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日本“炮樓”的探照燈如何發電?日本老兵含淚訴出實情

幾年前有一部抗戰劇,非常火爆,劇中男主擅長使大刀,跟鬼子白刃戰的時候,一刀劈下去就能帶走一條命。在真實的戰場上,除非是突襲或強攻戰役,還有可能快速進入“群挑”階段,要是遇到攻堅戰,或者對方有很多堅固的防禦工事時,別說兵刃相見了,就連敵人的影子都看不到。比如說日軍佔領了某高地,並在合適的地方搭建幾座炮樓,這時若想接近,真是比登天還難。


抗戰時期,日本“炮樓”的探照燈如何發電?日本老兵含淚訴出實情


一般來說,建造炮樓的材料也是比較結實耐用的,最差的也是由木料、水泥和磚頭混合而成,資源充足的地方,比如說山區,主要材料就是堅硬的石頭了,這種炮樓可就厲害了,刀砍不動,人推不翻,子彈打上去也就手指頭那麼大的小坑,要想徹底摧毀或攻佔,除非用手榴彈或炸藥包才行,但這兩種方式太難了,非常“費人”。因為炮樓一圈有好多個“槍眼”,一旦被發現有人試圖接近,就會用機槍掃射,造成重大傷亡。有網友說了,夜裡趁黑靠近不就行了,鬼子早有防備,一般炮樓的頂部都會按一個照射範圍比較大的探照燈,方圓數百米很少有死角。


抗戰時期,日本“炮樓”的探照燈如何發電?日本老兵含淚訴出實情


那麼問題來了,有炮樓的地方那就是拼殺的戰場啊,他們的探照燈用的電是哪裡來的?難不成那時候已經有了“太陽能”?其實,真相沒有大家想的那麼簡單,一日本老兵含著眼淚說出了實情,真的很意外。

第一,接電線。在城市地區,特別是主要的公路沿線上,一般都會有電線,這時就能連接線路到炮樓裡,電源穩定,但也會有意外,比如供電部門拒絕幫助日軍,或者打仗前先去破壞公共線路,就能讓炮樓裡的探照燈失去作用了。


抗戰時期,日本“炮樓”的探照燈如何發電?日本老兵含淚訴出實情


第二,發電機。那時候可沒有現代化的發電設備。能用上柴油發電機就不錯了,而且這種方式非常耗油,在物資緊缺的地區根本無法使用,所以這種炮樓也很好搞定,切斷他們的物資來源就可以。


抗戰時期,日本“炮樓”的探照燈如何發電?日本老兵含淚訴出實情


第三,在偏遠貧困地區,既沒有電線可用,又沒有柴油發電,這可咋辦呢?此時只能退而求其次了,點個蠟燭或煤油燈,但光照範圍非常小,還容易成為“活靶子”,所以這種炮樓是我軍戰士的最愛啊。若能抓準時機,能夠用最少的傷亡,甚至零傷亡,來攻破炮樓,佔領要地!


抗戰時期,日本“炮樓”的探照燈如何發電?日本老兵含淚訴出實情


雖然針對各種炮樓,咱們都有解決的辦法,但是打仗哪有不流血、不犧牲的?老前輩們用生命給後代換來和平,咱們有什麼理由不去好好守護呢?迴歸話題,對於鬼子炮樓的探照燈發電問題,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嗎?如果讓你帶隊攻炮樓,你會怎麼做?歡迎留言評論,感謝點贊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