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来自哪个典故,你怎么看这个典故?

大侃历史


这又是一个著名的典故。

这个故事在《晋书*列传三十九》有较为详尽的记载。我个人更欣赏南朝宋时临川王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的收录。刘义庆编撰的《世说新语》是一部奇特至极的笔记小说,里面大量收录了从东汉末年到晋代的历史文化名人的一些典故和传说,其间的春秋笔法纵横捭阖汪洋恣肆,写尽了魏晋风流和高简瑰奇,每每会意之处,无不拍案叫绝。

“我不杀伯仁”这个典故就记录在该书当中。

这个故事说的是晋元帝时代,王导家族和周顗之间发生的一件真事。

事件的原因是晋元帝十分宠信刘隗、刁协两个人,对他们的一应说法言听计从。不想竟惹恼了王导的族兄王敦。此位自以为文韬武略天下无敌,素来看不起那两个人,打着清君侧的名号杀上晋庭。

而这两个人竟然进谗言要求晋元帝诛灭王氏在金陵的一应人口,偌大的王氏家族即刻面临腥风血雨,很有可能被集体灭门。

这可急坏了当朝的王导,这个“王与马共天下”的当家人,竟也莫可奈何,率一众家族在朝为官的族人战战兢兢的到皇宫里去请命宽宥,言之凿凿地说明王敦起兵造反并非族里本意,只是王敦的个人行为,我们全家还是尽忠于皇帝陛下的。连续多天,王导一应二十几人都在宫外侯立,以表和王敦划清界限。

伯仁就在此时灿然登场。伯仁是周顗的字,是时为当朝尚书,出了名的天下名士,人望极高,受到皇帝的宠爱和天下的膜拜。

王导远远望见周顗器宇轩昂的上得朝来,急忙低声下气的恳求周顗在皇帝面前多多美言,摘清家族和王敦的关系。王导言辞恳切,可怜巴巴的望着周顗说:您大人大量,我一家子可指望您搭救出离险境了。不想这周顗连正眼都没瞧一眼王导,趾高气扬的进了大内。王导的心当时就凉了半截儿。

可偏偏周顗是个喜怒不形于色的人,也叫真名士从来不卑不亢,不恭不俯。表面上不搭理王导,却在皇帝面前说尽了好话。令皇帝老儿龙颜大悦,心下就准备赦免王氏一族。

皇帝素喜周顗,留下他和自己共进餐饭。知道他好喝几口,还特地命人给他上了好酒。当醉醺醺的周顗趔趔趄趄的从宫里走出来的时候,王导再一次呼喊伯仁,要他为家族请命诉冤。周顗一来喝得迷瞪,二来也是性格使然,依旧没有搭理王导,却和同路的不停地说:“今年杀叛军贼子,换个个斗大金印带在身上“。一路说着迤逦而去,撇下王导青灯冷灶的呆立在庭前。

王导以为周顗这家伙太不够哥们儿,竟然爱答不理的样子,对求他的事一点也不上心,连个表情都没有,心下就充满了怨怼和忌恨。

没想这周顗却是个真君子,从外面回到家里,又连忙写了一份折子递给了皇上,再一次为王子家族求情,并再行申述王氏一族对于朝廷的赤胆忠心。

而王导却不知道这一切。

王敦大军一到,即刻展开了杀戮。

王敦在征求王导对于周顗的意见时,说周顗天下闻名,贤达已极,可以位列三司之位。王导一语不发。说三司不行,起码当个尚书令、仆射一类的官职也可以吧?王导还是无语。王敦索性一挥衣袖,恶狠狠地说:这样再要不行,那就干脆杀了他。王导依旧沉默不语。

就这样,响当当的一代名臣被冤枉杀之。

后来王导恢复了职位和信任,看到了周顗写给皇帝的信札,顿时目瞪口呆,半天也说不出话来,他的内心五内俱焚,那句著名的话脱口而出:“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

这就是那句话的来历和出处。

我个人对于魏晋风流一直保留自己的看法,以为那时候有些人、有些事是过于遮饰和矫情了,不过对于周顗之死倒是大为感慨。虽然周顗天下隆望,众皆仰慕,但其太过深邃,深不见底,深不可测,倒是应了那句名言:大丈夫吞吐天地之志,包藏宇宙之机。不过也由于其个人过于内敛和藏拙,显得曲高和寡格格不入,也是自来傲人的天性,就显得不近人情,虽然底下做了不少工作,但其表面依旧冷若冰霜,这对于一个亟待面包和稻草的人来说无异于背道而驰,并不可取。

但其对朋友的情义却天日可表,实在是高风亮节,天下罕有。

老话儿讲: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我认为还应该有一个释义,那就是丈夫之志,深含不露,匹夫见辱,拔剑而起。

