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道德经》?

泰和道安


老子《道德经》,是中国哲学集大成之经典著作,中国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也是世界哲学的重要源头之一。它不同于欧美的西方哲学,没有唯物论与唯心论之争,也不是抽象逻辑,而是超越感性,超越逻辑的东方哲学。


兰州易道王


《道德经》又名《老子》、《五千言》,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又名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为《道经》和《德经》上下两篇,共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历史伟人对《道德经》评价极其高。尼采说,老子的思想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鲁迅说,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胡适说,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哲学家。

学习《道德经》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它是在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吸取当时最高科学成就,把它升华成一种崭新而完善的“道学”,大道科学。

学习《道德经》,将这部智慧经典,融化到你我中间,融化到我们生活当中,用这些先进的理念指导行为,让普通平凡的日子过得从容淡定。

以下是一些名人的评价,可以选一个来用。在写一句最喜欢的原文。

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 ———林语堂

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tuò)手可得。 ———尼采

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鲁迅

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 ———胡适

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纪晓岚

当人类隔阂泯除,四海成为一家时,《道德经》将是一本家传户诵的书。 ———蒲克明

《老子》的意义永无穷尽,通常也是不可思议的。它是一本有价值的关于人类行为的教科书。这本书道出了一切。 ———约翰高


佳客相过诗能下酒


老子的《道德经》,含有人生宇宙万物变化的阴阳对称守恒守中的规则,是道与宇宙万物统一运行的总法则,即辩证与统一,对立与矛盾,若读者不去深悟道而解读道德经,是很容易断章取义。

因为修行的大道重在一个人的对知识与道理的觉悟性上,知识为觉性参考预见,而讲道你必须有深厚的学习道德经的功夫与自己修行悟道的功夫相结合才行,才能道可道,名可名,但世事无对错: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老子的《道德经》,最高点,是讲什么是道?什么是德?只有道和德都达到了悟道的那个高点,道自己也就悟出来了,无为而清静自然,与世无争,进退自如,修身养命,固元守本,恒道守中,而抱元才能守一,谷神不死,方为清净正觉正念,生于无形,养育万物,运行日月,清浊动静皆自然,降其欲,守其心,遣其欲,神自清,心自静,无为无不为。

老子的《道德经》是修行人修道悟道的最高知识创作,只有内行的人才能看出道德经的真正魅力与伟大创作之处,天地人与宇宙万物不离一个《玄》字与《道》字和《德》之与《悟》字和《静》字,所以才能抱元子,质朴子,守一之,恒中字。











知足常乐桃花飞雨


老子《道德经》,是华夏民族的人学始祖老子研究具有全息逻辑的《伏羲先天八卦图》的结晶。全文充满全息宇宙观,并通篇强调必须以符合道、符合德及符合自然的原则治天下!又由于老子已深刻地认识到了天地万物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就是道。(所以他常强调人类社会应“复归其根。”)而道治理万物的模式,就是无为法冶的模式。因此他认为人类社会只要以道无为法冶的模式与民立契治天下而不乱干预就能够“道者同于道”地促使社会自正自化得向前发展与进步!如其“爱民治国,能无为乎?”与“我无为而民自化。”以及“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等治国主张就是明证。但有许多国人,却把自家的宝不当宝。反而外国人更重视它,这真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呀!但为了振兴中华,我们一定要让老子这一伟大的学说发扬光大!


有德司契


归纳了周之前上万年的人类发现与智慧。是寻找前人科学认识的线索之一。

很可能在东周之后,战争所产生的瘟疫让中国人染上某种疾病。无法向现代人象古人那么思维。所以无法看懂《道德经》与《周易》。真看懂人会出现不适的反映,出现头痛,消极,或大病一场。现代东方人与西方人相比,就象总有翻不过那个坎,这种感觉很象我们认识《道德经》与《周易》,西方人也许正在重蹈东方人覆辙。象曾经的东方人漫慢退化。这是我对《道德经》,《周易》,研究多年,设想当时的环境,人的意识得出的结论。供喜欢研究《道德经》与《周易》的人参考。纯属个人心得。

《周易》讲童蒙。是最正确。但达到童蒙。人的身体也必需达到最初的那种素质。


中上行


「道德妙要」《道德经》——自然之道,王者之道,合一之道


《道德经》又称《老子》,包括《道经》和《德经》,是自然概论和王道概论。其中,《道经》讲自然概论,或称天道;《德经》讲王者之道,人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原本就是自然中的一种生灵,自然要“观天之道,执天之行”,从而回归自然,终至于“天人合一”。

感恩圣师 授我道德 绝学无尤 知人妙乐

客观实存之外“物”,经由人类感知系统而入心成“相”,进而人类创造了交流心相之工具——人“文”,这便是本人提出的“物—相—文”三元体系。因此,人文不过是人类进行心相交流、进而升华对自然界客观实存之外物的认识的一种工具而已。正所谓“文以载道”,文字是工具,不过是“筏喻”,根本的背后,是自然之道,以及自然之道在社会中的延伸—王者之道。

