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鴻門宴:從政治心理學角度解釋項羽為何放走了劉邦?


剖析鴻門宴:從政治心理學角度解釋項羽為何放走了劉邦?

鴻門宴

公元前206年,項羽與劉邦在咸陽郊外的鴻門舉行了一次宴會。宴會上,范增多次暗示項羽殺掉劉邦,但項羽猶猶豫豫,未能決斷,最終放了劉邦一條生路。《史記》中記載,鴻門宴是項羽與劉邦在滅秦之後長達五年的鬥爭的開端,雖然是開端,卻在某種程度上預示了這場鬥爭的結果,甚至一度有人認為,鴻門宴是間接促成項羽敗亡以及劉邦成功建立漢朝的原因。

那麼,項羽為什麼會在鴻門宴上放掉劉邦?因為項羽的婦人之仁、優柔寡斷?我們完全可以從另一個方面思考——這是“前景效應”的體現。


什麼是“前景效應”?

政治心理學中有一個理論,叫做前景效應,接下來我們用兩個簡單的案例來解釋它的基本理論。


剖析鴻門宴:從政治心理學角度解釋項羽為何放走了劉邦?

假設,世界上即將有一種疾病爆發

案例一:

假設,世界上即將有一種疾病爆發,而且預計這種疾病將會導致600人喪生。現在,有兩種方案可以應對:

  • 採取方案1,將有200人被救活;
  • 採取方案2,將有1/3的概率救活全部人,但有2/3的概率一個也救不活。

你會選擇哪一個?


案例二:

同樣的背景,世界即將爆發一種疾病,預計會導致600人喪生,現在換了兩種方案:

  • 方案1將會導致400人死亡;
  • 方案2將有1/3的概率無人死亡,2/3的概率導致600人全部死亡。

你又會選擇哪一個?


剖析鴻門宴:從政治心理學角度解釋項羽為何放走了劉邦?

Kahneman

這是經濟學家Kahneman和Tversky在1987年做的兩組實驗,第一個實驗處於積極框架中,兩種方案平均都可以救活200人,但72%的人選擇了方案1。第二個實驗處於消極框架中,兩種方案同樣平均可以救活200人,但78%的人選擇了方案2。(順便一提,Kahneman憑藉這一理論獲得了2002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這就是前景效應的一個展現,這一理論可以引申出三個基本結論:

1.大多數人在面臨獲利的時候是風險規避的;

2.大多數人在面臨損失的時候是風險喜好的;

3.大多數人對得失的判斷往往根據參考點決定

簡言之,人在面臨獲利時,不願冒風險;而在面臨損失時,人人都成了冒險家。而損失和獲利是相對於參照點而言的,改變評價事物時的參照點,就會改變對風險的態度。


剖析鴻門宴:從政治心理學角度解釋項羽為何放走了劉邦?

前景理論釋義圖


除了解釋經濟學上的某些現象,前景理論同樣適用於歷史事實。

舉個例子,秦朝末年,有一個叫做陳嬰的人,此人一向嚴謹公正,因此被人尊為敦厚長者。秦末戰爭爆發後,當地的年輕人殺死縣令,聚集了數千人,想要尊陳嬰為領袖,陳嬰的母親對他說,“自我為汝家婦,未嘗聞汝先古之有貴者。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屬,事成猶得封侯,事敗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這句話大意就是說,自從我嫁到你家來,就沒聽說過你們陳家有貴人,如今突然得名,未必是什麼好事,不如找一個人跟隨,如果成功了,則可以封侯,倘若失敗了,也不至於被世人所指。陳嬰覺得母親說得對,於是率領軍隊投靠了項梁。

這其實完全符合前景效應的第一個基本結論——大多數人在面臨獲利的時候使風險規避的。陳嬰一夜之間被人舉為首領,可以指揮上千人的軍隊,在面臨這樣一種利益的時候,他退而求其次,沒有選擇成為這支軍隊的“王”,而是

選擇了更安全的方式,投奔了實力更加雄厚的項梁


剖析鴻門宴:從政治心理學角度解釋項羽為何放走了劉邦?

玄武門之變


再舉一個例子,唐朝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事變,斬殺李建成與李元吉,並脅迫父親李淵立自己為太子。李世民為何採取如此極端的方式奪取皇位?我們也可以用前景理論來分析。李世民的參照點無疑是成為皇帝,而在當時的政治形勢下,太子李建成更佔優勢,相反的,李世民則處於劣勢,或者說,正處在一種“

損失”的狀態中,根據前景理論的第二個基本結論,在面臨損失時,人更趨向於冒險,正因如此,李世民豪賭一場,殺兄逼父,坐上皇位。


項羽的“參照點”

根據前景效應理論,一個人做出什麼樣的選擇,最重要的是他的參照點是什麼。那麼,鴻門宴上,項羽做出選擇時的參照點是什麼?換句話說,他想達到什麼目的?他的政治理想是什麼?


