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裡為什麼眾人稱林黛玉為林姑娘卻稱薛寶釵為寶姑娘?

愛讀書的毛荷西


賈府是一個極為注重禮儀的官宦之家,不管是吃穿用度還是迎來送往都有固定的標準,對公子小姐們的稱呼就更不例外了。眾所周知的事情是,閨閣女子的姓名和小字是不能輕易告訴別人的。

那麼為什麼薛寶釵就能被稱呼寶姑娘而林黛玉只能是林姑娘呢?

林黛玉沒有兄弟姐妹

林黛玉進賈府的時候父親林如海還在世,可沒過幾年就不在了,所以她是真正的孤身一人。而且賈母曾經說過“林家已經沒有人了”,所以,只稱呼林姑娘就能明確的知道是誰。可薛寶釵不一樣,她雖然暫時客居賈府,但有母親哥哥及家族撐腰,而且還有其他的兄弟姐妹,薛寶琴就是其中之一。如果單單稱呼其為薛姑娘的話,萬一以後再有人來就比較麻煩了。

林黛玉沒有父母

林黛玉來的時候年紀還小,身邊只有一個年紀大的奶嬤嬤和年幼的雪雁相陪,除了賈母以外沒人對她使用愛稱。若母親賈敏還在的話,估計會稱呼其為黛丫頭或者玉丫頭,賈府的其他人自然會有樣學樣。只是很可惜,她沒有這樣的親人,身邊跟隨的人都喊她小姐或者姑娘,賈府的下人們為了區分賈家姑娘,自然就稱呼其為林姑娘了。薛寶釵有疼愛她的母親及姨媽,她們都稱呼寶釵為寶丫頭,其他奴僕自然會改口為寶姑娘。

滿漢之分

紅樓夢中雖然沒有明確說明,但薛寶釵確實是滿族人,而賈府及林府都是漢族,這樣的稱呼是為了區分滿漢。薛寶釵來賈府一是因為哥哥薛蟠,二就是為了待選才人,這也符合當時的規矩。而林黛玉和賈府的姑娘們若也是滿族的話,同樣得在參加皇宮選秀後才能配婚,顯然她們沒有這樣的顧慮。

與賈寶玉相配

當薛寶釵進宮之事沒希望後,她就成了林黛玉的競爭對手,這其中也有王夫人的暗中推動,因為她不喜歡林黛玉做自己的兒媳婦。林與玉乃是木石前盟,而寶與玉則是金玉良緣,代表了賈寶玉婚事的兩種可能性。而且,這樣的稱呼更加符合她們各自的判詞。

薛寶釵與林黛玉性格不同

從血緣關係上說,其實林黛玉與賈府的聯繫更加緊密一些,因為薛姨媽只是賈府媳婦王夫人的妹妹,林黛玉的母親卻是極為得寵的賈家小姐。但是,薛寶釵此人性格溫婉大氣處事圓滑,很多人都喜歡和她相處,稱呼自然就親近些。林黛玉性格敏感善猜疑,不瞭解她的人根本不敢與之親近,所以眾人的稱呼就慢慢的區分出來親疏遠近。除此以外,林黛玉進府的時候是先與長輩賈母見面,然後再介紹給別人,但薛寶釵卻是被簇擁著進來的,就連膽小懦弱的迎春都說她素來和氣,可見薛家是多麼的會做事。

其實,關於這兩個人的稱呼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比如賈母會說“這是薛大姑娘的屋子”。所以,關係親近的人無論如何稱呼都是符合規矩的,其他人只是隨大流不犯錯而已。


濁酒話煙語


賈家上下為什麼稱呼林黛玉為林姑娘,稱呼薛寶釵卻是寶姑娘?稱呼看似簡單,背後卻傳達出非常多的訊息。既有親疏尊卑,也有性格寬厚差距,更代表了人情勢利。別看林姑娘和寶姑娘只是兩個稱呼,背後人情世故體現的淋漓盡致。



「一」

林黛玉和薛寶釵都不是她們大名是小名。但對外稱呼每個人都不一樣。賈母管外孫女林黛玉叫玉兒,第四十回劉姥姥來時,賈母說只有“兩個玉兒討厭”,可見林黛玉按常理應該叫玉姑娘。問題是玉字是賈寶玉的名字,古人為尊者諱,林黛玉作為表妹倒可以叫,底下的奴才們就不能直呼玉姑娘,容易重了賈寶玉的諱。雖說大家都喊“寶玉”二字,可整天喊“玉姑娘”,當著賈寶玉也不好聽。萬一外人聽到也容易誤會是喊賈寶玉。所以林黛玉不能像史湘雲那樣用尾字稱呼。

問題是林黛玉也沒有薛寶釵、迎探惜三春那樣用中字稱呼。比方寶丫頭、探丫頭這種,從來沒人叫她黛姑娘。林黛玉在家時父母就應該稱呼她“玉兒”。到了榮國府因為賈寶玉,“玉兒”沒辦法叫,只能稱呼“林姑娘”!

