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钢丝上的农村父子


回顾钢丝上的农村父子


四川省南江县元坝村,6岁的张望头戴安全帽,双手握着平衡杆,一摇一晃地在只有小拇指粗细的钢丝上行走,
而他的父亲张禹正举着手机进行直播,这样日复一日的训练已经持续了半年时间。在这位34岁的农村父亲看来,
“农村娃娃起点低,再怎么努力读书也拼不过大城市的”,或许眼前的这根钢丝可以带领儿子通向一个
“能改变命运”的世界。郝文辉/摄(本栏目由华夏银行特约)

回顾钢丝上的农村父子


张禹前年结束打工生涯,暂时离开远在江苏的妻女,回到四川老家专心培养儿子望望。
他琢磨出了一系列项目来训练儿子,并在手机上进行直播,没想到其中的“走钢丝”
让望望成了一名“小网红”。从来没接触过钢丝的他,每天都会花几个小时陪望望走钢丝。
图为2017年7月21日,张禹坐在沙发上,望望在旁边倒立玩耍。
背后的墙上贴着儿子在幼儿园挣的“运动小健将”奖状。

回顾钢丝上的农村父子


张禹保持着固定的作息,每天早上五点多就起床带着孩子开始训练,9点左右再回家吃早餐。
图为望望在河堤旁的护栏上走钢丝,钢丝离河床12.5米高、足有1公里长。

回顾钢丝上的农村父子


暑假期间,张禹将9岁的女儿从江苏接回了老家。女儿张扬对走钢丝挺有兴趣,
也跟着弟弟学了起来。这天,心急的张扬想超过弟弟,试图蒙眼走钢丝,


结果一不小心从河堤上摔了下来。张禹说一开始就不支持女儿练这个,
“她性子急,心不静。而且比张望大3岁,知道怎样偷懒了。”
随后的几天,他没有让女儿再跟着望望一起走钢丝。图为望望咧着嘴巴给父亲看姐姐刚才擦伤的地方。

回顾钢丝上的农村父子


望望练习走钢丝最惨的代价是摔掉一颗门牙。“网友喜欢看钢丝越晃越好,越惊险越好,


可是这个我没有办法。望仔摔掉门牙那次,有人评论‘哈哈哈,怎么没摔死啊?’
我当时心里像刀割一样,从那之后我就觉得网络上好些人都疯了。”张禹说。

回顾钢丝上的农村父子


望望平时走钢丝的“训练基地”在后山老屋旁的生姜地里。每天下午5点以后
,张禹都会带着儿子过来训练。为防止儿子掉下来摔伤,他会经常给田里松土,


清掉大点儿的石块,“这样掉下来起码不会断胳膊断腿了”。但他心里很清楚,
就算把土翻得再松,儿子掉下去时,那种痛还是要孩子自己受。
他反复提醒自己不能心软:这个家已经为儿子成材被迫分隔两地,怎么着也不能半途而废。

回顾钢丝上的农村父子


自从开始练走钢丝,望望很“费鞋”。但很多时候因为更易掌握平衡,脚底感觉好,


望望总喜欢穿已经磨到见了底,垫了两层鞋垫的旧鞋。

回顾钢丝上的农村父子


练累了不想下来的时候,望望就直接在钢丝上往地里撒尿。
日落时分,湿热的天气和山里“黑猫子”的叮咬让孩子吃了不少苦头,
张禹也只能让望望穿上长裤、套着护臂,坚持训练。望望不觉得走钢丝苦,他感觉挺好玩,能“长肌肉”。

回顾钢丝上的农村父子


休息间隙,两个孩子在老屋旁追赶圈养的鹅。

回顾钢丝上的农村父子


除了走钢丝,张禹还让望望练习打沙包、举杠铃、舞棍、蹲马步、攀岩等项目。
张禹觉得这些寓教于乐的方式能让儿子锻炼身体,提高综合素质:“我在外面花了20多年才明白,
农村孩子走老路始终是行不通的。以后可能到处都是机器人,人身上如果没有才艺和能力,真的不行的,会被淘汰的。”