吾人当力戒之。


龙吟148119260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这是一个君子之风的故事,同时也体现了魏晋时代的名士风范。

说这句话的人是王导,是东晋的开国元勋,而王导所说的伯仁,是东晋的大名士周顗。

在东晋时代,盛产三种东西,一是大家族,二是大名士,三是名士风度。我们先说大家族。西晋灭亡之后,王导作为最重要的大臣,东晋元帝司马睿最倚重的左膀右臂之一。王氏家族成为当时最有权势的家族之一,基本上把持了朝政。王导本人是个大名士,但他有个弟弟叫王敦,却是个野心家,手中掌握了东晋王朝的兵权,于是发动了叛乱。大将军王敦的叛军一路杀来,兵临石头城下。

朝中大臣认为,王敦是王导的弟弟,肯定与叛军有关系,就建议司马睿杀掉王导家族。王导一大家子人跪在朝堂,眼看着就要全家抄斩了。

王导看见了自己的同事,在朝中做大官的周顗,希望他能说几句好话,王导说,我这一家的性命就靠兄弟了。周顗曾经在王敦手下干过,和大将军王敦是从小光屁股长大的朋友,与王导也很友善。所以王导求周顗在皇帝面前求情。但是周顗一句话都没有说,就走了。其实,周顗口才绝对一流,他说服了皇帝,不要杀掉王导一家。

周顗是个大酒鬼,喝多了酒走出朝堂,看见王导一家几百口还在外面跪着谢罪。王导看见周顗出来,又喊周顗的名字,周顗依旧不搭理他,只对左右说,如今杀了这帮贼子,便可换个大官作作。差一点把王道给吓死。

王导当时是恨死了周顗。

后来大将军王敦在与皇帝的斗争中获胜,回到朝廷重新把持政权。王敦就开始清洗原来的那帮老臣。在如何处置老朋友周顗的问题上,王敦问大哥怎么处置。

王敦说,周顗、戴若思是人望所在,应当位列三司,这是肯定的了,王导不表态。王敦又说,就算不列三司,也得作个仆射吧,王导不说话。王敦说,如果不能用他们,就只能杀了他们了。王导以沉默作答。

王敦就杀掉了周顗。

后来王导在查阅档案资料的时候,看到了周顗上书皇帝救他们一家的好多奏章,才发现自己冤枉了周顗。他悔恨万分,说我虽然没有杀伯仁,但他确实是因为我而死啊。

我们可能会奇怪,周顗明明在救王导家族上出了很大的力气,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按理说是王导家族的救命恩人,周顗为什么不说出来呢?难道周顗就是专门利人毫不利己的活雷锋?

其实,如果我们考察一下魏晋时代名士风度的话,周顗的作为一点都不奇怪。魏晋风度是在道家、佛家学说的基础上产生的,以反对儒家的仁义礼智等名教价值理念为核心,他们追求顺意,追求诗意,追求超凡脱俗的生活,他们的好多行为在我们常人看来,就是不可理喻,而在当时的名士看来,这就是风度。比如周顗本人,喜欢喝酒,他号称是三日仆射,《世说新语·任诞》记载,过江积年,恒大饮酒,尝经三日不醒。时人谓之三日仆射。据说,这个家伙在朋友家喝醉了酒,当场脱裤子要和主人家的歌女做不可描述的事情。

按照周顗的行事方式,他做了好事不说,这或许就是一种风度。而在面临死亡的时候,依然不低头,不说出事情的真相以换来活命的机会,这是一种君子风度,就像是大名士嵇康在屠刀即将砍向自己的时候,还能风神潇洒地弹奏一曲广陵散,这就是魏晋时代的精神和风度。


好玩的国学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是一句著名的谚语,它常常被拿来形容一种并非自己亲手所为,但最后的悲惨结果却是自己间接导致的情况。和汉语中的许多其它成语、俗谚一样,这一谚语也有着它背后的故事。那么,“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来自哪个典故,该怎么看这个典故呢?

