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虎嘯龍吟》中的諸葛亮?

JOJO悠


1.諸葛亮,不管是史書上的記載還是民間傳說當中,亦或是戲文當中的諸葛亮;各個描繪的諸葛亮都有一個共同一處,那就是他的忠誠,這個忠誠不僅僅是對劉備的、更是對漢室天下的。

2.電視劇《虎嘯龍吟》中的諸葛亮,在故事情節上沿用了《三國演義》中的一些記載。但在人物的具體刻畫上有了一些填充,我覺得這些填充使他很接近了人的形象;在政績和軍事上的突出才華,也是他作為一個智者應有的風範。

不再是那個“其人近乎妖”的諸葛亮。



冉清風921


我挺喜歡這個諸葛亮的。

既然是電視劇虎嘯龍吟中的諸葛亮,又何必去爭誰更懂歷史,說黑的過份的,大把地兒去辯。

而且題主的問題問的也籠統,是評價演技、形象、劇情還是啥?所以我也就談喜不喜歡咯。

但我可以肯定的說,看完44集,即使這麼黑諸葛亮的劇,比起司馬懿,大部分的觀眾還是更喜歡這部劇的諸葛亮,甚至會更喜歡自己原本瞭解的諸葛亮。

因為什麼?是同情與憐惜,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所產生的共鳴。這就是該劇所要展現的諸葛亮,而王洛勇老師就表現的很好。一個沒有三顧茅廬、舌戰群儒、借東風等等甚至點燈都省了的劇本你想看的看不到,給多了反而不如曇花一現的好。

好在哪裡?就好在渭水河畔!bgm也是亮點!

本想把臺詞配上截圖加上雙方心理狀態分析詳細說一下的,但跑題了,也麻煩。

就說那重複的兩句話: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第一句給諸葛的,第二句給自己的。

這裡的潛臺詞並不是反覆譏諷諸葛:你就這樣的回報先帝?忠於陛下?

而是說:你有你的立場,我也有我的立場,我寧可當著大軍穿上女裝,也要讓你功虧一簣,跨不過這眼前的渭水。這裡更多的是尊重與表明態度,以及後面臨表涕零的惺惺相惜。

而諸葛自知時日無多,從此再無希望,從吐血到背手後的傲視,其實是釋然了,你我都做到這一步也是天命了。

都知道諸葛亮是對陣司馬懿病逝,一旦用這種手法表現,就接受不了。我覺得比點燈被踢翻好太多。也許我自己也是曲解劇情不想自己偶像被氣死。

反覆看了那段好多遍呢,想起少年,青年時期的一些夢想與執念終不得。也看到自己父親一天天老去的身影,終歸都是個老頭呢。

亂寫的,不知所云。


一頂帽子


《虎嘯龍吟》,從劇名就可窺見這部劇的重點,“冢虎”司馬懿對戰“臥龍”諸葛亮,兩人惺惺相惜卻又因生於亂世而不能相容。總體感覺,王洛勇老師對北伐時期的諸葛亮詮釋的還是相當到位的,基本上真實還原了《出師表》中諸葛亮的形象。同樣是羽扇綸巾,揮斥方遒,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多得是這裡還有時不我待,天命難違的悲情,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演出了靈魂。劇中,諸葛亮的臉上總是有若隱若現的憂愁,為漢的將來愁,為劉備的託孤愁,更為平生的抱負愁。從最開始的面色凝重,憂心忡忡,到最後的殫精竭慮,淚流滿面,一個有血有肉的諸葛亮躍然屏幕。

劇中多個回合,司馬懿都採取避而不戰策略與諸葛亮博弈,在最後的決戰上方谷中,司馬懿終於為救司馬昭進入局中,一聲“司馬昭”響徹山谷,此時,諸葛亮的手是顫抖的,緊握扇子羽毛,久久沒有下令,是呀,六出祁山,克復中原,劉備的囑託,自己的志願,只要這一戰就可實現。說“放”時,他仰望蒼天,眼中全是淚水。怎料風雲突變,勝局東流,他終於倒在了車裡。

看評論,好多人說諸葛亮窮兵黷武,耗盡蜀國大量武力財力,自己還操勞而死,還不如就在蜀國守住這三分天下,為何要如此執著。其實,諸葛亮又何嘗不知道克復中原註定是失敗的。當時的蜀國內憂外患,腹背受敵。內部自劉備死後,人才凋零,新一代中流砥柱尚未完全成長起來;皇帝胸無大志,易受蠱惑;李嚴爭權;中間幾次北伐失敗,多由朝中對手掣肘;地少人少,說是三分之一天下,其實恐怕只有九分之一,勢單力薄。外部魏吳虎視眈眈,如果偏安一隅遲早滅亡,而北伐成功還有一線生機。再有就是諸葛亮是有著正統觀念的知識分子,一方面感念劉備的知遇之恩,另一方面受先主之託,必盡所託之事,所以他必須要北伐,而且要事必躬親,確保萬無一失,導致過於操勞而病重,所以他著急呀。哎,託孤是權力也是枷鎖呀!

