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香港拍了一部黑道題材的電影——《黑社會:以和為貴》。放映後火爆網絡。
年輕的觀眾,從黑社會大佬們口中聽到“以和為貴”這句話時,心中頓時生起一種親近之感。這句話出自《論語·學而》,“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廝為美。”正是它,撥動了國人“文化命脈”上的那一根絲絃,發出了“共鳴的合聲”。
可是,黑道大佬們多半不讀書。他們心中這種政論式的“高端文化思想”,又是自哪裡冒出來的呢?
俗話說:“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底層的文盲大老粗,把儒家“五常”——仁、義、禮、智、信,貫徹執行得比士大夫們還要好。
在中國古代文盲率很高的時候,除了讓這種文化思想隨著歲月的變遷,自然滲透到底層民眾當中,國家有沒有采取過什麼策略來推廣它呢?
對於這些問題,下面我將分成兩大部分來進行論述。
第一部分 古代“高端”文化思想的三個方面
- “男女大防”最初只在貴族中流行
民間傳說中,哭倒長城的孟姜女,最初是因為被範杞良看到手臂(或者身體),才不得不嫁他為妻。
現代人普遍不能接受這個故事。他們從學者,或者是《尋秦記》作者的口中聽說:秦朝是很開化的。“授受不親”這種思想,只是盛行在明朝和清朝。
其實是這句話最早是由戰國的《孟子·離婁》提出的。不過,在更早的時候,同樣的意思已經出現在《周禮》裡面了。
《禮記·曲禮》中說:男女不能混坐在一起。不能共用一個衣架和洗漱用品,甚至不能直接用手遞東西。
這種禮法,最早只是在“古代上層貴族婦女之間”盛行。對於沒受過教育的平民,或者邊遠地區的人們,可能並沒什麼約束力。
例子1:根據《商君書》記載:因為秦朝地處西方,相對於中原落後。當時的秦國的男子娶了媳婦,公公也並不會和他們分房。
例子2:南方的楚人,一直被中原人視為蠻野人類。因為他們從著穿上看,就是披髮跣足的“野人”。據《楚國史》考證,他們也許還紋面。文化與中原有很大區別。因此楚人羋月,才會在和使節講話的時候提到:秦王整個身體壓在自己身上,就比一條腿壓著舒服。
一直要到明朝中後期,“男女大防”的“高端”文化思想,才會向全民“普及”。
“男女大防”以及貞潔觀念,最初都是由女人率先提出。目的是為了保護女性的人身權益。只是到了後期,反過來成了迫害女性的桎梏。那就是另一個話題了。
2. “仁義”思想在宋、元時期開花結果”
古人寫文章,好談治國方略,極少涉及風俗、民情的細節。因此我們很難從上古的文章中,看到對底層人民精神生活的描寫。記錄底層人民思想言行的作品,還要看後代的小說。
但是,翻看中國唐朝以前的小說,幾乎很難看到儒家高端思想文化的影響力。
比如唐代小說名篇《風塵三俠》,其實是在歌頌紅拂女與李靖私奔;而《紅線女傑》的故事,也只是在著重描寫奇幻情節。因此,以儒學的標準來看,前者是“誨淫誨盜”,後者是“怪力亂神”,與儒家的三觀不符合。
不過,後來出現了《水滸》,雖然同樣被認為是“誨淫誨盜”,但是情形又大不一樣了。
現在很多年輕人感到好奇:《水滸》中的宋江武藝平庸,其貌不揚,他有什麼本事?為什麼天下的英雄個個見到他,都追著攆著喊“哥哥”?原因無他,只為“仁義老大哥”而已!
因為到了元末明初,中國人已經普遍接受了儒家的高端思想——仁者無敵。故此,現代人看著覺得書中扯淡的地方,當時的古人看著,是符合邏輯的。
除了古典小說,我們翻看近代中國青幫與洪門的野史,也會發現一些民國的江湖老大們,會比較看重“慷慨仗義”、“恩怨分明”,甚至偶爾還會提到儒家的“五常”。
比如《青幫十戒》中就提到:“……慷慨好義其本善;濟人之急救人危”。《十謹遵》中則說:“凡事公益要熱心,家裡義氣須長存……仁義禮智信要行。”
這可就奇怪了!青幫難道不是黑道嗎,作為“不法之徒”,他們為什麼還要講究儒家的“仁義禮智信”呢?
