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復工看佈局“兩高四新”的大未來

<table> 從復工看佈局“兩高四新”的大未來

新型生物醫藥產業是南海產業佈局的重要方向之一。圖為廣東(南海)生物醫藥產業化基地。南方日報記者 戴嘉信 攝

/<table><table> 從復工看佈局“兩高四新”的大未來

南海通過建設會展中心等舉措,推動氫能企業發展。圖為Re—Fire重塑科技自主研發並展出的氫燃料電池車。資料圖片

/<table>

“相信項目的合作必定能實現企業進步和地方發展的雙贏局面。”3月9日,南海區2020年第一季度重點項目簽約暨開工動員活動在區政府和7個鎮街同步舉行,26個項目舉行了簽約儀式,投資總額超440億元。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區委書記閆昊波表示,這次簽約的項目中,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項目和產業園區平臺類項目佔了絕大多數,這與南海的發展定位、發展需求十分吻合。

去年以來,南海區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佛山市一環創新圈等重大歷史機遇,以“兩高四新”產業為發展重點,大力發展高端製造業、高品質服務業、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新型生物醫藥產業、新能源汽車和新材料產業,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新興產業蓬勃發展。

隨著26個重點項目簽約,一批新經濟、新基建重點項目落地,有望進一步鞏固南海“兩高四新”現代產業體系,為製造業轉型升級持續賦能。

●孫景鋒 李慧君 肖霞

鍾南山團隊加持

26個項目圍繞“兩高四新”佈局

根據統計,本次南海集中籤約的26個項目含金量高,產業項目達到15個,佔比近六成;載體平臺類項目8個、商業類項目3個。無論是產業項目還是載體項目,絕大部分都是圍繞“兩高四新”產業進行佈局,將加快南海現代產業體系建設。

生物醫藥產業是最為突出的一個領域。此次簽約活動共引進生物醫藥產業項目4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南山安捷大健康創新及產業項目。該項目依託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的行業優勢及鍾南山院士為首的創業團隊資源,致力成為國內醫療健康產業創新創業、廣佛同城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大健康產業發展標杆。

“我們之前更多側重科學研究和技術研發,但是科學成果的轉化還是很不夠。”9日上午,在見證了雙方的簽約儀式後,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說,研究團隊之前做了很多基礎研究,但是如何把這些研究成果轉化成大家都可以用的產品,一直都在探索。這次與佛山市南海區的合作,就是希望更多的研究成果可以在南海實現產業化,探索合作新模式。

電子信息產業是南海另一重點培育的新興產業,也是這次簽約項目的一大亮點。其中,騰龍灣區數據中心項目佔地面積約200畝,規劃定製化建設2萬個T3+高標準機櫃;地鐵金融城雲創大廈工業互聯網產業服務集聚區項目集平臺聚集、賦能製造、展示交流、創新服務功能於一體,核心區域面積4.1萬平方米,吸引了騰訊工業互聯網、東華軟件、奇安信等一批優質企業入駐。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過程中,南海一批新材料企業衝在抗疫最前面,成為這一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的註腳。此次簽約項目中就有3個新材料項目,其中,聯合礦產新材料項目是由美國聯合礦產有限公司投資成立,目標是建設成為耐火材料華南生產基地; 另外兩個項目也與九江鎮高端醫衛用品產業集聚區的定位高度吻合。3個項目的引入將加快培育和發展九江鎮新材料產業,助推材料工業升級換代、延伸產業鏈條、吸引科技創新人才,為九江打造珠西新材料產業集聚區提供強有力支撐。

在“四新”中的新能源產業領域,此次引進了廣東廣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部項目,該公司主要從事清潔能源產業相關投資投產後預計年產值可達10億—15億元。項目的引進,將有助於加快推動丹灶鎮新能源產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新能源管理水平。

除了“四新”產業,此次簽約項目也包括了一批“兩高”項目。

在高技術製造業領域,南海區將攜手萬洋集團,建設佔地面積150畝的南海萬洋創智園項目,以引入汽車零部件及配件製造、機械裝備製造、新材料、電子信息等產業為重點,打造成集生產生活配套和智慧園區管理於一體的綠色智能產業園區;丹灶鎮推進的日本中小企業園三期B區項目,建成後可提供約3萬㎡的優質工業載體,計劃打造成涵蓋汽配、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電子信息、環保領域等先進製造企業的產業集聚區。

