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生物導彈”——靶向治療把晚期癌症轉成慢性病

一說起晚期惡性腫瘤,大家想到的都是“沒救了”。中國男性發病率和死亡率第一的肺癌一旦確診,大部分為晚期,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人類只能使用“含鉑類藥物的化療”,其作用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的總生存期。那麼,人類對晚期惡性腫瘤真的束手無策了嗎?其實不然,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種能夠讓患者延長生命,甚至將癌症轉化為慢性病的“秘密武器”——

靶向治療

利用“生物導彈”——靶向治療把晚期癌症轉成慢性病

化療和手術、放療一起並稱癌症的三大治療手段。手術和放療屬於局部治療,而化療是一種全身治療的手段,通過口服、靜脈和體腔給藥等途徑,讓藥物隨血液循環遍佈全身的絕大部分器官和組織。因此,對中晚期惡性腫瘤,化療是一種主要的治療手段。

靶向治療又稱分子靶向治療,是在細胞分子水平上,針對已經明確的致癌位點來設計相應的治療藥物,藥物進入體內會作用於促進腫瘤生長、存活的特異性細胞受體、信號傳導等通道,實現抑制腫瘤細胞生長或促進凋亡的作用,不會波及腫瘤周圍的正常組織細胞。

如果把人類與腫瘤的纏鬥比作打仗,化療就像是張藝謀電影中的箭雨,對腫瘤細胞和正常細胞實施無差別傷害,而靶向治療更像是將腫瘤細胞囚禁起來,任其自生自滅。靶向治療能夠有選擇性地使腫瘤細胞特異性死亡,而不影響腫瘤周圍的正常組織細胞,避免了一般化療藥物的無選擇性毒副作用和耐藥性,因此又被稱為“生物導彈”。

前段時間充斥各媒體版面的“天價”抗癌藥格列衛,正是一種用來治療慢性髓性白血病的靶向藥物,能將白血病變為可控的慢性病,因此被稱為“抗癌奇蹟”。格列衛的面世,將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的5年存活率從30%提高到了89%,且在5年後,依然有98%的患者得到了血液學上的完全緩解。

任何醫學技術和手段都有其特定的適應症,也多少存在在侷限性,靶向治療也不例外。它只是除放化療和手術治療的另外一種手段,它們的適用症狀、使用手段和毒副作用均有很大不同,需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採用哪種治療手段。

利用“生物導彈”——靶向治療把晚期癌症轉成慢性病

相對手術和放化療,靶向治療需要做基因檢測,加上很多靶向藥物從國外引入,價格較高。2018年10月,國家醫療保障局進一步公佈17種抗癌藥納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乙類範圍的通知,並確定了醫保支付標準,與零售價相比平均降幅達56.7%,這其中就包括14種靶向藥物。對於沒有醫保的靶向藥物,大部分都可以通過贈藥計劃獲得,在治療4-5個月有效後終身贈藥,可以為患者節約大筆費用,還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事實上,並不是所有患者都可以採取靶向治療,因為腫瘤的產生原因是多樣的,並不依靠一種方式治療,決定患者是否適用於靶向治療的關鍵是基因檢測,如果沒有找出明確的分子靶點,使用靶向藥物是起不到作用的。

手術對於早期腫瘤是首選,是目前根治腫瘤最重要的途徑,對於晚期腫瘤也可以活檢取得病理,從而為基因檢測提供重要的組織標本。靶向治療僅僅是晚期腫瘤的另一種治療模式,並不能替代傳統的手術和放化療。同時,靶向治療千萬不能自行按症狀服藥,必須遵醫囑治療。此前有報道說,一名60歲的男性腫瘤患者在前期治療好轉後,經微信群聊中的病友介紹,自行口服兩種靶向藥物,最終導致皮疹、發熱、胸悶,送醫後因呼吸循環衰竭搶救無效死亡。

靶向治療也並非“藥不能停”。腫瘤細胞的生存能力超過我們的想象,當一條通路受到抑制時,腫瘤細胞會不斷自尋“生路”,選擇其他通路合成自身生長所需要的物質,久而久之可使分子靶向藥物失去作用,即產生耐藥性,這也就需要專業醫生定期檢測,並提供新的應對方法。

【我們只提供經專業記者編輯採編的靠譜內容,恭請您在此訂閱,或移步關注大眾衛生報微信公眾號“dzws001”,獲取更多實用健康衛生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