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妃子无一善终,如何评价汉武帝的功与过?

None______


先说结论:功大于过。

我们按最简单的方式,从政治、军事、文化、经济四个方面逐一考量。

一、政治

功:

1、推恩令

所谓“推恩令”就是勒令诸侯将自己的封地均分给所有的子嗣

取代原先嫡长子全部继承的制度,使诸侯的实力不断分化,大肆削弱,最终无力再与中央抗争。

一举解决了汉初困扰中央政府的藩王问题。

2、内朝制度

武帝时期的中央决策机构,并非丞相与百官构成的“外朝”,而是汉武帝和其亲信,如卫青、霍去病等构成的“内朝”机构。

武帝时期的丞相基本处于架空的状态,并且最大的用处是:在政策出现失误时,作为替罪羊,杀之以谢天下

最鲜明的例子比如第十一任丞相公孙贺,武将出身,却在拜相之后,拒绝上任,甚至一度痛哭流涕。最终也难逃一年后冤死狱中。

至于汉武帝其他丞相的结局,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一下,基本没有善终。

内朝制度日后为康熙所继承,是南书房制度的蓝本。

过:

1、巫蛊之乱

巫蛊之乱发生在武帝的晚年,我单独列出来,并不代表他在政治上只有这一项失误。

事实上,汉武帝前明后暗,已是定论,而巫蛊之乱无疑是他晚年昏庸的代表事件。

起因是听信佞臣谗言,最后以诛杀太子和皇后卫子夫告终。

直接造成国无储君,为汉室的存续造成了极度恶劣的影响。

也是这一事件后,他颁布《轮台罪己诏》深刻反省,几年后亡故,托孤霍光。

我想,伊霍之事的梗,大家都不陌生,不是刘病已果敢,大汉也许等不到王莽来篡位

二、军事

功:

作为一个谥号为“武”的皇帝,军功可以说是刘彻的最重要的功绩,可以从南北两个方向来讲

1、北击匈奴

汉武帝时期有过三次大规模的北伐,直接将横行北疆四十余年的匈奴帝国彻底击毁。

匈奴巅峰的时候,冒顿单于一封书信,要娶吕后过门,大汉受辱,还需陪笑,送美女金银,好生抚慰。

可以说长期以来,北方这个马背上的民族一直威胁着大汉、威胁着华夏的生存。

由此看来,汉武帝功不可没。

2、灭南越国

这与北击匈奴相比逊色不少,但解决了文帝以来一直存在的半独立政权,可以说为统一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过:

死的人实在太多了

一个简单的数据

武帝驾崩时的户口数只有即位时全国户口数的一半

三、文化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外儒内法”

武帝改变了汉初黄老之学主政的场面,并且奠定了后世的主流文化

四、经济

盐铁专营是武帝实施的。

随着汉匈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鬻爵制度应运而生,通过贩卖爵位,增加财政收入。

同时,武帝大力打击大商人集团,禁止他们穿着华贵的衣服,并将数千名富商家庭迁入黄陵附近居住,加以监视。

以上就是武帝大致的功过,总体上,功大于过。


山东嘤嘤侠


汉武帝刘彻是西汉的第七位皇帝,政治家、战略家,是我国封建社会最杰出的君主之一。他在为54年间,使汉王朝成为封建王朝的第一个发展高峰。刘彻还是一位敢于自省的皇帝,他用“罪己诏”进行自我批评,公开认错,绝对是历史第一人。汉武帝算得上是一代明君,但是绝对称不上是个好男人。在他的多情浪漫之后隐藏着的是无情和冷漠,他曾爱过的四位女人竟无一善终。



陈阿娇是汉武帝的第一任皇后,两人自小感情就很好,刘彻还许诺如果真能娶到陈阿娇就会盖座金屋子让她居住。前140年,刘彻登基,陈阿娇也从太子妃顺理成章的成为皇后。陈阿娇成为皇后以后仗着母亲窦太主有功于皇上更加骄纵、盛气凌人,还经常做出一些出格的事,多次寻死觅活,再加上她跟随皇帝多年仍没有诞下一儿半女,以至于汉武帝对他的喜爱慢慢消散。