有人說,哪是因為他們自己雖然沒讀書,但是家長讀過了,再教給他們的。
試問,大家在學校上完了政治思想課,回頭還會給家裡人“普及”嗎?
就算偶而有人這樣做了,這些江湖中人,又怎麼能夠消化那些“儒家思想的精華”呢?請大家繼續往下看。
3. “精忠報國”到明末才開始流行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顧炎武先生提出來的。在那之前,古代中國史上,幾乎找不出一個,有名有姓的“文盲”愛國者。屈原、陸秀夫、岳飛……沒有一個是沒讀過書的。
(注:有人想說朱元璋,可是他“反元”不是為了“復宋”,只是感覺活不下去了。)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民族。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嶽元帥“精忠報國”,文丞相“捨身取義”,他們都是為國家犧牲的民族大英雄。但是這兩位——尤其是後者,本來南宋朝的文化精英。
不過這樣的局面,到了近代卻發生了變化。
近代中國,忽然湧現出很多“沒有讀過書”的民族英雄。他們有的為國犧牲了,有一些雖然沒有犧牲,但是表現出了中國人的“骨氣”,十分難能可貴。
尤其是到了抗日戰爭時期的,川軍將士全部是社會最底層,最窮最苦的老百姓。他們出川抗戰,腳下穿的還是草鞋。走到北方沒有寒衣,連鞋底都磨光了。可是他們打起日本人來,卻是最勇猛的。
再有青幫的老大黃金榮,本來是一個文盲流氓,也沒少幹壞事。日本人打到上海的時候,想請他做上海的市長,給他開出了非常優厚的條件,黃金榮說:“我雖然沒有念過書,可是我知道岳飛。”
這些愛國的精神,無一不是經歷了一個由上而下的滲透過程。下面我就來看看它是怎麼實現的。
第二部分、古代高端文化思想“下行”的方式
- 國家的詔、誓、敕、令
在中國古代,除了正式的《法典》之外,君主是通過各種詔誥與命令來向天下的百姓講解仁義道德的。
這些詔、誥、敕、令,一部分是當時的“單行法”,另一部分,是君主陳述事實的自白,同時也附帶了教化黎民百姓,傳達統治思想的作用。
例如:三國時期曹操的《讓縣自明本志令》,除了介紹自己發家的原因,剖白自己的思想,還在裡面直接引用儒家經典《論語》說:
“‘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謂至德矣。’夫能以大事小也。”
曹操通過“周文王勢力強大,仍然嚴守君臣之禮”的事例,來表明自己的心跡。同時還告誡自己後人要遵守。其實也是給黎民做示範。
而古代帝王遇到天災或者別的重大事件時,也經常會發《罪己詔》,把自己執政中的過失公諸於眾,檢討錯誤。同時,也為老百姓做了榜樣。
除此之外,“上行下效”。公卿們的言行,也會自動影響到下層的人民去模仿、學習。
2.《明大誥》、皇榜與案件公審
到了封建社會的中後期,國家教化生民採用了更加直接,更加有效的方式。
比如是朱元璋於1384年有頒佈的《明大誥》。它除了仿效《尚書》中誥命,規定人民可以行何事,不能行何事之外。更用大量的案例舉證,來讓人民引以為戒。更重要的是
《明大誥》行文“口語化”,具有很強的教化功能。明朝甚至規定:“一切官民諸色人等,戶戶有此一本。若犯笞、徒、流罪名(有大誥者)每減一等,無者每加一等”。
意思就是說:假如你犯了法,身上揣了一本《明大誥》(看不看得懂,一概不論),就可以減罪一等。
1389年之後,明朝又出“教民榜文”,不定期頒佈懸掛於公眾場所,告諭全民,應該遵守什麼道德規範。
再者,國家對於刑民案件的公開審判,也起到了很大的宣教作用。
