也不是奴才违背主子的借口。我们先看看薛姨妈是怎么吩咐周瑞家的:

薛姨妈道:“这是宫里头的新鲜样法,拿纱堆的花儿十二支。……你家的三位姑娘,每人一对,剩下的六枝,送林姑娘两枝,那四枝给了凤哥罢。”

薛姨妈安排周瑞家的,先送三春,接着是黛玉,最后剩下的才是王熙凤。

薛姨妈是隐藏最深的人精,她让周瑞家的最后送给王熙凤,为了补偿王熙凤是最后一个得到宫花的,特意多给凤姐两枝。

作为奴才无论你多有脸面也是主子给的,所以做事一定要遵循主子的吩咐。周瑞家的,没有听从薛姨妈的吩咐,自作主张,先给三春各两枝,再凤姐送了四枝,把剩下的两枝宫花送给了黛玉。周瑞家的把剩下的两枝花给黛玉就是对黛玉的轻视。


以前长辈们给大家送礼物,黛玉即使不是先得的,也不是最后一个得的,如今黛玉只就宝玉手中看了一看,【便问道:“还是单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

黛玉是玲珑心肝,比比干还多一窍,她一看里面只有两枝宫花就明白了原委,因此【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周瑞家的听了,一声儿不言语。】

三春为贾府最尊贵的女儿,对薛姨妈这样客居贾府的人来说,送礼自然先是主家为先,所以先送三春,并无不妥,这是薛姨妈眼中心中之礼,紧接着却是黛玉,因为对薛姨妈来说,黛玉虽然也是寄居贾府,但一则她是贾母最疼爱的外孙女,二则一样也是最尊贵的女儿家,理应为先。

黛玉的话里有两层意思。

一是,我虽然住在府里,但是地位和你们家的姑娘并不平等,别人挑剩下的才给我。我不高兴了。

二是,我不是看重礼物,我要求的是平等。

三是,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的小心眼,你就是一个小人。薛姨妈不可能让你最后送给我,一定是你没把我放在眼里,先讨好别人,最后才送给我。

周瑞家的一声不吱,哑口无言,就是黛玉说中了她的小算计。

周瑞家的,惯会逢高踩低,她知道王夫人对黛玉有成见,王夫人又是实权派,她又是王夫人的心腹,因此她利用送宫花,恶心黛玉一回,让黛玉不高兴。周瑞家的知道,黛玉不高兴,王夫人就会高兴。


润杨阆苑


撇开赠送次数不说,其实周瑞家送的宫花本身就带有其一定的意思在里面。

我们知道,在《红楼梦》第七回中,薛姨妈因为说薛宝钗不爱这些花,所以便让周瑞家的将花拿走,送给贾府的那些姑娘们戴。然而这里有个细节可能很多人都疏忽了,那就是薛宝钗才选失败了!

通过影视作品我们都知道,古代的前去才选的女人,如果被留用了,都会赐香囊什么的。但如果不被留用的话,就会撂牌子送花。而薛宝钗呢,她很明显就是送花的那一个。

按照薛姨妈所说的,薛宝钗的花是她哥哥买来的,但薛家大富大贵人家,会稀罕那些花?很明显,所谓的买来的,实际上是“赐的”。

薛宝钗被撂牌子赐花了,那些花对她来说本身就是不吉利的东西,所以她才“古怪着呢”不爱戴花儿粉儿的。果然,她将这些不吉利的花都送给了贾府的那些姐妹了,不吉利的事情也随即很快应验在贾府的姐妹身上了。

当然,撇开花的背景不说,咱们再说说周瑞家的为什么会将最后两支花给林黛玉吧。原因很简单,周瑞家的是看主子的脸色行事的。

要知道,在她送花之前,薛姨妈还千万交代了,让她先送给贾府的三个姑娘,然后再送给林黛玉,最后将剩下的再给王熙凤。然而呢,周瑞家的出门后却擅作主张,给林黛玉的是其他人挑剩下来的两朵花。由此可见,周瑞家的正是因为知道主母王夫人的意思,所以才不待见林黛玉的。也正因如此,收到那两朵花的时候,林黛玉才会那么的生气。

