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來自哪個典故,你怎麼看這個典故?

大侃歷史


這又是一個著名的典故。

這個故事在《晉書*列傳三十九》有較為詳盡的記載。我個人更欣賞南朝宋時臨川王劉義慶所著的《世說新語》的收錄。劉義慶編撰的《世說新語》是一部奇特至極的筆記小說,裡面大量收錄了從東漢末年到晉代的歷史文化名人的一些典故和傳說,其間的春秋筆法縱橫捭闔汪洋恣肆,寫盡了魏晉風流和高簡瑰奇,每每會意之處,無不拍案叫絕。

“我不殺伯仁”這個典故就記錄在該書當中。

這個故事說的是晉元帝時代,王導家族和周顗之間發生的一件真事。

事件的原因是晉元帝十分寵信劉隗、刁協兩個人,對他們的一應說法言聽計從。不想竟惹惱了王導的族兄王敦。此位自以為文韜武略天下無敵,素來看不起那兩個人,打著清君側的名號殺上晉庭。

而這兩個人竟然進讒言要求晉元帝誅滅王氏在金陵的一應人口,偌大的王氏家族即刻面臨腥風血雨,很有可能被集體滅門。

這可急壞了當朝的王導,這個“王與馬共天下”的當家人,竟也莫可奈何,率一眾家族在朝為官的族人戰戰兢兢的到皇宮裡去請命寬宥,言之鑿鑿地說明王敦起兵造反並非族裡本意,只是王敦的個人行為,我們全家還是盡忠於皇帝陛下的。連續多天,王導一應二十幾人都在宮外侯立,以表和王敦劃清界限。

伯仁就在此時燦然登場。伯仁是周顗的字,是時為當朝尚書,出了名的天下名士,人望極高,受到皇帝的寵愛和天下的膜拜。

王導遠遠望見周顗器宇軒昂的上得朝來,急忙低聲下氣的懇求周顗在皇帝面前多多美言,摘清家族和王敦的關係。王導言辭懇切,可憐巴巴的望著周顗說:您大人大量,我一家子可指望您搭救出離險境了。不想這周顗連正眼都沒瞧一眼王導,趾高氣揚的進了大內。王導的心當時就涼了半截兒。

可偏偏周顗是個喜怒不形於色的人,也叫真名士從來不卑不亢,不恭不俯。表面上不搭理王導,卻在皇帝面前說盡了好話。令皇帝老兒龍顏大悅,心下就準備赦免王氏一族。

皇帝素喜周顗,留下他和自己共進餐飯。知道他好喝幾口,還特地命人給他上了好酒。當醉醺醺的周顗趔趔趄趄的從宮裡走出來的時候,王導再一次呼喊伯仁,要他為家族請命訴冤。周顗一來喝得迷瞪,二來也是性格使然,依舊沒有搭理王導,卻和同路的不停地說:“今年殺叛軍賊子,換個個斗大金印帶在身上“。一路說著迤邐而去,撇下王導青燈冷灶的呆立在庭前。

王導以為周顗這傢伙太不夠哥們兒,竟然愛答不理的樣子,對求他的事一點也不上心,連個表情都沒有,心下就充滿了怨懟和忌恨。

沒想這周顗卻是個真君子,從外面回到家裡,又連忙寫了一份摺子遞給了皇上,再一次為王子家族求情,並再行申述王氏一族對於朝廷的赤膽忠心。

而王導卻不知道這一切。

王敦大軍一到,即刻展開了殺戮。

王敦在徵求王導對於周顗的意見時,說周顗天下聞名,賢達已極,可以位列三司之位。王導一語不發。說三司不行,起碼當個尚書令、僕射一類的官職也可以吧?王導還是無語。王敦索性一揮衣袖,惡狠狠地說:這樣再要不行,那就乾脆殺了他。王導依舊沉默不語。

就這樣,響噹噹的一代名臣被冤枉殺之。

後來王導恢復了職位和信任,看到了周顗寫給皇帝的信札,頓時目瞪口呆,半天也說不出話來,他的內心五內俱焚,那句著名的話脫口而出:“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

這就是那句話的來歷和出處。

我個人對於魏晉風流一直保留自己的看法,以為那時候有些人、有些事是過於遮飾和矯情了,不過對於周顗之死倒是大為感慨。雖然周顗天下隆望,眾皆仰慕,但其太過深邃,深不見底,深不可測,倒是應了那句名言:大丈夫吞吐天地之志,包藏宇宙之機。不過也由於其個人過於內斂和藏拙,顯得曲高和寡格格不入,也是自來傲人的天性,就顯得不近人情,雖然底下做了不少工作,但其表面依舊冷若冰霜,這對於一個亟待麵包和稻草的人來說無異於背道而馳,並不可取。

但其對朋友的情義卻天日可表,實在是高風亮節,天下罕有。

老話兒講: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我認為還應該有一個釋義,那就是丈夫之志,深含不露,匹夫見辱,拔劍而起。

