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書寫過中華歷史的遼寧歷史名人

儘管在幾千年的歷史中,成為絕對主角的時間並不多,但是依然深深地影響著中國歷史的進程。下面我們一起盤點下遼寧的歷史名人。

愛新覺羅·皇太極

後金第二位大汗,清朝開國皇帝

自少年起常隨父兄狩獵和征戰,騎射嫻熟。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爾哈赤去世後,皇太極受推舉襲承汗位,改次年為天聰元年。皇太極即位之後進行大刀闊斧的封建化改革,加強中央集權;在戰略上定先征服朝鮮和漠南蒙古,以解除攻明後顧之憂的戰略方針。對明則採納漢族降官建議,確立"講和與自固之策",重用漢將,削弱明朝實力,志在入關奪取全國政權。

曾經書寫過中華歷史的遼寧歷史名人


安祿山

營州(今遼寧朝陽)人

安祿山之父死得早,他從小隨母在突厥人部族生活。後其母改嫁於突厥將軍安波注之兄延偃。開元初年,其族破落離散,他與將軍安道買之子孝節,安波注子安思順、安文貞一起逃離突厥,遂與安思順等約為兄弟,從此即冒姓安氏,名祿山。安祿山是唐代藩鎮割據勢力之一的最初建立者,也是安史之亂的禍首之一,並建立燕政權,年號聖武。

張三丰

生於遼東懿州(今遼寧阜新)

張三丰是道家內丹祖師和道家拳術祖師,是丹道修煉的集大成者,主張“福自我求,命自我造”。張三丰所創的武學有王屋山邋遢派、三豐自然派、三豐派、三豐正宗自然派、日新派、蓬萊派、檀塔派、隱仙派、武當丹派、猶龍派等至少十七支。歷代統治者對張三丰尊崇有加,宋、元、明、清很多皇帝還尋找過他,希望得到他的真傳。

曾經書寫過中華歷史的遼寧歷史名人


李如松

遼東鐵嶺衛(今遼寧鐵嶺)人

李如松,字子茂,號仰城。祖上是來自朝鮮的內附民,自稱祖先是唐末避亂遷入朝鮮的漢人。遼東總兵李成梁長子,明朝名將。李如松驍勇善戰,初承父蔭授部指揮同知,充寧遠伯勳衛。因戰功遷署都督僉事,為神機營右副將。後升任山西總兵官。曾指揮過萬曆二十年(1592年)的平定寧夏哮拜叛亂、聞名世界的壬辰抗倭援朝戰爭,以其抗倭成就名垂千古。

史思明

與安祿山為同鄉裡

天寶初年,累功至將軍,知平盧軍事。從安祿山討契丹,表任平盧兵馬使。安祿山反,他略定河北,被安祿山任為范陽節度使,佔有十三郡,有兵八萬人。及安慶緒殺祿山自立為帝,他為唐師所敗,退保鄴城,降唐,封歸義王,范陽長史、河北節度使。肅宗恐其再反,計謀殺之,乃起兵再叛。

曾經書寫過中華歷史的遼寧歷史名人


李光弼

營州柳城(今遼寧省朝陽)人

唐朝名將,左羽林大將軍李楷洛第四子。李光弼出身“柳城李氏”,初任左衛親府左郎將,襲封薊郡公。天寶十五載(756年),經郭子儀推薦為河東節度副使,參與平定安史之亂。乾元二年(759年),任天下兵馬副元帥。寶應元年(762年),命軍鎮壓浙東袁晁起義,進封臨淮郡王。次年,安史之亂平定,李光弼“戰功推為中興第一”,獲賜鐵券,名藏太廟,繪像凌煙閣。

慕容儁

昌黎棘城(今遼寧義縣)人

慕容儁即位時名義上仍為東晉的燕王,然而於352年正式稱帝獨立。慕容儁在位期間消滅了冉魏,入據原本由後趙所佔領的中原地區,並移都鄴城,大燕進入鼎盛時期,終與南方的東晉和關中的前秦政權三足鼎立。晚年大舉徵調軍隊,準備南下進攻東晉,後因激起了國內人民的反抗,被迫停止出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