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對教育越來越重視,投入也越來越大,為什麼有些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卻在下降?

鵬鵬254367192


還有什麼話語比這張圖片更有說服力呢?親愛的朋友們。一個全球GDP第二的國家,教育投入百分之四,教師工資全球倒數第三。我都不知道你們還有什麼好抱怨老師的。想想任正非那句話,錢給夠了,都是天才。補充一句,沒錢,天才也變蠢材。

如此之多的錢沒有落實到老師身上,那又去了哪裡,作為一個成年人你懂的。大部分的錢都到了學校硬件建設上面,各種項目上面,其中緣由自行體會。

我不知道一個國家擁有這樣的一張全球教師薪資排名是作何感想,至少我個人顏面無存。我們甚至和俄羅斯是一個等級的,要知道俄羅斯受美國製裁的連石油都沒法好好賣的。

我更不知道一個民族怎麼可以面對自己的文化傳薪者極盡詆譭。處處批判卻不建立一套完整的法律和規範來監督,保護,懲罰學生.老師.家長.和學校,很多人拿著道德大棒四處揮舞,殊不知道德最是靠不住。

每當老師處理不當家長就找老師學校鬧騰,其實家長,老師,學校都無法可依。那每當教師受盡委屈,挨學生打的時候找誰?你們從來不問這種問題。曾經我的數學老師來接管我們班級當班主任,就是後媽那種,學生不服,調皮的就叫社會上的混混把他在校外打的頭破血流。你找誰說理。說白了,就是缺少成熟的法律系統,大家都像古代社會過家家一樣的,外人看起來和和美美,實際上一鍋爛粥。

各位捫心想一想,我們能不能把教育這個事情刪除了,要他何用?怕是大家都回到刀耕火種的年代算了。現在全球教師待遇和社會地位最高的德國,看看這個國家是多麼強大和厲害,一戰二戰輸的底朝天,但十數年就可以滿血復活,為什麼?就是因為德國對教育和教師定位的重視讓德國擁有源源不斷的高素質人才,幾年國力就可以恢復。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靠什麼⊙∀⊙?難道真的是靠各位勤勞苦幹?恐怕不是,中國老百姓幾千年都勤勞苦幹怎麼差點亡國滅種?我們需要的是大量的高素質的人才勤勞苦幹才能掌握國家未來的命運。連基礎教育都搞成這樣,這個復興還要往後延一點。

當務之急不是提高教育投入的gdp佔比,那樣國家比挖肉還疼,更何況最近中美正打貿易戰。重要的是提高教師工資在教育經費中的佔比。其次儘快建立完善的法律和規範保護老師,學生和家長。不要搞得學校像菜市場一樣雞飛狗跳,大家有事法庭或者仲裁機構見。別沒事就打一頓,吵翻天。再者是構建教師的升級系統,敦促老師不斷進步,做到公平的優勝劣汰。



王僑視覺藝術


作為老師我說說我的感觸,可能只代表我個人,但是這是真實的感觸。我面對學生上課的時候我很快樂,在教學中和同學們聊聊科研,聊聊技術,聊聊自己做項目的時候遇到的各類工程問題,課餘時間同學們做做實驗搞搞研究挺好玩的。什麼時候積極性不高?填表,做各類文件和材料,有人說現在老師很多是教研型的,我覺得說法不全面。現在老師有至少30%陪著行政玩。一群大老爺脫離學校的實際情況定指標,同時自己又沒有能力做領頭羊。感覺就像一個外行再談如何畝產萬斤。每每遇到這樣的破事就沒心情做事情。


DOS4204053888


國家對教育越來越重視,投入也越來越大,這些錢都投在學生和校舍上面,教師工資福利沒有多大改善。我是江西贛州小縣城的鄉村教師,教齡33年,副高職稱6檔,每月打卡工資4608元,績效工資480,鄉村補貼650,除此以外沒有其它任何福利。


贛南老謝


作為一名教師,我可以談談這點,國家確實是對教育投入巨大,主要投入這幾方面。

一、投入到學生身上。

目前不少地區已經是免費九年義務教育,像我們山區寄宿學校,學生基本只花費生活費和輔導教材費用,也就一學期一兩百,早上有免費的早餐,每個月有生活補助(政策後期還要漲生活補助),每學期有文具補。十公里以上的還有交通補,以及企業的捐助資助。

二、投入到硬件設施上。

每年的教育經費,不少都投到了基建上,學校倒是樣貌變化快,學生住宿,學生學習條件不斷改善(多媒體,實驗室,計算機等)。

三、教師培訓

這部分每學年都有所謂的教師培訓,可是基本就很簡化,上堂課,寫個學習心得就算培訓!