首先,我们从最令人好奇的一点切入,看看“我”是谁,“伯仁”又是谁。其实,这一故事发生在晋朝,而间接导致伯仁被杀的“我”则是东晋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王导。王导出身于大名鼎鼎的“琅琊王氏”,从小便受到了非常良好的教育,也凭借家族的势力结交了当时的琅琊王司马睿,并辅佐他当了东晋的开国之君。

而被王导间接害死的,则是当时的一位名士,名叫周顗。虽然比不上王导,但周顗也出身名门,其父是安东将军周浚,他本人则“少有重名,神采秀彻”。周顗性格清高,不慕名利,很有晋朝流行的道家风骨,也曾经拒绝过朝廷的征召,不过最终,他还是被司马睿征辟,并从祭酒做到了尚书左仆射。

介绍完这二位主人公,我们再看看他们到底是创造了什么样的故事。东晋建立之初,大将军王敦掌握兵权,并且驻扎在外,对皇权造成了很大威胁。在司马睿对其防备后,他更是因此被惹怒,宣布起兵。听说自己的哥哥做出忤逆之事,王导十分惊慌,连忙前往司马睿处谢罪。

王导带领着王家有权势的人在皇宫殿外跪地请罪,正赶上周顗进殿面圣,于是,王导连忙对其恳求道:“伯仁,以百口累卿!”意即是说,我们全家上下一百余人的性命就靠你了,希望你去向陛下求情。不过,周顗没有任何回应,只是径直入了大殿,等到他出来时,已是满身酒气,王导急忙上前询问,周顗却并不理睬,而是醉如烂泥、满嘴胡言。

王导认为周顗对自己的恳求不管不顾,于是怀恨在心。后来,王敦率领大军攻入东晋首都建康,掌握了朝政大权,他询问王导:“周顗、戴若思南北之望,当登三司,无所疑也。”就是说,像周顗这样有才能有声望的人,应该毫无疑问封为三司这样的大官吧。而王导想起之前周顗的不管不顾,便一言不发。

王敦以为弟弟是在表示他们才能不足,于是便问道:“若不三司,便应令仆邪?”结果,王导还是一言不发,王敦以为弟弟是在表示,这二人不能为其所用,便留下一句“若不尔,正当诛尔”,便将周顗逮捕杀害。后来,王导在浏览以往奏折时,发现了周顗为其求情的奏章。原来,虽然周顗对其不理不睬,但在皇帝面前却极力为其辩护。

据《晋书》记载:“导执表流涕,悲不自胜,告其诸子曰:‘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这个典故告诉我们,有些时候别人为你做事是默默付出的,有时对你表面冷漠的人,可能在努力帮你,而对你笑容满面者,心中或许有着无数歹毒的想法,所以,切莫全凭自己的想法做事,也不要因表象而轻易做出判断。


邓海春


东晋建立之初,晋元帝司马睿感激王氏家族的拥戴,对王导、王敦兄弟倍加信任。他们一个执政主内、一个领兵主外,当时就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

然而,等到司马睿坐稳了江山,便开始削夺王家的权力。他一方面重用南方世族,以抵消北方世族的影响力;另一方面逐渐提拔刘隗、刁协等出身于庶族的寒门学士,执行“以法御下”的政策,强调“法”和“制度”,而非“门户”高低。

面对此种情况,宰相王导只能在建康城内忍辱负重。可他的兄弟、大将军王敦受不了了,决定愤而从武昌起兵“清君侧”。

要知道,王敦起兵之时,王导等王氏宗族还全部都在建康城中呢。于是乎,被提拔的刘隗趁机劝说晋元帝“尽诛王氏”。

得知此消息后,王导非常害怕。他立马脱下官服、摘掉官帽,一连数日率领宗族老小,跪在宫门前“待罪”,表示与王敦划清界限。他也希望,此举能博得有人伸出援救之手。

但是,彼时彼刻,王敦叛乱于外,刘隗、刁协弄权于内,谁也不敢出手相救,王氏一门危在旦夕。

恰逢此时,晋元帝召见周伯仁进宫议事。周伯仁走到宫门之前,大摇大摆地从王导面前走过。王导知道周伯仁属于同僚旧臣,在皇帝面前求情一定管用。因此,他急得大叫:“伯仁兄救我,王氏宗族上百口人的性命,就靠你了!”(伯仁,以百口累卿!)

但是,周伯仁仿佛没听见一样,一眼都没看跪倒一片的王氏族人,径直进宫而去。

可进宫之后,周伯仁不再冷酷。从一见到晋元帝,他便开始力陈王氏宗族的功绩,强调王导的忠诚。晋元帝听闻,“纳其言”“意乃解”。

(晋元帝司马睿)

也可能周伯仁跟晋元帝聊得开心,君臣二人又把酒言欢一直喝到深夜,当周伯仁被人扶着醉醺醺地走出宫门时,王导一家人仍旧在宫外跪着。

此时,王导再次低声下气地对周伯仁说:伯仁兄,一定要救我们啊!结果周伯仁又是毫不理睬,还因酒醉自言自语:

“今年杀诸贼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

他扬言,今年一定杀尽叛军贼子,换个大点的金印佩戴在身上。语毕,没多驻足一下便直接回家了。

只是,到家之后,周伯仁的冷酷又不见了。他担心晋元帝再次听信刘隗、刁协等人的谗言,为难王导一家,便立即又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奏疏,连夜上书替王导申辩。

