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援日記:回想踏入雷神山醫院第一天,醫院環境讓每一個人都驚歎不已

馳援日記:回想踏入雷神山醫院第一天,醫院環境讓每一個人都驚歎不已

通訊員 | 宋莉萍

朗讀 |呂囡囡

本期編排 |張櫓

驰援日记:回想踏入雷神山医院第一天,医院环境让每一个人都惊叹不已
驰援日记:回想踏入雷神山医院第一天,医院环境让每一个人都惊叹不已

廣東支援湖北疫情防控醫療隊隊員、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呼吸病科(PCCM)心胸外科護士 宋夢西的日記

大家好!我是呂囡囡,在廣州向您問好。1月24日晚,萬家團圓的除夕夜,廣東支援湖北疫情防控醫療隊隊員逆向而行出征湖北武漢對口支援漢口醫院,開展疫情救治工作。今晚《夜讀》繼續為您帶來廣東醫生的馳援日記。

驰援日记:回想踏入雷神山医院第一天,医院环境让每一个人都惊叹不已
驰援日记:回想踏入雷神山医院第一天,医院环境让每一个人都惊叹不已

不知不覺間,來武漢雷神山醫院支援已經大半個月了。每天過得忙碌充實,帶著少許疲憊。但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這都是生命裡一份深深的印記。

2月17日,我帶著滿心的溫暖啟程。回想起醫院第二批隊員出發前的動員大會上,我因為沒有入選醫療隊而忍不住哭鼻子,並向院領導請戰的情景。在新聞報道中看著不斷攀升的確診人數,我心裡滿是無奈、也覺得心酸不已……可能是當時“置身事外”的虛無感,讓我那麼的無力,但每一個數字栓住心裡最緊繃的地方,越來越沉,越來越痛。

“我要去那裡!”這句話每一天都在我腦子裡響起。我們廣東省中醫院第六批由35人組成的醫療隊奔赴戰場,我終於擺脫了那些天想出力而沒有機會的情緒。苦難在前,以愛為盾,我們懷揣果敢和無畏,堅定不移。

出行前的一天,姐妹們把溫暖和關切都塞進了我的行囊。而送別的那一個小時裡,我們卻沒有了太多言語,一切的話語都融入了那一個個有力的擁抱中。科主任許銀姬兩次捧著我的小腦袋,淚花閃爍。丹丹往日裡是我開心的源泉,竟然也哭得一塌糊塗。“我就是控制不住它要流下來嘛!”她的聲音裡夾雜著哭腔和“抱怨”,讓我第一次不因分離而感到失落,破涕而笑,滿心的溫暖。在出發這一天,我忍住了淚水。在送行的站臺上,親友們對隊員一一囑託,幾番叮嚀,萬般不捨。

時間就是生命!抵達武漢後,我們和前幾批已經在一線戰鬥的同事集結。我們在鄒旭主任的帶領下到雷神山醫院進行病區驗收、物資領取、熟悉環境和工作流程。回想踏入雷神山醫院第一天,醫院環境讓每一個人都驚歎不已。

工地裡隨處可見趕工的工人師傅,他們蓬頭垢面,席地而睡。看到在草坪上小憩的建築工人,竟也覺得他即使疲累不堪,雖肉身附著著汙垢,然而他的靈魂潔淨。為了及時收治病人,中國速度和中國決心振奮人心。眼前的這些與其說是苦難對人們的磨礪,倒不如說是中國人的骨氣,剛強而不屈,戰“疫”面前,沒有一個人退縮!

驰援日记:回想踏入雷神山医院第一天,医院环境让每一个人都惊叹不已

為了能儘早地開科,三天下來,我們每個人都是超長待機。期間雖遇到不少問題,但大家在共同努力下把問題逐個解決。有時在路邊和大家一起午餐,我竟然會有春遊的一番別樣滋味。

廣東中醫醫療隊從入駐武漢雷神山醫院,接管感染三科六病區(C6病區)那一刻,61隊員61顆心便緊緊地連在一起。在領到雷神山醫院派發的工作證時,我們頓時像是手執長矛的士兵,整兵列隊,只待號角吹響。大無畏的心就是我們的鎧甲,大家相互整理戎裝,61人合成一股力量去面對所有難題。2020年初的武漢,我們懷著無聲的大愛,愈戰愈勇。

2020年的初始是讓人心疼的。武漢,一座曾因傷痛而哭泣的城,在一個月內逐漸被四面八方湧來的愛溫暖著。

每當我們行駛在街道上,為空無的街道唏噓,為安靜的信號燈感懷。我們知道,她只是淺淺地睡著,默默地蓄力,只為等待那麼一天,勝利和春暖花開一起到來!

驰援日记:回想踏入雷神山医院第一天,医院环境让每一个人都惊叹不已
驰援日记:回想踏入雷神山医院第一天,医院环境让每一个人都惊叹不已驰援日记:回想踏入雷神山医院第一天,医院环境让每一个人都惊叹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