反觀薛寶釵的“寶姑娘”就簡單的多,釵姑娘並不好聽,所以父母家人暱稱她“寶兒”“寶姑娘”,約定俗成來到賈家也如此稱呼。

當然,並非所有人都叫寶釵寶姑娘,如此稱呼的多是年齡相仿的丫頭們或者比較有身份的管家娘子。其他人官方稱呼薛寶釵還是“薛姑娘”或者“薛大姑娘”,與薛寶琴薛二姑娘做出區分,其實與林黛玉的林姑娘一樣。

可見,林黛玉和薛寶釵的官方稱呼都是以姓為主。


「二」

林黛玉其實有個名字可以稱呼她,就是“顰姑娘”,賈寶玉曾經送她表字“顰顰”,只是長輩不認可沒叫開,而林黛玉明顯不善於靠這種接地氣的方式與人拉關係,也就任由賈家人用尊稱一直稱呼她。這也是林黛玉與薛寶釵性格的不同之處。

(第5回)不想如今忽然來了一個薛寶釵,年歲雖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豐美,人多謂黛玉所不及。而且寶釵行為豁達,隨分從時,不比黛玉孤高自許,目無下塵,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頭子們,亦多喜與寶釵去頑。

第五回這段寫出林姑娘和寶姑娘的差別。薛寶釵沒有架子,丫頭們都和她親近關係好,也都隨著薛家人叫她寶姑娘。寶釵更願意折節下交,讓這些人稱呼她寶姑娘。人情世故方面薛寶釵得心應手,林黛玉卻不屑為之。難免造成林黛玉用尊稱,薛寶釵用暱稱,遠近親疏一看就知道了。


「三」

賈母稱呼薛寶釵為“你薛姑娘”或者“寶丫頭”都有,王夫人卻全都是“寶丫頭”,王熙鳳稱呼薛寶釵為“薛妹妹”,三個稱呼代表了賈家三代當家媳婦對薛寶釵的遠近親疏。王夫人最親,賈母次之,王熙鳳這個表姐反不親。

賈母稱呼林黛玉為“玉兒”或者“林丫頭”,王夫人稱呼“林姑娘”“你林妹妹”“大姑娘”,王熙鳳很少用稱呼,只是和林黛玉你我這麼互相吆喝著。三人中王熙鳳最親最直接,賈母次之,王夫人最遠。

賈母、王夫人、王熙鳳的態度代表了薛寶釵和林黛玉在賈家的複雜地位。王熙鳳可以忽略不計。如此寶黛姻緣和金玉良姻就在林姑娘和寶姑娘之間上演。

林姑娘背後賈母撐腰被賈家共識應該會嫁給賈寶玉。小廝興兒都說“一準是林姑娘定了的”。所以,賈母說的是“兩個玉兒”代表一對。

奴才們私下所想可能更是平易近人的寶姑娘,襲人就說賈寶玉“誰想反倒和這一個(薛寶釵)生分了”。寶姑娘和寶玉二寶同樣是一對。

綜上,林姑娘和寶姑娘雖只是個稱呼,但賈家卻因此形成兩個派別,互相爭馳不下。

薛寶釵在為人處事方面確實比林黛玉會做人。不過,與人為善同時也代表她人生最大的桎梏!商賈出身低賤,商人重利常與人為善,才能財源廣進。薛寶釵越和善,證明她出身越低的本質。

反觀林黛玉,母親是榮國公的女兒,榮國府的千金小姐。父親是末代小侯爺,探花郎。這都足以令林黛玉沒必要用紆尊降貴的方式籠絡人心。上位者自有尊卑。對人情來說又不免過於疏離,被人不喜。可見世事兩難全。

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擊關注:君箋雅侃紅樓,每天都有新內容更新。歡迎收藏,歡迎轉發,感謝讚賞。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80回本 ;

《周汝昌校訂批點本石頭記》80回本 ;

《紅樓夢》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1990/2018 ;

《紅樓夢》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紅樓夢》繪全本·清·孫溫 ;

《紅樓夢》程乙本


君箋雅侃紅樓


這首先是因為林黛玉的林家出於姑親,而按照中國習俗,姑親的婿家是首先受尊重的,所以稱林姑娘比較好。而薛寶釵的薛家屬於姨親,受尊重在其次,如果稱薛姑娘檔次就比林姑娘低了,為了表示同等尊重,就不稱薛姑娘而稱寶姑娘。

