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天才,髮妻患病不管不問,卑微的愛他24年的情人也被冷酷拋棄

文學天才,髮妻患病不管不問,卑微的愛他24年的情人也被冷酷拋棄

在英國我不是英國人,在印度我不是印度人。我被跟只有2600平方公里的特立尼達緊緊聯繫在了一起,但我要打破這種命運。” ——維·蘇·奈保爾

與石黑一雄、拉什迪並稱“英國文壇移民三雄”的維·蘇·奈保爾,曾獲得布克獎、毛姆獎、諾貝爾文學獎等多個獎項,被英國文壇公認為“英語文學大師”。《通靈的按摩師》和《米格爾街》等作品的問世,無不反映了奈保爾在寫作方面擁有極高的天賦。

然而,除了文學寫作,他簡直就是一個魔鬼:妻子在家幫他蒐集資料整理文稿,卻始終得不到他的關愛;情人為他帶來創作激情,換來的卻是非打即罵,陪他24年都沒有等來他的求婚;妻子患病在床他都沒看一眼,卻在國外談情說愛,妻子死後第六天,他便把女朋友接回了家。

考上牛津 遇見帕特麗夏

文學天才,髮妻患病不管不問,卑微的愛他24年的情人也被冷酷拋棄

奈保爾的祖父是英屬印度的契約勞工,他出生於英屬殖民島嶼特立尼達。18歲那年,他以優異的成績取得了英國牛津大學的獎學金,同年赴英國留學,主修英國文學

也就是在這裡,他遇見了他第一任妻子帕特麗夏。

帕特麗夏是一個地道的英國姑娘,她性格溫和,身材嬌小。她當時也在牛津大學讀書,在一次大學演出中結識了奈保爾。隨著瞭解的加深,帕特麗夏越來越欣賞他的寫作才華,便想法設法鼓勵他寫作。

而當時的奈保爾,正處於生命的低潮期。就像他自己說的,在印度他不是一個印度人,在英國他也不是一個英國人。來自邊緣世界的他,處於牛津大學的白人中間,顯得格格不入。

而不久後父親的離世,更是給他的心靈重重的一擊。從小父親就是他的榜樣,是他的精神支柱。

父親的離開,帶走了他最後的支撐,他的精神一度到了崩潰的邊緣。直到帕特麗夏的出現,將他從絕望的邊緣拯救回來,並給他帶來了新的希望。

文學天才,髮妻患病不管不問,卑微的愛他24年的情人也被冷酷拋棄

定居英國 迎娶帕特麗夏

在帕特麗夏的支持和鼓勵下,奈保爾漸漸走出了那段陰暗的日子。

在校時奈保爾一無所有,是帕特麗夏用自己的錢財,不斷的補貼他的生活。他們畢業後,由於奈保爾印度裔的身份,無法在倫敦地區租房子,也是帕特麗夏,用自己微薄的薪水養活著這位未來的大師。

他們兩人的戀愛當時遭到了帕特麗夏家人的極力反對,但她還是義無反顧地嫁給了奈保爾。他們舉辦了簡單的婚禮,由於奈保爾身無分文,婚戒還是帕特麗夏自己買的。

婚後的生活特別拮据,日子過得很艱苦

2年後,奈保爾的《通靈的按摩師》一作出版,獲得了熱烈的反響。此後,奈保爾又陸續出版了《埃爾韋拉的選舉權》、《米格爾街》等作品,他們的日子才漸漸好轉

文學天才,髮妻患病不管不問,卑微的愛他24年的情人也被冷酷拋棄

冷落妻子 偷歡瑪格麗特

但隨之而來的,便是他對妻子的冷落。

在他寫作期間,都是由帕特麗夏為他收集素材,整理文稿,給他充當著助手的角色。而他成名之後,卻對妻子越來越厭倦了,評價她特別無趣,並拒絕與她發生關係。但是另一方面,卻經常流連於煙花柳巷,美其名曰“體驗生活,尋找靈感”。

面對這一系列的荒唐與折磨,帕特麗夏選擇了忍耐。因為丈夫讓她覺得她自己又蠢又笨,毫無魅力可言,沒有和她離婚已經是對她的仁慈了。所以,帕特麗夏一如既往地支持著丈夫的工作,照顧著他的生活。

也就在這時,他認識了瑪格麗特,一個熱情開朗的英裔阿根廷姑娘。

文學天才,髮妻患病不管不問,卑微的愛他24年的情人也被冷酷拋棄

當時瑪格麗特還是有夫之婦,並且育有三個孩子,但這一切都不妨礙奈保爾對她的青睞。同時瑪格麗特也為他的才華和個性所傾倒,不惜拋夫棄子來和他在一起。她以為奈保爾也會為了她而離婚,給她一個妻子的名分。

然而,此時奈保爾不管是生活上還是工作上,都離不開帕特麗夏,所以他不會娶瑪格麗特為妻。但同時他又讓瑪格麗特覺得她自己低賤又下流,只有奈保爾才能拯救她的靈魂,讓她綻放光彩。

於是,瑪格麗特就在對與他結婚的期待裡,作為他的情人留在了他的生活裡。奈保爾對她並不溫柔,時常把她打得鼻青臉腫的不能出門見人,但她卻覺得即使這樣也是因為奈保爾愛她。

她們的生活一度很貧困,她甚至去給一個銀行家當情婦,用換來的錢維持她們的生計。在此期間,她為奈保爾懷了三個孩子,都被無情地打掉了,奈保爾甚至無力支付醫療費用, 要靠她自己來解決。

文學天才,髮妻患病不管不問,卑微的愛他24年的情人也被冷酷拋棄

她就這樣卑微地愛著他,完全失去了自我。她儘自己所能勉強維持著她們的生活,卻沒有換來他對她的情分。

妻子過世 續絃國外記者

奈保爾除了熱愛創作,還十分熱愛旅遊。當妻子帕特麗夏被診斷出乳腺癌時,他正在國外遊歷,並沒有陪在她身邊。

只是回了一封信問她:“請讓我知道你認為我能做什麼。”但是不管他能做什麼,他還是選擇了什麼都不做。

而帕特麗夏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時,他又愛上了一位姑娘,比他小20歲的巴基斯坦記者納迪拉,此時他們正處於熱戀中。妻子一過世,他便將其接到了家裡,住在了妻子曾住過的那個房間。

而瑪格麗特此時還抱著幻想,她幻想著帕特麗夏已經離開,奈保爾該迎娶她過門了。然而兩個月後,她卻從報紙上得知了他再婚的消息,悲憤不已的她立刻去找了奈保爾。然而她連他的面都沒有見到,只見到了他的經紀人。

文學天才,髮妻患病不管不問,卑微的愛他24年的情人也被冷酷拋棄

就這樣,奈保爾讓經紀人用一張支票,結束了他與瑪格麗特長達24年的情人關係。他在晚年回憶起他妻子曾表達過一些懺悔,但是對於瑪格麗特,他給她最後的禮物,只有一張冷漠的支票

2008年,85歲的奈保爾與世長辭,結束了他的一生。他用他的文學之筆,打破了禁錮他的命運,實現了自我價值。但是照顧他41年的妻子,陪伴他24年的情人,終其一生,得到的不是折磨便是痛苦

作為文學大家而言,他是個名副其實的天才,但是作為丈夫和情人而言,不得不說,他是個實實在在的混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