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宅在家,常常感到焦慮煩躁,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做什麼可以化解這種情緒?

記憶死在那離別的冬天


最近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還沒有結束,很多地方依然要求居民宅在家裡。


打開頭條或者各種視頻APP,有大量鬱悶的博主在講述自己煩躁的故事。仔細分析一下,大都歸結於:經濟原因。


比如在家不工作沒有工資,房貸車貸信用卡面臨逾期;比如收到老闆的降薪或者辭退通知,又面臨房租繳納。


總會有人留言說這些陷入困境的人是不懂得未雨綢繆,或者能力太差,沒有資金積累,才一個多月時間就捉襟見肘。


其實,一個人經濟情況好壞取決於很多因素,比如勤勞,機遇好,有貴人相助等,僅僅具備其中之一併不能保證良好的結果。


我們不是當事人,不瞭解到底發生了什麼情況,所以沒有必要盲目評價對方。


但很明顯,只是焦慮也解決不了問題。房貸車貸如果逾期麻煩會很大,所以儘量尋求親友的幫助,或者和銀行申請,看特殊時期能否暫緩償還。


實在不行,賣房子賣車也可以,如果可以,網上找個工作也行。先要活下來,才有希望。


最害怕就是隻顧上焦慮了。


如果不得不繼續宅,正好趁著這段時間反思自己的生活,是哪裡出了問題,這樣脆弱,僅僅2個月時間就撐不住了。


可以重新做一下家庭的財務規劃。如果是開源有問題,就重新規劃未來,是需要換工作還是需要工作之餘進修以提高自己在人力市場上的競爭力。


每一次災難是挑戰更是機遇。


我記得自己年少時媽媽那一代人面臨下崗再就業,一輩子待在體制中的50,60們非常難受和無助。


在那種情況下,還是有很多人選擇從頭再來,開闢自己的新生活。


我媽媽和她的的同事們開始了艱難的探索。有的開了飯店,有的就擺路邊攤,還有幾個學財務的阿姨乾脆破釜沉舟開了一家小公司,一直經營到現在,效益還不錯。


可以難過,焦慮,但不能讓這種情緒主宰我們的生活。


想辦法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才是每個人應該做的。挺難的,但這也是我們成長的一部分。


蘇西的時光


疫情期間宅在家裡20多天了,我和兒子一點焦慮的感覺都沒有,可是我老公就明顯很焦慮。我分析原因,是因為我們娘倆都忙得沒有時間來焦慮:我忙著在今日頭條寫圖文、發微頭條、寫悟空問答,時間根本不夠用;兒子每天都有網課,還要做作業,連玩手機打遊戲的時間都很少,也沒時間焦慮。而老公沒什麼事做,又不願意做家務,自然就無聊而焦慮煩躁。

下面我們詳細分析為什麼會產生焦慮情緒,然後再提出化解這種情緒的幾個有效途徑。

一、 認識焦慮情緒產生的原因

因為疫情,長時間宅在家裡,會產生焦慮情緒的原因主要基於以下幾點:

1. 對疫情的恐懼。現在信息發佈渠道多,各種自媒體發達,每天看到數字在變化,對病毒和疫情的具體情況又不瞭解,難免就會產生恐懼心理,擔心自己在之前某個不起眼的瞬間就被感染,或者擔心家人。尤其是那個15秒就被感染的視頻在網上走紅之後,心裡更加恐慌。各種擔心恐懼就造成了焦慮情緒的形成。

2. 無處可去的憋屈。家裡總歸是空間有限,宅在家不能出門,身體得不到活動,自然感覺渾身不帶勁,難受。我們部門的工作群裡,大家就都在羨慕部門主任家住大別墅,可以樓上樓下來回活動。很多人都流露出在家空間太小,時間長了難受的情緒。

3. 無事可做的無聊。整天宅在家,開始幾天還好,可以睡懶覺、看看電視劇、刷刷微博,時間長了,便也覺得無趣。家務活倒是不少,但是又不想做。不象正常上班那樣,完成了工作任務,有成就感和滿足感。而這些宅在家的時間,感覺就是在無所事事中重複著一天又一天的時光,所以心裡也空虛而焦慮。

