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起終點,高鐵2等座450元5小時到達,綠皮火車90元13小時到達,你選擇哪個?為何?

秦深意長


  沒到春節臨近遠在外地工作的人們都會忙於搶票回家。每年都會有幾十億人次的人出行,這對於鐵路局也是一個大的考驗。在乘坐火車的時候會遇到事否選擇坐速度更快的高鐵還是價錢更優惠的綠皮火車的問題。讓我選擇的話我會選擇乘坐高鐵回家。

  高鐵和綠皮火車的速度對比

  高鐵相對於綠皮火車來說速度更快,在相同的距離上能更快的回家。對於外面工作了一年的我來說當然希望能夠更快的回家。每年到搶票時間我都會優先搶高鐵票,但往往事不遂人願總是搶不到高鐵票,在這種情況下就只能乘坐綠皮火車。動輒十幾個小時的路程我還要準備吃的和喝的,不然在路途中會容易餓,自己不帶東西的話也是可以吃火車上的飯菜和零食,但是會貴一點,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對於和多人來說並不能直接一趟車就可以到家,還需要轉一趟車。選擇速度更快的高鐵的話可以一天就到家了,而綠皮火車可能導致需要到中轉站停留一晚上,而住一晚也是需要花錢的。我前兩年都是坐的二十個小時的加班車回的,時間太長休息吃飯什麼的都不太好。今年搶到了高鐵票,說實話多出的這麼多錢還是挺值得的,休息一下看會電視就到了目的地。

  高鐵和綠皮火車的環境對比

  除了速度外兩者的環境也不一樣,高鐵的環境更加寬敞和舒適。像每次做火車人都特別多每次腳都伸不開,一坐就是十幾個小時,像動一下也麻煩,因為還有很多沒搶到票的人只能站著。睡覺也不太舒服,高鐵可以把座位調後躺著睡,而火車就那麼點地方,實在是不好挪動。至於高鐵和火車上吃的飯菜有什麼區別,因為我沒吃過,不好做評論。

  總的來說對於我這種外出打工一年才能回一次的人來說,坐高鐵更加便捷和快速。每年都只能到家裡面幾天時間,就不太想把時間浪費到路上,而且十幾個小時的時間也太累了。當然也有些不那麼趕的人會選擇火車回家。過年回家不管是選擇高鐵還是綠皮火車都可以,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太一樣,每個人都應該選擇自己最合適的回家方式。當然平平安安的到家才是最為重要的事情,一路平安,闔家團圓才是真正的團圓年。


讀史鑑往


因人而異!我就乘坐綠皮火車,我每次回老家都是乘k字普快早11點從廣州東站發東(我住永泰乘地鐵到東站15分鐘),明早6點到合肥,臥鋪價格375元,用時19小時。如果乘高鐵,需到廣州南站(到廣州南站乘地鐵3號轉2號需1小時)乘早9點的到下午5點到合肥,二等座票價約800元,用時8小時,全程坐著,而我乘k字車,全程躺著,主要是我退休了也沒啥事!老倆口一趟省下約800元,我感覺乘綠皮普快合算。


胡巢臨3


如果沒有時間限制和事物要求,經濟條件一般的化,應該還是選擇綠皮火車,畢竟可以剩下不少的錢,就當掙錢了。但現實與想象卻有很大的不同。以我去年去新疆為例,與媳婦兩人,沒時間限制,沒任務要求,就是玩。出發時買的綠皮車,一路看風景,挺好,在新疆玩了幾天後,回程計劃到沿途的幾個省會城市隨便看看,這時買票就由不得自己了,綠皮車合適的車次買不到,在新疆的計劃景點已完成,再住下去意義不大,且住宿也是費用,結果只能買高鐵,就這樣,高鐵上還沒買到座票,到西寧站了十幾個小時,再跨城市旅遊,這時身心的疲倦已經把金錢看得不那麼重了,那句“窮家富路”時刻縈繞在腦海中,一路下來,西寧、蘭州、西安、太原,一直到家,就全部高鐵了。