其次,稱寶姑娘,也代表賈府中一些人對薛寶釵的喜歡和偏愛。寶釵在個性上是比較討人喜歡的。

在人物形象上,林姑娘之稱比較符合林黛玉特立獨出的性格化特徵,寶姑娘之稱也比較符合寶釵的性格化特徵。



曹宗國


試答一下,未必有道理,方家指教。

我覺得稱呼黛玉林姑娘,是在突出林家門第清貴。

黛玉是侯門之後,又出自書香之家,父親林如海又憑著自己的努力,探花郎出生。

所以“林姑娘”,把姓氏灌在前面是尊稱。

其實,黛玉雖然寄人籬下,心中有孤苦自卑的時候。但是,她畢竟出身名門,自小打從骨子裡養出來的尊貴和優越感,是一直在線的。

只是,身為一個飽讀詩書的女子,她從不膚淺的炫耀而已。



例如,史湘雲亦如是。文本內大觀園中人,也有人稱呼她“史大姑娘”。也是這個意思。

其實,不只奴才們,以及外人注重她們本身的出身和門第。就是這些尚在青春爛漫之時的女孩們,自己也是在意自己的門第出身的。

比如:黛玉和寶玉,因為湘雲而口角時,黛玉就說過一番話:

再你為什麼又和雲兒使眼色?你安得什麼心?莫不是她和我頑,她就自輕自賤了?他原是公候的小姐,我原是平民的丫頭,他和我頑,設若我回了口,豈不他自惹人輕賤呢。是這主意不是?

黛玉的出身其實已經很高了,但是在侯府千金湘雲面前,她還是有些許自卑的。



而反觀薛寶釵是皇商的女兒。

雖然富有,但是在地位上,就確實遠不如史林兩家高。

薛家地位低,根基不夠厚重,寶釵雖然直接表示自卑,但是從她時常嘴裡提及的學問,以及家裡的藏書之多,其實有幾分心虛粉飾之意。

為什麼炫耀藏書多呢?

還不就是洗脫“土豪”,根基薄的嫌棄麼!


書燈幽見


這個問題,竟然還有問主問,實在簡直了,《紅樓夢》裡為什麼眾人稱林黛玉為林姑娘卻稱薛寶釵為寶姑娘,原因太簡單了。

第一,林家,只有林黛玉一個人,獨苗啊。所以,稱為林姑娘,毫無問題。

第二,薛家,那可是有記錄的一子兩女啊,薛寶釵還有一個妹妹薛寶琴,稱薛寶釵為寶姑娘,薛寶琴為薛家二姑娘,就合適了。

何況,在內文中,林黛玉也被賈母叫寶玉、黛玉是兩個玉兒,姐妹們叫她顰兒。所以,從稱謂上,分辨出親疏有別,那真的是想太多了。


董江波


我認為,關於林姑娘和寶姑娘問題,是滿漢習俗的差別,《紅樓夢》雖沒有交代人物所處背景,但文中影射的是清康熙雍正朝的故事,賈府中的規矩自然也是滿清時的規矩。在對於人名的稱呼上,漢族是習慣帶著姓的,不帶姓感覺是對人的不尊重,而滿族的稱呼則要去掉姓才顯得親切。

說到這裡,就要談論一下林黛玉和薛寶釵的民族問題,我個人認為林黛玉是漢族,薛寶釵是滿族,證據如下:林黛玉:滿漢不逼婚,從書中可以看出,賈府中眾多女孩,有幾個是裹腳的,如晴雯,第70章中寫道,晴雯與人打鬧時,穿的是“紅睡鞋”,而睡鞋是專門給裹腳女人在睡覺時穿的,尤三姐也是“一對金蓮或翹或並”,尤二姐是賈璉的繼室,是漢人,以此類推,賈家是漢族,賈府嫁給林家作為正室,林家也應為漢族。薛寶釵呢《紅樓夢》中寫道,薛寶釵是進京來侍選才人的,凡滿洲旗人之女,都有資格選為秀女,所以薛寶釵是滿人無疑,林姑娘、寶姑娘的稱呼用意是區分滿漢。




逐光的燭光


這個問題,我覺得你和許多紅學迷一樣過分解讀了,不叫林黛玉林姑娘叫她黛姑娘?玉姑娘?黛姑娘念起來不好聽,叫玉姑娘不妥,木石姻緣指的就是“林”字的木,石指的是賈寶玉的“玉“!也是為了區別寶玉名字,因為賈母經常叫叫寶玉“玉兒”。其實關係親近黛玉的不是也叫她顰兒!

