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复杂繁琐的陋习之一——跪拜礼,虽以废除,却依旧有人沿用

在古代有一种交际礼仪,而且这种礼仪使用时间在古代也是最长的——跪拜礼。拜,在古代是行礼的方式。跪拜礼又分为稽首、顿首、空首。

古代复杂繁琐的陋习之一——跪拜礼,虽以废除,却依旧有人沿用

据推测这种礼仪在先秦时期就开始流行,那时还没有凳子椅子。人们在吃饭,闲聊时都是席地而坐,所谓席地而坐就是在地上铺一条用芦苇编成的坐垫,席子的厚薄、多少与质量都有不同的用意,一般给客人坐的垫子都会多铺一层这样表示敬意,皇帝君王虽说也是席地而坐,但皇帝的垫子肯定会比普通人的好一些。

古代复杂繁琐的陋习之一——跪拜礼,虽以废除,却依旧有人沿用

古代的坐法和现代的坐法也不相同,古代的坐法是两膝着地,屁股是坐在脚后跟上的,那样的坐法其实就是现在的跪,跪拜礼也是因此形成的。东汉末年,渐渐出现了凳子椅子,平日里也就不再席地而坐了,即使这样跪拜礼依旧存在,不止应用于朝廷官场(有必要时还会行三叩九拜之礼),祭祀时也普遍存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辛亥革命胜利,封建社会的覆灭,这种跪拜礼现今只在拜神、祭祀时才会使用。

古代复杂繁琐的陋习之一——跪拜礼,虽以废除,却依旧有人沿用

那么跪拜礼究竟起源于哪朝哪代?历史上并没有确切的记载,但有一种说法广为流传:在文明之初,这种礼仪是有坐姿演变出来的,表示尊重,后随着统治阶级的等级差异,以及统治制度的繁琐,这种礼仪也就逐渐变得复杂和多样,到清朝,跪拜礼发展为全国全民运动。

直至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在南京建立了临时政府,并发表改革民俗的公文,其中就有跪拜礼,其中规定官员和官员、官员和民众之间不再进行跪拜礼,这个条例不仅恢复的人格尊严还解决了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差异等问题,取而代之的是以握手礼为主。

古代复杂繁琐的陋习之一——跪拜礼,虽以废除,却依旧有人沿用

本文由小趣创作,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