Mr大王


作為一個有21年教齡的教師,對教育一線的瞭解,至少略知一二。我認為:“師道”衰落是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不夠的主要原因,教育投入多少不是影響積極性的關鍵因素。

一、尊師重教戰略地位的知行不一。

尊師重教,是國家治理應有的道義,這是兩千多年來的基本治國理念,國家也認識到這一點。但在現實中已經變成一句口號和空話,原因主要:教育是無形的、帶有周期性見效的東西,不是眼前實實在在的經濟指標,而地方政府往往注重眼前的功利性,對教育採取“能過則過”的態度,加上如果中央督導不嚴或也有某種程度上的功利性,教育“被忽視”更甚,拖欠教育經費屢見不鮮,提高待遇更無從說起。設立教師節,或每年拿幾百塊錢慰問金去慰問老師或開個座談會,是不足以體現“尊師重道”的,是象徵性而已。

二、尊師重教戰略地位的弱化。

一是《教師法》沒有得到徹底落實,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的《教師法》中規定,“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應當不低於或者高於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並逐步提高”,這條長期沒有得到有效落實,且還造成待遇差距越來越大,寒了教師的心,如教師沒有車補及與公務員的等量績效等。二是教師教書育人的權益保障,缺乏法律保護,現有法律偏袒於未成年人保護,教師時時處於“被告”的弱勢位置,既承擔著教育使命的重擔和道德高位,又沒有賦予他基本的權益保障,連批評學生都變成一件冒險的事情。

三、對“教師”是教育的核心認識不足。

毛澤東說:“武器是戰爭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決定的因素,決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教育也是這樣,決定教育的因素是人,是教師,而不是物。近幾年,國家教育投入加大,但多數是投入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改變辦學條件,這當然是對的,但別忘了也要往教師身上加大投入。一方面要提高教師待遇,使之應該得到的合理收入,教師也是人,也要養家餬口,不是活在道德高人裡;二是要加大教師培訓經費投入,提高教師素質,進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等等。

四、教師的職稱評聘體制影響教師的積極性。

在沒有福利政策輔助的情況下,教師只能靠工資吃飯,職稱評聘就意味著工資收入的全部。有不在少量的教師,就因為學校缺乏空崗,工作十幾年還是低職稱,無法評上高一級職稱,收入不到3000,這怎能不打擊信心?

五、社會對教師缺乏敬畏之心。

教師受制於法律、經濟等各方面地位,應有的“尊嚴”不保,社會對教師的“禮敬”程度也不一樣。教師的待遇低,教師職業社會影響力下降,加上《未成年保護法》的副作用,教師有“跪下來教書”的傾向,只能接受社會的所謂“監督”,未敢伸直腰桿教書育人。

六.教師中的敗類影響“師道”。

由於教師人多面廣,素質參差不齊,“種群”中也存在有敗類,違紀違法現象屢有發生,甚至時而發生惡性事件,這也影響了教師群體形象。有的教師,守不住道德高地,從事有償家教或其它亂收費,影響惡劣。

出現教師素質參差不齊的原因,主要還是對教育對教師重視不夠,“中師”時代的教師素質是最好的,尖子生當時就選擇師範。“中師”時代結束,應該是教師素質的轉折點,師範生素質越來越參差不一,高考志願填報多數是本科線上分數較差才填報師範,造成這種情況的深層次原因就在於教育行業魅力不夠,待遇低。

當然,影響教師積極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不完不了的上級檢查,以及工作時間的緊張和工作壓力、生活壓力的增大等,這些都造成教師職業幸福感下降,進而影響到教師的積極性。

總而言之是,整個“師道”生態環境已經受破壞了,教育投入,其實是一個小方面,圍繞“師道”這個核心我們還需要做很多工作。

高興的是2018年09月11日閉幕的全國教育大會,對新時代中國教育作出了新的部署,強調要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教育投入的政策,更多向教師傾斜,優化支出結構,為教育改革發展提供堅實保障。陳寶生部長曾講:“跪下來的教師教不出站起來的學生。”我們相信,這些對教育、對教師及重塑“師道”是一個福音。


憤怒的木棉


國家對教育越來越重視,投入越來越大,為什麼有些教師積極性不高?