回顾钢丝上的农村父子


这些训练内容和训练器具,大都是张禹自己琢磨出来的,“攀岩”也是,
张禹用捡来的网线打了个结,拿来给望望练习用。河堤的角度并不陡,
但还是引来不少路过的群众驻足观看。一些人对孩子的安全表示担忧,
张禹便跟大家说,这是孩子的兴趣,他也非常注意孩子的安全。
“我何尝不想让孩子学钢琴、学舞蹈,可我没那条件。”张禹说。

回顾钢丝上的农村父子


在此之前,张禹曾试图靠打工改变全家命运,但闯荡近20年后,除了一身伤也没攒下多少钱,
他觉得不会有比农民工更可怜的职业了。虽然村子里每年也有孩子考上大学,
但更多的还是念了职校或者直接外出打工,张禹发誓,不能让儿子走上这条老路。
图为7月20日,适逢晴天,张禹扛着厚重的垫子准备晒稻谷。

回顾钢丝上的农村父子


张禹认为自己比妻子更适合教育孩子,所以妻子留在江苏打工挣钱,同时照看女儿上学,
而他则回到老家和母亲一起种地、照顾儿子,同时做一些域名、商标类的投资。
“以后有机会还是要送孩子到外面读书,我们这里的教育质量真的不如大地方。
跟姐姐相比,望望连普通话都不会说。”张禹感叹道。

回顾钢丝上的农村父子


农忙时节,张禹准备用背来的牛粪给生姜地里施肥,这四五亩地将是他今年比较靠谱的收入。
父亲前年去世后,回到老家的张禹一开始连地都种不好,但后来通过自己琢磨,他干了些以前想都没想过的事情。
“我想孩子以后能学到我一些东西,虽然我文化水平低,但是有些文化高的人未必会我能做的东西。
可能最大的才艺就是没有才艺,而是一种随机应变的能力。”

回顾钢丝上的农村父子


张禹每周都会和远在江苏的妻子打电话。妻子知道张禹训练孩子走钢丝的事情,
她说在教育孩子方面主要还是听丈夫的。7月21号下午,张禹在和妻子汇报张扬逞能走钢丝摔跤的事,
他让女儿自己跟妈妈说。张扬知道他们在说她的“坏话”,一脸不高兴地跑开了。

回顾钢丝上的农村父子


母亲也为张禹付出了很多,平日里做饭、干农活、照看小孩。后来有很多亲戚打电话过来骂张禹对孩子不好
,都被母亲默默挡着,没有将这些话告诉儿子。图为张禹和母亲一起在田边的树上固定望望需要走的新钢丝。

回顾钢丝上的农村父子


张禹家门口有个榨油坊,等候榨油的邻里跟拎着个破轮胎回来的张禹打招呼:
“张三,回来啦?”虽然他们大多数并不认同张禹培养儿子的方式,


认为他是个“哈娃儿”、“疯子”,但张禹觉得这并没有影响到自己和邻里之间的关系,
后来索性干脆改了网名,叫“张三疯”。

回顾钢丝上的农村父子


望望通过走钢丝“走红”后,商演和电视节目邀约纷至沓来。但张禹坚持不参加商演,
“孩子的学习是第一位的,练钢丝只是为了培养他自信、自立的能力。如果靠这个挣钱,


他一辈子都只能做这个了。我儿子不是卖艺的,更不是耍杂技的。”张禹觉得这是培养儿子的初心,
不能变。图为张禹在楼下陪望望练钢丝玩耍的时候,在旁边看热闹的大叔竖起了大拇指:
“这就是你家儿子吧,我看他表演得好啊,是个奇才!”

回顾钢丝上的农村父子


每次有人来采访,张禹大都会带他们来饭馆点几个菜招待一下。一次,因为被人拍到望望跟着大人喝了一口啤酒,


张禹饱受谩骂。“什么喝两瓶都是瞎说的,喝一点点没关系,我不是专家,只是个农民。
但是碳酸饮料之类的,我也是不让他喝的。”

回顾钢丝上的农村父子


自从被媒体报道后,张禹遭到越来越多的批评,很多人质疑他在利用孩子赚钱、虐待孩子。
“我始终觉得所谓的网红特别俗,虽然我也俗,但是没他们那么俗。有时候直播主动跟人要礼物,