可周伯仁所做的这一切,王导并不知道,他反而因连续两次“碰壁”,心中对自己的这位好友充满怨恨。原本亲密无间的两人,因莫须有的误会,就此友谊破裂。

几个月后,王敦率领的军队击败朝廷的人马,占领了建康。王敦自封为大丞相,掌控朝政,久而久之就有了不臣之心。

(王敦之乱)

一日,王敦、王导等王氏宗族一起议论朝政,王敦想试探王导对朝中大臣中忠于旧势司马氏者的态度。因此,在论及如何对待像周伯仁这样的重臣时,王敦说:“周伯仁、戴若思这样的南北世族大家,久有声望,按惯例应位列三公。这应该不会有人提出疑义吧?”(周顗、戴若思南北之望,当登三司,无所疑也。)

结果,王导没出声。

王敦又说:“不做三公,让他们当尚书令或是尚书仆射为宰执可以吗?”(若不三司,便应令仆邪?)

王导依旧一言不发。

于是,王敦恶狠狠地说:“如果不能为我所用,那就杀了他们吧。”(“若不尔,正当诛尔。”)

此时,倒是王敦的堂弟王彬开始痛哭流涕,劝说王敦不要杀周伯仁,但王敦扭头看了王导一眼,王导依旧一声不吭。

由于王导久在内廷,他熟知朝臣性格与政治倾向。虽始终一言不发,但其态度也是显而易见的了。于是王敦大手一挥,杀。

于是乎,周伯仁被押赴刑场处决。一代忠臣,至死也没有为自己开脱请罪。

档案重现

真相大白

直到有一天,王氏一族执掌大权后,王导在整理宫廷档案时,先是发现了那日周伯仁进宫面见晋元帝时为王氏家族说情的谈话记录,后来又看到周伯仁连夜赶写的奏章,字字恳切、句句求情。周伯仁甚至还愿意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求得晋元帝放过王导一家。

此时此刻,王导才意识到自己误会了好朋友——周伯仁看似外表冷漠,内心对朋友却能以死担保。

于是乎,王导哭嚎着说出了那句流传千古的名言:

“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

也许有人会说,周伯仁进宫时或者出宫后,就不能冲王导使个眼色暗示一下吗?或者伪君子似地假装安慰王导几句?再不济,王敦破城之日,周伯仁到王导家主动说明情况,也不至于惹来杀身之祸。

究其原因,周伯仁的做派乃是典型的魏晋风骨。知我者,不因我言,而由我心。

周伯仁是用心去交王导这个朋友的,他以为王导知道他的心;而王导,名为世族豪门之首,却在交朋友的时候,不能交心,只通过外在言行判断敌我。

可怜一代名臣就此妄冤。魏晋风骨不仅仅是清谈与玄学,更重要的是那份浓浓的人文情怀。王导亏欠周伯仁,甚为多矣!


小一大书悦读会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唐代 · 刘禹锡《乌衣巷》

这首《乌衣巷》脍炙人口,流传甚广,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今夕对比沧海桑田、盛衰兴败的深沉感慨。

诗中的王谢说的就是东晋时期权势倾天的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而“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就出自王氏王导之口。

西晋末年,经历了八王之乱、永嘉之乱、五胡乱华,北方世族纷纷南迁,史称衣冠南渡。在这乱世之中,琅琊王司马睿听从琅琊王氏王导之建议提前避祸于江南,笼络江南士族。

建兴四年(316年)晋愍帝被俘,西晋灭亡。建兴五年(317年),在晋朝宗室与南北大族拥戴下,司马睿即位为晋王,年号建武。太兴元年(318年),正式登基,定都健康(今南京),史称晋元帝。其中对于司马睿帮助最大的当属琅琊王氏。

司马睿称帝之后,对于琅琊王氏也投桃报李,内政交于王导并称其“仲父”,军事交给王导之从弟王敦, 朝中官员75%以上是王家的或者与王家相关的人。可以说东晋的权力掌握在王家之手,世人称为“王与马共天下”。

王家有势有人,司马睿也不是傻子,等自己在江南落稳脚跟之后,开始拔刘隗、刁协等其他士族人士,期望能够从王家分权。这种情况下,王导显得倒是平静,可是掌握兵权的王敦不干了。祖逖去世以后,东晋再也没有能够和王敦相抗衡的军事将领了,因此,王敦决定起事。

