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山西曆史上有多牛?

在中國古代,山西曆史上有多牛?


作者:譚其驤(1911——1992)

原載:《晉陽學刊》1981年第5期

據作者在山西大學所作報告記錄

圖片源於網絡


在東漢時期,當匈奴,鮮卑等民族遷入山西時,匈奴建成了漢族的十六世,即前趙,鮮卑建北衛,另一個羯族跟隨匈奴進入山西 ,還建立了十六個國家。趙之後,四至六世紀的歷史產生了重大影響。唐初,匈奴吉湖的後裔,以及活動在山西區。然而,這些少數民族在記錄中不再被看到,並且它們必須已被整合到漢族中。但是舊的少數民族很快就合併了,唐中期以後,又有一支新的少數民族——沙陀族,進入山西

沙陀是西土耳其的成員。土耳其人最初生活在蒙古高原西部的阿爾泰山區。它們在20世紀50年代消失,成為蒙古高原的主人。在20世紀60年代,他們突破了領土並達到了阿姆河的中亞盆地。在20世紀80年代,它分裂為東西方。

西突厥佔有今新疆及中亞西亞地,並有一支移殖到今天的新疆東北角天山東端的北麓,和當地的土著印歐語系白種人融合在一起,形成沙陀族。這些沙陀人仍然保持著白血的樣子。

在中國古代,山西曆史上有多牛?

唐代初期,沙陀屬於唐朝統治時期。經過30多年的“安石起義”,也就是說,在8世紀末,唐朝在新疆的力量被驅逐出西藏的吐蕃,沙陀成為了吐蕃的屬,被迫移動到河西走廊的張掖區域。在九世紀初,沙陀人對吐蕃的壓迫感到不安。舉部向東去了唐朝。唐朝政府把這個沙陀放在今天的陝北的定邊鹽池區域。很快,它今天進一步遷移了山西太原和雁門關北和南定襄,朔縣,山陰。從那以後,在山西北部出現了沙陀,北沙沱是當時最雄心勃勃的力量。

沙陀酋長本姓朱邪惡,由於唐代,多次建立軍事功能,唐代給了姓氏李,官方到了程度。九世紀末,黃巢起義軍襲擊了長安。唐朝的統治者驚慌失措,蹲下。唐朝的警長李國長,父親和兒子被殺死了雲州防禦使其犯罪,使“一個小偷(指黃朝起義軍)贖罪”。李克用最終在883中恢復.長安是戰鬥中的第一個。父親和兒子取代了北方軍隊(城鎮代州),一個人製造了河東來製造(城鎮太原)。國昌去世,0x7並在南方採取昭儀(處理潞州),在北方採用大同(處理雲州),佔用漢族為中心,佔用大部分山西,在895進入晉之王,建立後為梁唐代和第五代。晉國的時代。

在10世紀初,它進入了五代和十國時期。五代初期,主要是沙陀晉國的梁和漢族人。梁站點很大,但晉國非常強大。最後,晉國擊敗了梁並建立了後唐朝。雖然唐朝的首都是洛陽,但它仍然建造了太原作為Beidu,也被稱為北京。在晉之後,後者的大寫是開封,而太原仍然是北京。

在五代五代中,沙陀人基於太原政府建立了三個朝代。第一個是李克用子的後面,第二個是歷史上臭名昭著的石敬塘,最後一個是晉,第三個是劉知遠。在三個小王朝的創始人之前,他們都是前王朝的北京和前七朝的河東中隊。他們都在山西的基礎上佔據了黃河的大部分分水嶺,從而演出了改變王朝的歷史劇。。

在宋太祖進行的聯合戰爭中,軍隊在接下來的一週內遭到兩次襲擊並從山西襲擊北漢。這兩名士兵在羊城的晉下,但他們沒有成功。直到他的兄弟宋太(公元979年,即皇帝建國後的第19年,即宋太祖),他攻擊了晉楊,摧毀了北漢,並完成了統一的事業。


如上所述,可見在唐末五代,山西在黃河流域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地區。

五代中的三個小王朝,都是以山西為根據地的沙陀人建立的。有兩個割據政權,五代初的晉國和五代末的北漢,也都在山西建國。而晉陽城在這一時期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在宋王朝完成統一事業過程中,晉陽是最後一個割據勢力的中心,也是最頑固的一個城堡,宋軍費了很大力氣才攻下來。又鑑於唐末五代的教訓,中央政府內部一亂,總是以晉陽為根據地的一個新的勢力建國割據,進而爭奪天下。因此在宋太宗打下晉陽之後,就燒燬了這個千年古都晉陽城。但這個地區又不能沒有一個行政中心,就改太原府為幷州,移置陽曲縣的唐明鎮,這就是今天太原城的所在。至一O五九年復改幷州為太原府。


由此看出,山西在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時期,往往是歷史上的分裂時期。這是因為,山西處於黃土高原的東部,它對河南、河北、陝西的關中地區而言,都是居高臨下的,這在過去一刀一槍打仗時,是很佔優勢的地勢。又因為盤踞山西的割據勢力大都是強悍的少數民族,他們的武力很強,因而能攻則取之,退則守之,長期割據稱雄。


在中國古代,山西曆史上有多牛?


