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怎樣看動畫(上)

和很多小朋友一樣,小馬很喜歡看動畫片,天天都會看。出於對小孩視力亡羊補牢般的保護,每次觀看的時間一般都在25分鐘左右。目前我們家已經形成了工作日(週一至週五)看動畫劇集、雙休日看動畫長片的觀看規律,平時一天觀看一次,雙休總共觀看三次,因為動畫劇集一般每集約25分鐘,而動畫長片的時長通常為90分鐘左右。

小孩子在幼兒階段內心是非常膽小的,即便是看動畫片,也經常會嚎啕大哭。因為他們喜愛的角色受到了挫折,可能是回不來家或者摔下山去,也可能是被大反派痛打了一番。小孩的眼裡揉不進一粒沙子,所以他們很愛哭。這時家長都會及時地給與安慰,最初我沒有多動腦多思考,只是簡單地安慰小馬“故事都不是真的”,所以在小馬認知裡很早清楚童話都是假的。但,問題並沒有因此解決,小孩子不會因為故事是假的就不會為主人公擔心,每當危險與困境來臨的時候,他們依然會哭。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至今我沒有敢給小馬看經典動畫《哪吒鬧海》,擔心其中哪吒自刎的情節幼兒不宜。

經過近一年的磨練,我的引導水平上升了。現在,動畫片裡還會時不時出現類似的情節——畢竟動畫片乃至童話故事還是有套路的,我就會對小馬說“啊呀,某某某現在遇到了困難,他會怎麼辦呢?”“那個壞蛋可能獲勝呢?我想某某某一定有辦法解決,讓我們一起看看他是如何化險為夷的好不好?”這樣的情況,只要有過幾次,小孩在觀看動畫片這個問題上就會堅強起來,不會那麼輕易痛哭了。

小孩怎樣看動畫(上)

今天2020開年第一天,我們全家去電影院看《小羊肖恩2:末日農場》。影片後半段,外星人嚕拉的飛船摔壞了,再也無法飛回太空了。坐我們前排的一個小女孩立刻比嚕拉都難過,嚎啕痛哭起來。我擔心小馬也會被這股強大的悲傷感染到,立刻悄聲問:“啊呀,嚕拉回不了家了,你怕不怕?”小馬把我一推,不耐煩地回答道:“不~怕~”語氣中充滿了嫌棄。

每次計劃要進電影院去看動畫片,基本要至少提前一週做準備。

現在的動畫長片都興搞IP玩系列,所以和很多小朋友一樣,小馬進到電影院觀看的動畫都通常都是以前大熱動畫長片的續集,比如之前看的《愛寵大機密2》和《冰雪奇緣2》。動畫續集們往往都可以獨立觀看,與之前的內容不存在什麼必然的連續。但是,動畫片之所以能出續集,就是因為之前的部分有特別精彩的獨到之處,所以我還是儘可能地讓小馬提前觀看之前的內容,能夠更充分了解影片中角色們所經歷過的事情以及他們各自的性格特徵,從而更好地沉浸在動畫的故事情境之中。另外,電影中素有續集不如原作精彩的魔咒,動畫續集很可能也是如此,所以精彩的原作也許才會是小孩子的心水之作。事實上,目前我們看過的四部動畫電影中有三部是續集,而小馬認為“還是第一集好”,竟然沒有一部能夠超越在家電視上看的原作。

在家觀看動畫每次時長都控制在25分鐘左右,這是由一般動畫劇集的通常長度決定的。如果在家電視上觀看動畫長片,我們也會分三段先後播放。觀看過程中,以及前後幾次觀看之間,我們會或提問或複述,幫助孩子把上下劇情連綴起來理解。

在電影院觀看,時間相比之下會多出許多,習慣了25分鐘思考的孩子可能一下子不能接受那麼多的信息量。所以,每一次觀看動畫電影之前,我都會提前幾天給小馬看電影預告片,把自己看到的內容簡介(雖然非常很限,甚至有誤差)繪聲繪色地講給他聽,讓他在看片前對全片的主線內容有一個大致的瞭解。觀賞之後,還會再和他把整片的情節再你一言我一語地複述上一兩遍,連小細節都不放過。

看動畫,首先是為了娛樂,但也不能只有娛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