剖析鴻門宴:從政治心理學角度解釋項羽為何放走了劉邦?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秦末亂世,人人心裡都有對自己的定位,陳嬰只想做一支軍隊中的副手,項燕想做一方將領,而項羽要比他們更有大志,《史記》記載,秦始皇巡遊會稽,項羽和叔父項梁一同前去觀看,看著嬴政風光無比的模樣,項羽說,“彼可取而代也”,由此可見,項羽是想滅掉秦朝的,但攻滅秦朝之後,他想建立一種什麼樣的政治秩序呢?


秦始皇帝遊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史記》


當時擺在項羽面前的無非三條道路:共主、諸侯、帝制

第一,共主,也就是夏商周三代的政治體制。天下由天子統領,分封各諸侯,諸侯在各自領地內有較高的自主權,而天子對各諸侯實行有效的控制。

第二,諸侯,即春秋戰國時代的政治體制。天子虛設,諸侯權力膨脹。

第三,帝制,即秦朝的政治體制。沒有諸侯,天下由皇帝一人統領,權力集中。


剖析鴻門宴:從政治心理學角度解釋項羽為何放走了劉邦?

春秋時代地圖

在這三條道路中,項羽選擇了第二條——“諸侯”體制,再具體一點,他想要構建一個春秋時代的政治局面,即“霸主-諸侯”體制。

公元前207年,項羽破釜沉舟,率領數萬楚軍與四十萬秦軍在鉅鹿一帶展開決戰,最終以少勝多,殲滅秦軍王離勢力,迫使秦將章邯投降。在項羽的政治生涯中,鉅鹿之戰具有重要意義,因為經此一戰,秦朝主力被滅,徹底走上了名存實亡的道路,而項羽也書寫了以少勝多的神話,由此在軍中樹立了極高的威望。


剖析鴻門宴:從政治心理學角度解釋項羽為何放走了劉邦?

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於是至則圍王離,與秦軍遇,九戰,絕其甬道,大破之,殺蘇角,虜王離。涉間不降楚,自燒殺。——《史記》


也正是在鉅鹿之戰之後,項羽的政治理想逐漸明晰起來。《史記》記載,鉅鹿之戰後,項羽召見各諸侯,眾多諸侯沒有人敢抬頭仰視他。於是,項羽“始為諸侯上將軍,諸侯皆屬焉”。到這,項羽的政治理想已經比較明顯了,第一,他並沒有除掉其他諸侯,也就是說他並不否認諸侯的存在,也承認諸侯的名分和地位。第二,他“始為諸侯上將軍,諸侯皆屬焉”,雖然不排斥諸侯的存在,但項羽有個要求, 各路諸侯必須承認他的霸主地位。簡單來說,項羽想要成為諸侯中的霸主,想要成為類似“春秋五霸”那樣的存在。


剖析鴻門宴:從政治心理學角度解釋項羽為何放走了劉邦?

項羽、劉邦滅秦之戰

於是已破秦軍,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項羽由是始為諸侯上將軍,諸侯皆屬焉。——《史記》


順便一提,或許有很多人認為,在“帝制”與“霸主”之間,劉邦選擇了前者,代表著新興階級,項羽選擇了後者,是開了歷史的倒車,因此項羽一定會敗給劉邦,這樣的理解當然有合理之處,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項羽會選擇“霸主-諸侯”模式並不奇怪,因為在項羽生活的時代,秦朝建立的“帝制”僅僅存活了15年,而從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霸主-諸侯”模式下的春秋時代足足延續了近300年以秦末人民的視角來看,想要得出“秦朝模式比春秋模式更優秀”的論點並不容易,所以項羽做出那樣的選擇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鴻門宴上的攻心戰

知道了項羽的參照點,我們就可以開始正式分析“鴻門宴”這一事件了。

鴻門宴之前,項羽得知劉邦“欲王關中”,於是大怒,下令“饗士卒,期旦日擊沛公軍”。緊接著,范增又對他說,“吾令人望其(劉邦)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


剖析鴻門宴:從政治心理學角度解釋項羽為何放走了劉邦?

劉邦畫像

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項羽曰:“沛公欲王關中,令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欲以求封。項羽大怒,饗士卒,期旦日擊沛公軍……范增說項羽曰:“沛公居山東時,貪財好色。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急擊勿失!”

——《資治通鑑·漢本紀》


項羽之所以大怒,有兩點原因,第一,出自曹無傷之口——劉邦率先進入關中,“欲王關中”;第二,出自范增之口,“此天子氣也”。關於第一點,在項羽和秦軍鏖戰的時候,劉邦坐享其成,率先攻入關中,項羽自然十分憤怒,更重要的是,劉邦“欲王關中”,想要無視項羽,自己稱王,這和項羽所設想的霸主地位相沖突;關於第二點,范增所說的“天子氣”,幾乎就是明示,他明確地告訴項羽,劉邦是想成為皇帝的人,這也明顯和項羽所設想的政治局面“不兼容”


剖析鴻門宴:從政治心理學角度解釋項羽為何放走了劉邦?

