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不吃米飯吃土豆,為什麼血糖還高?

康怡每日健康


【專業醫生為您做解答】

從這個問題中可以看到這樣幾個信息,一是糖尿病多年,二是用土豆替代了米飯做主食,三是血糖仍然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對每一個問題有了解之後,就知道這種情況為什麼會發生了。

首先,糖尿病是一種漸進性疾病,簡單地說就是隨著患病年限的增長,血糖控制的難度會越來越大,為什麼這樣說呢?糖尿病發生根源在於自身血糖不能被機體充分利用和轉化,致使血糖大量滯留在血液中,導致這一過程的發生的原因是因為血糖運送不進細胞中被利用,也不能轉化成脂肪貯存起來,究其因是由於缺乏了胰島素,而胰島素不僅是將血糖運送進細胞中的運輸工具,還是將剩餘血糖轉化為脂肪所必須的物質,當分泌胰島素的胰島細胞受損分泌功能下降時,便分泌不出足夠的胰島素導致了高血糖的發生。

而胰細胞一旦受損即會陷入一種惡性循環中,一方面分泌不出足夠的胰島素導致高血糖的發生,另一方面高血糖不斷刺激胰島細胞超負荷地分泌胰島素,使得胰島素的受損不斷加重甚至死亡,胰島細胞一旦死亡即不可再生,胰島素分泌越發減少,高血糖的情況即會越來越嚴重。因此,糖尿病是一種隨患病年限增長不斷加重的疾病。

其次,糖尿病飲食控制的目的有兩個,一是減少血糖的來源,控制從食物中攝入的血糖總量,二是儘可能降低餐後血糖升高的幅度,避免血糖的大幅波動。由此可知,要達到這樣的目的並不控制吃什麼食物,而是要通過合理的食物搭配,在控制機體中血糖總量的同量,減慢吸收的速度。

從米飯與蒸土豆來說,土豆不僅比米飯含糖少幾乎一半,且有利於減慢消化吸收的膳食纖維也比米飯多的得,實際上是非常適合有糖尿病的人代替主食的一種食物,有利控制血糖與血糖的波動。如果以土豆代謝了米飯後血糖還是高,只能說明一個問題:機體利用與轉化血糖的能力不斷在下降,表明僅僅依靠控制飲食已經不能有效控制血糖了,需要降糖藥來幫助機體利用血糖了,畢竟人體的各項生理活動是以充分利用血糖來完成的,

綜上所述,這位朋友提出的問題實際上提示應當重新制定治療方案了,需要通過增加調整降糖藥的用量,再配合飲食控制才能將血糖控制達標。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擊關注並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天天聽健康


多了!

患糖尿病多年,胰腺和胰島素功能已經受損,而土豆仍然是高碳水蔬菜。

每100克土豆,水分79.8克,熱量77千卡——蒸熟後吸收水分,重量增加,熱量還會進一步下降。

煮土豆的血糖生成指數是66.4,碳水仍按照生重時的17.2%計算,這樣,100克土豆的血糖負荷是:

17.2*66.4/100=11.42。

無論和精細米麵,或者粗糧燕麥、蕎麥、小米等比較,這個數值肯定不算高。如適量食用,配合降糖藥物,餐後不至於太高。

唯一的問題,是一次食用太多了。

主食是不能不吃的,否則持久一來,會引發“酮症酸中毒”的惡果。

主食也不能吃太多,一來餐後血糖超標,二來體重超重,反而又會導致血糖更難控制。

營養專家建議,每天至少要攝入130—150克米麵主食(生重,含碳水化合物95—115克之間)。

如果換作土豆,則是550—650克之間。一日三餐分配如下:

早餐100—150克,午餐200—300克,晚餐150—200克(建議食用多種不同主食)。

其它主食相比,土豆中高鉀低鈉,非常適合高血壓和減肥人群;含維生素C,這是精製米麵和一般粗糧所沒有的。

研究證實,常吃高鉀食物,可有效降低中風的發病率;馬鈴薯,含有對人體有特殊保護作用的黏液蛋白,可維持消化道、呼吸道的健康,有助於保持血管彈性,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發芽、發青的土豆,含有毒素龍葵鹼,不宜食用。

研究發現,馬鈴薯蒸熟後,可最大限度地保留營養成分;還會使其中的澱粉顆粒充分活化,更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

不建議高血糖人士,食用土豆泥、炸薯條、煎炸土豆片、土豆泥濃湯等食物。

糖友食譜舉例:

早餐 煮玉米一個+木糖醇豆漿+清炒白菜。

午餐 燕麥粥(一小碗300克)+蒸土豆(100克)辣椒炒牛肉+蒸雞蛋+涼拌三絲。

晚餐 小米紅薯粥(400克)+清蒸鱸魚蘑菇+清炒西芹紅豆百合。

飲食之後,同時檢測血糖,以便根據飽腹度和血糖數值,及時調整主食、蔬菜和運動量。

祝賀糖友都能摸索出自己的良好飲食模式,控制好高血糖!


