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四段情史背後,終究也只是辜負了所有人

文|深海里的星

提起孫中山先生,能列出的豐功偉績非常豐富,他是中國近代民主主義革命的開拓者,中國民主革命偉大先行者,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締造者,三民主義的倡導者,也是推翻封建統治的功勳。

而在其背後默默支持的賢內助,是他身後最強大的後援力量。從相濡以沫到和平分手,孫中山一生一共有過四段婚姻往事。

除卻被公開承認的兩段婚史,原配盧慕貞與後來的知己宋慶齡,還有在革命期間相伴他身旁十四年頭的陳粹芬,雖無具體名分,但在孫氏族譜中,她被稱為“孫文之妾”,而在這三人之外,還有一位日本籍妻子,名為大月燻,並與孫中山先生育有一女。

雖說並不是每一位夫人都得到了“相濡以沫”的結局,但站在愛情本身,這始終是情感背後最偉大的犧牲以及最直白的過往。

孫中山:四段情史背後,終究也只是辜負了所有人

孫中山



盧慕貞出生於書香門第之家,十七歲與孫中山先生結婚,併為其誕下三名子女, 她為人虔誠善良,是傳統派的代表,李伯新先生在《默默支持孫中山革命的盧慕貞》一文中,給予盧慕貞夫人很高的評價:

“盧氏是一位具有中國傳統女性優良美德的母親,一手承擔養育兒女的責任,又孝順侍奉家翁家姑,照料嬸母程氏生活。

一個小腳女人,承擔這麼多的繁重家務,還為孫中山的革命活動擔風險。

她使孫中山減少了家庭的後顧之憂,把精神集中到革命事業上。”鄉人亦贊盧慕貞“孝敬賢淑,聞於鄉黨。”

在與孫中山先生結婚數年中,雖彼此相處的時間並不多,但每次相見,盧氏必為他縫製一套衣服和鞋襪,婆婆楊太夫人身上的穿戴也多出自她之手。

後來孫父病重,也是她徹夜守在塌前悉心照料,侍奉湯藥,而當孫中山先生在日本與宋慶齡相愛時,便想與盧氏商議離婚,雖說那時候男子納妾依然不算過錯,但孫中三先生不願如此,所以盧氏在回信中同意離婚,並且告誡比宋慶齡年齡長的兒子孫科要尊重宋慶齡。

盧夫人回信中寫了一個“可“字 ,成全丈夫與他人的感情,並對友人說:

”我常識唔夠 更唔識英文 我又纏腳 ,行動也不便 ,我怎可以幫到先生呢 ……願先生你我各尋良人”。

世人皆知山齡喜,無人知曉盧氏悲,實際上,盧氏離婚後,終生沒有再嫁,孤獨的過完了自己的一生。

她與孫中山先生本是父母撮合,加上並未接受過高等教育,與其思想上有很多差距,但她於孫先生的愛,一直純粹而綿長,為了成全而後退,也是她最無私的大度,她一生無論與丈夫還是子女皆是聚少離多,但她的豁達與犧牲,一直被人們所敬重。

孫中山:四段情史背後,終究也只是辜負了所有人

盧慕貞


2.

陳粹芬是在1892年左右開始陪伴孫中山先生,曾隨其流亡日本,並曾參與歷次起義的組織準備工作。後來中華民國成立後,入住澳門孫家,與盧夫人情同姐妹。

她是孫中山革命道路上的伴侶,與其攜手陪伴十四年,照顧孫中山先生的飲食起居,身兼護士與衛士,無怨無悔與其過著顛沛流離,擔驚受怕的日子。

辛亥武昌起義前孫中山蟄居日本期間,她以妻子的名分掩護孫中山的革命活動,凡是前來商議革命工作的人,皆由她接待安排,惠州起義前秘密運輸軍火武器,聯絡接洽、傳遞情報,也幾乎都由她經辦。光緒三十三年孫中山先後策劃4次武裝起義,她都隨侍左右。

後來民國建立初,她功成而退,於民國3年赴馬來亞庇能定居,抱養一位蘇姓華僑的女孩,歡度餘年。她雖說與當時一般婦女一般,沒讀過多少書,甚或有人說她不識字,但她對革命的奉獻,卻足以得到肯定。

宮崎寅藏說:

“照顧孫先生日常生活的那位中國婦女同志,真是個女傑,她那用長筷子,張著很大的眼睛,像男人在吃飯的樣子,革命家的女性只有這樣才能擔當大事。”

她性格剛毅,頗有女中豪傑的氣概,與她相處的人曾這樣形容,她甚知人情世故,秉性樸實敦厚,待人和藹親切,是乃女輩之傑出,但因為她沒有正式的名分,以及傳統觀念的影響,她也成為了“被人遺忘的革命女性”,這是極其不公平的。

後來孫氏族譜中,所列中山先生配偶,系以與之結合時間及年齡長幼為序,將陳粹芬女士,列為盧慕貞夫人之後,宋慶齡女士之前。

孫中山:四段情史背後,終究也只是辜負了所有人

陳粹芬


3.

