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国青少年玩“汉服”这么多年,商家也大力炒作,可感觉“汉服”这个概念完全得不到正规学界的认可?

黎珑


首先咱们要明白几个概念

什么是汉服,具体到哪个朝代?目前还没有达成共识

从历史记录的黄帝开始,一直到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除了元、清 是少数民族统治政权,哪一个朝代的服装代表“汉服”?

黄帝、夏商周太遥远,无法清楚了解他们的服饰到底是什么样子, 有人就说,就以秦汉的服装为汉服代表吧。宽袍大袖,看起来挺好看的。唐、宋、明的服装算不算汉服?凭什么呢?没有人说得清楚。

对秦汉服装的了解,多数从影视里看到吧!

在电视里看到的汉服多数据宫廷里的服装,服饰呈现是否正确,尚无法证实,但日常生活的服装却是很少在影视里出现的。

相关的定义:

一是指中国历史上汉朝的服装;

二是指华夏族、汉人或汉民族的‘民族服装’;

三则是把‘汉服’视为汉族的服装,狭隘地认为只有‘汉服’才能够代表中国的‘华服’或中国人的‘民族服装’。”

可以看出,目前社会上有关“汉服”的定义和诠释,其争论主要存在两个方面:


其一:将汉服存在时间表述为黄帝时期至明末,因此这种定义并未包含辛亥革命前后曾零星和短暂出现的汉服,特别是21世纪所爆发的汉服复兴运动。


当代汉服已经出现在中国社会的各行各业,穿着汉服已经成为一种媒体界“见怪不怪”、文化界必不可少的现象。因此,这种定义不利于将汉服从“古装”概念中分离。


其二,有些定义将“汉服”概念一分为二,也表示汉朝服饰。一方面,在古代“汉服”“汉衣冠”“华服”等多表示汉族衣冠、中国衣冠,而用来指代汉朝衣服的并不多;另一方面,这不利于强调汉服的民族属性和传承意义。

在当代,几乎所有的汉服复兴者都不承认“汉朝服装”的含义,并对媒体常将汉服称为“汉朝服装”或“古装”的错误报道感到不满。


所以到现在为止,对汉服的定义还没有一个定论。但有一点需要明白:汉服不等于古装



先理解汉文化


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其他三个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印印度、古巴比伦)早就无影无踪,而只有古中国文明流传到现在。为什么呢?

因为华夏文明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而著称,就非常强大的包容性,所以几千年以来,不断地自我改进、完善,发展到今天,成为唯一能承传到现在古文明。而华夏文明以汉文化为主要的线索和其他50几个民族文化共同组成。

汉服也是如此,经过不断与其他的民族文化融合,进行自我改善。

为什么古人总是在干活、吃饭多是跪着,因为那时候汉服是没有裤子的,裤子是赵武灵王从匈奴那里引进来的,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开始,汉服中才有裤子。

汉族人的服装,从春秋到汉唐至宋,一直到明清,均没有一个固定的样式,都在不停地变化。 ‘汉服’其实是一个很虚无的概念,因为汉民族服装总是在不断地发展。


汉文化的强大之处,就是善于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点,进行自我修复,所以,我们何必需要拘泥于什么样式的服装呢?


满大街的古装,只不过是戏服罢了!


国内ERP专题


汉服是一种文化,但不适合大力推广。

因为,首先呢它不适合现在人的生活。大大的袖子,长长的裙摆,走起路来摇曳生姿的同时也当了一块行走的抹布。若是坐办公室的成年人尚可一穿的话,那青少年就完全不行了,莫说是体育课,就是平时的文化课一扫袖子书本落地,一做卷子卷子破碎,想想画面就尴尬。

再次呢它不适合现代人的理念。作

为“汉”服,它是过去一个时代的产物,就像是繁体字,正是因为它属于过去,所以在这个以简约快节奏的当代,它不能作为主流来推广,但可以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

青少年们玩玩汉服,不忘初心,就这样,挺好。



为什么不让用


确实现在很多青少年以及有一些商家对汉服关注与宣传越来越多。有时在一些旅游景点,都会有汉服租赁,可以供游客拍照。会吸引一些群众的围观。但是租赁或是进一步购买的人,却真的不是很多。

我觉得汉服现在还没有得到学界的认可以及公众的认可,其实只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供您参考。