明清時,國家規定縣以下的父母官判案,除了依照律例,也有義務告知當事人,所犯何罪,是何道理。
3. 里長、耄老的“言傳身教”
申明亭最早可上溯至周朝的“鋤”。《周禮註疏》中有 “以崴時合耦於鋤 ,以治稼穡 ,趨其耕耨,行其秩敘,以待有司之政令,而征斂其財賦”。這裡的“鋤”是指低級官員辦公或者居住的場所。到了秦朝的時候,民間設“三老”掌教化。
明朝洪武五年(1372),朱元璋令各鄉、鎮、裡、坊設“申明亭”。聘請“里老”,專門負責向民眾普及法律知識,以及貫輸尊老愛幼、孝順父母、和睦鄉里等觀念。
國家在每個月的初一、一五,由順天府向全國下達《宣諭》,向全民講解儒家精神跟道德規範。
對於那些犯了小過失,由里正負責處理的人。每月朔、望,會命令他們跪在公堂上,大聲背誦《教民榜文》和《宣諭》裡面寫的內容。
大致從這個時候起,民間涉及到婚姻、田產與普通鬥毆的小事,官府不再直接授理。改由里長負責審理。
因此“男女大防”的思想,就經由《女誡》之類的書,改由里老向各家家長傳授,再由父傳子、母傳女。到了明朝中後期,終成大氣候。
4. 文學與戲曲的“洗禮”
元朝以後,古典小說中的一些經典作品,開始直接謳歌愛國主義精神。比如:《楊家將》、《薛家將》、《說岳》等等。
而另一些作品,像《水滸傳》,雖然是一部“反書”,卻推崇儒家的“高端”思想——仁者無敵。後來的《三國》、《說岳》師法《水滸》,其中主角劉備、岳飛,從性格塑造上看起來,也像是宋江的翻版,只是各種披了一個歷史真人的外皮。
以上提及的所有小說故事,部分起源於宋元話本。但真正得到擴大傳播,還要等到明朝中後期,市民小說興起,民間出版業發達之後。
小說以它得天獨厚的優勢,達成了封建統治階級一千五百多年來,一直想要實現的“教化”目標。它以普通人熱愛的形式,潛移默化地改造了老百姓的思想。
正是在這個時候,“江湖義氣”、“兩脅插刀”、“盜亦有道”、“嶽爺爺精忠報國”這些念頭,自然而然地生根在了包括青幫、洪門和袍哥成員在內的底層人民的腦海中。
據說:在明代,江湖豪客拜關公,錦衣衛就拜“嶽爺爺”。“精忠報國”的思想深入人心。
再往後推幾百年,清末鴉片戰爭和抗日戰爭中,湧現出了更多社會底層的愛國英雄人物。
因此,前面我們提到,黃金榮面對日本人的利誘時,會說出那句“我雖然讀書不多,但我知道岳飛”,這就不奇怪了。
結語:
到此為止,儒家“以和為貴”、“捨身取義,殺身成仁”、“仁者無敵”等等“高端”思想,已經徹底地滲入了中國社會的最底層。除了“男女大防”因特殊原因走歪了路子。其餘儒家”高端“思想,基本刻進了老百姓的骨髓裡。它儼然已經成為廣大國人共同的價值觀,也是“中國人之所叫中國人”、“中國人區別於外國人”的原因。
“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這是因為,中國社會最底層的人民思想單純,從小就接受國家政治教化、長輩言傳聲身教、以及民間藝術的影響;他們把這些思想,當成了自己奉行的最高行為準則。
凡事“以和為貴”的思想,讓普通人在與人相處時,的確感覺到獲益;而“捨身取義”的行為,表面上看來是“傻”的,但是卻讓我們整個民族顯得更加勇敢、團結,更加有凝聚力。
而那些“讀書人”(其實只是“讀書人”中的一小撮)為什麼不仗義呢?因為他們活得太複雜了。整日在廟堂、官場上勾心鬥角,早就忘記了為人的初衷。
《中國古代法制史》郭健版
《讓縣自明本志令》
《論明清“申明亭”的起源、興廢與功用》
《青幫:民國三大幫會》
《楚國史》
《商君書》
閱讀更多 一壺笑談中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