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宁人亲手做的“粿肉”,从此颠覆了我对潮汕“粿肉”的认识

平凡而又不简单的美食:“粿肉”。

“粿肉”一直以来都是潮汕餐馆里的招牌菜之一,可以说没有“粿肉”的潮汕餐馆,就一定难以满足潮汕顾客挑剔的味蕾。

一个普宁人亲手做的“粿肉”,从此颠覆了我对潮汕“粿肉”的认识

“粿肉”,其实是非常简单的一道菜。只不过就是把猪肉切碎,加上一些配料混合后,以腐皮包裹,然后再以花生油炸熟后捞出即可。而越是简单的东西,就越不容易做好

多年以来,吃过的“粿肉”非常多,但是在各地的潮汕餐馆里,想吃到真正好吃的“粿肉”却并不容易。

也许是我自己孤陋寡闻的缘故,几十年来只吃到过一次真正好吃的“粿肉”。而这个“粿肉”,却并非来自潮汕餐馆,而是来自于一个非常要好的潮汕老兄,一个普宁人亲手做的“粿肉”,从此颠覆了我对“粿肉”的认识

好吃的“粿肉”:皮脆肉嫩,肉汁饱满而又清甜(有汁,肉才会嫩,才会有清甜的口感。而肉嫩的关键,在于将“粿肉”生炸。在许多潮汕餐馆里,一般都是先将“粿肉”蒸熟,在客人点了“粿肉”以后,才将其切段,然后炸一下装盘上菜。这样做的“粿肉”肉质很粗糙,并不好吃。

),一股奇特的香气,先吸引人的嗅觉,吃上一块,香气再从口腔中传至鼻腔,香气的循环美妙非常诱人(这种奇特的感觉,关键之处就来自于配料当中的点睛之笔-花椒。花椒的加入,使潮汕“粿肉”有了灵魂。而花椒的运用,多一点则太冲,少一点则不香,非常之巧妙)。

年关将至,今年搬至山中居住,闲来无事,忍不住想要学做这道有灵魂的“粿肉”。于是,打通电话,拜师学艺。

电话闲聊一通,才知道潮汕最好吃的“粿肉”就出自普宁。不得不服:作为走南闯北的潮州人,吃过的“粿肉”无数,确实只有这个普宁老兄做的“粿肉”令我难以忘怀。

闲话不叙,动手试制。

潮汕粿肉

配料】:五花肉、蒜苗、马蹄、花椒、食盐、生抽、腐皮。

上好的五花肉,切肉的方法非常重要。先将五花肉切成薄片,再将切成薄片的五花肉改成细条状,然后再切成肉粒,最后再稍微剁一下,却不能剁得太碎,其过程如以下几张图片所示:

先把五花肉切成片。

一个普宁人亲手做的“粿肉”,从此颠覆了我对潮汕“粿肉”的认识

再将切好片的五花肉摆好,然后改刀切成细条。

一个普宁人亲手做的“粿肉”,从此颠覆了我对潮汕“粿肉”的认识

下图是切成条状的五花肉。

一个普宁人亲手做的“粿肉”,从此颠覆了我对潮汕“粿肉”的认识

最后再把切成条的五花肉切成粒状。

一个普宁人亲手做的“粿肉”,从此颠覆了我对潮汕“粿肉”的认识

把肉切好,稍微剁一下(肉不能剁太碎,否则口感不够好),就该准备其他配料了:

蒜苗,切掉叶子,只留下梗 。

马蹄,不需太多,适量就好。

一个普宁人亲手做的“粿肉”,从此颠覆了我对潮汕“粿肉”的认识

先处理蒜苗:蒜苗切掉叶子,把梗留下,放在砧板上,用刀拍扁。

一个普宁人亲手做的“粿肉”,从此颠覆了我对潮汕“粿肉”的认识

拍扁的蒜苗,用刀在中间划开两半。

一个普宁人亲手做的“粿肉”,从此颠覆了我对潮汕“粿肉”的认识

划开后,再将其切成碎末。

一个普宁人亲手做的“粿肉”,从此颠覆了我对潮汕“粿肉”的认识

接着轮到马蹄了:刨好皮的马蹄,将其切成碎粒。

一个普宁人亲手做的“粿肉”,从此颠覆了我对潮汕“粿肉”的认识

然后再准备花椒:第一次做,不知道该放多少,凭着感觉放了一茶匙(

先做了一条“粿肉”,炸好后试一下味道,感觉花椒放少了一点,后面的猪肉里面又加了半茶匙花椒,总结经验为:一斤猪肉放一茶匙花椒即可)。

一个普宁人亲手做的“粿肉”,从此颠覆了我对潮汕“粿肉”的认识

把花椒碾成粉末,倒入碗中,再加入半茶匙食盐,3茶匙淀粉备用。

一个普宁人亲手做的“粿肉”,从此颠覆了我对潮汕“粿肉”的认识

将切好的蒜苗碎末、马蹄粒、花椒末、淀粉、食盐等一起倒入盆中,再淋上3汤匙的生抽,与肉粒一起混合搅拌均匀。

一个普宁人亲手做的“粿肉”,从此颠覆了我对潮汕“粿肉”的认识

搅拌均匀后,馅料就做好了。

一个普宁人亲手做的“粿肉”,从此颠覆了我对潮汕“粿肉”的认识

下图是在市场买回来的腐皮。

一个普宁人亲手做的“粿肉”,从此颠覆了我对潮汕“粿肉”的认识

取一张腐皮,把腐皮铺在砧板上,然后取适量的肉,均匀平整地铺好,卷紧实后,用刀沿着“粿肉”的边缘,切掉多余的腐皮,一条“粿肉”就做好了。

一个普宁人亲手做的“粿肉”,从此颠覆了我对潮汕“粿肉”的认识

卷好的“粿肉”,用刀剁成小段,就可以炸了。

一个普宁人亲手做的“粿肉”,从此颠覆了我对潮汕“粿肉”的认识

大火将油温烧至5-6成热,把剁成小段的“粿肉”放入油中,煤气炉改关至小火,以小火慢炸至“粿肉”表面呈现金黄色时,“粿肉”就已经熟了,捞起后转开大火,油温升高后,再次将“粿肉”放入油中过一下油,将其表皮炸脆后迅速捞起,滤干油后装盘即可。

一个普宁人亲手做的“粿肉”,从此颠覆了我对潮汕“粿肉”的认识

第一次制作“粿肉”,虽然未能达到最好吃的境界,但是已经比许多潮汕餐馆做的好吃了许多。拜师学艺,自我评价已经达到师傅的7成水准了,再做几次,就可以出师了。

我是八两红的老郑,一个好吃的茶农,除了做茶以外,就只喜欢做菜了。今年过年的年夜饭,这道有灵魂的潮汕“粿肉”,自然是少不了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