那和乞丐有什么不一样吗?”不过,张禹也说坚持初心是一件非常纠结和痛苦的事,他现在还欠着别人的债。
不久前,张禹把五万粉丝账号挣的2000多元全部取出,订做了一百个书包送给了儿子所在的幼儿园。
后来他觉得那个直播平台低俗,就换了一个直播平台,如今每个月的直播收入甚至不到一百块钱。

回顾钢丝上的农村父子


对于开直播的目的,张禹说不明白,但是对这个不善表达的农民来说,外界的不理解让他觉得孤独、乏力,


直播有时候就是为了“找有共同语言的人”。“用世俗的眼光接触任何东西都会变味的,很多人说我疯了,
但我觉得是他们病了。”张禹说。不过,望望能因此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张禹觉得也是个好事情,这是儿子的本事。

回顾钢丝上的农村父子


然而,望望几乎没有同龄的玩伴。曾经有个孩子跑到家里和望望一起玩,可一个下午过去,
家里突然来了个怒气冲冲的家长就把孩子领走了。放假的时候,张禹希望孩子能多休息一会儿,


也很少让孩子独自出门玩耍。张禹说,“拔了周围的树,剩下的那棵就容易死。
所以我接女儿回来让他俩一起玩。”图为白天休息的时候,望望不想睡觉就缠着奶奶和姐姐玩游戏。

回顾钢丝上的农村父子


女儿张扬出生时因为难产导致一只眼睛先天弱视。为了让张扬老老实实听自己的话纠正视力,
张禹让她自己上网查找弱视的纠正方法。但是没过一会儿,两个孩子在电脑上看起了动画片。


因为“不务正业”看动画,张禹罚他们对着墙蹲十分钟马步,然后三天不许看电视。

回顾钢丝上的农村父子


姐弟俩有时也会闹矛盾。7月22日,张望和张扬因为分一盒巧克力发生了矛盾,张禹牵着“演哭戏”的张望回家。

回顾钢丝上的农村父子


望望长身体的速度很快,不到一年,买的鞋子已经完全穿不下了。6岁的望望有时候说的话像大人一样,
一次张禹忘了东西,望望就跟他说,“爹,你脑子不好使了。爹,你老了。”

回顾钢丝上的农村父子


看见张禹准备剃胡子,望望抢过剃须刀“孝敬爹爹”。张禹说,“现在他只有6岁,


但说话做事的思维能力已经像10岁的孩子了。望望身上有很多能量,我相信以后他一定能超越很多人。”

回顾钢丝上的农村父子


张禹家新盖的房子没刷墙,是因为他觉得这样更“自然”。房子没有做隔热措施,三伏天暴晒后,
夜晚的屋子并不比白天凉快。晚上9点钟,望望热得不想吃饭,他开始闹情绪,想脱成“精麻溜”。

回顾钢丝上的农村父子


天气炎热难耐的时候,张禹有时会带着孩子们到几公里外的河里玩。捡螺蛳、游泳,
这些都是两个孩子在暑期里最喜爱的活动。

回顾钢丝上的农村父子


7月21日,奶奶带着姐弟俩到舅爷家做客,路上两个孩子让奶奶给他们编了草帽。
张禹老家除了两个姐姐就没有本家亲戚了,自己一家过得挺孤独,找祖居一直是他的一个愿望。
另外,他想以后让望望学武,“走钢丝只是一时的,以后不会走一辈子的。
学武是望望爷爷当年的意思。但是少林一年的学费可能好几万,对现在的我来说是不可能的事。”

回顾钢丝上的农村父子


张禹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他计划今年秋天能给望望申请一个“1680米河堤障碍快速走钢丝”的吉尼斯纪录。
不过现在觉得能不能拿下来无所谓了,“更重要的是持之以恒培养孩子的能力。”
图为一次做直播时,张禹发现望望的双手因为握平衡杆磨出了茧子,他叮嘱儿子:“莫抠,破了要留疤的。”

回顾钢丝上的农村父子


太阳落山了,蒙着眼的望望即将走完最后一个来回。在这条细长的钢丝上,望望从春天走到了夏天,
他也不清楚自己还要走到什么时候。晚饭后,望望拿着他的卡通书,跟奶奶和爸爸说起自己的梦想,
“我想当太空人!以后我看到火星(流星)了要许个愿,这是秘密不告诉你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