后来卫子夫为汉武帝生下三个公主,恩宠更甚,陈阿娇心有不甘。她用巫蛊之术来对付卫子夫,还诅咒汉武帝,刘彻知道后非常生气,废黜了陈阿娇的皇后之位,并将其打入了长门宫。陈阿娇在长门宫终日以泪洗面,最后死在长门宫,那时她还不到四十岁。


汉武帝在一次文艺表演中对卫子夫一见钟情,后来将卫子夫纳入后宫。没曾想此后一年卫子夫再也见过刘彻的面,于是卫子夫趁刘彻让宫女出宫回家之际哭着请求皇上放自己出宫。汉武帝见卫子夫哭得梨花带雨,顿时心生怜惜,便把她留在身边重新恩宠。此后卫子夫一天比一天受宠,接连为皇上生下一个皇子三个女儿,还坐上了皇后的宝座。

卫子夫靠着个人魅力和能力在皇后之位上一坐就是38年,深得周围人的敬重。卫子夫在这38年间没能独得皇上恩宠,赵国的王夫人,中山李夫人等人相继走进汉武帝的心中。汉武帝晚年,因巫蛊之事,卫子夫被收回皇后印绶后,为表清白伏剑自杀。


李夫人精通音律、能歌善舞、了解皇上的喜好,再加上倾国倾城的容貌,自然深得皇帝的心。皇上把她视为知己,两人整天出双入对,可惜李夫人偏偏命薄,入宫没几年就卧病在床,容颜憔悴。她为了让皇上只记得她美丽的容颜,所以在病入膏肓之际仍拒绝汉武帝来探视。李夫人死后,汉武帝悲痛不已,茶不思饭不想,写诗歌来怀念她,甚至还找来方士装神弄鬼,让李夫人还魂。但是好景不长,李夫人的哥哥李延年和弟弟李季都被刘彻安上了奸乱后宫的罪名,被灭全家。他的另一个哥哥李广利全家也被杀绝。李氏家族全部命丧黄泉,无一人幸免。


前95年,刘彻往北部巡视时有谄媚者跟他说此处必有奇女子出现,于是他下令挨家挨户寻找,终于找到了美艳动人的赵钩弋。汉武帝见了美人自然是龙颜大悦,即刻召赵钩弋回宫,此时汉武帝已经50多岁了。他将十七八岁的赵钩弋视为珍宝,非常宝贝。后来赵钩弋怀胎14个月生下了汉昭帝刘弗陵,汉武帝老年得子欣喜异常,对这个儿子更是喜欢,刘弗陵7岁那年便成了太子。前88年,年近古稀的汉武帝见刘弗陵年纪过小,怕出现类似吕后专政的事,所以他就给赵钩弋安了个莫须有的罪名将其处死了,可谓冷血至极,此时的赵钩弋还年纪轻轻、风华正茂呢。


欢乐情感剧


金屋藏娇

陈阿娇是汉武帝的第一个皇后。陈阿娇则是刘彻的姑妈的女儿,刘彻七岁被立为太子,这有很多原因得益于姑妈刘嫖,所以阿娇立为太子妃。刘彻在17岁时登基称帝,立阿娇为皇后。两人彼时耳鬓厮磨,感情极好。可是阿娇未曾给刘彻生下一儿半女,这样恩爱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直到刘彻宠幸了卫子夫,阿娇得知后,嫉妒之心越发严重。为了夺取宠爱,竟让巫女楚服设坛做法,也因此断送了自己的后位,牵连众多无辜。