採摘不到的葡萄


一小時90公里還叫高鐵?這樣的高鐵那麼高的價格是沒人坐的,從我這到哈爾濱大約一千公里,高鐵票二等座是265左右,加上轉車是四個半小時,直達是三個半小時,這是東北,列車時速不超過250,以前做過綠皮車,到哈爾濱才六十多塊錢,臥鋪不到二百,大概十一個小時到站,坐高鐵多掏二百塊錢吧,可是我還是願意做高鐵,因為時間短,身體沒那麼疲勞,空間大,不壓抑,座位也舒適,還有充電樁等,出差時間也不用那麼緊張,到了目的地還有充足時間吃飯休息,綠皮車是後半夜到站,還得找地方休息,身體疲勞的不行,對於常出差的還是坐高鐵吧,對於偶爾去一次的,坐啥都可以,各有春秋


小辛223


每年臘月最後幾天隨丈夫回婆家,都是買的半夜加班火車,這個挺好!雖說是0點左右的發車時間,漢口至達州70多塊錢便宜差不多一半,丈夫下班後直接就趕往火車站,時間剛好,每次都是站票,可到車上基本都臥鋪車廂,一人一鋪位。

不知為什麼今年沒有這種便宜的加班車了。



不吃蔥滴貓咪


如果不敢時間我會做普通臥鋪,畢竟出差在外舒適性是最重要的,高鐵坐5小時太受罪了。可能是我自身的原因還是高鐵座位設計的問題,反正我坐高鐵總是有想睡睡不著的感覺,真心難過死了。因為總習慣趴著睡,可能是上課睡覺的原因吧,高鐵上趴著睡正好擠到肚子上的肥肉,根本就要把隔夜飯都擠出來的感覺,但是在前臺墊高了,又怕壓斷了,畢竟只限重30斤,也不知道合格不合格,反正我前年吧,坐高鐵從鄭州回家就壓斷過,以後趴著睡都心有餘悸啊,所以我一般都坐臥鋪,除非趕急事


亂世之紫2018


我們選過一次高鐵回家,以後都是綠皮火車,主要選擇權竟然是孩子決定的,而且是他們選的綠皮火車,說好玩又可以泡麵吃還有地方睡覺,又坐過軟臥和硬臥,一般坐13個小時的話,基本都是選晚上的火車,下午出發,他們可開心了。


還是一個秋


這兩年一直在外面走,經常會比較火車、動車、飛機之間的性價比。像5小時以上的動車旅程,一般都會選擇坐飛機,時間短,價格也跟動車差不多。

至於十幾個小時的火車基本上肯定是要買臥鋪的,直接硬座坐十幾個小時基本上是很難受的,這時候一般會選擇買個臥鋪,既比動車便宜,也會舒適一些。

但從舒適程度上來說,動車一定是最佳選擇,平穩安靜,環境也好。但是動車價格最高,如果是長途一般選擇飛機,價格比動車便宜,時間快。動車最適合還是5個小時以下的短途出行。





塞外小野


深圳到武漢,坐高鐵差不多4個半小時,票價538元。

深圳到武漢,坐T96次13個多小時,票價152.5元,硬臥下279.5元。

所以T96(95)是惠民車、良心車,希望永久開下去。

[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



虎噴將軍


綠皮車軟臥硬臥都不錯。。

高鐵的問題在於使用了上午的時間,而連續出差最好的安排就是利用夜晚完成坐車的任務,一早入住酒店,洗漱後扔下揹包,舒適的開展兩天行程,中間如果還有時間可以午休甚至可以搞一點城市就近旅遊,博物館公園小景點故居等等花錢不多,附近還有當地小吃。。

這種節奏是出差週期7-15天,要跑幾個城市的常規操作,用錢差不多,主要是有酒店住下可以反客為主,比如邀請客戶過來吃飯,或是來旅館接人過去見面,都有比較愜意的主場安排。。

尤其是酒店或城市公園附近經常有經典美食,吃過商務飯之後,早晚嚐嚐小吃,人生閱歷豐滿好多。。

最後是臥鋪可以躺著,可以補覺,可以舒服的看視頻,都不是高鐵可以比的,除非趕時間,否則我更喜歡軟臥,白天坐還經常獨自一個人在包廂,物超所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