躍水營養


健康飲食是營養要均衡,糖尿病朋友的飲食要求相對比較嚴格,還要控制一定的熱量。所以,對於食物的選擇的要求要比非糖尿病的朋友要多一些。

土豆被世界糧食署規定為主食之一,因此吃土豆來代替米飯完全是沒有問題的。

例如25g大米、25g麵粉和100g土豆中所含的熱量相似,大約為90千卡的熱量,想一想,每餐吃進半兩面粉所做的食物,和吃進100g土豆相比,哪個的飽腹感更強一些。想達到同樣的飽腹感,就要多吃進麵粉類的食物,那麼血糖又會升高多少。

何況土豆中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這些膳食纖維在增加飽腹感的同時,還能延緩消化道內食物的吸收,減慢血糖的升高,還可以改善便秘,減少腸道疾病的出現。

所以土豆是我一直提倡糖尿病患者作為一種主食來食用的。

但是不吃米飯吃土豆了,血糖仍然還高。同志哥啊!你吃進的是主食,是提供熱量,來作為人體生命活動的能量,土豆不是降糖藥物,當然還是會升高血糖的。

如果能夠按照自己的體型和活動強度,選擇吃進的主食,並加強鍛鍊,但是血糖還高,那就要看自己的治療方案是否適合了。

如果餐後血糖比較高,建議按照蔬菜、肉蛋類、主食的順序吃進食物,配合二甲雙胍、阿卡波糖、速效胰島素等藥物來降低餐後血糖。如果空腹血糖高,則要觀察是不是夜間出現了低血糖,或者黎明現象,那麼則要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藥物的減量或者加量。

綜上所述:食物在糖尿病人血糖的控制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不能單純依賴食物來降低血糖,該用藥物或者需要調整藥物的時候一定要積極調整。

我是孫醫生,關注孫醫生講糖,持續瞭解更多優質健康知識,有幫助請點贊,有疑問請留言,必復!

孫醫生講糖


土豆的主要含量也是澱粉,行走的碳水炸彈啊!雖然是雜糧,熱量不高減肥可以,但是升糖指數可是不低,所以也不建議糖友們大量食用呢!



糖友知識樹



能夠導致血糖急劇上升的飲食主要就是碳水化合物。但並非所有的碳水化合物都會導致血糖的升高。從生理的角度分析,碳水化合物可以分為可消化吸收和不可消化吸收兩大類。不能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低聚糖、膳食纖維等,此類糖的攝入不會升高血糖。可吸收的糖包括單糖如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雙糖如蔗糖、乳糖、麥芽糖等,多糖主要為澱粉等,除果糖外,都可以引起血糖升高。


瞭解了這些碳水化合物的知識,不難回答你的問題了。首先糖尿病患者吃米飯,米飯澱粉含量極高,澱粉在腸道中分解為葡萄糖,攝入這樣的食物後無疑血糖會升高。


在看看土豆,與米飯相比土豆的澱粉含量明顯小於米飯,它的澱粉含量約20%,其中相當部分為抗性澱粉,即不被吸收的澱粉。研究表明,生土豆抗性澱粉含量高達75%,但煮熟後僅僅含3%,而一旦冷卻後可增加到12%。但生土豆是不能食用的,因為其含有對人體有毒的凝集素。唯一可以利於的抗性澱粉就是在將土豆煮熟後適當冷卻。


即使這樣,土豆可以吸收的澱粉部分還是蠻多的,普通人食用無礙。但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這樣的澱粉含量自然會導致血糖的升高。換句話說,糖尿病患者不贊成攝入土豆!實際上,除了土豆,一些澱粉豐富的食物對糖尿病患者來說都不適合,如山藥、藕粉、紅薯等。歡迎關注我的頭條-江蘇省腫瘤醫院李楓。



血糖指的是檢測血液中的葡萄糖的含量,如果身體的胰島對血中葡萄糖濃度的調控紊亂,會出現血糖的異常,長期得不到糾正,會引起一系列的併發症,嚴重的如失明、截肢、心腦血管疾病、腎功能不全等等。在糖尿病的治療過程中,飲食控制是貫穿始終的一項重要措施。很多患者普遍存在一個誤區,不吃甜的就行了,其它的不用管它。應該說能導致攝入過多葡萄糖的都在管控範圍之內。米、面都是碳水化合物,包括土豆、紅薯這種以澱粉為主的,即可當主食又可當菜品的食物,本質上都是碳水化合物,與米麵沒什麼不同,在體內都會被吸收代謝為葡萄糖和其他營養成分,建議患者找找關於糖尿病飲食的一些科普材料,瞭解一下食物的升糖指數的含義,可科學調配自己的一日三餐。