巫蛊之狱

陈阿娇之后,便是最得宠的卫子夫。卫子夫原是刘彻姐姐平阳公主家的。卫子夫入宫后,生三女一男,男则为刘据。刘彻喜得龙子,于公元前122年,册刘据为太子,册卫子夫为皇后。可刘彻是个喜新厌旧的人,后宫新人备添,子夫逐渐年老色衰,刘彻对其也不再如从前那般。此时,直隶绣衣使者江充素来与太子不和,为防止太子继位,便以巫蛊谋陷太子。刘彻素来最厌巫蛊之术,刘据因深知父亲对此的厌恶,无奈之下亲自举兵收捕江充,最后兵败以使江充阴谋得逞。卫子夫听闻太子兵败后交出御玺,悬梁自尽。刘彻又诛灭卫氏三族,处决太子。一时间,数万人无辜惨死,这就是历史上的“巫蛊之狱”。



北方有佳人

宫廷乐师李延年曾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说的便是他的妹妹。为讨好刘彻,李延年举荐了自己的妹妹,也就是后来的李夫人。李夫人生的的确楚楚动人,善歌善舞。李延年也因此升为协律都尉。李夫人入宫后生一男,为昌邑王。可红颜薄命,李夫人很快便病体缠榻,憔悴消瘦。刘彻多次探望,李夫人都拒而不见。她深知自己因容貌得刘彻宠爱,如今的模样定会令皇帝厌恶。以至于后来李夫人病死后,刘彻依旧对其念念不忘,追封其为“孝武皇后”。



少妻赵钩弋

刘彻五十多岁时往北部巡视,遇见了赵钩弋。此时的赵钩弋才十七八岁,长的明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被刘彻视为珍宝。并专门为其斥资建造新宫“钩弋宫”。后来钩弋怀胎十四个月生下一男婴,便是汉昭帝刘弗陵。老年得子的喜悦,使“钩弋宫”改名为“尧母宫”。足见见刘彻对此子的重视。遂在其七岁那年立为太子。公元前88年,刘彻已年近古稀,很多事情力不从心,而赵钩弋还青春壮丽。刘彻怕子少母壮,将来女主专权,为所欲为,影响国家大政。于是给赵钩弋找了个莫须有的罪名,将她处死。



四大妃子皆无好结局,汉武帝的无情冷血之名也不是白来的。可是如果仅凭此说他冷血狠辣无情确实不假,但若因此埋没掉他的功劳也是不合适的。



他在位期间,地方实行了刺使制度,便于对地方的管理,也加强了中央集权。颁布了“推恩令”和“附益之法”,削弱王国势力,维护国家统一。推行察举制,选拔天下人才。发放五铢钱,增强国家财政实力。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获得宝贵的西域资料,为“丝绸之路”打下铺垫等等。



汉武帝是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其有功有过。若非要选其一,只能看个人观点了吧!


小南的随心录


《谥法》说“威强睿德曰武”,就是说威严,坚强,明智,仁德叫武。

汉武帝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西汉帝国比罗马帝国还要强盛,成为世界文明无可争议的中心。他的时代,也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值得自豪和展示的伟大时代之一。

汉武帝生于汉景帝前元年(前156年)【而据《史记》《汉书》的后妃传记载,汉武帝生于汉文帝后七年(前157年)】。其母王氏在怀孕时,汉景帝尚为太子。

王氏梦见太阳进入她的怀中,告诉汉景帝后,汉景帝说:“此贵征也。”刘彻还未出生,他的祖父汉文帝就逝世了,汉景帝即位后,刘彻出生。

君临天下

三岁时,景帝抱于膝上,试问刘彻:“乐为天子否?”对曰:“由天不由儿,愿每日居宫垣,在陛下前戏弄。”刘彻信口而应的回答,使刘启不得不对这个儿子另眼看待。

汉武帝登基之初,汉朝建立已经有六十多年了,天下安定,赵绾等朝廷大臣们都希望天子举行祭祀泰山和梁父山的封禅大典,改换确定各种制度。而皇上也崇尚儒家的学说,就通过贤良方正的科目招纳贤士。

而窦太后还在推崇老子的道家学说,不喜欢儒术,于是派人私下里察访赵绾等人所干的非法谋利之类的事情,传讯审查赵绾、王臧,赵绾、王臧自杀。

直至前135年5月窦太后去世,汉武帝才得以掌握大权。

功与过

汉武帝即位之初,一方面政治形势比较稳定,国家经济状况也相当好,另一方面诸侯王国的分裂因素依然存在,潜在威胁还不小。

在政治方面,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加强监察制度。汉武帝还变古创制,包括收相权、设刺史、立平准均输等重大改革与创制,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的政治制度。