吾人當力戒之。


龍吟148119260


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這是一個君子之風的故事,同時也體現了魏晉時代的名士風範。

說這句話的人是王導,是東晉的開國元勳,而王導所說的伯仁,是東晉的大名士周顗。

在東晉時代,盛產三種東西,一是大家族,二是大名士,三是名士風度。我們先說大家族。西晉滅亡之後,王導作為最重要的大臣,東晉元帝司馬睿最倚重的左膀右臂之一。王氏家族成為當時最有權勢的家族之一,基本上把持了朝政。王導本人是個大名士,但他有個弟弟叫王敦,卻是個野心家,手中掌握了東晉王朝的兵權,於是發動了叛亂。大將軍王敦的叛軍一路殺來,兵臨石頭城下。

朝中大臣認為,王敦是王導的弟弟,肯定與叛軍有關係,就建議司馬睿殺掉王導家族。王導一大家子人跪在朝堂,眼看著就要全家抄斬了。

王導看見了自己的同事,在朝中做大官的周顗,希望他能說幾句好話,王導說,我這一家的性命就靠兄弟了。周顗曾經在王敦手下幹過,和大將軍王敦是從小光屁股長大的朋友,與王導也很友善。所以王導求周顗在皇帝面前求情。但是周顗一句話都沒有說,就走了。其實,周顗口才絕對一流,他說服了皇帝,不要殺掉王導一家。

周顗是個大酒鬼,喝多了酒走出朝堂,看見王導一家幾百口還在外面跪著謝罪。王導看見周顗出來,又喊周顗的名字,周顗依舊不搭理他,只對左右說,如今殺了這幫賊子,便可換個大官作作。差一點把王道給嚇死。

王導當時是恨死了周顗。

後來大將軍王敦在與皇帝的鬥爭中獲勝,回到朝廷重新把持政權。王敦就開始清洗原來的那幫老臣。在如何處置老朋友周顗的問題上,王敦問大哥怎麼處置。

王敦說,周顗、戴若思是人望所在,應當位列三司,這是肯定的了,王導不表態。王敦又說,就算不列三司,也得作個僕射吧,王導不說話。王敦說,如果不能用他們,就只能殺了他們了。王導以沉默作答。

王敦就殺掉了周顗。

後來王導在查閱檔案資料的時候,看到了周顗上書皇帝救他們一家的好多奏章,才發現自己冤枉了周顗。他悔恨萬分,說我雖然沒有殺伯仁,但他確實是因為我而死啊。

我們可能會奇怪,周顗明明在救王導家族上出了很大的力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按理說是王導家族的救命恩人,周顗為什麼不說出來呢?難道周顗就是專門利人毫不利己的活雷鋒?

其實,如果我們考察一下魏晉時代名士風度的話,周顗的作為一點都不奇怪。魏晉風度是在道家、佛家學說的基礎上產生的,以反對儒家的仁義禮智等名教價值理念為核心,他們追求順意,追求詩意,追求超凡脫俗的生活,他們的好多行為在我們常人看來,就是不可理喻,而在當時的名士看來,這就是風度。比如周顗本人,喜歡喝酒,他號稱是三日僕射,《世說新語·任誕》記載,過江積年,恆大飲酒,嘗經三日不醒。時人謂之三日僕射。據說,這個傢伙在朋友家喝醉了酒,當場脫褲子要和主人家的歌女做不可描述的事情。

按照周顗的行事方式,他做了好事不說,這或許就是一種風度。而在面臨死亡的時候,依然不低頭,不說出事情的真相以換來活命的機會,這是一種君子風度,就像是大名士嵇康在屠刀即將砍向自己的時候,還能風神瀟灑地彈奏一曲廣陵散,這就是魏晉時代的精神和風度。


好玩的國學


“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是一句著名的諺語,它常常被拿來形容一種並非自己親手所為,但最後的悲慘結果卻是自己間接導致的情況。和漢語中的許多其它成語、俗諺一樣,這一諺語也有著它背後的故事。那麼,“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來自哪個典故,該怎麼看這個典故呢?

首先,我們從最令人好奇的一點切入,看看“我”是誰,“伯仁”又是誰。其實,這一故事發生在晉朝,而間接導致伯仁被殺的“我”則是東晉著名的政治家、書法家——王導。王導出身於大名鼎鼎的“琅琊王氏”,從小便受到了非常良好的教育,也憑藉家族的勢力結交了當時的琅琊王司馬睿,並輔佐他當了東晉的開國之君。

而被王導間接害死的,則是當時的一位名士,名叫周顗。雖然比不上王導,但周顗也出身名門,其父是安東將軍周浚,他本人則“少有重名,神采秀徹”。周顗性格清高,不慕名利,很有晉朝流行的道家風骨,也曾經拒絕過朝廷的徵召,不過最終,他還是被司馬睿徵辟,並從祭酒做到了尚書左僕射。