6


北宋王朝統一中國後,山西不再是割據中心了,這和分裂時期比起來是比較不太重要了。

但宋以後的山西,也有很值得講的地方,特別是在金元時代。這不是因為它在政治上形成中心,而是因為在經濟文化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金元時代,山西的經濟文化比它鄰近的地區發達。金朝統治著秦嶺和淮河以北的半個中國。《金史·食貨志》中特別提到:“平陽一路,地狹人稠”(山西西南部在金時稱平陽路)。它是金朝境內人口最稠密的地區。拿《金史·地理志》中各路的戶口來比較,當時的戶口密度比河北、陝西都高,可見那時山西的農業比河北、陝西發達。


在中國古代,山西曆史上有多牛?


經濟發達自然要推動文化的發展。當時,統治南方的是南宋,統治北方的是金。南宋的印刷業中心(也就是文化中心)在首都臨安(今杭州),金的印刷中心卻在平陽,而不在首都中都(今北京)。


再就金國科舉制度來看,金全國分十九個路,凡文化發達的地區,一個路設一個考區。文化不發達之處,到臨近的考區去考試。當時的山西分為三個路,晉北地區稱西京路,晉中地區稱河東北路,晉南稱河東南路。(遼改雲州為大同府,建西京,領西京道。金改稱西京路,轄境為以今大同市為中心的雁北地區。雁門關以南的地區稱為河東,河東分南北兩路,以太原為中心的地區叫河東北路,以平陽為中心的地區叫河東南路。)全國十九個路,共設十個考區,而山西的三個路,每一路都設有考區。


《金史·文藝傳中》中記述金朝一代的文人、學者,山西人佔的比重很大。特別是金末元初,山西出了兩個全國第一流的文人。一個是元好問,一個是劉祁,這兩個人不僅當時很有名,而且到後代也很出名。元好問是秀容人(今忻縣),他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劉祁是渾源(今渾源縣)人,劉家在金朝一代出了好幾代由科舉入仕的文人,時人稱劉家的家鄉為叢桂窟。到劉祁青年時,金朝滅亡了,入元后他著的《師潛志》這部書,很有史料價值,後人修《金史》多取材於此。


現在講一講元代。商稅的多少,是衡量一個地區經濟發達與否的一個標誌。我們看《元史·食貨志》中的商稅記載:晉寧路(元代把河東南路改為晉寧路,河東北路改為冀寧路,西京路改為大同路)的商稅,在華北一帶僅次於大都路(元代首都,今北京),遠在其他諸路之上,不論是山東的濟南,河北的真定、大名、保定,都趕不上它。冀寧路的商稅比晉寧路稍差,但和真定、大名差不多,而在保定、順德、廣平等路之上。可見金元時山西的經濟在華北地區是比較發達的。


由於經濟發達,促進了文化藝術的發展。金元時代山西的戲劇事業也很繁榮,現在研究戲劇史的人都要到晉南去找金元時代的戲臺,這是保留至今的最古的戲臺建築。


過去幾千年歷史,都是以農業為主要的生產部門。在正常情況下,平原地區發展農業的條件要比高原地區好,那為什麼在金元時代,山西高原的經濟文化反而要比鄰近的河北、關中平原地區發達呢?這種情況還有待於我們進一步研究。

重要原因之一應該是由於宋金、金元時期,平原一帶受戰爭的摧殘比較嚴重,山西受的戰禍則比較輕,比較太平,所以在這一段時期內,山西的經濟文化比鄰近的平原地區發達。

由於山西始終是金元時代最發達,人口最稠密的地區,而元末和明初的戰爭並不嚴重,明初的時期非常密集;在河北平原的太行山之後,士兵們的人口非常稀少,所以明朝初期的大動作發生在民。

關於明朝初期的民的移位,在《明史·食貨志》中發現洪武時期有一個移動到山西北(山後)和東南(澤潞)民在河北,並且一次移動山西民在安徽江淮之間和河北,山東,河南。永樂已在該國中部,西南部和東南部地區移至山西,“丁多田和梧田的家園分為自己的北平(河北)”。