永昌元年(322年),王敦以诛刘隗、刁协为名举兵向建康前进。

建康城内,刘隗劝元帝将王氏一族满门抄斩。王导听说后带领着有官职的族人进宫向司马睿请罪,司马睿不置可否。此后每天王导都带着族人到皇宫前请罪侯旨。

一天,司马睿召见周顗(yǐ,字伯仁)入朝。

周顗,晋朝名士名臣,西晋安东将军周浚之子。少年时便有声誉,成年后袭封父亲武城侯爵位,曾在东海王司马越之子、镇军将军司马毗属下为长史。元帝司马睿初到江东,请周顗为军谘祭酒,出为宁远将军、荆州刺史,领护南蛮校尉、假节,官至尚书左仆射。

周顗虽以雅望而获盛名,但他常酒醉失态,又不理俗务,有“三日仆射”之称。因此,周顗时常受到弹劾,数次被罢官而不免职。从这一点来看,周顗十分任性,有魏晋名士的旷达与傲然,同时也表明周顗当时的名望之高和司马睿对其的重视,被罢黜了仍留在朝中任职。

话说回来,周顗入宫的门口看见了王导家族在那跪着,王导也看见了入宫的周顗。

王家对周顗还是不错的。周顗和王敦是发小,自小就在一起玩耍,司马睿等人刚刚南渡之后,遇到了流民叛乱,平叛的周顗不敌,最后还是王敦收留了他。王导对周顗也很敬重,周顗数次调侃王导,王导都没生气。可能因为这个缘故,王导对周顗说:“伯仁,我王家一百多口人的性命就靠你了。”

王导的想法应该是周顗肯定会回应自己一下的,哪怕是虚情假意呢。想不到周顗并没有理会王导,就像没看见没听见一样,径直从王家众人面前走过去了。

王导当时的心里肯定想的是“龙翔浅底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从这一刻,王导心里的芥蒂就种下了。

哪知周顗入宫见了司马睿之后为王导说尽了好话,成功改变了司马睿的想法。前面说了周顗爱喝酒,现在又保全了王家,一时高兴,在皇宫中喝了个酩酊大醉才出来。

王导看见了醉醺醺的周顗,还是上前搭话,不成想周顗仍然没有搭理他,并且一边走一边说:“今年杀了叛军贼子,换个如斗大的金印(官印)带在身上。”

宫中发生了什么王导不知道,但此时他的心里彻底凉了,认准了周顗不会帮助自家了。

再说周顗,回到家中,不放心司马睿的口头答应,又连忙写了一篇奏折替王导他们求情。

但这些事王家仍然不知道。

说说王敦这边,以两万兵力向健康进发。想不到阻击他的都是些酒囊饭袋,也许是这些人根本不想得罪王家,总之王敦顺利的来到了都城,王家又重新得势。

摆平了刘隗、刁协等人之后,王敦和王导商量着重新选拔官员。因为周顗的名望,王敦对王导说:“周顗是大才子,可以做三司。”王导不语。王敦又问:“如果不让他做三司,那应该可以做尚书令、尚书仆射吧?”王导还不说话。王敦便说:“如果不配为官,那就杀了他。”王导仍然沉默。王敦明白了王导的意思,于是下令逮捕了周顗。

周顗并没有将实情明说,反而对王敦兴兵破口大骂,最终被杀。

王家得势之后,王导又可以大摇大摆的出入皇宫了。到了皇宫,王导发现了周顗的上书,这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王导捧着周顗的表书,痛哭说到道:“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

后来王家倒是没有忘记周顗的恩情,对其后代颇有照顾。


别酒流年


引语

估计我们都曾听过标题上的那句话,“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听起来是不是挺复杂的呢?可能我们都会产生好奇心,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呀?今天小尘就来给大家讲讲这一句话背后的典故(顺便胡诌几句,不要见怪😄)。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出自《晋书·列传三十九》意思是我虽然怨恨伯仁,却没有想杀他的意思;但是因为我的怨恨使伯仁被人杀死,伯仁的死与我有间接的关系。

历史故事

这个典故发生在我国的古代著名的三国时期之后,也就在晋朝。当时有一个有权有势的大臣,姓王名敦,他活得不耐烦了,竟然决定要带兵反叛,要知道,在古代做出来这种事情,那是绝对不能被皇上容忍的。如果不成功,那不仅自己会死得很惨,就连家里人和所有亲族都要跟着他一起倒霉。

于是他的兄弟,姓王名导,就想保住家里人的性命,于是他想了一个法子。就是诚心诚意地去向皇上认罪,想以此来感动皇上,让他知道自己绝对没有那个谋逆的心思。所以天天都还没亮呢,他就率领宗族子弟二十多人在官府等着治罪。但是皇上还是没什么表示,王导这下确实慌的一批了。

