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杭州、重庆、武汉、南京,哪个最有可能成为北上广深之后的第五城?简述理由?

用户106178478539


全体发表一下自己粗浅的见解吧,我觉得国家第五城这个名号肯定不会有官方层面的认定,都是网友自发的这种类比评判,然后还有各种地产媒体,互联网媒体从各种指标不断的进行冲刷激荡。

这跟我们目前评判全国大学排名一样的,除了北大清华,剩下的大排名谁在前谁在后永远没有一个标准。还有我们网友都来自全国各地,武汉,成都,杭州,南京,重庆,每个城市的网友处于对自己城市的感情和维护,都可能会把自己所在城市列为第5层的首选。

例如我本人在武汉,从感情上来讲,我肯定支持武汉成为全国第五城。但是从一个客观和理性来讲,目前武汉相比成都和杭州又有一定的优势和不足。

我们提到武汉,它的优势一般人都会说九省通衢之地,全国之中,然后工业基础,科教基础,交通基础都是十分出类拔萃。同时在全国中部6省中武汉市是唯一的特大级城市,在新一线中也是排名前列的。2017年以来在企业第二总部的首选城市上,武汉遥遥领先,远超过南京和杭州。

但是武汉市也有很多不足。

例如整个经济基础还是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互联网和现代服务业还是有很多地方需要提升。对人才的吸引力上也不如杭州。特色产业优势相比成都也有一定的弱势。

杭州是目前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心脏和启动器之一,但它深处浙江,可能地位被省内其他的强市分走一些不那么优势。再加上距离上海也比较近,所以要成为国家第五城要有自己的努力。

南京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重要的工业基地,底蕴很丰厚,然后科教很强,但是南京它的弱点跟杭州比较像,就都处在经济发达省份,它的光芒很容易被周围的城市分散掉。

加上江苏的苏州,昆山这些城市本身也很强,然后上海跟南京又这么近。所以南京想真正的出来,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既容易又很难。

成都和重庆本身隔得太近,而且地位相当,相爱相杀可能会在互相牵扯中分走一些实力。重庆是直辖市,他本身有政策上的扶持,但弱势在于土地面积太大,虽然人口众多,但是经济上的优势并不太多。

扪心自问,现在频频上头条,成为热点的城市中,你几次见到重庆的名字?

所以在我心目中真正从地理位置,人才优势,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国家政策扶持等各个方面都比较均衡的,我首推成都跟武汉。

成都居四川,它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优势,辐射整个西北部,西南部。成都的经济非常有活力,而且产业特色10分的突出,很多大企业的西部的总部基本都在成都。

我去过成都很多次,城市非常优美,然后吃东西很多整体城市是住起来很舒服。但是平心而论,成都目前的城市奋斗动能,我觉得比武汉差了一点。

我之前去成都出差见客户的话,很多客户是9点半之前是不想见人的。你这个城市生活很悠闲很巴适。所以节奏比较慢。

武汉的感觉城市发展的势头和动能非常好。就感觉每天都在不断的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就显得更加的积极向上一些。但武汉的问题就在于它各方面都比较均衡,也比较平庸,没有10分突出的一点。

目前武汉的GDP也比成都要稍微低一点,但是总体差距不大。

我个人看来目前未来的第5城就在成都跟武汉。以上是个人的意见,不喜勿喷。





花样武汉


要说第五城,先来分析一下有望成为第五城的城市吧,北上广深津渝蓉汉宁杭,中国前十的城市。

天津,直辖市,因为靠近北京,被虹吸很严重,即便是挤水,经济上各方面数据仍然领先其他的城市。短板在于民生数据,沦落到和郑州长沙西安一个级别了。

重庆,直辖市,很多人会说重庆人口多,人均低什么什么的。其实如果只算几个主城区的话,重庆的各方面数据仍然很强,而且稍微领先蓉汉宁杭四大省会,当然,这种稍微领先的数据正在被赶上。因为重庆作为直辖市,国家政策给的多,但是需要分配给下面区县的更多,扶贫两翼的路任重而道远,因为这是重庆直辖的政治任务。从重庆这几年的发展也能看出来,很多产业都布局在了区县,重庆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找准发展的定位,不要再像这几年一样,一会儿发展渝东北,一会儿又发展渝西,重庆这么些年政局不稳定,也耽搁了重庆的发展。