在高品質服務業方面,一批重點項目同樣備受關注。其中,落戶在桂城的澳門城項目將富有澳門元素的科創產業、文創產業、特色生活,以及傳統品牌引入南海,吸引優質項目與澳門高端人才落戶;西樵鎮的雲影瓊樓休閒度假酒店項目則通過對原雲影瓊樓、白雲樓等文化建築進行保育改造,引入國際高端酒店管理公司和團隊,打造成為具有嶺南特色的高端婚慶、休閒度假酒店。

集聚效應顯現

新基建賦能產業轉型

“這次簽約項目有幾個特點,一是投資額比較大,26個項目平均投資額近20億元;二是集聚性高,幾乎所有項目都與南海重點發展的‘兩高四新’產業有直接聯繫;三是簽約項目很多是由領先的團隊和科技型企業進行投資建設。”活動現場,南海區區長顧耀輝表示,這些簽約項目是去年以來南海落實“兩高四新”產業發展思路的集中體現。

近年來,南海區把握國家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廣東省打造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佛山市構建一環創新圈等重大歷史機遇,以“兩高四新”產業為發展重點,大力發展高端製造業、高品質服務業、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新型生物醫藥產業、新能源汽車和新材料產業,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新興產業蓬勃發展。

僅去年,南海就新引進了中國中藥健康產業園、騰訊工業互聯網粵港澳大灣區基地、電競文創產業中心、東麗水處理膜等一批重點項目落戶,區域吸引力和產業競爭力不斷提升。

“選擇落戶南海一方面是看中這裡雄厚的製造業基礎,為工業互聯網應用提供了廣闊空間;另一方面是政府的前瞻性和務實作風,給予了我們信心。”騰訊雲計算(北京)有限責任公司工業行業商務總經理陳曦說,騰訊工業互聯網粵港澳大灣區基地將立足南海面向大灣區,加快工業互聯網推廣。

隨著26個重點項目簽約,一批新基建項目的落戶,有望進一步鞏固南海“兩高四新”產業體系,為製造業轉型升級持續賦能。

以騰龍灣區數據中心為例,致力打造成超大型數據中心,順應了中央近日提出要加快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新基建”)建設進度的總體部署和發展方向。

“近年來,南海區出臺了‘騰雲計劃’以實現佛山傳統企業與互聯網企業跨界融合,推動傳統產業向智能製造方向發展為總體目標,在這個過程中,數字經濟的發展離不開5G、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技術的支撐,同時更離不開數據中心對社會大量數據的儲存和運算。”

騰龍集團高級副總裁、廣東騰龍數據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軍說,騰龍灣區數據中心項目作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是在國家主導政策背景下,結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充分利用佛山南海優越的地理位置及產業集聚效應,助力工業企業轉型升級,作為大灣區數據運營的基礎設施而規劃建設的。項目實施後不僅能帶動當地經濟,還將作為灣區數據核心節點基地,發揮產業集聚效應,為產業升級轉型提供堅實有力的基礎支撐,結構性提高數字經濟建設能力。

新項目的落地離不開產業載體的支撐。今年2月下旬,南海區就率先啟動了村級工業園區升級改造巡查活動,吹響了村級工業園改造和復工復產的衝鋒號。為了同步推進招商引資與村級工業園升級改造,盤活土地資源,本次簽約項目也包括了一批村級工業園改造升級項目。

其中包括大瀝鎮打造瀝中新興產業載體項目和民旺·瀚星科學園項目,西樵鎮推進的以產業互聯網為核心的現代化科技創新產業載體——58科創產業小鎮,裡水鎮東部工業園千畝連片改造提升項目及大沖科技生態工業園項目等。這些項目的推進,有望大幅提升城市形態,為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提供重要支撐。