有一天王导看到他儿时玩的很好的朋友周伯仁将要进宫的时候,王导叫住他说:“伯仁!我一百口的族人都要依赖你护全了!”伯仁头也不回的一直走进去。见了皇帝以后,就说明王导的忠心赤诚,非常尽力的救助他,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伯仁喜欢喝酒,一直到喝醉了才出去。王导还在门口,又叫喊他。周伯仁还是不和他说话,回头看着跟随的人说:“今年杀了那些贼子,得到象斗一样的金印,系在手肘的后面。”(敢情这大兄弟是喝酒喝上头了😂)回去以后,周伯仁又上表说明王导没有罪过,言辞非常恳切。但是王导不知道这件事情呀,于是仇恨的种子就种在了他的心里。

后来王敦造反还真的成功,攻入都城,有人建议杀掉伯仁等人。王敦就问王导说:“伯仁等人的名望为南北所仰望,应当登上太尉、司徒或司空的高位毫无疑问吧?”王导不回答。王敦又说:“最少也应当做到尚书令或左右仆射吧?”王导又不回答。王敦就说:“假如不如此,应当杀掉他们。”王导还是不回答。于是,伯仁等人被杀死在石头城的南门外。

后来,王导整理验察中书省的文书档案时,竟看到了伯仁拯救自己的奏表。就手执着表流着眼泪说:“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在昏昧之中,我辜负了这个好朋友。”

个人感悟

其实周伯仁的做法属于“知我者,不因我言,而由我心”典型的“魏晋之风”,周伯仁和王导倾心交往,他认为王导了解他的心但是确没有顾及当时的形势。设想下当时王导的状态:全家100多口人战战兢兢地跪在皇宫门口等候发落,生死全在皇帝一念之间,这时候好友周伯仁去面见皇帝,此时王导的内心等待的只有周伯仁那句:“我帮你向皇帝求情”,而不是周伯仁面无表情地经过。就算王导也是用心去交周伯仁,也会被周伯仁冷漠的举动而心寒。而王导却没有用心去和周伯仁交往,只是通过外在言行来做出对好友的判断。从而导致心生怨恨,周伯仁也因为此被杀害。

从整件事看,两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过失才会导致最终的结局。所以我们是不是也要思考下我们现代人的一些人际交往,朋友之间交往在用心的同时,也要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的内心,行动和想法要统一,帮人不能太过“伯仁”,看人不能太过“王导”。这样才能减少误会,避免发生“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悔恨之事。


郸揽风尘


既然你诚心诚意的问了,我便认认真真的回答你。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是一句谚语,出自《晋书·列传三十九》,意思是我虽然怨恨伯仁,却没有想杀他的意思;但是因为我的怨恨使伯仁被人杀死,伯仁的死与我有间接的关系。


这事发生在晋朝。晋朝有一位大臣叫王导,在当时是一个名门望族,很有地位,尤其他还有一个堂兄叫王敦,是常年在外领兵打仗的大将军,他们两兄弟联合起来,可谓大权在握。但此时并没有谋反之心。

直到晋元帝司马睿坐稳江山后,总感觉他们兄弟俩权利太大,威胁到自己,所以就开始筹划削弱他们的势力。


此时,我们的主人公出现了,那就是周顗,字伯仁,出身于官宦世家,他爷爷和老爸都是晋朝的高官。周伯仁是晋元帝身边的红人,官居高位,为人也是刚正不阿。幸运的是,周伯仁是王导的好朋友。

这天周伯仁被晋元帝宣到宫中议事,周伯仁经过宫门时,就当没看见王导一样,也没搭理他,只顾自己进宫去了。而王导呢,以为找到救星了,一个劲的说“伯仁,救救我“。当看到伯仁这般神情时,一下失望透顶。


其实这伯仁表面看似不理王导,但是到了晋元帝面前,却不断为王导求情,凭借自己的才能和三寸不烂之舌,终于让晋元帝同意不追究王导的责任。没过多久,这王敦率领军队打入城中,夺取了胜利,而且自封丞相,权势更大了。

有一次在朝中议政的时候,对于周伯仁这位重臣,王敦打算重用,在征求他弟弟王导的意见时,王导至始至终一言不发,王敦就觉得既然周伯仁不能为他所用,所以直接下令将周伯仁处死。可惜了一代忠臣,就这样死了太不值了。


后来,王导在整理宫廷档案的时候,发现一些周伯仁为自己求情的奏章资料,才知道自己误会了伯仁,说出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不过很多人也不明白,这伯仁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当时直接说明就行了,也不至于搭上性命。


江水趣谈


这个典故出自王导与周顗的故事,我把其事的背景及经过简单说一下。

公元322年,东晋大将军王敦叛乱,以清君侧为名,上书弹劾晋元帝的心腹重臣刘隗与刁博,罗列的罪状,在武昌起兵东下,向首都建康挺进。晋元帝司马睿不由得大怒,下诏亲率六军,讨伐叛军。