军事方面,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使北部边郡得以安定,派张骞出使西域,联络被俘虏的大月氏人,开括了西北边疆,开通了西汉联系西域以至中亚等地的通道。

另一方面来看,连年征战、举行封禅、祀神求仙、挥霍无度,加以徭役加重、捐税增高,致使农民大量破产流亡。天汉二年(前99年),齐、楚、燕、赵和南阳等地均爆发了不同规模的农民起义。

在经济方面,采取重农轻商,整顿财政,颁布“算缗(mín)”、“告缗”令,征收商人资产税,大力打击奸商;又采取桑弘羊建议,将冶铁、煮盐收归官营,禁止郡国铸钱,统一铸造五铢钱;设置平准官、均输官,由官府经营运输和贸易,大大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

在思想方面,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家学说成为了中国社会的统治思想,大力推行儒学,在长安设太学。

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封建统治正统思想,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也有弊端,就是不利于思想多元化的发展。

四大妃子无一善终

1.陈阿娇:陈阿娇是刘彻的姑妈刘嫖的女儿,刘彻的表姐。在姑妈刘嫖的努力下,刘彻7岁被立为太子,阿娇也被立为太子妃。刘彻即帝位,立阿娇为皇后。

虽是天生丽质,陈阿娇终没有给刘彻生下一男半女。刘彻满肚子不如意,又宠幸另一个女人卫子夫。

所以,陈阿娇让巫女楚服在皇宫设坛请神,作法念咒以夺回失去的宠幸。刘彻察觉后,立即将楚服枭首于市,株连被杀者300余人。据《汉书·外戚传》载,刘彻治罪阿娇,“皇后失序,惑于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玺绶,罢退居长门宫。”

可怜兮兮的阿娇,终日以泪洗面。后来刘彻另有新欢。公元前110年,这个美丽的囚犯死在长门宫,年仅三十八九岁。

2.卫子夫:陈皇后被冷落后,刘彻常到姐姐平阳公主家。平阳公主知道弟弟所好,唤来歌伎卫子夫唱曲劝酒。席间,两人便眉目传情。刘彻以更衣为由,命卫子夫随之入尚衣轩,两人遂于轩中初试云雨。

卫子夫入宫后,生三女一男,男则为刘据。公元前122年,立刘据为太子,册卫子夫为皇后。岁月无情,如花似玉的卫子夫也日见色衰,再也吊不起刘彻的情欲。

此时,直隶绣衣使者江充素与太子不和,为防太子登基报复,便恶人先告状,诬陷太子参与巫蛊作祟。刘据便一不做二不休,亲自举兵收捕江充。

可是,太子兵败,江充阴谋得逞。刘据在朝廷的追逼下自缢而死。卫子夫听到太子失败的消息,只得交出皇后御玺,悬梁自尽。刘彻余怒未消,遂诛灭卫氏三族,处决太子的幕僚,数万人倒在血泊之中,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巫蛊之狱”。

3.李夫人:入宫后,刘彻大加宠幸,生一男,是为昌邑王。可是,李夫人入宫不久便沉疴在床,形体枯槁,容颜憔悴。

李夫人死后,刘彻的脑海中还是那个楚楚动人的俏佳人。他日夜思念,茶饭不进,唤来方士装神弄鬼,让李夫人还魂,以纾解朝思暮想的痛苦。

不久,她的哥哥李延年、弟弟李季,都被刘彻以奸乱后宫的罪名,诛灭全家。她的另一个哥哥李广利,因害怕株连治罪,率兵投降匈奴,后又被全家杀绝。李氏全族,无一人幸免。

4.赵钩弋:那年,刘彻50多岁,赵钩弋只十七八岁,老夫少妻,视之如宝。赵钩弋怀了14个月的胎,才产下一男儿。

在其七岁的那年将其立为太子,他便是汉昭帝刘弗陵。公元前88年,刘彻有意找茬,给赵钩弋安了个莫须有的罪名,将她处死。

他振振有词地说:“自古以来,国家所以大乱,就是因为君王年幼而母亲年轻,子少母壮,女主专权,为所欲为,谁能制止得了呢?”