做好項目落地服務

力促早建成早投產發揮帶動作用

隨著項目的簽約落地,接下來南海將全力做好跟進服務,積極為項目排憂解難,確保項目建設順利推進。

閆昊波表示,為了推動“兩高四新”產業發展,接下來南海將騰出更充足的發展空間,以村級工業園升級改造為突破口,加大土地整理力度,拿出一批連片土地,優先支持新引進項目建設,大力保障優秀民營企業、行業龍頭企業增資擴產的用地需求。

同時對於優質項目將給予更有力的政策支持,“南海近期連續出臺‘穩企十五條’和‘企業復工復產十條’等政策,深入實施‘企業暖春行動’,強化企業服務,抓緊抓細各項惠企政策的落實。下一步南海將有針對性地制定完善產業扶持政策,進一步支持‘兩高四新’產業發展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此外,為加快項目落地和動工建設,南海還在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實施“模擬審批”,大幅縮短項目從簽約到開工的週期。對於部分涉及事項相對簡單的項目,將努力做到“拿地即開工”。

南海還將實施通過新一輪交通規劃建設,深入推進交通綜合治理,全面優化交通出行環境,加強生態建設,強化汙染防治,持續提升環境質量,提升教育醫療、住房、就業等民生保障水平,打造更優質的配套環境。

當天的重點項目集中籤約只是一個開始,今年南海將繼續圍繞“兩高四新”產業體系建設,從強化平臺建設和項目引領為切入點,進一步加強招商引資工作。

具體來說,接下來南海將不斷優化完善現有產業平臺,“前幾年我們經過努力落戶了一大批科技平臺,光是與大院大所合作的平臺就達到42個,這些平臺是接下來招商的重要載體。”顧耀輝表示,包括安全產業、氫能產業在內的一系列現代產業平臺,將在南海的招商引資工作中發揮更大作用。

此外,南海將重點拓展產業發展空間,今年將推動2.5萬畝到3萬畝村級工業園改造升級,重點為“兩高四新”產業發展提供載體。

接下來,南海還會進一步加快已有項目的建設,提高審批效率,讓項目能夠早建成早投產,發揮產業帶動效應。

聚焦

涵蓋中藥現代化、醫療器械、藥物製劑三大領域

戰疫中的南海大健康產業

南海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再加碼。3月9日,在南海區2020年第一季度重點項目簽約暨開工動員活動上,由鍾南山院士團隊領銜的南山安捷大健康創新及產業項目落戶南海。此外還有南海生命科學智造產業園、南海(國際)醫療器械產業創新港項目等多個生物醫藥項目簽約,產業集聚效應突顯。

近年來,南海區大力構建“兩高四新”現代產業體系,引入了多個產業創新平臺,新型生物醫藥產業就是其中一個重要方向。經過多年培育,目前南海擁有生物醫藥企業700多家,涵蓋中藥現代化、高新技術醫療器械、新型藥物製劑三大領域,生物醫藥產業呈現集聚發展之勢。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過程中,南海一批大健康產業項目反應迅速,發揮自身技術和產品優勢,為抗擊疫情積極貢獻力量,當中不乏一批由科研團隊打造的創新創業項目。

其中,由鍾南山院士產學研團隊研發的隔離病床、隔離診臺、隔離輸液椅等院感防控產品,已經在全國多家醫院投入使用。產品中試和展示目前都是在位於獅山鎮的廣東(南海)生物醫藥產業化基地裡完成,未來獅山鎮也將成為這些產品主要的生產基地。

“春節期間,包括廣州研發中心和佛山的中試基地的工作人員都沒有休息,一直忙碌於各定點醫院進行安裝、使用培訓等,目前全國大概有50家醫院都在使用這些產品。”佛山安捷健康產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松璋介紹,目前訂單源源不斷,需求量很大,但是疫情原因上游供應商也受到影響,產能仍然不足。

同樣是鍾南山院士產學研團隊落戶南海的產業化項目,廣東粵膳特醫營養科技有限公司在廣東省新光源產業基地建成了功能性油脂中試生產線,目前可實現各種功能性油脂的生產,可為新冠肺炎患者康復提供輔助支持。