范增畫像

在這樣的背景下,項羽恨不得馬上殺了劉邦,但是,鴻門宴一開始,劉邦就極力放低姿態,想要項羽相信,自己只不過想要成為一方諸侯,絕對不會與項羽爭奪霸主地位,更不會成為皇帝。《史記》記載,參加鴻門宴時,劉邦

只率領了幾百人,並且見到項羽後的第一件事就是道歉,說有人挑撥自己和項羽之間的關係。


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於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卻。”——《史記》


剖析鴻門宴:從政治心理學角度解釋項羽為何放走了劉邦?

樊噲畫像

項羽的智囊范增當然不相信劉邦這一套鬼話,於是在酒席上多次暗示項羽動手除掉劉邦一行人,甚至讓項莊以舞劍為名,趁機殺了劉邦。然而,就在形勢危急之時,樊噲入帳,對項羽說了這樣一席話: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陽,豪毛不敢有所近,封閉宮室,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耳,竊為大王不取也。”


這一段話無疑讓項羽感覺舒服,第一,再次強調劉邦雖然率先攻入咸陽,但是並沒有享受富貴,而是等待著項羽的到來;第二,尊稱項羽為“大王”,暗示了劉邦一行人心目中項羽的政治身份就是天下霸主;第三,強調劉邦的最終目的不過是“封侯之賞”,想要成為一方諸侯,絕沒有挑戰項羽的意思。

故事到這裡,項羽已經幾乎認定,劉邦無非想要成為諸侯,並不是想成為霸主或是皇帝。那麼此時,他有兩個選擇,第一,殺掉劉邦,與其十萬軍隊鏖戰關中。第二,放掉劉邦。展開來講,如果殺死劉邦,與其關中的十萬軍隊展開搏鬥,未必能大獲全勝,就算最終徹底消滅了劉邦勢力,項羽自身的實力也必定受到削弱;如果放走劉邦,劉邦承認了自己的霸主地位,自己封他為一方諸侯,二者並非一定要拼個你死我活。


剖析鴻門宴:從政治心理學角度解釋項羽為何放走了劉邦?

彭越畫像

此外,當時並非只有劉邦、項羽兩個軍事集團,除了二者之外,還有以魏王豹、彭越等人為主的魏國軍事集團、以燕王韓廣為主的燕國軍事集團等等,與他們相比,劉邦並不佔據絕對優勢,因此在劉邦表示歸順、承認項羽霸主地位之後,項羽很有可能把他當做手下的一般諸侯去看待了。

根據前景效應的基本理論,人在面臨獲利時,都不願冒風險。鴻門宴上,項羽處於絕對的優勢地位,因此做出了規避風險的選擇,放走了劉邦。范增當然看透了劉邦的意圖,以致於得知劉邦走後,嘆息“豎子不足以謀”,只不過一切都已經晚了,鴻門宴上的攻心戰為楚漢相爭埋下了伏筆,以後的歷史也確實如范增所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結語:鴻門宴能給我們什麼啟示?

鴻門宴上,項羽之所以不殺劉邦,根本原因在於,其政治理念是構建一個類似春秋時代的

“霸主-諸侯”模式,以此為“參照點”,在處於優勢地位時,項羽進行了規避風險的選擇,在劉邦表示願意承認其霸主地位之後,避免了和劉邦集團的軍事鬥爭,並將其納入自己的政治體制當中,把劉邦與其他臣服於自己的諸侯同等看待。正因為如此,劉邦才得以逃離鴻門宴。


剖析鴻門宴:從政治心理學角度解釋項羽為何放走了劉邦?

鴻門宴

那麼,用前景理論去分析鴻門宴,我們能從中得到什麼啟示?

第一,不能完全用人物性格等簡單因素去分析歷史。項羽最終被劉邦所消滅,當然和項羽自身的性格缺陷有關,但人物性格不能解釋所有的歷史現象,就像鴻門宴一樣,歷史人物在特定歷史事件中所做出的選擇必定有其深層的道理與歷史邏輯。


剖析鴻門宴:從政治心理學角度解釋項羽為何放走了劉邦?

楚漢之爭

第二,合理利用前景理論,明確自己的參照點。前景理論只是一種描述性模型,也就是說,它只能告訴人們在特定的環境下會怎麼做,但不會告訴人們該怎麼做。但是,在得知前景理論的觀點之後,我們可以預測自己或他人在特定環境下會做出怎樣的選擇,更重要的是,我們知曉了“參照點”的重要性,在人生中,我們為自己確定了怎樣的心理定位,將影響之後的種種選擇,所以,及時確定、調整自己的心理定位,是比做出選擇更重要的事情。




參考文獻:

《史記》、《資治通鑑》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