刘隗与刁协晋见皇帝司马睿,要求把京城内王氏家族之人员全部诛杀。这场战争,关系到东晋朝廷的生死存亡,也关系到王氏家族的命运。此时王敦的哥哥、时任光禄勋的王含,已经从京城逃出,搭上小船投奔弟弟去了。其他王氏家族在朝为官者,还有司空王导、中领军王邃、左卫将军王廙(yì)、侍中王侃、王彬等。王敦的叛变,令他们命悬一线,离鬼门关只有一步之遥。

刘隗、刁协的看法很简单,这些王氏家族的人有权有势,若与王敦里应外合,那对朝廷是灭顶之灾,杀光他们才是最稳妥的办法。不过,王导追随司马睿这么久,是他的心腹与智囊,没有王导的奇谋与决策,哪有司马睿的皇位呢?杀光京城王氏,司马睿毕竟于心不忍。在这关键时刻,仆射周顗的态度对拯救王氏家族命运起来重要作用,他竭力向皇帝保证王导的忠诚可靠,说到恳切处,声泪俱下。

司马睿终于否决刘隗、刁协的建议,宣王导进殿。王导进宫见到皇帝后,叩头便说:“叛臣贼子,哪一个朝代没有,不想竟出自我宗族。”皇帝见王导叩头,便赤着脚上前拉起他的手说:“我正要把朝中政务交给您,您这是说什么话!”皇帝为什么赤着脚呢?那时还是跪着坐,坐时脱鞋的,司马睿为了表示诚心,不等穿上鞋子,就一个箭步上前,所以就光着脚。

叛军兵锋已经进逼至首都建康外围的石头城,守将周札开城投降。皇帝司马睿大惊失色,诏令刁协、戴渊、刘隗等人率军反扑石头城,同时王导、周顗等人兵分三路进击王敦,然而全部被叛军击败。

在这场君臣大战中,皇帝成了失败者。王敦把朝廷控制在自己的掌心,开始清算政敌。刁协被杀、刘隗出逃,朝中名望最高且效忠皇帝者,当属周顗与戴渊,王敦颇忌两人之名,遂起杀心。在杀两人之前,王敦曾向王导询问意见,王导虽然站在皇帝一边,但与王敦是亲戚,还是说得上话的。当时王导为明哲保身,一言不发,没有替周顗等人求情。

周顗被杀后,王导在整理中书省档案时,发现周顗所上的奏书,才知道京城王氏家族能得以保全,周顗是出了很大气力。睹物思情,王导手里捧着这些奏章,眼泪哗的落下,说道:“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这是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后来经常被引用,其中的“伯仁”就是周顗的字。若是王导早知道周顗曾经全力营救王氏家族,凭此一点就可以救周顗一命,因此他后悔了,虽然不是他杀了周顗,但沉默使他成为杀人者的帮凶。


君山话史


小编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是在电视剧里,那种戏说三国的电视剧。记得当时电视里的曹操恸哭,说着这句名言。


长大之后,小编才知道,电视剧都是骗人的。因为这句话是东晋人说的,彼时曹丞相已经去世快有一百年了。

那么,伯仁到底是谁?伯仁大名周顗(yǐ)。“伯仁”是他的字。东晋元帝时,他担任尚书一职。

周伯仁


至于伯仁的故事,还要从“王与马,共天下”说起。这个故事里的另一位主角——王导出自著名的琅琊王氏,王导与王羲之的父亲王旷是从兄。司马睿从东渡到登记,主要依靠的是王敦、王导兄弟的支持。王氏权倾天下,司马睿登基后,重用刘隗等人与王氏抗衡。

司马睿


王敦以反对刘隗、刁协,替王导诉冤为借口自武昌举兵,史称王敦之乱。《晋书·列传三十九》记载,大司空王导带着一家老小跪在宫门口请罪,正巧碰见周伯仁准备进宫。王导赶紧叫伯仁,希望他看在自己全家上下百口人命的面子上帮助自己向皇上说情。谁知道伯仁跟没听见一样,头也不回地径直往宫里走去了。


伯仁并非没有听见王导的恳求。一进宫,他就向皇上力言王导对皇室的忠心。皇上听从了伯仁的劝解。皇帝不杀王导了,伯仁开心啊,在宫里喝酒,直至喝醉才出门。出门时,王导还跪在门口。看到伯仁出来了,他再次恳求伯仁出言相救。伯仁却还是不理王导,四下望望,道:“今年杀诸贼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我今年要杀掉各种乱臣贼子,搞个比斗还大的金印系在手肘上!