1.没有比较正规的文献,告诉汉服的历史与传承价值,中国现在有14亿人口,但是对于汉服的理解,还是比较片面,可能只知道是古代穿的,那到底有什么讲究,到底什么穿,什么时候穿,为什么这么穿,都不知道,应该对于这些知识有一些基础的普及,让大家熟知,形成一种文化,进行传播。我记得有一次我去故宫,当时确实会被眼前的建筑吸引,但是都是什么宫殿,都是做什么用的,都是谁在用,有没有什么历史典故,你要是没有提前了解,没有找专业的导游,你很难知道的,只能走马观花,拍照与发朋友圈。

2.还有就是虽然很多青少年与商业在炒作,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质量不好的汉服,价格低,留入市场,给很多人,一种感觉就是,这次穿穿而已,也不会长穿。在市场上没有赢得好的口碑,变得鱼龙混杂无形中降低了汉服对大众的印象,我记得有一次,看到地铁里有一群女孩穿汉服,乍一看挺漂亮,要是仔细看一下,你就可以看出质量很差,裙子边上有很多的泥土,确实当时对汉服,有一些失望,对现在在玩汉服的一些青少年有一些失望,被一些人给玩坏了。商家炒作没有底蕴,要是一味的为卖货,那怎么得到大家的认同与推广。

3.汉服,确实有一些地方不太适合,在工作与生活活动中穿着,可以根据时代,进行改装与设计。

4.汉服也可以利用现在的宣传渠道如:明星代言,品牌打造。

5.其实一样东西要是取得大家认可,是需要一段时间的沉淀的,需要坚持,如果你是,就坚持做好的产品,持续用自己的力量传播,终会有结果的。


小怪兽007


首先呢,我们的汉服文化有过两三百年的中断,那在这几百年中我们的服饰文化,受到的各个文化的影响和融合。我们的服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于汉服的了解也就越来越少了,文化中断,也就导致对汉服知识的缺失。

其次,我们的生活节奏比以前要快很多,传统的汉服已经不太适合我们的工作生活节奏。那很多人就会认为汉服已经不适合我们现在的生活了,没有必要再去研究。

然后,我们现在出土的文物中的汉服还是比较少,而且汉服每个朝代都有继承和创新,史料少,汉服还原也少。

最后,青少年们对汉服的喜爱,以及汉服在现在的发展,都是反映我们经济、物质生活的提高满足,那我们又开始追求精神方面的满足。也希望社会各界可以对汉服保持一个正确的态度,不要一听一看汉服就觉得不好,我们不是在复古,是在复兴。我认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需要复兴我们的传统服饰。




国学小菇凉


汉服,就其渊源来看,最早就是用于殡葬,是寿服,后期慢慢发展过程中增加了一些特殊场合仪式的礼服功能,是华夏文明的非遗财富。如果要作为时尚服饰或现代礼仪服饰,可能要有大量的专业投入和开发,不可能一蹴而就。


六季如歌


一个过去时代的服装,虽然,它是中国人的民族文化,为什么传承不下去,一个是时过境迁,一个是按照汉服的搭配,现在的人就没法工作了,毕竟这是工业时代,所以,汉服是没办法流行下去的,只是一时的炒作而已。


雲中漫步作品集


汉服你至少从里到外到发饰发型都要正确才是标准吧,随处可见的穿着运动鞋搭一件裳,自己都不尊重汉服穿搭,凭什么让别人认可呢,传统服饰看看日本,哪怕中国少数民族也行啊[捂脸][捂脸][捂脸]


海军马鹿


本来就是借着文化噱头推广炒作罢了,你看他们喜欢的汉服有几个是难看的?但实际上老百姓的粗布衣服才是当时的主要服装吧。就像宠物一样,除了特殊的,比如没毛的,绝大多数还是好看的,品种金贵的受欢迎。


大叔爱吐槽2236


我认为,现在汉服这个概念有点范大化,所有我们历史上的服装都被叫做汉服,不妥,应该定义为:汉朝的服饰。其他的,特别是“元”“清”的绝对不能叫做汉服。纵观世界,传统文化必须有一个基点,才有益于传承发扬,范围太大就乱套了……


无所谓就无所畏


裤裙有点象汉服的裤子,出门上厕所特麻烦,怕公共厕所埋汰,得先把底裤腿拽手里把着一块脱裤子,忘了就麻烦了,裤腿可以扫厕所了,我以前因为喜欢买过几条,现在不敢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