介紹完這二位主人公,我們再看看他們到底是創造了什麼樣的故事。東晉建立之初,大將軍王敦掌握兵權,並且駐紮在外,對皇權造成了很大威脅。在司馬睿對其防備後,他更是因此被惹怒,宣佈起兵。聽說自己的哥哥做出忤逆之事,王導十分驚慌,連忙前往司馬睿處謝罪。

王導帶領著王家有權勢的人在皇宮殿外跪地請罪,正趕上週顗進殿面聖,於是,王導連忙對其懇求道:“伯仁,以百口累卿!”意即是說,我們全家上下一百餘人的性命就靠你了,希望你去向陛下求情。不過,周顗沒有任何回應,只是徑直入了大殿,等到他出來時,已是滿身酒氣,王導急忙上前詢問,周顗卻並不理睬,而是醉如爛泥、滿嘴胡言。

王導認為周顗對自己的懇求不管不顧,於是懷恨在心。後來,王敦率領大軍攻入東晉首都建康,掌握了朝政大權,他詢問王導:“周顗、戴若思南北之望,當登三司,無所疑也。”就是說,像周顗這樣有才能有聲望的人,應該毫無疑問封為三司這樣的大官吧。而王導想起之前周顗的不管不顧,便一言不發。

王敦以為弟弟是在表示他們才能不足,於是便問道:“若不三司,便應令僕邪?”結果,王導還是一言不發,王敦以為弟弟是在表示,這二人不能為其所用,便留下一句“若不爾,正當誅爾”,便將周顗逮捕殺害。後來,王導在瀏覽以往奏摺時,發現了周顗為其求情的奏章。原來,雖然周顗對其不理不睬,但在皇帝面前卻極力為其辯護。

據《晉書》記載:“導執表流涕,悲不自勝,告其諸子曰:‘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這個典故告訴我們,有些時候別人為你做事是默默付出的,有時對你表面冷漠的人,可能在努力幫你,而對你笑容滿面者,心中或許有著無數歹毒的想法,所以,切莫全憑自己的想法做事,也不要因表象而輕易做出判斷。


鄧海春


東晉建立之初,晉元帝司馬睿感激王氏家族的擁戴,對王導、王敦兄弟倍加信任。他們一個執政主內、一個領兵主外,當時就有“王與馬,共天下”的說法。

然而,等到司馬睿坐穩了江山,便開始削奪王家的權力。他一方面重用南方世族,以抵消北方世族的影響力;另一方面逐漸提拔劉隗、刁協等出身於庶族的寒門學士,執行“以法御下”的政策,強調“法”和“制度”,而非“門戶”高低。

面對此種情況,宰相王導只能在建康城內忍辱負重。可他的兄弟、大將軍王敦受不了了,決定憤而從武昌起兵“清君側”。

要知道,王敦起兵之時,王導等王氏宗族還全部都在建康城中呢。於是乎,被提拔的劉隗趁機勸說晉元帝“盡誅王氏”。

得知此消息後,王導非常害怕。他立馬脫下官服、摘掉官帽,一連數日率領宗族老小,跪在宮門前“待罪”,表示與王敦劃清界限。他也希望,此舉能博得有人伸出援救之手。

但是,彼時彼刻,王敦叛亂於外,劉隗、刁協弄權於內,誰也不敢出手相救,王氏一門危在旦夕。

恰逢此時,晉元帝召見周伯仁進宮議事。周伯仁走到宮門之前,大搖大擺地從王導面前走過。王導知道周伯仁屬於同僚舊臣,在皇帝面前求情一定管用。因此,他急得大叫:“伯仁兄救我,王氏宗族上百口人的性命,就靠你了!”(伯仁,以百口累卿!)

但是,周伯仁彷彿沒聽見一樣,一眼都沒看跪倒一片的王氏族人,徑直進宮而去。

可進宮之後,周伯仁不再冷酷。從一見到晉元帝,他便開始力陳王氏宗族的功績,強調王導的忠誠。晉元帝聽聞,“納其言”“意乃解”。

(晉元帝司馬睿)

也可能周伯仁跟晉元帝聊得開心,君臣二人又把酒言歡一直喝到深夜,當週伯仁被人扶著醉醺醺地走出宮門時,王導一家人仍舊在宮外跪著。

此時,王導再次低聲下氣地對周伯仁說:伯仁兄,一定要救我們啊!結果周伯仁又是毫不理睬,還因酒醉自言自語:

“今年殺諸賊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

他揚言,今年一定殺盡叛軍賊子,換個大點的金印佩戴在身上。語畢,沒多駐足一下便直接回家了。

只是,到家之後,周伯仁的冷酷又不見了。他擔心晉元帝再次聽信劉隗、刁協等人的讒言,為難王導一家,便立即又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奏疏,連夜上書替王導申辯。