成都,四大省会里面gdp最高的,也是人均最低的。不管说成都吸血也好,地理位置在西部边陲也好,成都人均gdp确实很低,但是成都很多民生数据确实仅次于北上广深。成都没有大的制造业,gdp数据很吃亏,现在成都步子迈的很大,各种摊大饼,南边和东边的动静,都是要再造两个大成都。南边发展互联网和金融生物医疗,东边越过龙泉山发展工业制造业,一旦制造业开动,这些是刷gdp的神器,当然,大饼画的大,还需要招商引资来填满。从成都一环一环的规划来看,成都会建成类似于东京都一样的环成都都市圈,进一步吸引省内和西南的人才和产业。

武汉,武汉最大的优势是铁路九省通衢,同时中部地区没有敌手,很多政策都是可以吃独食的。西部的领事馆,成渝两个城市分,而中部基本上都是武汉的。国家各种政策,武汉都是先要了,剩下的才是长沙郑州的。和成都相反,武汉有很多大的工业制造业,这些是刷gdp的神器,所以能看出来,这么多年来,成都人口比武汉多很多,但是两个城市gdp一直都是你追我赶。光谷的互联网和金融以后大有可为,也小有名气了,但是要走的路还很长,招商引资还需要努力。武汉名声一直不太好,也需要花很多时间去改善,另外武汉布局和成渝相比,还差了一些。另外,中部地区并没有西部大,中部也正因为九省通衢,武汉在中部除了本省,其他省内的人才并不爱搭理湖北和武汉,山西想融入京津冀,河南更是想凭借人口优势拉动政策优势从而打造大郑州和武汉抗衡,湖南离广东更近,人家更愿意去广深。安徽拼了命想融入长三角,剩下一个江西,也因为湖北的名声不是太好而对武汉耿耿于怀。所以武汉想像成渝一样摊大饼,对西部地区形成绝对主导恐怕还很难,要走的路也远比成渝更长。

南京,作为江苏省的省会,江苏一度和广东争第一省。南京是四大省会里人口最少的,处在上海旁边,按说科教文卫这些东西都该上海吃饱了才有南京的,但是南京仍然什么也不缺。你可以发现,南京并没有一样特别出色的,但是拉开来看,南京却也没有一样是不好看的,没有最拔尖的,但是也没有短板。省内很多地级市不认可南京,南京也确实地理位置太尴尬,没有辐射到省内,反而辐射到安徽去了。南京最大的问题,省内各个兄弟都不弱,最顶端的人才和产业会被上海吃掉,上海漏掉的产业,省内各个地级市也要吃,南京很难像其他三大省会一样有如此强的向心力。

杭州,把错位竞争玩的炉火纯青。上海和南京都在旁边,这两个城市都是大区中心副中心,国家的政策落给杭州的并不多,但是没关系,杭州自力更生,错位竞争,互联网和金融,杭州的杀手锏。一个阿里巴巴让杭州的互联网生态仅次于北京和深圳,至于金融,你可以说杭州的金融都是p2p,都在爆雷,但是这也让杭州的金融有了往前发展的萌芽。人才过去了,理念开始能走的通了,后面发展起来只是早晚的事。如果说成都没有工业,那杭州就更是完全没有工业了,所以单以gdp来论的话,杭州更吃亏。当然,杭州也不是没有政策,浙江是中国民富水平最高的一个省,我们国家很多将来会登大位的人,都会放在浙江去锻炼,因为不容易犯错,登了大位以后,自然而然会给浙江给杭州很多政策。

最后再来分析一下第五城,看第五城以前,我们不如先来看一下第四城深圳。深圳起来之前,我们习惯说北上广,对应着东南北三个方向,中部和西部是空白的,按照国家现在的规划,中西部是一定要有中心城市的。前两天国务院又出新的规定,要求沿海不得在中西部和东北挖人才。所以中西部成都重庆武汉都有机会,而且机会很大。各种政策和资源也都聚集在了这三个城市身上,三个城市本身的优势,也足以形成对中西部地区人才和政策的绝对虹吸。

