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說下火車出站口為啥要再次驗票?有實際作用麼?

陳曉陽與礦洞程序員


實際作用當然是有了,可以盡最大可能抓到那經過進站上車以及在車廂裡一次次驗票都沒有查到的漏網之魚,讓他們補票,並且罰款;而且有人傳言,說很可能因為這項補票罰款收入的不確定性,其被納入的不是整個鐵路系統的賬目,而是出站的車站內部的財物……

且不去說這筆不確定的補票和罰款收入去向吧,單單就其有效性來說,或者是題主所說的“實際作用”來說,都是肯定的。但同時,也不是那麼物有所值的。


我想起一家單位的事情來:偶爾會有人遲到早退,於是買了打卡機,實行打卡;上班下班打卡了,但是還是有人中間跑出去,於是就又開始實行一天四次打卡。上午上班下班,下午上班下班。可是上午下午上班以後下班之前,還是有人出去。於是實行每一小時打卡一次,但是這一小時之內還是有人會出去……

為了個別人,不惜讓全體職工都跟著疲於奔命似地不停地打卡;儘管相對管住了個別遲到早退的人,但是卻讓全體職工付出的時間成本和情緒成本都十分高昂。


鐵路設置的這種出站口查票,其效果和成本付出直接的比例關係,大體上類似於這家單位打卡的事情。專門設了查票人員,緊緊地盯著每一個出站的旅客,付出的擁堵和排隊的時間成本,付出的社會成本,其實遠遠大於對那個別逃票者的補票和罰款收入。


德國的火車乘坐制度是完全沒有進站出站、上車下車驗票的手續的,不設這些關卡,節約了大量的公司成本和社會成本,但是並不意味著對逃票行為的不追究和不打擊。他們採用的是抽查制,不定期、不定車次、不定時地抽查車票,如果沒有票,都會以逃票處理:補票、罰款、登記到公民徵信系統形成犯罪記錄……

那麼,我們的管理制度和德國的管理制度,哪一種更優?還有更好的管理方式嗎?作為乘客,你又更願意在哪一種管理方式下乘坐火車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