汉武帝晚年对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颇有悔意。在登泰山、祀明堂之后,武帝在轮台宫殿(并非新疆轮台)里下《轮台罪己诏》:

“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

以表示承认自己的错误,天下也因此又逐渐归于和谐,为昭宣中兴的盛世奠定了基础。


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


对于陈阿娇有金屋藏娇的许诺

是年少的爱恋

也是为了皇位绸缪

对于卫子夫

是平阳候府初遇,尚衣承宠的心动

也是后有大司马大将军卫青为其平定的天下

对于李夫人

神似陈阿娇的女子

只是没了那份阿娇的跋扈,谦逊守礼

对于钩弋夫人

是汉武帝襄王神女梦的遇见

虽然源于阴谋

四大妃子无一善终,其中除去汉武帝晚年的改变,也有所谓的帝王道

之于陈阿娇,不只是因为她的作为,更大一部分是汉武帝不想让他的登位得他人诟病,想抹去一些东西

之于卫子夫,一个巫蛊案,失去了儿子女儿,卫子夫自尽,扳倒了整个卫氏一族

之于李夫人,因为哥哥的战场失利,获罪自缢

之于钩弋夫人,被汉武帝下诏赐死,是出于对身后大汉江山的考量,避免发生像吕后,窦太后专政的先例


小五七月


1汉武帝之功:对于汉武大帝的评价,众多学者各有观点说法不一,评价一个历史人物要将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面,比如,汉武帝统治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军事等方面所统一,将西汉王朝发展成鼎城时期。

2汉武帝之过:一生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在晚年宠信奸臣,派人寻丹问药,祈求长生不老,晚年在奸臣的挑拨下,逼死了自己的老婆、儿子、女儿、侄子、孙子。这一举动,成为了他一生最大的失败!


拍客小福


历史车轮和人物命运的交织,功过谁与说?

汉武帝刘彻,封建王朝的体制下,推动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功大于过。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Cindy记忆


中国,尤其年轻人,只要提起金屋藏娇这个词,多少都会让人浮想联翩,这个词让人本能的就会想起背后香艳的故事。

汉武帝刘彻年幼的时候,喜欢到姑姑馆陶长公主家里和她的女儿陈阿娇玩。表兄妹两人可以说是青梅竹马。一次,长公主和刘彻开玩笑说:你想娶一个媳妇吗?

刘彻肯定的点了点头。

长公主把自己家的一百多侍女都叫来,让刘彻挑。可小家伙把头摇得和拨浪鼓一样。

长公主又指着自己的女儿阿娇说:那她你要不要啊?

刘彻郑重其事的点了点头。接着就说:如果娶了阿娇做媳妇,我一定要造一座金屋,让阿娇住在里面。

长公主都乐坏了。

这就是金屋藏娇的由来。

刘彻继位以后,陈阿娇名正言顺的当了皇后,住上了比金屋还要风光的宫殿。

故事要是到这也算是个美好的结局。

也是陈阿娇肚子不争气吧,两人结婚十几年,阿娇一男半女都没有。

一次,刘彻去自己姐姐平阳公主家,邂逅了美丽绝伦的歌女卫子夫,顿时神魂颠倒。

平阳自然了解自己弟弟的心思,把卫子夫悉心打扮一番,送进宫来。

卫子夫肚子也争气,先后给刘彻生了三女一儿,儿子刘据还被立了太子。

此时的刘彻,大概已经把那个金屋藏娇的誓言都抛在脑后了。是的,陈阿娇住了比金屋还要珍贵的屋子,却渐渐的在失去刘彻。

可能是因为卫子夫的美貌,可能是因为她一再为刘彻生下孩子,从小在家娇生惯养,习惯了被人捧在手心,现在却失宠的陈阿娇终于被激怒了。她用上了汉朝当时最让皇家忌恨的巫蛊术,诅咒卫子夫。被人告发后,刘彻大怒,把陈阿娇打入冷宫,可怜陈阿娇年纪轻轻,最后在冷宫凄凄惨惨的死去。

