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信念價值觀的形成的三個時期

孩子信念價值觀的形成的三個時期


父母對於孩子價值觀的形成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價值觀的形成時期如果處理的好的話,孩子有很正面、很強的價值觀,則人生充滿理想,跌倒會再站起來,會在挫折當中學習;如果價值觀有矛盾,無價值等等,孩子會很難適應這個世界。父母直接影響著孩子,影響著孩子的信念價值觀,你的孩子將來會成為怎樣的人?在於你想他成為什麼樣的人,在於你會用什麼樣的方式去培養和支持他。

孩子信念價值觀的形成分幾個時期:

(一) 0-7歲,印記時期;這個階段的孩子思想象一張白紙,他們會毫無保留的接受父母向他們表達的所有"事實"。 這個時期,尤其是4歲以前,父母應該避免讓孩子產生混亂,比方說爸爸責備孩子,媽媽又表揚,又或者家長言語與語調不一致,都會使孩子混亂,從而產生無價值感。小孩子經常會出現一些咬手指,扔玩具等行為,都是他們對外界的一種試探和嘗試,如果父母一味的去阻止,不準做這個,不準做那個,孩子在這個時期很容易產生無助和無望,而無價值、無望、無助是對人最具破壞性的三種信念價值觀。

(二) 8-13歲,模仿時期;這個時期的孩子,很有強的模仿欲,孩子不斷的模仿,模仿父母,模仿老師,模仿行為比模仿語言要多,當父母行為與語言矛盾的時候,孩子只會模仿行為,因此,對於父母來講,身教比言教更重要。行為重複再重複,形成習慣,習慣重複再重複形成信念。

(三) 14-21歲,社交時期;這段時期的孩子比較叛逆,變化無窮,因為生理變化很大,所以導致情緒變化也大,遊離於孩子和成年人之間,有時候象孩子,跟父母撒嬌,需要父母保護,有時候像個成年人。因為他們要融入社會,所以這個時期對於孩子來講,朋友比父母重要,也開始跟父母有代溝、抗拒,頂嘴,也會有一些抽菸、晚歸等壞習慣。這個時期他們更需要父母的尊重,如果父母能夠多觀察孩子的行為,聆聽他們的話,把孩子看成是朋友,增強之間的溝通,可以幫助孩子形成積極正面的價值觀,而父母如果是強制和硬碰的話,定會給這個敏感時期的孩子造成負面的影響。

針對不同時期的孩子,父母要了解一些注意事項:

(一)印記期(0-7歲):1、避免矛盾的說話及行為;2、 語調與言語要一致。3、 善用相反框架,灌輸孩子正面思想及態度,成為有效的信念。4、教導孩子要從多角度觀察及感受食物,協助他們建立敏銳的觀察力、靈活性及選擇的能力。

(二)模仿期(8-13歲):1、身教比言教更重要。2、多留意身體語言。3、多分享成功人物的故事及父母、老師從失敗中學習的經驗。4、多支持孩子的夢想,協助孩子把夢想轉為有效的行動。

(三)社交期(14-21歲):1、多觀察孩子的行為,聆聽他們的話;2、瞭解孩子當時的反應,是孩子還是成年人的表現;3、父母要把孩子看成朋友,增強之間的溝通,減少代溝。4、談話時,多用"我"或者"我們",少用"你"。

:本文是"王仁元家庭教育工作室"編轉。"王仁元家庭教育工作室"以宣傳先進的家庭教育理念、免費公益的家庭教育指導演講、家庭教育諮詢、傳遞正能量、傳播優秀文化為己任。更多精彩,敬請收藏和關注王仁元家庭教育工作室。相關視頻,您可在優酷網搜索"教師教育培訓演講王仁元"即可獲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