当然,并不是就说南京杭州不如成渝汉,南京和杭州发达程度肯定远超这三个,只是处在的地理位置不同,承担的政治任务也就不同,南京杭州很大概率会成为小而富的代表,但是要成为独当一面的第五城,还是很难的。

目前,吹第五城吹的最多的就是成都和武汉,其实看看就好,毕竟当地媒体肯定会给自己当地城市摇旗呐喊啊,当地媒体可能更多只会看到自己城市,今天又拿下来哪个政策,明天又吃下了哪个项目,却也很难正视他的竞争对手这个时候也并没有闲着,一样也在拿政策,吃项目。我的城市这个领域领先了,所以我该吹一下我是第五城,但是你没看到你的竞争对手在那个领域领先你更多。

当下来说,恐怕成渝汉想成为第五城都根本不可能,一切还得交给时间来判断,城市竞争是不进则退的,希望三个地方的官员都给力一些


百闻不如一贴


应该是成都!

从目前新一线城市排名来看,成都已经是新一线城市之首,全国城市排名第五。

从交通方面来看,成都是继上海、北京之后第三个拥有双国际机场的城市,而且双流国际机场年旅客量于2018年突破5000万人次,成为仅次于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广州白云机场的第四大机场;成都蓉欧快铁开行量位居中欧班列首位;成都还是除北京以外,第二个拥有七环(第三绕城,简阳至蒲江段已通车)的城市;成都汽车保有量超过470万辆,位居全国第二。

从外交地位来看,成都的外国领事馆数量仅次于上海、广州,区域政治中心地位凸现。

从世界500强企业来看,成都已有285家世界500强落户,对外资吸引力显著。

从GDP增速来看,成都2014—2018年一直保持在7.7%—8.9%之间的中高速发展,目前没有增速下降的趋势,未来经济总量将进一步缩小与北上广深的差距。

从常驻人口来看,成都2018年常驻人口1663万人,人口总量仅次于重庆、上海、北京、广州,成为人口第五城。

综上,我认为成都某种意义已经是第五城了。


邛州与资州


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不是靠自身的能力在打拼,需要得到国家层面的支持。北京是中国的心脏,国有大型集团的总部都设在那,全国的“血液”都要流向那里;上海本属江苏,自开埠以来十里洋场、花花世界,聚集了中国的富豪,是中国的钱袋子,浦东开放后更加快了上海迈向国际化的步伐;一个“广交会”打开了中国通往世界的窗口,也成就了今天的广州;邓公在南方画了一个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成了举世闻名的深圳!

成都被某传媒公司以满分的成绩排在新一线城市首位,我相信稍有判断力的人都不会当真。成都确实不错,有活力,魅力四射!那是因为在整个西南地区除了重庆没有谁能跟他争了,重庆享有国家层面的支持,直辖二十多年后跨跃式发展,重庆市地盘太大,经济上为了不被重庆虹吸,四川就把全省资源整合到了成都,这就造成了成都一市的GDP占了全省的近一半!成都和重庆对周边经济上不是辐射,是虹吸,吸的别人喘不过气来!

杭州,南京身处长三角地处,高手林立。杭州是阿里的老家,是浙江省会,从制造业到电商,优质大集团大公司数不胜数,杭州的经济是靠自身,靠浙江人的聪明才智发展起来的!

南京,一座悲情的城市,一个没落的贵族,明清时代虽贵为当时的经济中心,“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南京是前朝故都,以前国家层面少有照顾,虽贵为GDP第二的江苏省省会却只能默默的生存,全省资源也极少流向南京。两岸关系融冰以后,南京成为首批两岸直航城市,开始修地铁,举办十运会、青奥会……南京渐渐走到聚光灯下,再加上最近国家点名南京在江苏的首位度,江苏开始重视南京的发展。可江苏也怕呀,说了N年的宁镇扬一体化始终不见大动作,为啥?怕南京被直辖后再带走镇扬?国家有意把长三角打造成国际级城市群,光一个上海难以拉动,需要双中心甚至三中心。南京位于苏皖交界处,处于江苏边缘,如果恢复南京直辖不会对江苏伤筋动骨,唯一的伤害就是江苏高教将丧失殆尽。南京在经济上跟上海相似,向周围辐射能量而不是虹吸周边,围着南京周边的安徽地区不少都沾了南京的光,才被某些人戏谑为“徽京”!