可週伯仁所做的這一切,王導並不知道,他反而因連續兩次“碰壁”,心中對自己的這位好友充滿怨恨。原本親密無間的兩人,因莫須有的誤會,就此友誼破裂。

幾個月後,王敦率領的軍隊擊敗朝廷的人馬,佔領了建康。王敦自封為大丞相,掌控朝政,久而久之就有了不臣之心。

(王敦之亂)

一日,王敦、王導等王氏宗族一起議論朝政,王敦想試探王導對朝中大臣中忠於舊勢司馬氏者的態度。因此,在論及如何對待像周伯仁這樣的重臣時,王敦說:“周伯仁、戴若思這樣的南北世族大家,久有聲望,按慣例應位列三公。這應該不會有人提出疑義吧?”(周顗、戴若思南北之望,當登三司,無所疑也。)

結果,王導沒出聲。

王敦又說:“不做三公,讓他們當尚書令或是尚書僕射為宰執可以嗎?”(若不三司,便應令僕邪?)

王導依舊一言不發。

於是,王敦惡狠狠地說:“如果不能為我所用,那就殺了他們吧。”(“若不爾,正當誅爾。”)

此時,倒是王敦的堂弟王彬開始痛哭流涕,勸說王敦不要殺周伯仁,但王敦扭頭看了王導一眼,王導依舊一聲不吭。

由於王導久在內廷,他熟知朝臣性格與政治傾向。雖始終一言不發,但其態度也是顯而易見的了。於是王敦大手一揮,殺。

於是乎,周伯仁被押赴刑場處決。一代忠臣,至死也沒有為自己開脫請罪。

檔案重現

真相大白

直到有一天,王氏一族執掌大權後,王導在整理宮廷檔案時,先是發現了那日周伯仁進宮面見晉元帝時為王氏家族說情的談話記錄,後來又看到周伯仁連夜趕寫的奏章,字字懇切、句句求情。周伯仁甚至還願意犧牲自己的性命,來求得晉元帝放過王導一家。

此時此刻,王導才意識到自己誤會了好朋友——周伯仁看似外表冷漠,內心對朋友卻能以死擔保。

於是乎,王導哭嚎著說出了那句流傳千古的名言:

“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

也許有人會說,周伯仁進宮時或者出宮後,就不能衝王導使個眼色暗示一下嗎?或者偽君子似地假裝安慰王導幾句?再不濟,王敦破城之日,周伯仁到王導家主動說明情況,也不至於惹來殺身之禍。

究其原因,周伯仁的做派乃是典型的魏晉風骨。知我者,不因我言,而由我心。

周伯仁是用心去交王導這個朋友的,他以為王導知道他的心;而王導,名為世族豪門之首,卻在交朋友的時候,不能交心,只通過外在言行判斷敵我。

可憐一代名臣就此妄冤。魏晉風骨不僅僅是清談與玄學,更重要的是那份濃濃的人文情懷。王導虧欠周伯仁,甚為多矣!


小一大書悅讀會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 唐代 · 劉禹錫《烏衣巷》

這首《烏衣巷》膾炙人口,流傳甚廣,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於今夕對比滄海桑田、盛衰興敗的深沉感慨。

詩中的王謝說的就是東晉時期權勢傾天的琅琊王氏和陳郡謝氏,而“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就出自王氏王導之口。

西晉末年,經歷了八王之亂、永嘉之亂、五胡亂華,北方世族紛紛南遷,史稱衣冠南渡。在這亂世之中,琅琊王司馬睿聽從琅琊王氏王導之建議提前避禍於江南,籠絡江南士族。

建興四年(316年)晉愍帝被俘,西晉滅亡。建興五年(317年),在晉朝宗室與南北大族擁戴下,司馬睿即位為晉王,年號建武。太興元年(318年),正式登基,定都健康(今南京),史稱晉元帝。其中對於司馬睿幫助最大的當屬琅琊王氏。

司馬睿稱帝之後,對於琅琊王氏也投桃報李,內政交於王導並稱其“仲父”,軍事交給王導之從弟王敦, 朝中官員75%以上是王家的或者與王家相關的人。可以說東晉的權力掌握在王家之手,世人稱為“王與馬共天下”。

王家有勢有人,司馬睿也不是傻子,等自己在江南落穩腳跟之後,開始拔劉隗、刁協等其他士族人士,期望能夠從王家分權。這種情況下,王導顯得倒是平靜,可是掌握兵權的王敦不幹了。祖逖去世以後,東晉再也沒有能夠和王敦相抗衡的軍事將領了,因此,王敦決定起事。

