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和奶奶說話,卻被孩子捂住嘴?孩子的面子也需要被尊重

趙玲和丈夫白天都要上班,通常假期就把孩子帶到公公婆婆家,由老人照料,到晚上才會把孩子接回自己家。

本來勞累一天,回家就想抱抱孩子,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吃頓飯,想來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可是每次接孩子,趙玲都非常“難受”。

就像這一天,趙玲剛一跨進們,婆婆一邊收拾東西,一邊開始像例行公式一樣的進行“日常總結”:“這孩子今天太鬧騰,大呼小叫的,在房間裡跑來跑去,我們特擔心他磕著!一會兒又把什麼東西都翻出來了,皮得不行。”

聽到這裡趙玲心裡一下像被人塞進了一團棉花,又悶又堵。

自己也開始數落起孩子來,“是啊,他就那樣的,昨天不也是.....”

話還沒有說完,孩子就伸出小手想要捂在媽媽嘴上,臉上雖然掛著耍賴般的笑,但眼神裡都是祈求,像在暗示媽媽,“快別說了!”

趙玲一下愣住了,是啊,孩子也是要面子的呀。

其實趙玲也知道,公公婆婆家的房間雖然是一套二的戶型,但是每間房的面積都不大,除去“寬、大”的中式傢俱,所剩的活動空間真的不多,加上老小區的院落也很小(出家門沒走兩步就到了院落門口),老人又總是比較保護孩子,所以孩子在校園以外幾乎沒有其他的玩伴,即使老人帶孩子出去,也只是在周圍或是菜市場走上一圈,孩子在家裡自然“坐不住”。

可知道歸知道,但不知怎麼的,一聽見婆婆開始唸叨,趙玲就忍不住成了“幫腔”的人。可一看到孩子“求饒”的眼神,趙玲又非常自責。

媽媽和奶奶說話,卻被孩子捂住嘴?孩子的面子也需要被尊重

01

“困境”是怎麼產生的?

趙玲出現這樣的困擾,正是因為把婆婆的“訴苦”當做了自己的參考,無意識中受到了這些外界信息的暗示,迷失在了當下的場景之中。

心理學上有一個理論叫做“破窗效應”(Break Pane Law),是指一扇窗戶被打破,若沒有得到修復,將會導致更多的窗戶被打破。

婆婆的話就是打破窗戶的那塊石頭,如果作為媽媽的趙玲沒有及時全面去思考這些話用來評判孩子的行為是否夠準確,自己也會成為繼續“破窗”的人,讓孩子的心理產生被傷害的感覺。


媽媽和奶奶說話,卻被孩子捂住嘴?孩子的面子也需要被尊重

02

那麼,要怎麼才能走出這種“困境”呢?

1. 試著跳出情境看問題。

父母做出讓自己產生自責、內疚的行為時,就需要轉變自己“當局者”的角色,讓自己“置身事外”,只有有意識的跳出當下所處的情境,去審視所接收的內容,換個角度去探尋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才能更客觀的看待孩子,而不受信息本身和自己情緒的干擾。

2. 不要忽略孩子的感覺。

我們大人都不喜歡別人當面或背地裡議論自己,孩子也一樣,他們也會產生不愉快的感覺,及時察覺到孩子的感受,能讓我們儘快調整當下的狀態,明白現在的行為可能正在對孩子造成傷害。

有時候孩子沒有對大人說的話做出反應,卻在悄悄地“側耳傾聽”。

有時大人可能只是通過對孩子行為進行“訴苦”、或者談論孩子的“趣事”,來達到交流的目的。

這時,孩子都會把收集到的信息當做對自己的“嘲笑”、“批評”、“貶低”,長期如此,也會把“我就是這樣不好”的標籤貼在自己身上。

媽媽和奶奶說話,卻被孩子捂住嘴?孩子的面子也需要被尊重

3.通過孩子的眼光看世界。

當我們這樣做時,會發現孩子產生這些行為的原因常和我們最開始下的結論不太一樣,他們也有自己的困難和困擾,如果得到的不是幫助而是取笑和指責的話,只會讓他們更加不知所措,其中的負面情緒也得不到排解。

4.和孩子討論別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

有時孩子變本加厲、破罐破摔的“挑戰式”表現,不過是在逃避和遮掩,因為他們沒有想到更好的解決辦法。

與其當著眾人的面讓孩子難堪,不如私下讓孩子知道他的行為為什麼會給別人帶來這種感受,別人做出這樣的反應的原因是什麼。

這樣能讓孩子產生不良情緒時,很快找到出口,產生建設性的想法,知道這並不等於全面否定了自己,自己只需要把一些行為做出調整,就不會再得到這樣的評價。

這也能有助於孩子正視自己的行為,而不是因為覺得“恥辱”而逃避改變。

總之,所謂好的教育,不是一知曉孩子出現了問題就進行責罵,而是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幫助他們尋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