跪在那里的王导心里听了什么滋味?“乱臣贼子”,句句诛心。两次求朋友帮忙,遭到冷眼不说,还被朋友用这种话明枪暗箭地嘲讽。心中的委屈与愤懑可想而知。可谁曾想。伯仁刚出宫,又赶紧向皇上上书,表明王导的忠心,“言甚切至”。他做的这一切王导却并不知道,对伯仁的怨恨也越来越深。


过了几个月,王敦得志,占领了建康。而伯仁作为曾经司马氏的旧部,自然岌岌可危。

王敦之乱


一次,王敦问起王导:” “周顗(伯仁)、戴若思这样的世族大家,应当登位列三公,不为过吧?”王导不说话。王敦又问:“当不了三司,仆射总能当吧?”王导继续不说话。“那就杀了。”王敦说。王导最终也没有说话。


伯仁死后,王导有一次整理宫廷档案,看见了伯仁上书出言相救的那一份,只见上面的话字字殷切,“殷勤款至”。王导拿着表,痛哭流涕,悲不自胜,哭道:“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然而悔之晚矣。阴差阳错,幽冥之间,王导因友出言获救,又因不肯为友出言眼见其亡。


其实,伯仁还真有必要“冷酷”。在众目睽睽之下,若伯仁当面答应王导的请求,只怕救友不成,还会被当成同党,一起剿灭。王导愤怨心切,没能想到这一层,悲剧发生却为时晚矣,空留后人一同扼腕叹息。


参考文献:

[1]《晋书》,商务印书馆,1933年。


历史研习社


成语“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的背后,蕴含着一个让人深思的故事。这个故事,要从西晋末年说起。

东晋的建立

西晋灭亡以后,西晋宗室司马睿在江南士族的支持下,在江南建立东晋朝廷。法理上东晋是西晋的延续,因此东晋天子以天下共主自居。

不过不同的是,东晋的局势要比西晋复杂很大。西晋政权的本身,是世家集团掌权的政权,而东晋建立的同时,中原士族也大举南下,因此东晋朝廷里,有江南士族这种土著力量,也有中原士族这种外来户力量。

而这种政权结构,注定了东晋朝廷的不稳定:因为江南士族希望东晋皇帝需要代表江南士族的利益,而中原士族则主张东晋朝廷早日北伐夺回故土,并希望东晋皇帝可以代表中原士族的利益。因此,东晋朝廷开张开始,内斗便不断。

伯仁之死

一部东晋历史,基本上就是一部权臣和皇帝拉锯的历史:权臣试图废掉皇帝,但是,总有人出来为皇帝出头干掉权臣,然后为皇帝出头的人成为新的权臣,就这样周而复始。直到一个叫刘裕的人,在为晋安帝讨回公道消灭了原本的权臣桓氏以后,自己又杀光了东晋宗室,开创了新的王朝,这才终结了这段历史。

而这段历史的第一轮权臣玩家,是王敦。王敦起兵造反,准备推翻晋元帝司马睿。而王敦的弟弟王导此时还在京城里。于是王导带着族人向晋元帝请罪,请求晋元帝不要株连自家。晋元帝身边的大臣周顗,字是伯仁。王导希望周顗能向晋元帝求情救自己,但是周顗的玩心太大,居然揶揄、戏弄王导一番,不过,在背地里,周顗也确实为王导一家求情了。

王敦后来成功掌控了东晋朝政。在掌权期间,王敦打算更换一下朝廷里的大臣,于是咨询王导:周顗可否在新朝廷里面做官?王导却默不作声。

王敦只道王导是暗示自己杀害周顗,于是命人杀死了周顗。直到很久以后,王导在整理朝廷档案的时候,发现了一些过往的奏章,里面存在大量周顗向晋元帝表示王导不该因为王敦谋反而受到追究的内容。王导这才知道,周顗并无恶意,于是,内疚之心产生,说出了这样的慨叹: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历史从某个角度来说,和寓言一样。对于历史学家来说,历史是用来总结历代得失、分析社会发展趋势的学科,但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历史的意义和寓言一样,让人从中收获做人经验。

王导知道自己误会了周顗,这在现实中其实很难得了。在现实中,很多存在的误会,是永久性的误会。误会中的当事人很可能终其一生甚至之后几代人,都不知道他们之间的恩怨源自一场误会——因此人生在世,要学会避嫌,不去找不必要的麻烦。

此外,做人做事也应当做的彻底,莫要模棱两可:比如周顗这样,在晋元帝眼里,周顗为王导求情,属于王导的朋友,而在王导眼里,周顗的揶揄和戏弄,又让王导觉得周顗是一个落井下石之辈。周顗并无恶意,但却换了个两面不是人的结局。这个经验,也值得后世借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