劇中北伐前諸葛亮寫《出師表》那一幕,王洛勇老師的表演也是太扎心了,身為觀眾,幾乎可以感同身受“臨表涕零,不知所言”,終於能體會當年《出師表》要傳達的感情了。在我看來,這更像一份安排身後之事的遺囑,制定蜀政權的大政方針,內政外交,並由接班人姜維完整的繼承下來,在風雨飄搖中堅守了30年。

丞相一生,輔佐兩代帝王,數次北伐,嘔心瀝血,過於操勞而病逝於五丈原。如今,西成高鐵只需三個半小時,丞相卻走了一生。


心中獨有


大家好 我是小螞蟻影視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讓我們來看下劇情 最近《虎嘯龍吟》熱播,司馬懿和諸葛亮的強強對決,引的不少觀眾拍手叫好;但隨著空城計的上演,質疑聲也不斷強烈,不少網友尤其是史學圈,對《虎嘯龍吟》的普遍持諷刺態度,對諸葛亮這一角色也不太滿意。


的確,自94版《三國演義》播出以來,一眾前輩對三國人物的完美演繹,讓每個角色都深入人心,陸樹銘的關羽、鮑國安的曹操、孫彥軍的劉備、唐國強的諸葛亮;尤其是作為鞠躬盡瘁、智慧化身的諸葛亮,更是受到無數網友的喜愛;儘管此後三國題材作品數次被翻拍,但唐國強依然是公認的最佳扮演者;虎嘯龍吟也一樣,王洛勇的諸葛亮,雖不及唐國強更具氣質、多智近乎妖,但卻是最合適的諸葛亮


《虎嘯龍吟》是《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的第二部,理所當然,也是以司馬懿為主角展開;作為一部半架空劇,司馬懿必然是帶有主角光環的,諸葛亮在劇中最多也就和吳秀波的司馬懿平分秋色,或者略有不如,如果是唐國強老師出演,勢必搶盡風頭,因此《虎嘯龍吟》需要的就是這樣一位:演技精湛但卻略有瑕疵的諸葛亮。

作位一位老戲骨,王洛勇老師的演技毋庸置疑,瑕疵也無非在於實力上,而是這場造神運動上;《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更像是“神”,而在《虎嘯龍吟》中,需要諸葛亮是“人”,而王洛勇老師恰恰將這份真實彰顯的淋漓盡致

出征前,劉禪給了一杯酒於諸葛亮,諸葛亮沒喝,然後劉禪與宦官黃皓眼神的交流,耐人尋味;不喝,不敬;喝的話,有僭越之嫌;於是接下來諸葛城門敬酒,完美刻畫出了諸葛亮的情商,而這一切又離不開王洛勇老師舉手投足間的完美演繹;


空城計成功之後,撤離西縣時,一官員提及,待到明歲秋收時,丞相可再攻長安,王洛勇老師起先回眸一望,緩慢的吐出:我軍與長安相隔,浩浩八百里秦嶺,錯過此番再來之時,又要耗費多少人力,多少財富”,深邃的眼神中,透露出來的複雜和無奈,將諸葛亮憂國憂民刻畫的栩栩如生。

面對後主劉禪,出征時對其背誦出師表的欣慰、歸朝時對其荒廢學業的無奈,一個眼神滿是悲涼,面對劉禪撒謊時的諄諄教誨,王洛勇演繹了一位有血有肉、更加真實的相父

再聞背誦出師表,那句臨表涕零,不知所言,又讓無數觀眾落淚。縱使蜀國弱小,他依然不忘初心,盡心盡力,一人挑起大梁,讓人敬佩,嘆惜。

的確,相比唐國強老師的諸葛亮,的確找不到運籌帷幄、未嘗敗績的談笑風生,但是王洛勇老師的諸葛亮卻更加真實、有血有肉,也更加適合這部《虎嘯龍吟》

回答完畢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謝謝


小螞蟻影視剪輯


《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開播以來,劇中所塑造的諸葛亮形象倍受好評, 扮演者王洛勇被觀眾點贊,有人認為這是最像諸葛亮的“諸葛亮”。

