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瘋傳”陸金所退出網貸的信號?

就在昨天下午,不少互金從業者和出借人都被外媒的一條消息“嚇壞了”。——陸金所計劃退出P2P業務,同時將轉型消費金融消息。

很多人可能瞬間懵了,畢竟作為互金頭牌的陸金所,其管理資產數千億,而即便網貸業務,體量也接近千億,這樣一個巨無霸倒下,對行業來說能影響的小麼?

李財師昨天因為個人事情,昨天出門,一直也沒趕上寫這個熱點稿子,但今天早晨一早還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觀點。

網貸業務對陸金所而言是什麼?

▲▲▲

陸金所成立於2011年,作為一家綜合型財富管理公司成立,從公司名字也能看出來,它叫“上海陸家嘴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市場股份有限公司”,不是“***貸“ ”***網“,那麼網貸撮合業務呢,實際上只屬於陸金所的業務板塊之一,而且已經在2016年就被剝離拆分為陸金服平臺。

此外,陸金所在行業相對冷靜的2018年底,還獲得了13.3億美元的融資,這裡麵包括高盛、摩根大通、瑞銀等頂級的世界投行,外國資本不是傻子,不可能看不到國內網貸備案的緊張局勢,那為什麼還投錢呢?

實際上,我舉兩個例子給大家,可能也就明白了,2014年的時候,螞蟻金服(現在應該叫螞蟻財富)旗下也有一家從事P2P業務的平臺叫招財寶,只不過它主要是做企業大額融資的分拆,後來因為多次逾期和監管的問題,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裡,大家如果百度搜一下,應該還能依稀看到它的影子。今天的陸金所之陸金服,實際上跟當時的螞蟻財富之招財寶一樣,停的只是一類資產而已,而不是關掉平臺不做。

為啥轉型消費金融而不是助貸?

▲▲▲

說什麼上海監管是不是跟陸金所上層說了什麼,這種猜測論肯定沒什麼意義。為啥陸金所選擇轉型,既可能是監管的關係,也有自身業務的關係。

本月監管層開會發聲,提出下半年網貸監管重點的時候,其實形式已經很明確了,重點先清理有問題的平臺和玩不轉的平臺,只要你有問題或者不想做,我都歡迎你退出來;如果沒有問題呢,就先安安靜靜的做業務,不能”聲張”,也不能“擴張“,如果你有能力轉型呢,我還歡迎,還幫助你。比如像北京地區的很多平臺,都在執行存量業務的”三降“,降待收、降出借人數、降借款人數。大家想想陸金所的網貸業務是怎麼來的呢?它的出借人和待收都是從線上獲客而來,但是借款人呢?大家都從來沒有從線上借過陸金所一分錢吧,它的資產端,實際上來源於平安集團的另外一塊業務——平安普惠,如果你做過貸款,這家企業你絕對不會陌生,平安普惠會把其中一部分的資金來源,留給線上的陸金所來做,不過,作為只做放貸的平安普惠,並不會受網貸三降的限制,規模還有那麼大,但陸金所又不能持續提供資金給它,很大程度上,這種內部的”依存關係“正逐漸在脫節,可以從銀行、信託等等拿到資金,離平安普惠最接近的轉型就是消費金融啊。

為何是此時退?

風波是最嚇人的,如果說去年是“監管年“或者叫“雷年“的話,今年應該叫做”良退年“,不一樣的是,過去的良性退出可以一紙公告銷聲匿跡,但監管層目前對網貸良性退出的監督也逐漸加強,前幾天的出險平臺網信,多次的良退方案都被監管退回了,監管的態度明顯從“你退就行”到“你好好的退”,對小平臺而言,最大的風險在於不給你備案,對大平臺而言,最大的風險在於資產逾期,陸金所解決逾期的方式是通過自家的保險公司——平安產險,但其中的真實逾期到底有所少,我們也拿不到那些數據,不過,陸金所的盈利情況或許可以說明些什麼,一家管理著近千億資產的平臺,其佣金收入比例只有30幾億,盈利僅有千餘萬,這可能看起來比較“打臉”,畢竟不少上市的“小老弟”平臺盈利還有數億。

陸金所2018年利潤表

為什麼會“瘋傳”陸金所退出網貸的信號?

陸金所2018年利潤表

在風險增高和內部壓力面前,如果給你一塊糖,你會不會想吃?對中小平臺最好的方式是良性退出,而對當前大平臺而言最好的方式就是轉型,一方面當前的監管邏輯在此,像樂信、拍拍貸助貸比例增多,未來都有轉型助貸的方向,實力相對強的陸金所如果直接轉型消費金融,實質則更提振行業整體,我們出借人,有時候更關注於投資和收益,而對於整個行業而言,風險出清,前景發展才是更重要的。

(本文同步於公眾號互金每日早知道,公眾號內回覆平臺名稱如“你我貸”,查詢平臺短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