再说卫子夫,难道真是受了陈阿娇诅咒了?后来太子刘据被人诬陷造反,不得不起兵自保,最后兵败自杀,卫子夫为了自证清白,也自杀了。

晚年的刘彻再也不是那个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了,他整天疑神疑鬼。后来在北巡遇到了仅17.8岁的赵钩弋,就带回宫宠幸起来。

一年之后,钩弋夫人生下一个男孩,就是后来的汉昭帝刘弗陵。

刘彻年龄越来越大,但钩弋夫人还青春年少。这时候他做了一个彰显帝王无情的决定。他不顾钩弋夫人的苦苦哀求,赐死了她。理由就是怕将来皇帝年少,但母亲还在壮年,容易女主专政。

也就是从汉武帝这,开创了儿当太子母须死的恶例。这一恶例竟然被一直执行着,直到宣武帝元恪时,由于他信奉佛教,不忍杀生,才废除。

多少母子骨肉分离,多少年轻女子香消玉殒,这一切,竟然出自一个当初要金屋藏娇的男人。从陈阿娇,到卫子夫,再到钩弋夫人,很难想象,这一切出自同一个男人的手笔。

金屋藏娇,不过是个美好的幻想,在我看来,更像一个笑话。


缘来似你


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就是要将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面,一分为二的进行评价。

汉武帝在统治时期,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军事等方面实现了大一统,将西汉王朝推到了最为鼎盛的时期。政治上:为削弱诸侯国的势力,推行“推恩令”;经济上,统一货币权和盐铁经营权,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思想文化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将儒家学说确立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同时开发南疆,开拓疆土。这一系列的措施都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西域各民族和中原汉族的经济文化的交流,也促使了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

但是,在他统治的后期,连年征战,使得国库空虚,经济衰退,不得民心;到了晚年,为追求长生不老,信奉谶纬之学,迷信方士之言;听信谗言。

虽然在统治的后期犯了一过错,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总体而言是功大于过。


芦苇胖妹


汉武帝的四大妃子代表了他的四段喋血情史:

一、陈阿娇:汉武帝年幼时将陈阿娇“金屋藏娇”,汉武帝继位后将陈阿娇“冷宫藏娇”,让她在冷宫中绝望地老去……

二、卫子夫:汉武帝看望平阳公主,在接风晏上与卫子夫邂逅,结下良缘。卫子夫取代皇后陈阿娇,成为汉武帝最爱,卫氏家族也随之兴盛。李夫人出现,受到冷落;

三、李夫人:西汉著名音乐家李延年妹妹。一出"美人心声”的策划,李夫人被纳为贵妃,为汉武帝生下儿子后被封为昌邑王,但红颜命薄,几年后病逝,被汉武帝以皇后之礼厚葬。

四、钩弋夫人:绿衣奇女子,一是貌美惊艳,二是双手“残疾”带玉钩。汉武帝外出巡游时邂逅,并纳为贵妃,后生一子刘弗陵成为汉武帝继承人。因主少母壮,汉武帝为了避免重蹈吕后覆辙,最终采取了“杀母存子”之法将钩弋夫人置于死地。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民族的杰出君主。汉武帝在位54年(前141年—前87年),对历史影响深远而复杂,对他的功过评价如下:

一、功绩方面

1.把儒家思想确定为统治思想;

2.兴办太学,培养人才;

3.拓展中国疆土;

4.开辟丝绸之路;

5.使用年号;

6.用“罪己诏”的形式进行自我批评。

二、过失方面

1.巫蛊之祸就是当时最大的一桩冤案;

2.相信迷信,耗费财力;

3.疑心深重,忠奸不辩,杀害太子和大臣;

4.穷兵黩武,好大喜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