杭州南京这两座城,谁能更上一步还要看国家的意愿,城市自身发展到一定程度不是自己能决定的



闯西蜀


决定一个城市未来的命运是看这个城市有多大的自然空间供自身发展。武汉从大的空间看是两江分三镇,就是说武汉拥有三个独立的城市发展空间,造就了武昌,汉口,汉阳三座城。现在问题是武昌,汉口,汉阳又各有多大发展空间呢?首先看武昌,拥有100公里长江岸线,己开发江滩30公里,包括武昌江滩和青山江滩,沿30公里江滩建成规模巨大的武昌主城,人口规模达300多万,在主城范围内,有80平方公里东湖风景区,10多平方公里沙湖风景区,有蛇山景区,洪山景区,有武汉火车站,有长途汽车站,大小公园数十座,有步行街,有闹市区,金融商贸中心,有青山大工业区,还有湖大,武科大,武大,武汉理工大余家头校区,一座完整的发达的拥有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然而这只是占用了武昌发展空间九牛之一毛。在武昌之南面,长江上游3O公里,都有什么呢?新的30公里江滩正在开建,境内有武昌火车站,白沙洲副城,南湖副城正在大力建设之中,拥有湖北工业大学,华师大,华农大,武汉理工大马房山校区,拥有2O平方公里范围的南湖风景区正在开发建设之中,有野止湖,青菱湖风景区正在建设完善之中,有紫阳湖公园,晒湖公园,小南湖公园等十多处公园,有狮子山,伏虎山,桂子山等山体资源,其地区空间和发展后劲,发展动力,武昌南部将会超越北部武昌城。那么,武昌再往长江上游30公里发展空间更大,有100多平方公里的汤逊湖风景区,有黄家湖,有黄家湖大学城,有大桥工业新区,有纸坊新城,有主峰270米高的八分山,有青龙山,大花山等山系,有谭鑫培公园,纸坊中央公园等大型公园十多座。若是武昌再往南30公里之内有什么呢?有水面超百平方公里的鲁湖,有江夏五里界新城,有上海通用汽车工业区,有武昌金口千年古镇一条街,其发展空间巨大。如果武昌向东又如何呢?这是大家更熟知的,有华科大等数十所大学,有严西湖,严东湖,有420平方公里水面的梁子湖,光谷陆地开发面积超600平方公里,自贸区里程由华科大向东直达武汉白浒山长江外贸港,其自贸区里程达40多公里。那么光谷再往东呢?那里是鄂州经开区,与光谷联手形成大光谷。以上只举出了武汉三镇之一的发展空间,而汉口汉阳的发展空间及规模应都在武昌之上,就不多述了,我只指出,汉阳沌口开发区规模远超光谷,而汉口长江新城规划將达上千平方公里,其规模将是光谷的2倍。武汉的未来不只是中国前五,而是全球第一大城。


老乡2439


第五城从目前经济,政治形势的状况看非南京莫属。首先从经济发展的结构来看,长三角地区是全国最发达,最先进的地区,产业结构正向高层次转移,南京处在两省的结合部,承载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是产业向中部地区,向长江上游地区转移的动车站,地位作用十分显要,为自身的超越发展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新的机遇。从自身的能量看,南京一直是一个低调的城市,才使得省内群狼四起,各显神通,现在该有一龙头老大了!最发达地区的省会,岂能让那些二三流的省城说三比四?经济大省,强省应该有一个领头雁,火车头了。南京深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底蕴的巨大能量只要点燃,将势不可挡!从政治上看,两岸统一迫在眉睫,南京作为旧的国都,必须承担大任!南京要超越台北,南京要潜代台北!南京是两岸统一的基石,必须加速发展壮大,为和平统一打好基础,奠定胜局!所以南京地位作用是谁都不能代替的,南京前进道路是十分光明而又充满希望的!