王洛勇一舉一動,一言一語,的確透出深邃、凝重的氣質,符合諸葛亮志存高遠又鞠躬盡瘁的特徵,尤其“淚寫《出師表》”一段,引得多少觀眾一同落淚。

王洛勇的最貼人心,最有感染力,因為他的表演才看懂司馬懿的忍耐力和本質,若用心看他的諸葛亮表達, 有沒有從心裡想替諸葛亮怨蒼天、鳴不平,有想替諸葛亮宰了無恥的司馬懿的衝動,有沒有!王洛勇的最棒。



小米影剪


《虎嘯龍吟》裡,王洛勇老師的表演那是沒說的,絕對是過關的。百老匯舞臺上闖出來的老戲骨那是真硬。

但是網劇就是網劇,編劇實在是沒有啥歷史觀,胡編的厲害。糊弄糊弄沒看過三國的小孩子還行,懂點三國曆史的,都接受不了。整部劇就是編劇按曹魏的視角把諸葛亮黑了個溜夠。


穿鑿附會,生拉硬套,實在是討厭。

比如說第17集裡有一段,諸葛亮帶甲兵上殿,在皇帝面前動刀兵,嚇得阿斗是屁滾尿流,磕頭認錯。歷史上的諸葛亮“專權而不失禮”、“行君事而國人不疑”,是千古賢相啊喂。拜託黑也黑得高級一點,這整個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即視感好不。


再比如黑諸葛亮北伐窮兵黷武,不顧百姓死活,什麼耗空國庫,篡權欺主,然後魏延帶劍上殿要清君側。拼命想把諸葛亮塑造成一個曹操式的權臣,拼命拉低諸葛亮來烘托反襯主角司馬懿的偉光正。人物邏輯根本站不住腳,純粹是為了黑而黑,這是網絡小說裡小白流的寫法。



諸葛亮是聖人,是人臣的典範,這方面是不能黑的。

武侯祠至今還在成都,香火茂盛,鞠躬精粹,死而後已的精神激勵了國人兩千年。他的《誡子書》,他的《出師表》,是華夏的道德標杆。

看了這部劇,我終於能理解廣電的苦衷了,這種歷史觀嚴重扭曲的劇能在網絡上播已經很不錯了。

《虎嘯龍吟》一部網絡肥皂劇而已,看看即可,不必較真兒。

只可惜了王洛勇教科書式的表演。


白先森Max


總體而言,這個角色相比歷史形象和文學形象,並沒有多少創新。但相對於已有的影視形象,新的元素是能看出來的。

從扮相上來看,王洛勇老師的派頭是非常足的。雖然還是少不了傳統藝術裡的嬰兒車和羽扇,但行頭一旦變成純黑色調、表情一旦長期保持深邃嚴肅,而不是棋勝一招時那種優越十足的微笑,風仙道古的印象就不會太深了。

從人設上看,諸葛亮在劇集進行到現在(截至北京時間12月20日,非會員可以看到的集數),主要表現出來的元素就幾個。

面對劉禪,他是個慈父+高情商嚴師+高情商權臣的形象。

慈父表現在劉禪背出師表時,他由衷的,慢慢顯出來的欣慰笑容,看的屏幕前的我也真的感覺,一切努力似乎都是值得的。

作為老師,他回成都會勸導劉禪不要沉迷女色,劉禪對他客氣,他就也是循序漸進提出這個問題,感覺不出嚴厲的批評,但話裡的力度又很足。有一點可能是過度解讀的細節,就是我們從來沒真的聽諸葛亮直接說過“陛下要好好做功課”,但每次劉禪見到他,甚至沒見到他,都一定會把做功課這件事,抬的非常之高,恨不得見到諸葛亮就第一個提這事兒,這更顯示出諸葛亮平日裡的教育是多麼深入人心,但又聽不出話癆和古板。作為權臣,很多人都談過了,比如面對劉禪如何使用特定器皿,比如求劉禪給他降職,怎麼一步一步提出和接受。諸葛亮權臣這個人設,網絡平臺上一直討論的多,但搬上主流媒體,還出名的,好像就易中天老師了。在影視劇裡更是極難看到這種刻畫。當然,我無意揣摩諸葛亮掌握權力的心境,但能夠刻畫他在手握巨大權力時,對各種事件巧妙的應對,是比較難得的。當然,本劇裡也有諸葛亮情商下線的時候。比如面對魏延,他就是個說一不二的大獨裁者。我並不是說,他也可能會錯,或者他作為最高軍事決策者不該獨裁,但他在否決一個提議時的態度,是很有問題的。如果按三國演義的說法,諸葛亮未卜先知,因為魏延長反骨就不看好他,那還可以理解。但作為一個剖離了這種玄學人設的角色,你否定別人時,就不能留點面子嗎?子午谷那一段,諸葛亮就直接說魏延的思路有問題,所以不予採納。日後甚至直接表露出“用兵是用智不用勇,所以我不派你守街亭”,這特麼不就是罵魏延沒腦子嗎?你說誰面對這種沒有任何緩衝的否決,可以不窩火的?其實如果想要塑造諸葛亮這種不容否決的性格,完全可以在每次會議劇情時,讓眾將領、參謀,提出各種意見,然後讓諸葛亮一個一個強勢否決,這樣就不會顯得他針對魏延懟了。不過戲份問題,這種可能是不太成立的。

