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輝煌的三星堆物質文化遺址,究竟是誰創造的?又為何被掩埋?

1986年春夏,四川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師生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工作者們通過數月辛勤發掘,於7月25日凌晨2點30分,在四川省廣漢縣長興鄉三星堆古蜀遺址內,揭開了被稱為“一號祭祀坑”的三星堆遺址神秘面紗,出土了包括金杖、金面罩、青銅人頭像、象牙及玉牙璋等在內的四百多件珍貴文物。這批文物不但具有明顯獨特性,其中許多還是在以往考古發掘品中前所未見的!三星堆遺址頃刻間聲鯊海內外。其實,自20世紀30年代有人在毗鄰三星堆的月亮灣一帶發現玉石器時起,考古學家就開始對月亮灣、三星堆等處文化遺址的考察發掘,經歷了半個世紀時斷時續的探求,於今柳暗花明,一下子獲得豐厚的回報。然而更大的幸運接踵而至!在“一號祭祀坑”二、三十米遠的地方,考古隊又偶然間發現併發掘出一個盛滿寶物的地下“收藏室”——“二號祭祀坑”。

如此輝煌的三星堆物質文化遺址,究竟是誰創造的?又為何被掩埋?

在這裡,比一號坑更多、更精美、更奇異的文物瑰寶呈現在世人面前。與此同時,三星堆遺址的驚人發現,迅速通過電臺、報紙等媒體在海內外傳播開來,引起巨大反響。著名考古學家、時任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的蘇秉琦先生稱其為“蜀文化的生長點”;英國學者戴維·基斯甚至盛譽三星堆遺址的發現“可能會使人們對東方藝術重新評價”。自三星堆遺址發現、發掘以來,圍繞三星堆遺址所屬,何族何人何時創造瞭如此輝煌的物質文化,以及出土文物特有的神異風格、恢弘氣勢所引發的種種推論和猜想此起彼伏,莫衷一是,文化內涵”謎“霧重重,正可謂是“剪不斷,理還亂”,三星堆祭祀坑遺址出士的文物用一句話概括就是:遺存豐富、埋藏奇特,文物風格怪異。

如此輝煌的三星堆物質文化遺址,究竟是誰創造的?又為何被掩埋?

在一號祭祀坑內,共掩埋有四百二十餘件文物,包括銅器一百七十八件,金器四件,玉器一百二十九件,石器七十件,陶器三十九件 另有骨器殘片十件,象牙1根,較完整的海貝六十二枚以及約3立方米左右的燒骨碎渣,其中器物是按質地集中後再按一定的先後順序埋入坑中的。據出土情況看,投放次序是玉石器和金器最先扔進坑;然後是銅人頭像、銅人面像、銅人面具神像和、尊等銅禮器及其他重要祭器用品;接著倒入混雜有玉石器和銅戈、銅援、陶尖底盞、陶器座等器物在內的骨渣;最後放入玉璋、玉戈等大型玉石器以及部分陶盞、陶器座等祭器。象牙可能是與骨渣同時放入坑的,這些器物雖然投放有序,但未進行有意識的擺放。發掘時還發現,埋入坑內的骨渣除動物的外,還有一部分人骨渣。這些骨渣均經火燒,骨渣、碎片斷裂的鋒利茬口,說明是敲砸椎擊而破碎的。

如此輝煌的三星堆物質文化遺址,究竟是誰創造的?又為何被掩埋?

坑內的器物,不但粘有經火燒的骨渣,還留有明顯的火燒痕跡。銅容器幾乎全部被火燒殘。其他器物也大致如此,這表明這些器物和被當作犧牲的人和動物一併經火燎燒過。與一號坑相似,二號祭祀坑內的器物也是按一定的先後次序擲入坑內的。“首先挪入的是海貝、玉石禮器、青銅獸面、鳳鳥飾件、小型青銅雜件和青銅樹枝、樹幹等。這些遺物大多夾雜在炭屑灰燼裡,並留下了明顯的煙燻或火燒的痕跡。其後投入的是大型的青銅容器和青銅立人像、人頭像、人面具、樹座等。最後堆放象牙”:“多數器物在人坑前的某種宗教儀式上已被故意破壞,也有一些器物在夯打填土時被砸碎”。在二號祭祀坑計出土遺物一千三百件,其中青銅器七百三十五件、金器六十一件、玉器四百八十六件、綠松石三件、石器十五件。另外還有象牙器殘片四件、象牙球一百二十顆、象牙六十七根、海貝四千六百餘枚。

如此輝煌的三星堆物質文化遺址,究竟是誰創造的?又為何被掩埋?