手机用户坭瓦匠


北上广深为啥能成为前4城、多年列为胰腺城市?吃瓜群众也不晓得那些分是咋个打的、怎么计算出来的,只知道它们4个GDP年年超过了2万亿人民币。

2018年,重庆的GDP也超过了2万亿,为20363亿,照道理“最有可能成为北上广深之后第5城”了。然而,第一神经和房地产大鳄仍然给重庆打80多分,列第7城,第5城是隔壁那个年年100分、年年列腥胰腺守卫的城市。

有重庆网民坏笑:“如果老子明后年GDP超过广州,我看那几叶子朗个给我打分?拉不拉进胰腺城市?最有可能成为第5城还是第4城?”你看这个流氓!


晓康929


成都、杭州、重庆、武汉和南京,虽然经济和综合实力比不了北上广深,但它们基本都是全国前十的大城市,都是新一线城市,在中国城市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北上广深能够被评为全国乃至世界一线城市,自然是实力和影响力的体现,它们都有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比如北京是我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上海是我国的经济金融中心,广州是我国的商贸中心,深圳则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这四座城市的政策、资金、技术、人才优势明显。



关于北上广深之后的第五城,成都、杭州、重庆、武汉、南京都是有力的竞争者,它们也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这几个城市当中,重庆是直辖市,政治地位最高,而且重庆GDP超过2万亿,仅次于北上广深,但重庆面积太大,人口超过3000万,发展水平不算高,这是劣势;成都、武汉则表现的中规中矩,发展比较均衡,各方面发展得比较好但又不是最突出;杭州和南京,经济发展水平比肩北上广深,但GDP严重拖后腿。因此关于第五城,目前为止还没有哪座城市能够得到大家公认。



小编最看好的则是杭州。经济体量杭州确实与北上广深相距甚远,也不及成都、武汉,但杭州的新经济、互联网经济能够比肩北上广深,杭州诞生了阿里巴巴这样的电商巨头,在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在杭州创业,极大地改善了杭州的创业生态环境和人才储备,使得杭州成为国际重要的电子商务中心。杭州的上市企业、市值、城市资金总量等都是紧随北上广深之后,尤其是独角兽企业方面,杭州并不比一线城市逊色,近年来甚至还出现了“北上广深杭”这么一个说法,所以小编比较看好杭州。但也不可否认,杭州GDP与一线城市小编确实是一个劣势,这样的差距短时间内很难改变。


锦绣中源


成都。以后就是北上广深成。我就说点我知道的,人口1600万+ 目前仅双流国际机场年吞吐量全国第四,之前有报道说中国十亿人没坐过飞机,那经常坐飞机的都是些什么人?经常坐的人只能是出差,说明成都的商业空前发达,有很多人很多公司在成都投资,开展业务。中国航空进出口贸易最大港,第二座国际机场也即将落成。2020年,新添五条地铁线路。蓉欧快铁,拉近成都与欧洲的距离。另有国家级新区天府新区,成都高新技术集合地,成都的第三产业发展的很好,别的我不知道,我同学读计算机的不是在深圳就是成都。但是官方说天府新区完全成型还要40年。所以我们来展望一下两年后的成都。火车东南西北站都有,都可以停动车组。两个国际机场,全国拥有两个国际机场的只有北京上海,北京那个也还在修,大兴那边。11条地铁线路,不算城际高铁,比如都江堰到成都的天府号。全国汽车保有量估计还是全国第二,这是什么市场?成都的未来无可限量。可以喷我,四川兄弟就别喷了,别说成都吸血了,全国都是这样子发展的,独角兽式发展,要有一个城市先富起来,再带动其他的。我是南充人,我觉得要不是成都,吉利新能源不可能在南充投资建厂,四川地处丘陵,地质灾害频发,修房造屋困难,就拿我们南充来说,顺庆往北北部新城是炸了挖了多少山才能有北部新城?学过土建的可能知道一栋楼几乎接近一半的成本要用在地基和基础上,更何况是挖山。相比之下,平原要好发展的多。发展一个地区第一步就是修楼,再引进人才,然后才有商业,工业,高新技术等等。











百事可乐万事美年达


答案是肯定的,杭州。世界互联网中心,G20峰会,阿里爸爸总部,娃哈啥总部,农夫山泉总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