評價司馬懿的部分,我覺得沒啥意思。這種對司馬懿的側面描寫,實在是我認為該劇最low的地方,沒有之一。出賣孟達是為了支走司馬懿,打贏了是因為司馬懿不在,破城是因為司馬懿被擠壓,全身而退是因為幸好司馬懿和自己想到一塊去了。這種吹法,和劉邦出生天雷滾滾,引得秦始皇親自巡遊,最後死半路上一樣,實在是不符合現代欣賞水平了。最後再說一個我希望看到,但劇裡沒有寫出來的。主要就是諸葛亮的情感基礎問題。編劇似乎覺得,諸葛亮的偉光正形象是根深蒂固的,所以就不做任何鋪墊了。所以如果孤立地看這部電視劇本身,這個名叫諸葛亮的角色,其實是沒有任何動機基礎的。不知道為什麼,他就對劉禪和先主如此忠誠,不知道為什麼,他就對所謂的漢王朝、所謂的克復中原,有著如此執著。這些東西,全擱在出師表原文裡,篇幅是不可能足夠的。於是導致的唯一結果就是,這種夢想、執著、偉大,是架空的,是憑空賦予給他的。如果他不叫諸葛亮,這部劇不是三國片,那這麼一個人物,一定就是莫名其妙的。

當然,以上所有,都是因為我先看了後半部的各種pv,然後有了一個,諸葛亮是第二主角的印象。就該劇而言,其實這個諸葛亮,更多都是在給司馬懿配戲的,給他塑造一個戲劇衝突點而已。他的塑造堅實與否,根本不是電視劇所真正著力的地方。所以,一切評價,都是異常主觀的。





往事不再從來


我們評價人物都是以民間形象、文學形象、影視形象為準,而諸葛亮頗聚爭議,這部劇到是挺好的還原了共同形象的情節,亦如被先帝託孤的志願決心、亦如在蜀漢政權中穩定各方勢力的權謀、亦如六出祁山對戰局的瞭解和計劃的謀略;我們經常犯的錯誤就是為了捧一個人物而貶低另一個人物。

我覺得劇中對於形象的設計跟演技都還原了各種形象的共同點,比如司馬懿跟諸葛亮以前在文學形象裡是被大家喜愛和厭倦的,因為立場不同但雙方都為天下局勢統一做了貢獻,雖然都有引起戰爭禍端死傷生靈但兩者同為英傑志士,虎嘯龍吟裡諸葛亮滿足了大家喜愛和樂於崇拜的"忠"、"智"兩個特點,為報先帝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危難之際受命之恩、建立蜀漢政權的任政之恩表現了他的"忠";出山後成為劉備集團主要運籌人員和決策者的謀臣,行孫劉聯合曹操南下赤壁之事、行平定荊州發展之事、行平定西川內政安定朝野之事表現了他的"智";但是文學形象了總是要闡述觀點的,客觀和帶有主觀意願的話就是人物的歷史功過,雖然赤壁退敵曹操但是失去了當時中國最快統一的機會;雖然幫助劉備從逃亡的君主變成昭烈皇帝成為主要功績,但是卻沒能阻止劉備失去兄弟的仇恨造成孫劉兩家外交損失和戰爭災難無法達成完整的隆中對三分天下;雖然數次北伐為了消滅曹魏顛覆政權恢復漢室正統但是用人失當跟執著使蜀地百姓飽受親離子散跟劉璋集團趁機鼓動投降北魏的勢力;劇中對其功過描寫也很完整,人沒有完美但是如此才顯得珍貴。

影視形象大家最希望演員和演技跟人設能生動形象還原觀看者對其的主觀印象,正如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種的觀點,龍吟虎嘯的諸葛亮算是比較客觀的把諸葛亮表現出給大家,無論劇中征戰的形象還是深謀遠慮鞏固內政的權謀形象都算完整,人物沒有定義而每個人都是定義他的尺子;再次推薦這部劇,劇中沒有給他絕對的定義,個人認為那就是最好的定義。


土豆崽


只有兩個字“牛三”。


開心快樂與你同步


演的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