永昌元年(322年),王敦以誅劉隗、刁協為名舉兵向建康前進。

建康城內,劉隗勸元帝將王氏一族滿門抄斬。王導聽說後帶領著有官職的族人進宮向司馬睿請罪,司馬睿不置可否。此後每天王導都帶著族人到皇宮前請罪侯旨。

一天,司馬睿召見周顗(yǐ,字伯仁)入朝。

周顗,晉朝名士名臣,西晉安東將軍周浚之子。少年時便有聲譽,成年後襲封父親武城侯爵位,曾在東海王司馬越之子、鎮軍將軍司馬毗屬下為長史。元帝司馬睿初到江東,請周顗為軍諮祭酒,出為寧遠將軍、荊州刺史,領護南蠻校尉、假節,官至尚書左僕射。

周顗雖以雅望而獲盛名,但他常酒醉失態,又不理俗務,有“三日僕射”之稱。因此,周顗時常受到彈劾,數次被罷官而不免職。從這一點來看,周顗十分任性,有魏晉名士的曠達與傲然,同時也表明周顗當時的名望之高和司馬睿對其的重視,被罷黜了仍留在朝中任職。

話說回來,周顗入宮的門口看見了王導家族在那跪著,王導也看見了入宮的周顗。

王家對周顗還是不錯的。周顗和王敦是發小,自小就在一起玩耍,司馬睿等人剛剛南渡之後,遇到了流民叛亂,平叛的周顗不敵,最後還是王敦收留了他。王導對周顗也很敬重,周顗數次調侃王導,王導都沒生氣。可能因為這個緣故,王導對周顗說:“伯仁,我王家一百多口人的性命就靠你了。”

王導的想法應該是周顗肯定會回應自己一下的,哪怕是虛情假意呢。想不到周顗並沒有理會王導,就像沒看見沒聽見一樣,徑直從王家眾人面前走過去了。

王導當時的心裡肯定想的是“龍翔淺底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從這一刻,王導心裡的芥蒂就種下了。

哪知周顗入宮見了司馬睿之後為王導說盡了好話,成功改變了司馬睿的想法。前面說了周顗愛喝酒,現在又保全了王家,一時高興,在皇宮中喝了個酩酊大醉才出來。

王導看見了醉醺醺的周顗,還是上前搭話,不成想周顗仍然沒有搭理他,並且一邊走一邊說:“今年殺了叛軍賊子,換個如斗大的金印(官印)帶在身上。”

宮中發生了什麼王導不知道,但此時他的心裡徹底涼了,認準了周顗不會幫助自家了。

再說周顗,回到家中,不放心司馬睿的口頭答應,又連忙寫了一篇奏摺替王導他們求情。

但這些事王家仍然不知道。

說說王敦這邊,以兩萬兵力向健康進發。想不到阻擊他的都是些酒囊飯袋,也許是這些人根本不想得罪王家,總之王敦順利的來到了都城,王家又重新得勢。

擺平了劉隗、刁協等人之後,王敦和王導商量著重新選拔官員。因為周顗的名望,王敦對王導說:“周顗是大才子,可以做三司。”王導不語。王敦又問:“如果不讓他做三司,那應該可以做尚書令、尚書僕射吧?”王導還不說話。王敦便說:“如果不配為官,那就殺了他。”王導仍然沉默。王敦明白了王導的意思,於是下令逮捕了周顗。

周顗並沒有將實情明說,反而對王敦興兵破口大罵,最終被殺。

王家得勢之後,王導又可以大搖大擺的出入皇宮了。到了皇宮,王導發現了周顗的上書,這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王導捧著周顗的表書,痛哭說到道:“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

後來王家倒是沒有忘記周顗的恩情,對其後代頗有照顧。


別酒流年


引語

估計我們都曾聽過標題上的那句話,“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聽起來是不是挺複雜的呢?可能我們都會產生好奇心,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呀?今天小塵就來給大家講講這一句話背後的典故(順便胡謅幾句,不要見怪😄)。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 出自《晉書·列傳三十九》意思是我雖然怨恨伯仁,卻沒有想殺他的意思;但是因為我的怨恨使伯仁被人殺死,伯仁的死與我有間接的關係。

歷史故事

這個典故發生在我國的古代著名的三國時期之後,也就在晉朝。當時有一個有權有勢的大臣,姓王名敦,他活得不耐煩了,竟然決定要帶兵反叛,要知道,在古代做出來這種事情,那是絕對不能被皇上容忍的。如果不成功,那不僅自己會死得很慘,就連家裡人和所有親族都要跟著他一起倒黴。

於是他的兄弟,姓王名導,就想保住家裡人的性命,於是他想了一個法子。就是誠心誠意地去向皇上認罪,想以此來感動皇上,讓他知道自己絕對沒有那個謀逆的心思。所以天天都還沒亮呢,他就率領宗族子弟二十多人在官府等著治罪。但是皇上還是沒什麼表示,王導這下確實慌的一批了。