好了,这就是我所总结出来的意思,不知道各位如何呢,欢迎一起探讨。


小龙儿说生活


没有什么顺道远近之说,周瑞家的是贾府家仆,察言观色,主子们一言一行,早就揣摩心中,耳熟能详,更何况早就暗中站队,王夫人心事,她岂能不知!王夫人的心事就是薛姨妈的心事,薛姨妈明面上吩咐礼数,而周瑞家的却私自改道先后顺序,真是无心之举吗?很多人认为是无心之过,不应过分解读。林妹妹的敏感多疑抓尖儿,在贾府是人人皆知,精明钻营揣摩上头主子喜好的周瑞家能不知?得主子欢喜,是奴才们的本分!周瑞家的这么送花,恰恰是精于心计,属于风霜刀剑严相逼其中之一手段。她准确的领会并执行了王夫人和薛姨妈的意思,也巧妙的借助林妹妹的性格打击林妹妹,即便惹翻林妹妹和贾宝玉,也顶多挨几句话,没什么大不了。而一旦真的听命薛姨妈的安排,估计日后不久,饭碗不保。孰轻孰重,她是能掂量过来的!这事儿一旦传到老祖宗贾母那里,她是不好交代的!一句无心之举可以糊弄别人,到贾母这儿,估计过不去!这就是林妹妹不高兴,说别人挑剩下才给她,周瑞家一声不言语,她只想事情赶快过去,不能把事惹大捅到贾母那里,任凭林妹妹说什么都行,她不会分辨!她知道林妹妹也就发两句脾气,这事这么轻描淡写就过去了!林妹妹又挨了一道无处诉说!只要贾母不知道不追究,其他人周瑞家是不惧的!而王夫人薛姨妈知道,只会暗地嘉奖,贾府上下也会一句林妹妹小心眼儿嘴贫刻薄挑刺儿就完事。至于贾宝玉宝二爷是不是会不满,她周瑞家背后有王夫人,她完全是不把这个小主子看眼里的。并且她判定这两个单纯的小主子,不会闹大事儿,她没什么大麻烦!尽可去王夫人那儿邀功。她送花的时候,就预演了林妹妹说什么话,会是什么表情!有人会辩解林妹妹老爸还在呢,不属于寄人篱下,怎么会落一个贾府下人的小看!但这不是小看,是联手排挤和打压!是木石之盟 还是金玉结盟的较量!此一小小的送花,可看出贾宝玉的无力,林妹妹的无助,贾母的架空,也就注定林妹妹木石前盟成空的悲剧!



卫倾城


《红楼梦》第七回,写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周瑞家的把刘姥姥送走之后,便回来回复王复人,恰好王夫人到薛姨妈处了。周瑞家里也只好到薛姨妈处,回话王夫人,回完话,准备走時。薛姨妈说有件东西,你帶去吧“这是宫里头作的新鲜花样儿堆纱花,十二枝。昨儿我想起来,自放着可惜旧了,何不给他们姐妹们戴去!昨儿要送去,偏又忘了,你今儿来的巧,就帶了去吧。你家的三位姑娘,每位两枝,下剩六枝,送林姑娘两枝,那四枝给凤姐儿吧”。

周瑞家的虽说是王夫人屋里的人,对林黛玉并不十分喜欢,但也并不是十分明显,这次送宫花,基本上也是按着薛姨媽吩咐,顺路依序先是迎春,探春送走四枝后,又找到四姑娘惜春送了两枝。

按理(路比较近,少走弯路),这時应该到贾母处送林姑娘才对,偏偏周瑞家的拐了个弯,到了凤姐处,是平儿接的四枝花。凤姐让平儿送给了秦可卿两枝。周瑞家最后又返回贾母处,把剩下的两枝,送给了林黛玉。因此才引起林黛玉的冷笑“我就知道么!别人不挑剩的也不给我呀。”。

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善於巴结主人和权势(荣国府凤姐主事)。二是从内心看不起客居的林黛玉(因为林黛玉也给不了她什么好处)。这便是周瑞家送宫花,为什么最后送给林黛玉的原因吧。


老兵4200


周瑞家的送官花顺序最能体现林黛玉在王夫人心里的位置,奴才都是看主人眼色行事的,这周瑞家的已经老狐狸了,把王夫人心里揣摩的八九不离十。如果宫花是别人家送的,薛宝钗也在名单上,周瑞家的怕是头一份就要送给薛宝钗。毕竟薛宝钗是王夫人亲侄女,那是真心喜欢;而林黛玉是丈夫的侄女,做点表面功夫就不错了,这也是人之常情。



这里并不是说王夫人或者薛宝钗什么不是。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王夫人亲自送官花,断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作为夫人级领导,送礼顺序是断不会错的。薛姨妈嘱咐周瑞家的送宫花顺序是三春一人二支,林姑娘二支,王熙凤四支。这样的顺序是对的,跟官场一样,按级别排座位,不能说我先到我坐前面;或者是找领导签字,顺序是一点都不能错的,不能说我先路过谁的房间就先签了。



很多人就此说林黛玉小心眼,尖酸刻薄。我倒是赞同林黛玉说迎春的一句话:虎狼囤于阶前,尚谈因果。林黛玉说的一句: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的也轮不到我。就是直接把周瑞家的小心思点明了。林黛玉这一句我就知道,说明这已经不是一回两回了,林黛玉心里明镜的,以前都不说,这帮小人还以为自己聪明。这一次林黛玉就是明面上告诉周瑞家的,你别在我这里继续耍你那点小聪明,我可不傻。

另外,我想这次林黛玉憋不住火,最大原因是送宫花直接代表薛宝钗选秀失败,贾府开始盛传金玉良缘的结果。林黛玉这一句,别人挑剩的才轮到她,是她已经预感到自己的姻缘断不是自己中意的,暗示了今后她的姻缘也会是别人挑剩的。林黛玉每次不高兴都是和贾宝玉有关,她并不是尖酸刻薄之人,而是恋爱中的女子拈酸吃醋、患得患失的忧郁怀疑。这一次的不能忍,也是害怕贾宝玉被金玉良缘挑走了,轮不到她先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