去年簽約落戶南海的華南遺傳工程小鼠資源共享平臺在此次抗擊疫情中也發揮了積極作用,目前該團隊負責病毒研究最關鍵的ACE2人源化小鼠模型供應。

“ACE2是新冠病毒進入人體的重要受體,但是小鼠的ACE2序列跟人是不一樣的,所以要通過基因改造將小鼠的ACE2序列修改成為人的ACE2序列,才能在小鼠身上進行藥物試驗。”廣東藥康總經理王韜介紹,疫情暴發後,很多科研單位都迫切需求人源化ACE2小鼠,目前包括中山大學附屬醫院和深圳等幾家有資質開展該項研究的團隊都已經跟他們簽了合作協議。

除了創新團隊,南海一批大健康企業也為抗擊疫情作出了重要貢獻。

其中,位於南海區裡水鎮的廣東一方製藥有限公司作為透解祛瘟顆粒(曾用名“肺炎1號方”)委託生產企業,就向全省多家定點救治醫院提供藥物。

位於南海區九江鎮的南海必得福醫療用品有限公司更是在除夕夜趕製口罩。連日來,必得福及其下屬企業承接口罩、防護服、醫療用無紡布等醫療防護用品訂單呈爆發性增長。

事實上,南海有著發展大健康產業的基礎,素有“廣東成藥之鄉”的美稱,陳李濟、馮了性堪為南藥代表,其影響力已延伸至東南亞。2016年,獅山的廣東(南海)生物醫藥產業化基地入選國家級孵化器,裡水鎮聚集了一大批製藥企業;九江醫衛用非織造產品示範基地則聚集了一系列關聯產業企業,發展呈現蓬勃之勢。此次疫情中,南海生物醫藥釋放出巨大能量。

相關

科技項目集聚落戶

南海加速灣區重大平臺建設

在此次舉行的重點項目簽約儀式上,多個科技項目落戶南海,透視了南海產業未來發展方向。

近年來,南海以“兩高四新”產業為發展重點,大力發展高端製造業、高品質服務業、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新型生物醫藥產業、新能源汽車和新材料產業。平臺是產業集聚的重要載體,也是經濟增長的動力源泉。為此,南海通過搭建起多個產業平臺,加速推動“兩高四新”產業的發展,不少產業已經形成初步聚集,此次簽約的多個項目就落戶到這些平臺當中。

其中,北京理工亙舒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技成果轉化、創新智能醫療器械研發、空間載荷研發與應用服務、生物醫藥新技術研發等於一體的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將落戶到位於丹灶的粵港澳大灣區(南海)智能安全產業園。

粵港澳大灣區(南海)智能安全產業園是南海為了聚焦智能安全產業發展重點打造的平臺,以此為核心,近年南海大力推動安全產業全產業鏈發展,連片優質載體為安全產業項目快速發展提供集研發、成果轉化、中試、生產、商務、展示為一體的發展空間,目前已吸引了宏乾科技、中科雲圖、世寰智能、國能宏基、安林科技、天澤騰龍等60多家高成長科技企業,廣泛涉及人臉識別、電力系統安全、疫苗安全、無人機、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等領域。

氫能產業是南海另一個重點發展產業,以仙湖氫谷為依託,以建設仙湖實驗室為契機,南海區通過建設氫能企業總部、科研檢測機構集聚區、會展中心及氫能職業學院,推動氫能企業、產業創新研發平臺、公共檢測服務平臺集聚發展,重點佈局高性能氫燃料電池及動力總成、核心材料及部件、分佈式發電與備用電源系統、燃料電池汽車、氫能裝備等項目。

經過前期探索,目前南海已形成較完整的、具有國內自主知識產權的氫能全產業鏈條,涵蓋加氫設備研製、加氫站設計與建設、氫燃料電池系統及核心部件、整車製造、氫產品檢測與設備研製、產學研創新等六大環節,引入相關企業近30家。

此外,南海區還打造了南海電子信息產業園、三龍灣南海片區、南三產業合作區等一批重點平臺。這些平臺涵蓋了南海東中西三大片區,並與南海當前全力打造的“兩高四新”產業緊密結合,成為南海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