有一天王導看到他兒時玩的很好的朋友周伯仁將要進宮的時候,王導叫住他說:“伯仁!我一百口的族人都要依賴你護全了!”伯仁頭也不回的一直走進去。見了皇帝以後,就說明王導的忠心赤誠,非常盡力的救助他,皇帝採納了他的意見。伯仁喜歡喝酒,一直到喝醉了才出去。王導還在門口,又叫喊他。周伯仁還是不和他說話,回頭看著跟隨的人說:“今年殺了那些賊子,得到象鬥一樣的金印,系在手肘的後面。”(敢情這大兄弟是喝酒喝上頭了😂)回去以後,周伯仁又上表說明王導沒有罪過,言辭非常懇切。但是王導不知道這件事情呀,於是仇恨的種子就種在了他的心裡。

後來王敦造反還真的成功,攻入都城,有人建議殺掉伯仁等人。王敦就問王導說:“伯仁等人的名望為南北所仰望,應當登上太尉、司徒或司空的高位毫無疑問吧?”王導不回答。王敦又說:“最少也應當做到尚書令或左右僕射吧?”王導又不回答。王敦就說:“假如不如此,應當殺掉他們。”王導還是不回答。於是,伯仁等人被殺死在石頭城的南門外。

後來,王導整理驗察中書省的文書檔案時,竟看到了伯仁拯救自己的奏表。就手執著表流著眼淚說:“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在昏昧之中,我辜負了這個好朋友。”

個人感悟

其實周伯仁的做法屬於“知我者,不因我言,而由我心”典型的“魏晉之風”,周伯仁和王導傾心交往,他認為王導瞭解他的心但是確沒有顧及當時的形勢。設想下當時王導的狀態:全家100多口人戰戰兢兢地跪在皇宮門口等候發落,生死全在皇帝一念之間,這時候好友周伯仁去面見皇帝,此時王導的內心等待的只有周伯仁那句:“我幫你向皇帝求情”,而不是周伯仁面無表情地經過。就算王導也是用心去交周伯仁,也會被周伯仁冷漠的舉動而心寒。而王導卻沒有用心去和周伯仁交往,只是通過外在言行來做出對好友的判斷。從而導致心生怨恨,周伯仁也因為此被殺害。

從整件事看,兩個人都有著自己的過失才會導致最終的結局。所以我們是不是也要思考下我們現代人的一些人際交往,朋友之間交往在用心的同時,也要用行動去證明自己的內心,行動和想法要統一,幫人不能太過“伯仁”,看人不能太過“王導”。這樣才能減少誤會,避免發生“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的悔恨之事。


鄲攬風塵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問了,我便認認真真的回答你。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是一句諺語,出自《晉書·列傳三十九》,意思是我雖然怨恨伯仁,卻沒有想殺他的意思;但是因為我的怨恨使伯仁被人殺死,伯仁的死與我有間接的關係。


這事發生在晉朝。晉朝有一位大臣叫王導,在當時是一個名門望族,很有地位,尤其他還有一個堂兄叫王敦,是常年在外領兵打仗的大將軍,他們兩兄弟聯合起來,可謂大權在握。但此時並沒有謀反之心。

直到晉元帝司馬睿坐穩江山後,總感覺他們兄弟倆權利太大,威脅到自己,所以就開始籌劃削弱他們的勢力。


此時,我們的主人公出現了,那就是周顗,字伯仁,出身於官宦世家,他爺爺和老爸都是晉朝的高官。周伯仁是晉元帝身邊的紅人,官居高位,為人也是剛正不阿。幸運的是,周伯仁是王導的好朋友。

這天周伯仁被晉元帝宣到宮中議事,周伯仁經過宮門時,就當沒看見王導一樣,也沒搭理他,只顧自己進宮去了。而王導呢,以為找到救星了,一個勁的說“伯仁,救救我“。當看到伯仁這般神情時,一下失望透頂。


其實這伯仁表面看似不理王導,但是到了晉元帝面前,卻不斷為王導求情,憑藉自己的才能和三寸不爛之舌,終於讓晉元帝同意不追究王導的責任。沒過多久,這王敦率領軍隊打入城中,奪取了勝利,而且自封丞相,權勢更大了。

有一次在朝中議政的時候,對於周伯仁這位重臣,王敦打算重用,在徵求他弟弟王導的意見時,王導至始至終一言不發,王敦就覺得既然周伯仁不能為他所用,所以直接下令將周伯仁處死。可惜了一代忠臣,就這樣死了太不值了。


後來,王導在整理宮廷檔案的時候,發現一些周伯仁為自己求情的奏章資料,才知道自己誤會了伯仁,說出一句流傳千古的名言:“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不過很多人也不明白,這伯仁為什麼要這麼做呢,當時直接說明就行了,也不至於搭上性命。


江水趣談


這個典故出自王導與周顗的故事,我把其事的背景及經過簡單說一下。

公元322年,東晉大將軍王敦叛亂,以清君側為名,上書彈劾晉元帝的心腹重臣劉隗與刁博,羅列的罪狀,在武昌起兵東下,向首都建康挺進。晉元帝司馬睿不由得大怒,下詔親率六軍,討伐叛軍。