4.無法充分表達的憋悶。表達和溝通、人際交往是人類必不可少的心理需求。疫情期間,我們不能出門,更不能串門、聚集,無法和親戚朋友相聚,充分表達情感和內心。每天在家都是面對兩三個家人,時間一長,便會有憋悶的感覺,尤其是對一些外向的朋友而言,更是這樣。

二、如何化解焦慮情緒

1.規律作息。疫情期間,因為不用去辦公室上班,每天24小時都呆在家裡,很容易便作息混亂,分不清白天黑夜了。晚上精神足,熬夜刷劇打遊戲玩手機到半夜還沒有睡意,然後一覺昏睡到下午。這樣一來,人的生物鐘完全被打亂,身體機能自然會產生反應。

因此,在這段宅在家裡的日子,保持規律的作息非常重要。早上按時起床,三餐準時吃飯,晚上不熬夜,不晚於12點睡覺,對身體健康和精神愉悅會起到良性的作用。

2.瞭解病毒防控的科學知識。多關注新聞、官方發佈的信息,正確認識病毒的知識和防控要點,不被網上五花八門林林總總的各種信息所幹擾。

3.充實自己的時間,轉移注意力。讓自己忙起來,就沒有時間來考慮那麼多問題了,注意力轉移到所忙碌的事情上了。比如,我這段時間,雖然是宅在家裡,但感覺比上班還忙。寫頭條的文章、微頭條就佔去了我大多數時間,還要抽空做悟空問答,基本上從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覺都沒有空做家務和其他事情,所以根本就顧不上無聊焦慮了。所以,無事可做的朋友,可以找點事情來做,比如自媒體,只需要一個手機就能做,簡單還有收益;又比如看書,平時也沒有這麼多的時間來閱讀,現在剛好是個機會,可以多看一些好書,如果家裡沒紙質書,網上讀電子書也非常方便。總之,不能讓自己太閒,有句話不是叫“閒得發慌”嗎?

4.激發成就感。不管做任何事情,要找到能激發自己成就感的點,得到自我心理滿足。比如閱讀吧,建議邊看邊做讀書筆記,這樣一本書看完,自己再理一下讀書筆記,就能在這種讀書中得到收穫,心中會有獲得感。做自媒體就更不用說了,每一個內容發出去,有點擊率獲得讀者肯定,滿滿的成就感。

5.線上溝通。但現在即時通訊那麼發達,我們完全可以通過語音、文字、視頻等多種方式,加強和親朋好友的交流和溝通。反正大家都是宅在家裡,都有比較充裕的時間。通過語言表達,也獲得情緒能量的釋放。

總之,疫情期間,需要大家都遵守防控規定,減少出門,儘量呆在自己家裡。但困難只是暫時的,隨著新藥的推出,解禁的日子不會太遠。我們正好可以利用這段清靜的時間,做一些自己平日想做卻又沒有時間做的事情,調適好自己的心理。待得百花盛開時,必當春山樂逍遙!


職場曼姐


我來講一講我們跟焦慮的老母親鬥智鬥勇的故事。

疫情期間,各大醫院開始門診正常治療的時候,老母親就去醫院看了她的“心理醫生”。

老母親的心理醫生其實是她心內科的主治醫生,因為她一開始感到心裡不舒服,焦慮煩躁,夜裡睡不好覺,如果跟她講話聲音大一些,那她就會感到委屈難過,忍不住想哭,這種情況持續一個多月沒有改善之後,我就給她掛了心內科(當時以為心臟有問題)的專家號讓她接受治療。