宋慶齡是與孫中山先生思想層面最接近的人,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始終堅定地和中國人民、中國共產黨站在一起,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為婦女兒童的衛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業,為祖國統一以及保衛世界和平、促進人類的進步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她在少年時代,去美國接受了“歐洲教育”,受到民主主義的洗禮,也更加讓她對孫中山先生有著深深的崇拜之情,1915年10月25日,她不顧父母的反對,毅然決定與流亡中的孫中山結婚,那一年,她二十二歲,而孫中山當時已經四十九歲了,也因為如此,她與自己的父母姐妹都斷了關係,宋慶齡曾經說過,若是再有一次,她還會依舊這樣選擇。

1925年,在宋慶齡32歲的時候,孫中山便去世了,孫中山死後,她自己孤苦無依,可因為他的特殊身份,她也沒有再婚。

她一生履歷,豐富而精彩,作為接受新思想的一代覺醒開拓者,她與孫中山先生,更像是惺惺相惜下的知己,他們彼此為自己所想要實現的新世界而竭盡全力,讓他們作為一個個體,也實現了自我價值的最大化。

當我收集素材的時候也發現,其他幾位女子皆是作為與孫中山先生的連接而展開,只有她是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而吸引更多人對她的尊重,這也形象表明了她於革命事業偉大的貢獻。

孫中山:四段情史背後,終究也只是辜負了所有人

宋慶齡與孫中山


4.

除去這幾段被人所熟知的往事,事實上,在流亡期間,孫中山先生還有一位日本籍妻子,1898年因全家火災,十一歲的幼女大月薰與全家寄住在孫中山橫濱山下町寓所的二樓。

後與其邂逅,讓孫中山對她印象深刻,在1902年孫中山的情人淺田春病逝後,他通過溫炳臣向其父大月素堂提親,但那時大月燻才十四歲,當時孫中山三十六歲,其父以其年幼拒絕了他,後過一年,大月薰年方十五,兩人結婚。結婚時,只是簡單舉辦了儀式,那時她還是橫濱高等女子學校三年生。

1906年5月12日大月薰生一女,名為富美子。但孫中山在女兒出生之前就已經離開日本,從此也再沒有回來看望。

後來大月燻長期聯繫不上孫中山以及失去經濟來源之後,只能將五歲的富美子寄託在橫濱保士谷區做酒業生意的宮川梅吉家當養女,隨後聽人勸說,嫁給了靜岡銀行總裁三輪新五郎之弟三輪秀司。但因其私藏與孫中山先生的書信往來被發現而離婚,之後,她便徹底隱瞞這段過去,遠嫁到了栃木縣足利市的東光寺。

據傳,日本孫中山紀念會會長、編纂《橫濱華僑志》的陳福坡教授說:

“根據我們長期來對國父中山先生的研究和對老一輩橫濱華僑人士的調查考證瞭解,國父孫中山與大月薰之間的這段姻緣確實存在。為此,我們在編寫橫濱華僑志時,本著要還原歷史真相的精神也對此作了客觀記錄。”

很長時間人們均刻意迴避或消隱這段史實,可能歷史層面來講,我們與日本之羈絆,有太多不能忘卻之痛,但又實在算不著連帶每一個普通平民,而就情感層面來說,大月燻的一生,其實也不過是被“辜負”罷了。

孫中山:四段情史背後,終究也只是辜負了所有人

大月燻


四任相濡以沫的陪伴,是孫中山先生的幸運,遇見一個人,中意一個人,陪伴一個人,守護一個人,但終究能攜手走下去的,也只有一個人。

站在現代人的視角,我們總會覺得那個年代的愛情總顯得有些輕浮,所謂的名流典範,似乎並沒有那一份一生一世一雙人的期許,但在攜手背後,其實也只是我們看不見的過往。

孫中山於盧夫人,是包辦婚姻下愛的稀鬆,於陳粹芬,是革命友誼下的情意,於宋慶齡,是彼此能理解的相守,於大月燻,大抵不過一次盲目衝動下的心動。

但於每一位與孫中山先生能有著一場交集的女子而言,她們都曾有過犧牲與妥協,一定是愛之深切的,可能也正因為如此,每當我們再回過頭去看待這一切的時候,便總覺得無形中還是留下了太多遺憾。

正如同樣被爭議的徐志摩說的那般:

“我將在茫茫人海中尋訪我唯一之靈魂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他曾傷害原配,曾追求林徽因,後與朋友妻子陸小曼糾纏不清,所謂靈魂伴侶,似乎只是一次次傷害別人。

孫中山:四段情史背後,終究也只是辜負了所有人

陳粹芬和孫乾及蘇仲英家合影


同樣對孫中山先生來說,他其實也是或多或少傷害了那些女子,於盧夫人,有名無實,終究愧疚,於陳粹芬,不清不白,耽誤了人家大好時光,於大月燻也是無法洗白的辜負,唯有對宋慶齡能有彼此的相惜,可不過短短數十載也顯得短暫,或許說到底,於孫先生之最愛的,更多的一直是革命事業的曙光,那遠比所謂的情情愛愛在他心底的分更足罷。

而所謂的愛情這回事兒啊,經歷過的人知,當事人知,卻終究不是我們這些外人能評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