劉隗與刁協晉見皇帝司馬睿,要求把京城內王氏家族之人員全部誅殺。這場戰爭,關係到東晉朝廷的生死存亡,也關係到王氏家族的命運。此時王敦的哥哥、時任光祿勳的王含,已經從京城逃出,搭上小船投奔弟弟去了。其他王氏家族在朝為官者,還有司空王導、中領軍王邃、左衛將軍王廙(yì)、侍中王侃、王彬等。王敦的叛變,令他們命懸一線,離鬼門關只有一步之遙。

劉隗、刁協的看法很簡單,這些王氏家族的人有權有勢,若與王敦裡應外合,那對朝廷是滅頂之災,殺光他們才是最穩妥的辦法。不過,王導追隨司馬睿這麼久,是他的心腹與智囊,沒有王導的奇謀與決策,哪有司馬睿的皇位呢?殺光京城王氏,司馬睿畢竟於心不忍。在這關鍵時刻,僕射周顗的態度對拯救王氏家族命運起來重要作用,他竭力向皇帝保證王導的忠誠可靠,說到懇切處,聲淚俱下。

司馬睿終於否決劉隗、刁協的建議,宣王導進殿。王導進宮見到皇帝后,叩頭便說:“叛臣賊子,哪一個朝代沒有,不想竟出自我宗族。”皇帝見王導叩頭,便赤著腳上前拉起他的手說:“我正要把朝中政務交給您,您這是說什麼話!”皇帝為什麼赤著腳呢?那時還是跪著坐,坐時脫鞋的,司馬睿為了表示誠心,不等穿上鞋子,就一個箭步上前,所以就光著腳。

叛軍兵鋒已經進逼至首都建康外圍的石頭城,守將周札開城投降。皇帝司馬睿大驚失色,詔令刁協、戴淵、劉隗等人率軍反撲石頭城,同時王導、周顗等人兵分三路進擊王敦,然而全部被叛軍擊敗。

在這場君臣大戰中,皇帝成了失敗者。王敦把朝廷控制在自己的掌心,開始清算政敵。刁協被殺、劉隗出逃,朝中名望最高且效忠皇帝者,當屬周顗與戴淵,王敦頗忌兩人之名,遂起殺心。在殺兩人之前,王敦曾向王導詢問意見,王導雖然站在皇帝一邊,但與王敦是親戚,還是說得上話的。當時王導為明哲保身,一言不發,沒有替周顗等人求情。

周顗被殺後,王導在整理中書省檔案時,發現周顗所上的奏書,才知道京城王氏家族能得以保全,周顗是出了很大氣力。睹物思情,王導手裡捧著這些奏章,眼淚嘩的落下,說道:“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這是一句非常有名的話,後來經常被引用,其中的“伯仁”就是周顗的字。若是王導早知道周顗曾經全力營救王氏家族,憑此一點就可以救周顗一命,因此他後悔了,雖然不是他殺了周顗,但沉默使他成為殺人者的幫兇。


君山話史


小編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是在電視劇裡,那種戲說三國的電視劇。記得當時電視裡的曹操慟哭,說著這句名言。


長大之後,小編才知道,電視劇都是騙人的。因為這句話是東晉人說的,彼時曹丞相已經去世快有一百年了。

那麼,伯仁到底是誰?伯仁大名周顗(yǐ)。“伯仁”是他的字。東晉元帝時,他擔任尚書一職。

周伯仁


至於伯仁的故事,還要從“王與馬,共天下”說起。這個故事裡的另一位主角——王導出自著名的琅琊王氏,王導與王羲之的父親王曠是從兄。司馬睿從東渡到登記,主要依靠的是王敦、王導兄弟的支持。王氏權傾天下,司馬睿登基後,重用劉隗等人與王氏抗衡。

司馬睿


王敦以反對劉隗、刁協,替王導訴冤為藉口自武昌舉兵,史稱王敦之亂。《晉書·列傳三十九》記載,大司空王導帶著一家老小跪在宮門口請罪,正巧碰見周伯仁準備進宮。王導趕緊叫伯仁,希望他看在自己全家上下百口人命的面子上幫助自己向皇上說情。誰知道伯仁跟沒聽見一樣,頭也不回地徑直往宮裡走去了。


伯仁並非沒有聽見王導的懇求。一進宮,他就向皇上力言王導對皇室的忠心。皇上聽從了伯仁的勸解。皇帝不殺王導了,伯仁開心啊,在宮裡喝酒,直至喝醉才出門。出門時,王導還跪在門口。看到伯仁出來了,他再次懇求伯仁出言相救。伯仁卻還是不理王導,四下望望,道:“今年殺諸賊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我今年要殺掉各種亂臣賊子,搞個比鬥還大的金印系在手肘上!