恰巧這個大夫非常耐心,詢問也非常仔細,還跟老母親出點子讓她開心,老母親說跟他聊天心裡很舒服,就一直讓這個大夫治療。

大夫一聽老母親的症狀就診斷為焦慮症,開一些對症的藥吃一段時間之後改善不少,但是疫情期間,原本有節奏的生活被打亂之後,老母親又陷入這種煩躁不安的狀態。

接近一個多月的接觸之後,我發現老母親焦慮煩躁不安的情況有以下兩種。

第一:沒有工作沒有收入。

原本老母親有自己的工作,疫情期間沒有復工,她不是合同工也就沒有收入,讓工作激情飽滿的她一時之間陷入煩躁不安的情緒。

第二:她沒有可以打發時間的事情可做。

在家閒得無聊的我們可以網上衝浪打發時間,但是老母親知識量不夠,也玩不好網上這些東西,她的時間就出奇的漫長。

看著她的情緒越來越不安,我從以下幾個方面給她做了調整。

①:給她吃定心丸。

醫院門診時間恢復以後,我就預約了她的主治醫生,讓她去繼續接受治療,病人本來就是從醫生那裡得到安慰,醫生的囑咐就是他們的安全感,相當於給她吃了一顆定心丸。

②:給她開工資。

沒有工作收入之後,我們還在上班有收入,老母親在家洗衣做飯,我就給她開工資。作為孩子給的太多老母親也不會要。

每月我發工資之後就給她一千塊,告訴她這是你在家辛苦應得的。平時讓她買菜什麼的,家裡缺的水果牛奶這些常用的我都會週末補齊,所以她的錢也完全夠用。

給她錢是為了讓她在家所做的事情得到我們的肯定,她出去工作也是得到別人的肯定,這就會讓她覺得自己還有作用,也不會有我是家庭累贅這樣的想法。

③:教她網上衝浪。

把我們每天網上衝浪的時間留一點給她,就可以教會她玩一款app。我教她玩抖音跟視頻軟件看電視。

她認識的熟人大部分在玩抖音,所以讓她也加入這個行列,跟熟人聯絡起來,也就有的可聊。她自己在抖音上還可以學習一些新的菜譜,給我們變著花樣的做飯,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

視頻軟件我就投其所好,下載一些她喜歡看的電視劇,無聊的時候打發時間是再好不過的了。

現在老母親情緒已經比之前好太多了,平時她自己也會去人比較少的公園溜溜彎,每天走一萬五千步是她的目標,並且我哥教會了她螞蟻森林種樹,走起路更帶勁了。

把我們的時間留一點給父母,教會他們接受一些新的東西,就像他們曾經教會小時候的我們學習一樣,老少皆宜、皆大歡喜的局面是我們最願意接受的,如果你們的父母也有這樣的情況,可以參考一下。


mi米


我已經在家裡宅了一個多月了,可以說焦慮煩躁時時刻刻伴隨著我,內心的那種彷徨和無助也只有自己能夠體會。產生這樣的感覺我認為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1、我是辦輔導班的,只要學生不開學,我就得宅在家裡。我曾打算放棄輔導班,去工廠上班,可是我又捨不得我經營多年的輔導班。

2、信用卡、網貸全部逾期,每天催繳電話不斷,可是沒錢怎麼還?每次接到催收電話,內心都處於崩潰狀態。

3、因疫情生活受到嚴重的影響,摸著口袋僅剩下的16元,看看孩子,我們的生活怎麼辦?內心能不焦慮煩躁嗎?

可是我天天焦慮煩躁能解決問題嗎?能讓我擺脫困境嗎?不能,那怎麼做?

作為男人,必須要有擔當,要有責任。我用了一天的時間梳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從下面三點做起:

1、趕快找個兼職,最好是網絡上面的,哪怕一天二三十塊錢,也能解決家庭開支,比我閒著好。將日常生活的維持作為重中之重。

2、將各類信用卡、網貸按照輕重緩急順序列舉一下,積極與平臺溝通,爭取進行推遲還款。實在不允許推遲的,放在一邊,因為確實無能為力,但是還款的意願和態度永遠要有。

3、繼續堅持自己的事業,信心不動搖,那麼多年難得從事自己喜愛的事業,不論再大的困難也要堅持下去,相信疫情很快就結束了。

人只有想開了,才能用顆平常的心,去戰勝內心的焦慮煩躁。相信自己,相信國家,明天一定會更加的美好。


芝麻的情感


你好,首先謝謝平臺給了一個暢所欲言的機會。

自從疫情開始,連續宅家一個月,剛開始時沒有感到焦慮,以為只是一般的傳染病,後來看到封村的時候,才知道情況很嚴重。內心就開始焦慮不安,我們是夫妻共同創業,這一爆發疫情,直接斷了我們的門路,真是寢食難安,還有房貸和後期的各種保險費用,都成了壓的我們喘不上氣的一座大山。