寒燈夜歸人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如何吃飯時重要的事情,吃的過多就容易引起血糖飆升,過少又容易出現低血糖,而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我們需要了解一個詞:血糖生成指數,即吃過後引起血糖升高的程度,而不同的食物血糖生成指數不同,即使同一種食物不同的做法血糖生成指數也不同。而我們建議糖尿病患者以低血糖生成指數的食物為主。

就比如大米,煮的時間不同,血糖升成指數就明顯不同

但是我們從圖中可以看到蒸土豆的血糖生成指數也不低,所以攝入過多蒸土豆也會引起血糖升高


蝸牛兒愛吃肉


要知道土豆同樣是屬於高澱粉的食物,不只是土豆,和土豆類似的紅薯、山藥、紫薯、芋頭等薯類食物同樣富含碳水化合物,如果這些食物我們吃多了,同樣是對血糖不利的。題主可能會不解,那為什麼有人會提倡用薯類食物來改善血糖?其實這些食物並非吃了就能降糖,而是如果我們科學食用薯類食物的話,“有助輔助平穩血糖”。

薯類食物最適合的食用方式是“作為主食食用”,薯類食物本身富含豐富碳水化合物,能為我們提供葡萄糖能量,不過相對於我們平時吃得更頻繁的常見的主食,如白米飯、白麵條、白饅頭、包子餃子等主食來說,它們保留了更多的“膳食纖維”成分。我們平時常吃的可以被稱為“細糧”,細糧顧名思義,經過了精細的加工處理,比如白米飯,水稻精細加工後,除雜效果很突出,相比10年,20年前,我們煮米還要淘米,現在袋裝的大米基本上直接蒸煮即可,其中也少有雜質,但缺點也很明顯,穀物類食物中天然含有的“麥麩成分”在加工過程中被去除,隨之流失大量膳食纖維,膳食纖維本無法被直接消化吸收,有延緩食物消化速度,平穩血糖的效果,現在這些食物變得更容易消化吸收,澱粉也更容易轉化為葡萄糖進入血液,對血糖影響較大。

一般我們都不提倡細糧單獨食用,特別是糖尿病、高血糖患者,“粗細搭配”是不錯選擇, 例如添加粗糧雜豆混合,做成粗糧飯、雜糧飯、或者粗糧饅頭、雜糧饅頭,用粗雜糧、雜豆彌補損失的膳食纖維。或者就是用本來膳食纖維就豐富,而且碳水化合物含量也豐富的薯類食物代替。不過薯類食物並非有多麼 多麼了不起的血糖平穩效果,它們只是相對於細糧來說更有益血糖,例如白米飯的升糖指數(衡量食物單位時間內升高血糖速度的指標)是83,白饅頭升糖指數80,如果是土豆的話可能也在60~70左右,而一般來說,升糖指數高於55就屬於較高升糖指數的食物,對血糖影響較快,需要控量食用。所以,土豆做主食是可以的,但一定要注意攝入量的問題,推薦每餐的薯類食物不超過2兩,更好的方式可以用1~2小捧粗穀物類搭配1~1/2個薯類食物。

另外,如果說其他菜餚中有澱粉含量豐富的食物,如蒸紅薯、糯米飯、炒藕丁、芋頭燒雞等等,那麼我們的主食攝入量還應當進一步減少,不然同樣可能會攝入較多糖分影響血糖。另外,雖然主食更換為了土豆,升糖速度更低的主食,但要注意的問題還有不少,例如其他菜餚的烹飪方式,最好清淡為主,避免攝入高油高脂,高糖高鹽的食物,多在家就餐,少點外賣,下館子;參與適當的運動,輔助平穩血糖、改善體質;按照醫生的囑咐合理服藥、注射胰島素,且不要擅自更改用量。


只有營養師知道


糖尿病人吃什麼食物都會血糖升高,就是普通人也一樣,只不過是糖尿病人的食物要講究點,特別是你提到的土豆及紅薯一類食品,糖尿病人能吃一些,但一定要當主食用,也就是說,吃了土豆就要少吃主食,要控制住血糖還是要按時吃藥,控制飯量,堅持鍛鍊


馮老漢1


糖尿病大夫告訴不讓吃土豆的嗎,大夫說土豆升糖最快,還不能喝粥,你給他吃些大米參些粗糧吃,我老公也是糖尿病啥都吃,吃完就走血糖挺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