跪在那裡的王導心裡聽了什麼滋味?“亂臣賊子”,句句誅心。兩次求朋友幫忙,遭到冷眼不說,還被朋友用這種話明槍暗箭地嘲諷。心中的委屈與憤懣可想而知。可誰曾想。伯仁剛出宮,又趕緊向皇上上書,表明王導的忠心,“言甚切至”。他做的這一切王導卻並不知道,對伯仁的怨恨也越來越深。


過了幾個月,王敦得志,佔領了建康。而伯仁作為曾經司馬氏的舊部,自然岌岌可危。

王敦之亂


一次,王敦問起王導:” “周顗(伯仁)、戴若思這樣的世族大家,應當登位列三公,不為過吧?”王導不說話。王敦又問:“當不了三司,僕射總能當吧?”王導繼續不說話。“那就殺了。”王敦說。王導最終也沒有說話。


伯仁死後,王導有一次整理宮廷檔案,看見了伯仁上書出言相救的那一份,只見上面的話字字殷切,“殷勤款至”。王導拿著表,痛哭流涕,悲不自勝,哭道:“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然而悔之晚矣。陰差陽錯,幽冥之間,王導因友出言獲救,又因不肯為友出言眼見其亡。


其實,伯仁還真有必要“冷酷”。在眾目睽睽之下,若伯仁當面答應王導的請求,只怕救友不成,還會被當成同黨,一起剿滅。王導憤怨心切,沒能想到這一層,悲劇發生卻為時晚矣,空留後人一同扼腕嘆息。


參考文獻:

[1]《晉書》,商務印書館,1933年。


歷史研習社


成語“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的背後,蘊含著一個讓人深思的故事。這個故事,要從西晉末年說起。

東晉的建立

西晉滅亡以後,西晉宗室司馬睿在江南士族的支持下,在江南建立東晉朝廷。法理上東晉是西晉的延續,因此東晉天子以天下共主自居。

不過不同的是,東晉的局勢要比西晉複雜很大。西晉政權的本身,是世家集團掌權的政權,而東晉建立的同時,中原士族也大舉南下,因此東晉朝廷裡,有江南士族這種土著力量,也有中原士族這種外來戶力量。

而這種政權結構,註定了東晉朝廷的不穩定:因為江南士族希望東晉皇帝需要代表江南士族的利益,而中原士族則主張東晉朝廷早日北伐奪回故土,並希望東晉皇帝可以代表中原士族的利益。因此,東晉朝廷開張開始,內鬥便不斷。

伯仁之死

一部東晉歷史,基本上就是一部權臣和皇帝拉鋸的歷史:權臣試圖廢掉皇帝,但是,總有人出來為皇帝出頭幹掉權臣,然後為皇帝出頭的人成為新的權臣,就這樣週而復始。直到一個叫劉裕的人,在為晉安帝討回公道消滅了原本的權臣桓氏以後,自己又殺光了東晉宗室,開創了新的王朝,這才終結了這段歷史。

而這段歷史的第一輪權臣玩家,是王敦。王敦起兵造反,準備推翻晉元帝司馬睿。而王敦的弟弟王導此時還在京城裡。於是王導帶著族人向晉元帝請罪,請求晉元帝不要株連自家。晉元帝身邊的大臣周顗,字是伯仁。王導希望周顗能向晉元帝求情救自己,但是周顗的玩心太大,居然揶揄、戲弄王導一番,不過,在背地裡,周顗也確實為王導一家求情了。

王敦後來成功掌控了東晉朝政。在掌權期間,王敦打算更換一下朝廷裡的大臣,於是諮詢王導:周顗可否在新朝廷裡面做官?王導卻默不作聲。

王敦只道王導是暗示自己殺害周顗,於是命人殺死了周顗。直到很久以後,王導在整理朝廷檔案的時候,發現了一些過往的奏章,裡面存在大量周顗向晉元帝表示王導不該因為王敦謀反而受到追究的內容。王導這才知道,周顗並無惡意,於是,內疚之心產生,說出了這樣的慨嘆: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

歷史從某個角度來說,和寓言一樣。對於歷史學家來說,歷史是用來總結歷代得失、分析社會發展趨勢的學科,但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歷史的意義和寓言一樣,讓人從中收穫做人經驗。

王導知道自己誤會了周顗,這在現實中其實很難得了。在現實中,很多存在的誤會,是永久性的誤會。誤會中的當事人很可能終其一生甚至之後幾代人,都不知道他們之間的恩怨源自一場誤會——因此人生在世,要學會避嫌,不去找不必要的麻煩。

此外,做人做事也應當做的徹底,莫要模稜兩可:比如周顗這樣,在晉元帝眼裡,周顗為王導求情,屬於王導的朋友,而在王導眼裡,周顗的揶揄和戲弄,又讓王導覺得周顗是一個落井下石之輩。周顗並無惡意,但卻換了個兩面不是人的結局。這個經驗,也值得後世借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