後來刷視頻才瞭解到自媒體,以前看視頻只當是消遣娛樂,沒想過自媒體也是一種職業,也可以賺錢,於是我開始接觸創作視頻和文章,正式加入頭條號的創作之路。以往平時我也喜歡寫作,正好有了發揮和學習的平臺,不得不感謝頭條號平臺的支持,創作的過程雖然收入不多,卻豐富了生活,也帶來了新的希望。

我總結了以下幾點可以拯救我們的焦慮不安:

1.加入頭條號,學習自媒體,原來生活也可以分享,還可能讓你成為達人,這是人生的一個進步,還能找到自己的職業生涯的第二春。每天的創作生活是很美好的,豐富了知識又能交同領域的新朋友。
2.陪孩子學習、做遊戲,一起運動、健身,你會發現孩子的笑聲可以化解煩惱。把以前出去玩的時候拍的美景找出來,和孩子再欣賞一次,足不出門,也可以看圖旅遊。

3.每天早晨提醒自己加油,相信一切會好起來的,正能量的語言也會降低你抑鬱的幾率。

4.唱歌,音樂可以解決憂傷,排解煩惱,尤其那些大自然的天籟音樂,會把你帶到一個你想去卻一直沒有到過的地方。

5.學著做各種美食,各種嘗試,其中的樂趣你只有親自動手才能體會到。我以前有很多想學想吃的,這段時間我是盡情的發揮,不管口味如何,過程才重要。


煙臺小葫哥


為了孩子上學方便,我和妻子租住了一所著名初中附近的房子。可是很不幸,鄰居家一個老太太確診了新冠肺炎。我們這一單元大門被上了鎖,與世隔絕了14天。再加上我所服務的企業不能復工,整個2月份都宅在家裡,被焦慮和煩躁時常襲擾。我們兩口子都是勞碌命,平常都忙得不可開交,掙得是辛苦錢,這一停下來,入項腰斬,壓力陡增。房貸、信用卡、花唄、孩子開銷......把心續擰成了一個一個的結。還好我們都是不愛思慮周祥的人,想不明白就不想,擱置它,拖著它。隔離的14天裡,一塊追劇到凌晨三、四點,睡到中午十二點,起來就琢磨著做吃的,還可以擼貓。順便說下,我們家的貓小妹正月初四生了六隻貓崽兒,妻子接生了它們四個小時,現在都很健康。整天忙活這些能緩解了不少焦慮和煩躁。我個人喜歡填個詞寫點東西什麼的。情人節什麼禮物也沒給妻子買,更不能西餐電影的過,只填了一首《踏莎行》送給她,也就化解了一個應該很貴的情人節,化解了一場宅家的焦慮和煩躁。


留君明月


這次疫情,讓我體會到:時代是灰塵,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塊石頭或者大山。

我有家人在春節前查出癌症,而且是晚期。而春節後的北京,專家號急劇變少,找黃牛也掛不到,很多醫院不收治。而且因為嚴重的癌痛,每天下午會發燒幾個小時,出門怕被人測體溫。

就這樣我們求醫兩週,痛苦過、也憤怒過,有過失眠和焦慮。那幾天,我不願意看李文亮的死,也不願意到網絡上看大家的憤怒,我想我必須先照顧好自己。還好,我們在不斷的碎碎念和不斷的研究各類掛號體系、醫療APP後,醫院有眉目了。

同時,這兩週,我也全面的開工。做職業輔導的我,這兩週幫助7位同學免費修改簡歷,一對一電話輔導8位同學求職和進行職業選擇。

基於以上經驗,關於疫情宅在家裡的煩躁和焦慮,我想我是有些經驗的,既包括個人體驗,也包括我輔導同學的總結提煉。

第一,大背景下,全新的體驗要接納且描述出來。

不論是我和家人看病的經驗,還是大家被迫宅在家裡的經驗,我們都出在同一個大背景下。這次肺炎疫情讓我們都經歷一種前所未有的大範圍在家保持自我隔離狀態,被迫的從消費主義生活中脫離出來,資產、名聲、人脈這些日常特別有存在感的東西都短暫的被我們放下了。