明朝開始的山西移位民記載在歷史上。雖然晉中晉南晉北可用,但根據民的傳說和河北族的族譜,河北的人說他們的祖先是從山西洪洞大槐樹。這裡發生了什麼?還是不太確定。有人推測可能是大多數山西在重定位時移動了民,它們集中在洪洞,然後掀起,當然,它不能是洪洞人。除了洪洞縣之外,有些人認為他們的祖先來自“後面的山”,而後面的山是指今天的雁北區域。這可能反映出0x7e9的移位民直接移動到河北並且沒有傳遞晉南。

7

明清兩代基本上是全國統一的時代,所以山西在政治軍事上並沒有多大重要性。農業也不突出,鄰近的平原地區趕上來了。這時山西好象不太重要了,但在工商業方面,山西的商人在明清兩代是很出名的。山西人們善於做生意,《史記·貨殖列傳》對此進行了描述。在明清兩代,山西人做生意的傳統進一步發展,對國民經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明清的許多筆記中,提到了山西的富商。例如,《五雜姐》說:“富豪室的贏家,江南推動新安(徽狀態),江北推右山(山西).新安大賈,工業用鹽,藏銀有數百萬,其他兩個或三十萬在耳中。山右或鹽,絲,或經銷商,或小米,比新安更豐富。《廣志繹》說:“平陽澤潞,好上大賈一個世界,不是幾十萬不叫富人。”

山西商家依賴什麼來銷售?主要原因是運輸山西鹽池,潞安縐紗,煤炭,鐵等,並將布料輸送到長江下游。潞安的縐從明朝升起。山西當時的鋼鐵工業也很發達。明代全國有冶金學院13所,其中山西佔5所。

在明朝,山西側的境城市

大同的繁榮也非常有名。謝肇制《五雜姐》:“九邊如大同,它的繁榮豐富不是江南,而且女人的美麗,美好的東西都很好,一切都沒有......諺稱薊鎮城牆,宣府教,大同婆婆這三朵雲。“為什麼女性大同因其美麗而聞名?顯然不是在大同女性不漂亮之前,而是在明代變得美麗,但是明代的大同的城市經濟得到了發展,女性的穿著也被注意到了,所以它看起來很漂亮。大同的繁榮有兩個原因:首先,因為大同是境城市,所以駐紮了大量的部隊,因此該國的財富被輸出到大同。對於蒙古,第二個是互市。在明朝和蒙古以及好時期,大同是蒙古交易的主要市場。明朝有防邊九鎮,稱為九邊,而大同是最繁榮的九邊。

在中國古代,山西曆史上有多牛?

明朝的山西人做得很好,但明代商人的生意侷限於明朝的黃河分水嶺和長江分水嶺。在清代,隨著王朝領土的逐步擴張,山西商人的經營範圍也擴展到東北三省和蒙古等偏遠地區。甚至至於俄羅斯的俄羅斯。因為在北路邊境使用的車輛和外國大篷車是駱駝,所以它被稱為駱駝幫。

因為山西的商人經常外出做生意,他們要走很長的路,有很多錢是不方便和不安全的,特別是在清朝中期以後,這個地方不是京,它更難攜帶現金,所以山西商家交換行業已經形成,這是現代歷史上著名的山西票號。打開票號的大多數商家分別是山西平遙,祁縣,太谷,全國各地,主要是黃河分水嶺,以及長江,珠江分水嶺,各處都是分號。這些門票接受公共和私人存款和官方交換。到清末,山西商人的票號基本上控制了國家財政,分號最多為日本和俄國。年利潤約為500萬。山西的售票員是清朝最富有的商人,與鹽商和商人同名(廣東十三行)。直到二十世紀初銀行開發並且票號逐漸下降。1911年辛亥革命後,大多數選票都被關閉了,還有一些選票已經存在,直到20世紀30年代。如上所述,可以看出明清時期山西在國民經濟地位中的重要性。

8

在未來,山西將不再是國家政治的中心。因為民族團結永遠不會再分裂;山西將不再成為黃河流域農業的焦點,因為平時高原農業發展的自然條件與平原無法比擬。優越。

坐觀君:當時,譚其驤先生對未來的山西持樂觀態度。他說:“但是山西將發展成為該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因為山西擁有最多的煤炭,大量的鐵,並且發展重工業。條件非常優越。隨著中國四大現代化的實現,煤炭山西的鐵工業必將取得更大的發展,在國民經濟中佔據更重要的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