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是好事,為何底層業主要極力反對?原因在這裡。


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是好事,為何底層業主要極力反對?原因在這裡。

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是政府一項惠民工程,除此以外,還包括更換室內管道線路,健全周邊便民超市、停車場、菜市場、步行街等一系列配套設施,目的在於提升老舊小區的居住品質,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但是目前對於外部設施改造大家沒什麼意見,爭議的焦點集中在了加裝電梯上。此舉雖然受到高層住戶的積極響應和推進,但是不少底層業主持有異議,特別是遭到一樓業主的極力反對,認為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損害。沒有底層業主簽字,就會導致加裝工程“擱淺”,好事不易成行。

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是好事,為何底層業主要極力反對?原因在這裡。

底層業主為何不同意加裝電梯?

一方面是因為安裝費用問題,假如一部電梯需要50萬,那麼如果是7層住戶,平均下來每家就要掏出幾萬元,此外還有平常的電費以及維修保養產生的費用,經年累月算起來可就是一大筆費用了。而居住在老舊小區的居民通常收入並不高,無疑會增加家庭開支。比如一樓業主就認為,我從來不乘電梯上樓,為什麼還要我掏錢?而二三樓業主則認為平常爬樓梯可以鍛鍊身體,自然也不太感興趣。另外還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1、電梯運行有噪音。過去買一層的業主不少是腿腳不便的老年人,為的是圖個出入方便,但是隨著年齡越來越大,睡眠質量也越來越差,而電梯通常要保持24小時的運行,加上人多等電梯時難免會產生一些嘈雜聲,就會影響一樓業主的正常休息。

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是好事,為何底層業主要極力反對?原因在這裡。

2、電梯井影響低層通風采光。加裝電梯的老舊小區通常在20年以上,本身因為過去的樹木花草長高以後影響底層採光,加裝的電梯雖然採用的是透明玻璃,但是邊框橫樑等處仍然需要使用鋼架支撐,2樓以上還要加裝一個入戶平臺,這樣整體結構形成後更會影響到底層用戶的通風采光效果。

3、擠佔公共用地。住在一樓的業主平常進出房間非常方便,出門就是廣場、花園、綠地,活動的空間範圍很廣,但是室外部分空間被電梯佔用後,居住品質會有所下降,而且走路需要拐彎抹角,比過去麻煩多了。

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是好事,為何底層業主要極力反對?原因在這裡。

4、造成房屋貶值。過去買的房子頂層和一層價格最便宜,但是加裝電梯後,頂層的房子升值了,底層的房子卻貶值了。這就讓一層的業主很不不平衡,房子貶值損失就夠大的了,還要再掏錢為樓上的業主服務,太不合理了。不僅不應該掏錢,還應該獲得補償才對。

5、房屋存在承重超負荷及漏水可能。過去建的老舊小區本來質量就不好,特別是樓板房,30公分厚的牆體兩塊預製板對口處各搭上15公分,很不牢固,再經過多年風吹日曬,房屋質量肯定有所下降,安裝電梯需要在一個整體結構已經平衡的牆體上穿牆打洞,儘管現在的技術已經很成熟,但是可能存在的超重及漏水隱患仍然讓人很擔心。

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是好事,為何底層業主要極力反對?原因在這裡。

如何化解矛盾讓所有的業主都能享受到政策利好呢?

其實底層業主的積極性不高不是沒有道理,特別是一樓業主極力反對完全可以理解。因為加裝電梯一事確實牽扯到了不同業主的切身利益,高層業主也應該設身處地的為低層業主著想,畢竟受益最大的還是自己。就像有網友討論的那樣,如果平攤加裝費用後同等戶型的低層和高層進行調換你願意嗎?

因此想要化解這個矛盾,營造和諧社會,還需要所有的業主溝通協商才行,畢竟很多人都是在一起住了幾十年的老鄰居了,不要把好事變成壞事,弄的鄰里產生隔閡就不好了。高層用戶也不要道德綁架低層用戶,如果換個位置考慮問題,可能你的想法就會不一樣。那麼最好的解決辦法還是高層業主對低層業主適當給予一些補償,才能有利於問題的解決。這僅僅是個人的觀點,大家對老舊小區加裝電梯都是怎麼看的呢?歡迎在評論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