那麼平日裡我們積累的人脈、社交、任務、以及消費習慣給我們帶來的存在感也漸漸遠離。時間久了,孤島感和不真實感會襲來,形成一種彌散式的無聊和焦慮。這種焦慮,不像直接被人拒絕那麼尖銳,但是卻如同陽光下的灰塵,無所遁形。

如果原來就有不滿情緒在,那麼這種獨處更會放大。比如年前失業或辭職,那麼會焦慮空檔期延長而且自己還沒找到工作。比如本來就和家人有意見分歧,那麼現在會矛盾更加明顯。或者本來就沒想好是考研還是就業,現在更覺得不知道怎麼決定了……

所以我的第一個建議是,要體會自己在無聊、隔離狀態下的感受,描述的越清楚越好。描述情緒,本身就是極強的治癒。比如英國情緒史學家蒂凡尼•瓦特•史密斯創作了一本《心情詞典》,包括800多種情緒,就是要大家按圖索驥,能細膩又精準的體會到自己的情緒。

第二,找人你來我往的聊天。

海陸空的尋找能和你聊聊的人。馬克思說: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而隔離狀態讓我們的社會關係變少,自然也就真實感變少。所以與家人嘗試聊天,與朋友嘗試溝通。我大概每週安排兩位輔導的同學進行電話,每次40分鐘左右。每次電話,我都會先聊聊家人在那,這次疫情受影響了嗎?你現在在哪,和家人在一起嗎?甚至會問問對方有沒有男朋友女朋友,然後再開始進入輔導主題。


也許,有時候我們和家人聊天沒說幾句就著急了。那麼著急完之後接著聊。不要放棄聊天,在你來我往的言談中,很多模糊的想法會變得清晰,很多擔憂會得到回應。

第三,堅持工作、學習和運動。

工作和學習,在這個時候已經不僅僅是為了讓我們成長和職業發展,而是緩解煩躁的法寶。這段時間,我堅持寫作,也堅持為同學們修改簡歷。在我看到一位同學的簡歷時,我會暫時的忘記家裡的事情,投入到工作中,哪怕半個小時。那種深度的沉浸,也能有效的緩解煩躁。所以堅持工作和學習,等於給自己一個多樣性的空間了。


同時,如果嘗試了很多軟件都不管用,不如試一試返璞歸真的學習,放下所有電子設備,開始使用紙質書和記事本。第一,看書,一頁頁的細看,並且做批註。第二,看完之後,將重要文字和讀書體會,摘抄到筆記本上。每個人的習慣不同,也許學習類軟件隊友的同學很有用。但是對我來說,迴歸最原始的方法,反倒是能讓我切實行動起來,並且有收穫感。

當然堅持工作和學習並不容易,有時候我會想不如去B站追番,何必站起來跳繩或者安排一個輔導電話。那就只能自己做自己的思想工作——站起來活動活動,看看書,打個電話,你會比現在快樂一點的。事實證明,如果哪天工作超過5小時,而且運動了15分鐘、還看書了、寫日記了,我那天就會更快樂,晚上睡眠也會更好。


俗話說,人生不如意十之九八,想要快樂本身就是一個有難度的任務。那麼我們現在都需要面對這個任務。


為好優姐姐


大家好,我談談我個人經歷。

我是1月23日開始休息,2月24日上班。休息了整整32天,應該說回到了讀書寒假的感覺。

在老家的時候,我每天會早早的起來為家人做早飯。由於對美食比較感興趣,我基本會每天提前準備食材(由於不嚴重,採購食材比較方便),然後根據APP 上的特色菜早早地準備早餐,中餐。每天變著花樣,給他們準備美食。父親母親老了,也不願讓他們再辛苦些,既然回來就多出力,即使短短的十幾天也是一份心。讓所有的家人多歇歇。因為感興趣,所以喜歡。

在早餐到中午的時候,我會看著自己準備的書,一般看心理學,管理學(這次帶的社會心理學)。有時間就多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自己。