經現代科學方法測定,已經證實三星堆文化遺址遺存大致分四期:第一期距今4500年(前後誤差150年)左右;第二期距今3765年(前後誤差80年)左右,此期與中原的夏商之際相當;第三期距今3165年(前後誤差285年)左右,與商代中晚期相當,一號祭祀坑屬本期後段;第四期距今3005年(前後誤差105年),與商末周初相當,二號祭祀坑屬本期前段。在十餘平方米的狹小空間內,能容納如此眾多的精美文物已經令人驚歎了,一些前所未見的器物如大型青銅立人、金杖、銅樹、凸目面具、眼形器、車輪狀的太陽型器等充滿獨特詭異風格的器物更使人匪夷所思,三星堆文化在過去畢竟未見諸典籍,是一段沒有文字說明的歷史!兩個祭祀坑的發現,使人們最終相信,在比春秋戰國更遙遠的古代,成都平原存在著一個古文化、古城和古國。這一古國同包括中原地區文化在內的中國其他地域一樣,擁有自己悠久而發達的文明。

如此輝煌的三星堆物質文化遺址,究竟是誰創造的?又為何被掩埋?

兩個祭祀坑的發現,人們更加困惑:這一有著光輝燦爛文化的古國是如何被歷史遺忘的?為什麼正當它處於鼎盛時期之際,於商末周初戛然而止?是誰,在三千多年前穿過“難於上青天”的置道,充當了傳播文化的使者,將大量東、西方甚至更神秘的外來因素滲透到本土文化之中?創造了這一古國的人們來自何方?是當地的土著,西方的差人,東方的夷人,亦或外星神秘使者?製造了一百餘件金器的大量黃金從何而來?兩個祭祀坑的文物是在什麼情況下、出於什麼目的被埋藏的。一個接一個的不解之謎,吸引人們不斷進行考究和探索。在目前得出的結論中,有一種來自曾參加發掘的考古學家們。參加過考古發掘的考古學家對兩個祭祀坑細緻分析觀察後發現:雖然兩個祭祀坑年代相距約百年,但埋藏的主要器物都是大型宗廟使用的成套擺設、禮儀用器和祭祀用品。

如此輝煌的三星堆物質文化遺址,究竟是誰創造的?又為何被掩埋?

兩坑同類器物之間也有著年代上的差距,坑內的器物不是為了舉行同一次祭祀而鑄造的。兩個坑內的器物是不同年代的兩個宗廟內的用器,這些器物在長時間使用過程中被加入了新的品種,於是形成如此豐富的成套成組的宗廟祭祀禮儀器物群。兩個坑相距很近,出土器物種類相同,兩者之間看不出文化面貌上的差異,同類器物之間呈現連續的發展。根據上述情況,他們認為,這些器物是同一地區的兩個不同時期的宗廟用器;而祭祀坑被埋藏的原因可能是兩個宗廟先後被毀之後,族人將廟裡的重器分別埋葬在兩個坑中,宗廟被毀的原因則有兩種可能:一是敵國入侵,一是方國內部政權的更迭。關於前者,可以通過文獻記載得到證實。據《國語·周語下》:“是以人夷其宗廟,而火焚其彝器”;《墨子·非攻篇下》:“姍潰其宗廟……遷其重器”;《孟子·梁惠王下》:“毀其宗廟,遷其重器”;《呂氏春秋·知化篇》:“滅其社櫻,夷其宗廟”。

如此輝煌的三星堆物質文化遺址,究竟是誰創造的?又為何被掩埋?

從三星堆祭祀坑的器物均被焚燒過,二號坑的多數器物被砸壞看,這種情況很像是敵國入侵後造成的。但是有一個問題,三星堆文化當時正處於繁盛期,國力強大,一個強盛國家的宗廟在不長時間內先後兩次被敵國摧毀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而“由於敵國入侵”的說法似有些站不住腳了。還有一種結論得於“兩個祭祀坑的器物是分門別類地按一定順序埋入的,在埋入前似乎舉行過某種儀式”的觀察。但如果僅僅是政權更迭,舉行必要的奠基儀式就足夠了,何至於要毀壞同一淵源的族廟供奉呢?所以這種說法也值得推敲。最終,人們承認“三星堆祭祀坑所反映的情況比較特殊”關於兩個祭祀坑的性質問題,目前主要意見有如下幾種:1.墓彈陪葬坑說。2.火葬墓說。3.厭勝說。4.器物坑說。5.祭祀坑說。6,亡國寶器掩埋坑。7,國君神廟掩埋坑。究竟哪種說法正確,或還有新的推斷出現,尚待於進一步研究探索。

我是“娟兒666”,執筆走天涯,與大家一起分享、瞭解中國的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