再說薛寶釵,好像關係不熟的下人叫過她薛姑娘,叫釵姑娘?要是聽成“差姑娘”也不好吧。


哈哈影趣


這問題沒必要過度解讀,賈府上下對林、薛二人稱謂不同,其實只是一種習慣,而這種習慣,是由於二人入賈府時的處境造成的。

黛玉先入賈府,但黛玉是孤女,入賈府時身邊沒有長輩親人陪伴,只有僕婦丫環相隨。沒有長輩親人,自然也沒有長輩親人對林的稱呼(愛稱),如林母賈敏沒死,她可能會在和別人提及黛玉時稱其為黛丫頭或玉丫頭,或其他愛稱,賈府人聽了,就可能隨著來稱黛姑娘、玉姑娘等。但黛玉身邊卻沒有這樣的親人,而其帶來的僕婦丫環們也只會稱其為姑娘或小姐、主子等。賈家人為區別其與其他賈家姑娘,自然會帶上姓稱其林姑娘、林丫頭了(別人帶姓稱呼最正常,帶名稱呼就不太合理莊重了)。

而寶釵入府時有母、兄相隨,薛姨媽和別人提及寶釵時就稱她為寶丫頭,這是一種親人間的暱稱,一如薛姨媽稱薛蟠為蟠兒一樣。賈府人自然漸漸也就隨著薛姨媽的叫法稱寶釵為寶丫頭、寶姑娘了。

一本《紅樓夢》,有機巧暗示,有草蛇灰線隱伏,但沒必要對其文字處處過敏,處處過度解讀,這樣很不好!


王茅


隨便給個杆子,大家都會爬上去的。這叫一個傳統,應聲蟲文化。

一、稱呼“薛姑娘”也是有的,一次是賈母,另一次是男僕興兒。興兒稱呼“薛姑娘”,基於與林姑娘稱呼的對稱原則,重要的,寶丫頭、寶姑娘屬於愛稱,女僕可以稱呼,男僕不可這樣稱呼。

第四十回 史太君兩宴大觀園 金鴛鴦三宣牙牌令

說著已到了花漵的蘿港之下,覺得陰森透骨,兩灘上衰草殘菱,更助秋興。賈母因見岸上的清廈曠朗,便問:“這是薛姑娘的屋子不是?”眾人道:“是。”

第六十五回 賈二舍偷娶尤二姨 尤三姐思嫁柳二郎

興兒搖手,道:“不是那麼不敢出氣兒。是怕這氣兒大了,吹倒了林姑娘;氣兒暖了,又吹化了薛姑娘。”說得滿屋裡都笑了。

第六十六回 情小妹恥情歸地府 冷二郎一冷入空門

話說興兒說怕吹倒了林姑娘,吹化了薛姑娘,大家都笑了。

二、為什麼多稱薛寶釵為“寶姑娘”、“寶丫頭”呢?第一次是王夫人稱“寶丫頭”的,薛姨媽以同樣的稱呼和之。這裡看出,有媽的孩子便是寶。家裡是這樣稱呼的,作者因之。再說,家裡人稱呼“薛丫頭”,豈不生分?

“寶姑娘”、“寶丫頭”都是愛稱,比較之下,“林姑娘”便是一種四平八穩的官方稱謂,為了彌補,寶玉為黛玉取了個字“顰顰”,於是有了愛稱“顰兒”。“顰兒”幾乎全讓寶姑娘稱呼林姑娘了。

“寶姑娘”也區別於“琴姑娘”,這是兩個薛姑娘。寶姑娘也稱呼琴姑娘為“琴兒”,但可是沒有“釵兒”的稱呼,咋聽都像是青樓女子的藝名嘛。

第七回 送宮花賈璉戲熙鳳 宴寧府寶玉會秦鍾

王夫人道:“留著給寶丫頭戴也罷了,又想著他們。”薛姨媽道:“姨太太不知,寶丫頭怪著呢,他從來不愛這些花兒粉兒的。”

三、“玉兒”也是對林黛玉的稱呼。賈母口中是“兩個玉兒”,並不特指賈寶玉。這個稱呼也可能只是一種說法,巧妙的說法。兩人安一個名字,如何區分嘛。冷子興倒是稱呼寶玉為“玉兒”來著,就是介紹銜玉而生的時候。黛玉的愛稱是“顰兒”。

黛玉為什麼不能稱呼為“黛姑娘”呢?那不就是“黑姑娘”嗎?

第四十回 史太君兩宴大觀園 金鴛鴦三宣牙牌令

探春笑道:“這是那裡的話?求著老太太、姨媽、太太來坐坐還不能呢!”賈母笑道:“我的這三丫頭倒好,只有兩個玉兒可惡。回來喝醉了,咱們偏往他們屋裡鬧去!”說著眾人都笑了。

四、稱呼都是作者斟酌後的結果。


用戶699837487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