下午一般會午休一個小時左右,沒有休息。我會了解下疫情情況,簡單看下。然後給兩個小孩(哥哥的孩子)教課程,因為讀的專業就是這些,也有些經驗(大學考取的教書資格證),所以這個責任就落在自己身上。不過可以好的方式讓他們更好的記住內容,也是很開心的事。而且我發覺忘了許久的唐詩三百首都又記起了好多,也能學到不少單詞,(目前小學的單詞是我們以前高中很多才學到的)也算是意外之喜。

晚上我會和家人聊聊天,或者和小孩玩玩紙牌。由於不喜歡看電視劇,所以基本我看新聞聯播結束,我就和小孩玩紙牌或者小遊戲。基本要休息了,我會看看家裡有什麼食材。然後看看可以準備做點哪些。然後材料不足了,會在早晨吃好早飯去買些。

我想這次的疫情是給國家鍛鍊實戰的機會。也是給予我們自己和家人相處的時間,能夠難得為家人提供更舒適的休憩和美食。為家人的同時,也是提升自己,關鍵還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真的很不錯。

🇨🇳中國加油!我們自己也更需要加油!


知秋莫名


疫情期間我經歷了這樣幾段生活,極端忙碌-無所事事-自娛其樂。

2.1號到2.15號,這期間因為工作需要,我在家上網課,從早上8點上到晚上7點半(有時候是晚上10點),每天都是時間安排的很滿,沒有什麼太多雜念。

2.16-2.20,這幾天屬於很閒,給學生整理複習試卷發給他們,部分有問題給他們解答一下,剩餘的時間就是宅家看小說刷視頻,剛開始還好,後面真的是無聊到爆炸,小說沒啥好看視頻看的也是沒勁(很多重複的)。

2.21-至今,有感於不能這樣閒。給自己設置了一些時間做一些小任務。上午整理教學筆記講義,歸納整理優秀題型,做題和分析題目,給學生布置作業和批改作業。下午閱讀兩小時,寫寫頭條做做問答,然後看一小時視頻(紀錄片人生第一次,朗讀者)。晚上陪家人看新聞、聊天,睡前看會詩和歷史。一天也過的很愉快。

分析中間那段時間的無所事事狀態,屬於淺焦慮。焦慮產生的原因是因為自身的述求和當前的境遇不匹配,想成長卻在荒廢時間,那是一種自我的譴責,有一種負罪感。讓自己不焦慮或者放下最好的方法就是找一些事,讓自己有事可做,並且這些事是有益自己的無論精神上還是身體上的。這樣通過忙碌和安排讓自己充實起來,這樣焦慮自然就減輕消失了。


閒聊教育


下面我就這個問題發表下自己的一點見解,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疫情期間,你焦慮煩躁過嗎?說實話,剛開始我也焦慮煩躁過,原本一切的照舊模式,原來的計劃,一下子全被打亂了。就連自己的身體原本應有的節奏也都亂了。也就是說連自己的身體和內心原有的規律全亂了,不知道後面怎麼去做和麵對,於是乎焦慮煩躁起來了。後來我嘗試著去看電視化解這個問題,可是內心還是平靜不下來,所有症狀依然照舊。

後來某天,我無意中玩弄起我的手機,發現我原來感興趣的APP——今日頭條,於是一下子發現時間過得很充實。在今日頭條裡面,我結交了不少來自全國各地的朋友,他們身上都有著各種不同閃耀的光芒,值得我去努力向他們學習。從與他們相識到相知,與他們共同交流經驗,共同學習提高自己時,中間加上科學合理的身體鍛鍊,我發現時間過的很快,一下子又忙碌充實起來了,也不在焦慮煩躁了。

以上就是我本人的親身體會。通過上面的例子,我發現要改掉焦慮煩躁的最好的方法就是:你自己去嘗試尋找一個你感興趣的事情去做,因為有了興趣忙碌充實起來,再加上科學合理的身體鍛鍊,過幾天形成規律,你也就不會再焦慮煩躁了。首先要學會放下當下的事情,後面的事情到時候再去分析解決吧!

以上就是我給大家的個人見解,不知道能否幫助到你們。也歡迎大家互相關注,交流分享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