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負債累累”的人越來越多了,錢都花在哪裡呢?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網絡互聯網的興起,人們受西方國家超前消費的影響,國人傳統愛儲蓄的觀念愛存錢的習慣也開始慢慢的褪去,這些年來我國的儲蓄率不斷的下降。到2018年比2017年儲蓄率就下降了10.2%,其下滑速度令人震驚!以前的人,工資800絕不敢花1000元,但現在不一樣了,月工資3000敢花5000的人大有人在,慢慢地負債越來越多,最終負債累累,成為了負翁!

現在“負債累累”的人越來越多了,錢都花在哪裡呢?

在儲蓄率下降的同時,我國居民的負債率卻在不斷的飆升。據悉我國的人均負債金額已經達到了13.34萬元,總負債金額高達200萬億,人均負債率這麼高,錢都花在了哪裡呢?

這些年隨著房地產行業的高速發展,房價也是節節高漲,人們對房地產的投資投機熱情被極大地開發出來,大家省吃儉用勒緊褲腰帶,不惜借貸再揹負二三十年房貸也要買房,大家不是在還貸的路上就是在攢首付的路上,我國M2才一百九十萬多億卻撐起450萬億的商品房總市值,你說如不大力舉債,不加大槓桿能行嗎?國人家庭資產中,房地產資產就佔據77%,而其它的金融資產才佔據23%,高房價掏空了幾億家庭的錢包,中下階層的錢大多都花在房子上,負責累累了,除了房子就是房貸,並且月月要還房貸!

現在“負債累累”的人越來越多了,錢都花在哪裡呢?

國人愛面子,輸人不輸陣,不管有用沒用都要買輛車,車也是一筆大的消費,有些人甚至不惜借貸買車,據悉2018年中國汽車金融市場規模達到1.39萬億元,增長率為19.2%。買了車後續養車的費用也隨之而來,什麼油費,保險費,停車費保養費年檢費罰款等等,一年沒有一二萬元怎能養得起。一月收入三五千卻要花一千多塊來養車的人大有人在。有些年輕人為了提前享受到某件商品,寧願通過負債來達到目的,諸如手機家用電器等也採取消費貸分期還等方式。

國人大部分的貸款或負債,大多用在了房子上以及汽車上,房貸和車貸佔據了貸款的絕大部分比例。

現在由於信用卡網貸,小額貸款以及花唄微粒貸的方便,一部手機一張身份證就能貸得到款借得到錢,借錢的渠道可謂非常的多,很多的貸款平臺審核過於簡單,能輕而易舉的就能貸到款借到錢,很多人不會剋制自己慾望受不了誘惑,更不懂得量入為出的道理,盲目攀比花錢大手大腳,沒錢了就透支信用卡就網貸,還不起就拆東牆,補西牆,透支過度而無力償還,惡性循環以貸養貸了,悔不當初,最後把自己弄得負債累累的。

這幾年經濟不景氣,生意難做錢難掙,各種賺錢的門路都被堵死了!收入和支出不成正比,有些小微企業由於房租人工成本過高,融資難融資貴,大多數製造業價格透明互相殺價壓價,使得這幾年小微工廠公司關門倒閉隨處可見,再由於電商的衝擊,實體店也是舉步維艱,每況愈下,關門倒閉更是層出不窮,老闆虧損了,員工失業了,有些人被逼無奈開始借貸,很多負債的人並非自願揹負債務,而是因為生活所迫,不得已!現在負債累累的,金融槓桿超過60%以上的比比皆是,不管是企業家還是普通老百姓,都在負債。什麼都貴什麼都難做,收入卻捉襟見肘,不靠網貸信用卡確實無法生活了。

現在“負債累累”的人越來越多了,錢都花在哪裡呢?

除了錢花在上面這些地方,醫院培訓班也在不斷吸血中,老年人的存款有一大部分流向醫院了,有子女的有一部分也流向各種培訓班培養了。現在錢難掙卻好花,也使得很多人負債累累,當然這些與國人的虛榮,攀比,畸形超前消費理念分不開的。現在越來越多陷入房貸、車貸之中而疲於奔命,每月為還房貸車貸焦頭爛額,還不清的信用卡網貸。小編拋磚引玉,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各抒己見,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