有些教師在改革開放新形勢下,積極性不高,屬正常現象。毛主席說過,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左中右,一萬年以後也這樣。教師也屬人,不是神,也有左中右。只不過這些教師屬於右傾罷了!一個幾百萬教師隊伍裡沒有一些落後分子才怪呢?有才不怪!

這些教師並不是因為工資小,待遇低而積極性不高,就是給上他們文娛明星般的待遇,也未必有積極性。關鍵他們缺乏一顆愛國心,一顆事業心,缺乏像鍾南山那樣冒著生命危險逆向而行的為國為民的獻生精神!缺乏像解放軍醫生疫情就是命令的戰鬥精神!缺乏像廣大奔向疫區的醫務工作者的拼搏精神!缺乏像公安民警,廣大志願者的無私奉獻精神。只能說有些教師思想覺性太低,不配當老師。即使當了也不好好教育學生。希望這些教師幡然醒悟,丟了身上的包襖,跟上飛速發展的形勢,振作精神,教育好下一代!為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作出應有的貢獻!


印忠旗


國家重視教育,投入的經費越來越多!但是隻是一味的蓋樓和提高義教經費(維持學校運作,改善辦學條件,但是不能用於教師),對於教師的工資提高卻有限,畢業兩年的其他工作也都比老師掙的工資多!其次,壓力大,吃力不討好,得不到應有的尊重!社會上那麼多辦補習班的只所以存在,還是說明工資少,如果老師們工資掙的多,誰還會辦補習班掙補課費。


傲邪龍


職稱工資差距太大了,有些人評上高級職稱拿著高工資什麼事都不想幹,有很多很多一線教師做最基本的大量工作,累死累活也沒沒有高級職稱拿著最低工資,現在有很多教師哪還有心思把教學放第一位,都奔著評職稱的目標去努力,因為職稱決定著你的一輩子!


感謝父母養育之恩


作為業內人士,我自己覺得現在教師工作積極性不高的原因更多是因為沒有具體的法律來保護老師,教師這個職業就是一個良心活,大多老師都想把孩子教好,都希望他們成才,但現在的大環境讓老師們對孩子的各種行為敢怒不敢言,更別說體罰,稍不留神就會丟掉自己的飯碗,甚至還會判賠償……所以大家都佛繫了,都覺得“成績不好最多績效少拿點,但被冠宇體罰或變相體罰的話,自己幾十年的鐵飯碗就毀於一旦了”。


夢裡花落157957415


投入越來越多,可能重點花在了學校基礎實施教學實施等方面,據我所知全國各地教師的工資相對是比較較的,與民工比,一個沒任何技術的小工每天工資一百伍拾元,有技術的大工在二百至五佰元,這就是市場經濟,說明只有這個標準,才適合供求關係,也說明只有這個標準才能適應貨幣的含金量,也就是適應消費。另外和其它行業和部門比較,在目前還沒有徹底封堵灰色收入和外快收入的大環境下,教師工資和其它教育開支完全靠財政,教師如果不補課的前提下是沒有半點灰色收入的,就連吃飯乘車也必須在自己的工資中開銷,這樣放在目前的市場背景下教師的工資的真正含金量就顯得不如其它行業高,所以教師的經濟收入不是很高的,社會地位也就不會高,教師職業除了穩定也就沒有其他更多的優點了,這也是目前很多年輕人第一志願是選擇考取公務員,如果考不上公務員可能有一部分人選擇作教師。教師教學積極性不高的第二個主要原因是教育管理的體制機制方面的問題,如晉職晉級的機制,獎優罰劣的機制,教學任務的分配與安排,學校人性化管理和人文關懷,教師的職業成就感和專業化發展,教師自身的職業道德等具體因素。改革教育管理體制和機制是當務之急,規範教育和學校的管理是重中之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