中华文化大系,正如一棵大树,根为道,干为德,道家、佛家、儒家为三主干,百家诸子为众多小枝,枝上有条,条上有叶,叶上有脉,脉上有细胞,如此细分,以至于无穷。例如,《孙子兵法》,是兵家这个纸条之上的一片碧绿的叶子,包括十三条叶脉,第十三条写的是“用间”。在这里,“家”是指哲学流派,“教”是指宗教,而所谓宗教,则包括通常不容易被世人理解的神秘化事物。需要指出的是,不被理解,并不一定是错误的,除非被严密的逻辑所证伪,否则只不过是反映了人类感知系统的硬件配置和软件算法并不是足够强大。在这个意义上,绝对不可以把玄学等同于迷信,后者是因为心有所迷而生盲信盲从,而玄学只不过是人类还没有认识到某些幽微难测的东西而已。

自然太过庞大,因而大象无形,故而世人看自然,都如同盲人摸象,但自然原本是同一个。因此,三教本一,百家同源,都是自然。就道家来说,《道经》是自然概论,说的是天道;《德经》是王道概论,是人道;《易经》就是物变之道,暂态平衡。就佛家来说,《心经》就是洗心之道,看破红尘;《金刚经》是自强之道,破除烦恼;《般若经》就是智慧之道,开启心智;《波罗蜜经》,就是度化之道,到达彼岸。就儒家来说,《周礼》就是秩序之道,礼安社会;《论语》就是杂论百事,破解尘惑;《中庸》就是执守中道,不失法度;《孟子》就是孟子之论,颇谈心性。所有的三教,所有的百家,都是在谈论自然之道,及其延伸之社会之道。

宇宙本来就是一个滚动的椭球,内外分层,一重又一重,而用自然,来指代这个万物演变之过程。宇宙,或者自然,本是圆融。人类为了研究自然,因而予以割裂,以便更好地研究局部,局部研究明白了,才能合起来,更好地研究自然这个整体。比如,自然原本唯一,佛家称为“一合相”,都是道体这个本原,但是道家为了研究方便,便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自然界中的每一个个体,因此在语言中,“名以命物”,才可以更好地研究和区分万事万物,但是,它们都从属于同一个自然。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如是反复,无休无止,这便是中华民族之圆融文化,向来讲求和合而生,都是自然的内部矛盾而已。这便是圆融的东方文化,有别于追求片追求面个体自由的欧美文化,因为西方人除了上帝这个专制的造物主之外,是谁都不会相信的,因此上帝不管时,他们全部要自由。

在本书中,本人依据现存已知湖北荆门郭店楚简本、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本为原本,适当参照傅奕本、王弼通行本,把春秋末期之后打乱的,或人为篡改的,或儒家歪曲的,努力恢复了一些。按照自己的理解,整理了原文,并译成现代白话文和英语,供大家参考,欢迎批评指正。

日出东方,其道大光,中华文化注定要大兴东方,风行世界,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重要支柱和软实力所在。发掘、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匹夫有责。本人知行合一,躬自践行,也欢迎借助大家的批评和建议,尽快完善并汇集成书,造福世人。以下,将按照本人整理的篇章顺序,从《道经》讲自然之道(天道)开始,逐步展开,然后是《德经》讲王者之道(人道),最后是“天人合一”之道,包括道教经典之中的修炼之道。

然而,欢迎转发分享,但是本人保留著作权所有:本号所有诗文,版权属于北京泰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Beijing Tyho Culture Communcation Co.,Ltd)。感谢大家的支持和信任!


【诗文均为原创,图片源自网络;自度度人随喜,转发分享多谢。版权所属:北京泰和(Beijing Tyho)】


泰和道安


老子之《道德经》:

一、”道”:他是指天地的准确运行规律;后来才被人们,广义构成为天地的道理。

二、”德“:他认为大千境界内,应该借助真实的物性人情,相符合力做事行善;后成公认成世人道德。

故此老子通过:《道经》与《德经》两个部分,合成《道德经》。他并喜望人们,要不断借助自然存在规律力量,修养办事,并希望做人不要违背众人意志,为大家行善,自己才做业顺。

在天地人三立之一间内,老子总想让人们,借助天规的真道路,地律的正理程。存认续真做好人们各种事,古今外中才会续创新业。他很有远见的,才写出了比较高深的《道德经》。总想争取教育未来的后人,不断去适应道法自然,理正光明德高望重,永远向前进。但对于老子的远古文章,难免存认不足或误,建议世人应取优良用。个人试给,谢请参考。


李志勇LZY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半信半疑,下士闻道,哈哈大笑,不笑不足以为道,老子早就知道,有些人愚昧无知,不可理喻,不可教化。


用户1801688885163


道德经从天人合一立场出发,穷究作为天地万物本源及宇宙最高法则之道,以此为宗旨並阐明修身治政等人道。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及有生于无、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等诸多重要理念,对中国古老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产生了深刻影响,起了不可估量之作用。它的世界意义日渐突显,被西方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探索其中的科学奥秘,共同为寻求人类文明的源头而努力奋斗。


小山33143765493


一,古典哲学巅峰。

《道德经》《易经》《庄子》,合称玄学,也是道家三大经典教材,永不过时,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与根基。

二,天人合一法门。

它的思想包罗万象,无有无不有,深入浅出,可以让人构建最合理最自然最自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三,不长不短易记。

八十一章,五千文言,两个月即可烂熟于心,第一遍一天背三章,第二遍一天背五章,第三遍一天背十章,第四遍一天背二十章,第五遍一天背四十章,第六遍一天背八十一章。从此道德一生跟你走,一生强大如神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