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到底有没有投降清朝?

南京在历史上名称不少,如金陵、建康,为人熟知。晚清时太平天国席卷长江南北,南京一度被洪秀全定为国都,改名天京。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到底有没有投降清朝?

太平天国相关剧照


太平天国运动历时十余年最终失败,不光因其领导层缺乏战略眼光,而且政治幼稚,误以为上帝教与基督沾了亲戚,洋人就不会打他们。结果清军与洋人联起手来对其痛下杀手。

1856年,东王杨秀清功劳太大,想做“万岁”,气焰逼人。洪秀全起初忍让,后又听信谗言,以为杨秀清想除掉他这个“天王”,遂密令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火速还京救驾。于是天京血流成河,杨秀清及其部下数万人被杀。韦昌辉比杨秀清更蛮横,洪秀全又寻机杀了韦昌辉。其后石达开遭受疑忌,负气出走。太平天国失去了三大主将,人心涣散,自此转向败亡。

洪秀全提拔起来的新锐将领陈玉成、李秀成等人也都不俗。但陈玉成1862年困守安庆失败,后被叛徒出卖,惨死清军刀下。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到底有没有投降清朝?

影视剧中的太平天国军队


1864年农历四月,洪秀全病死,十五岁的“太子”洪天贵福继任“天王”。此时太平天国已是摇摇欲坠,天京早被湘军重重包围,形势危急。忠王李秀成率众苦战。

又支撑一个多月,城中原本万余人的守军,只剩三四千人能参战,而且数月前就已断粮。六月六日,湘军在挖掘的地道中引爆火药,炸塌一段城墙,城外大炮连日猛轰,也把城墙撕开了几道口子。大队湘军蜂拥而入。李秀成带领饥疲不堪的士卒冲向城墙缺口,用火药猛烧敌军,意图突围。但攻城的湘军有五万之众,到处是人墙,突围不成。

李秀成万般无奈,决定护着小“天王”逃离。他背着洪天贵福回到家中与母亲诀别。自古忠孝难两全,李秀成在亲人的哭声中挥泪而去。李秀成和小“天王”带着少量士卒伪装成清军,出了天京。他们本打算前往广德州与干王洪仁玕会合,正巧在路上遇见了李秀成麾下大将黄金爱。

李秀成把残兵分作两队,让黄金爱带人护送小“天王”离开,自己则带队断后。黄金爱只得听命。李秀成又跟官军血战一日,随后与将士们走散,流落到附近乡村,被村官认出报告清军。因此李秀成最终被俘。

照理说李秀成不是贪生怕死的人。但他被俘后的表现一度令人疑惑,似乎有投降的嫌疑。原因是李秀成在狱中写下了长达万言的《自述》,回顾自己的一生。还留下他人记载的口述,其中说道,“……愿收齐人众,尽义对大清皇上,以赎旧日有罪愚民”。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到底有没有投降清朝?

李秀成剧照


笔者认为李秀成绝不是真要投降,应该是诈降的缓兵之计。我们先看看他被俘后的表现。

湘军大将、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痛恨李秀成,因为湘军围攻天京两年之久,损失惨重,这都拜李秀成所赐。曾国荃命人用刀割李秀成的胳膊腿,甚至还亲自上阵,手持尖锥将李秀成刺得浑身是血,李秀成面不改色。曾国荃没有杀他,是因为曾国藩还没有发话而已。

只要曾国藩把李秀成押往京城听候发落,李秀成就有机会龙归大海。因为当时李秀成的声望在太平军中最高,另一路起义军北方的捻军把他视作盟友,这两路人马半路劫囚车是肯定的。曾国藩不愿冒这个险,他不相信李秀成真的会劝降南方残存的太平军势力。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到底有没有投降清朝?

曾国藩


1864年8月7日,曾国藩命人将李秀成押往刑场斩首。李秀成临刑前仍是谈笑自若,从容赴死。他还留下了十首绝命诗,尽显忠贞之气。由此看来,李秀成即使说过服软的话,也必定是权宜之计。

太平天国末期,李秀成不仅在军中威望最高,也具备掌控大局的能力。可以说他一日不死,清廷一日不得安宁,曾国藩也休想告老还乡。杀掉李秀成,可以沉重打击太平军残部的斗志,断绝他们的念想。因此,对曾国藩来说,李秀成必须死。

笔者最佩服李秀成的地方,是他当初在上海的壮举,几次把英法联军打得鬼哭狼嚎。如果不是清军猛攻天京,逼得李秀成回救,英法联军还得继续挨打。李秀成后来讲过一句很霸气的话:“那时洋鬼并不敢与我见仗,战其即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