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何终其一生都没有称帝?

曹操为何终其一生都没有称帝?

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由来已久,我今天再把它拿出来说,不是我有多么深刻的见解,主要是有三个目的,一来该水的时候水一次,看看司马温公的评价,二来汇报一下我读《资治通鉴》的一点粗浅收获,三是邀请大家共同探讨。

曹操为何终其一生都没有称帝?

我们就先看看司马温公在《资治通鉴》中是如何分析曹操不称帝的,老先生洋洋洒洒用七百字,从曹操不称帝的分析中,直接透析了两汉覆亡的根本原因。温公说(《资治通鉴》卷第六十八):

教化,国家之急务也,而俗吏慢之;风俗,天下之大事也,而庸君忽之。夫惟明智君子,深识长虑,然后知其为益之大而收功之远也。光武遭汉中衰,群雄麋沸,奋起布衣,绍恢前绪,征伐四方,日不暇给,乃能敦尚经术,宾延儒雅,开广学校,修明礼乐,武功既成,文德亦洽。继以孝明、孝章,遹追先志,临雍拜老,横经问道。自公卿、大夫至于郡县之吏,咸选用经明行修之人,虎贲卫士皆习《孝经》,匈奴子弟亦游太学,是以教立于上,俗成于下。其忠厚清修之士,岂惟取重于搢绅,亦见慕于众庶;愚鄙污秽之人,岂惟不容于朝廷,亦见弃于乡里。自三代既亡,风化之美,未有若东汉之盛者也。及孝和以降,贵戚擅权,嬖幸用事,赏罚无章,贿赂公行,贤愚浑淆,是非颠倒,可谓乱矣。然犹绵绵不至于亡者,上则有公卿、大夫袁安、杨震、李固、杜乔、陈蕃、李膺之徒面引廷争,用公义以扶其危,下则有布衣之士符融、郭泰、范滂、许邵之流,立私论以救其败,是以政治虽浊而风俗不衰,至有触冒斧钺,僵仆于前,而忠义奋发,继起于后,随踵就戮,视死如归。夫岂特数子之贤哉,亦光武、明、章之遗化也。当是之时,苟有明君作而振之,则汉氏之祚犹未可量也。不幸承陵夷颓敝之余,重以桓、灵之昏虐:保养奸回,过于骨肉;殄灭忠良,甚于寇雠;积多士之愤,蓄四海之怒。于是何进召戎,董卓乘衅,袁绍之徒从而构难,遂使乘舆播越,宗庙丘墟,王室荡覆,烝民涂炭,大命陨绝,不可复救。然州郡拥兵专地者,虽互相吞噬,犹未尝不以尊汉为辞。以魏武之暴戾强伉,加有大功于天下,其蓄无君之心久矣,乃至没身不敢废汉而自立,岂其志之不欲哉?犹畏名义而自抑也。由是观之,教化安可慢,风俗安可忽哉!


翻译我放在本文后面。从上面的论述里,不难看出,司马温公给出的最为核心的观点就是,曹操“畏名义而自抑”,这里面有两层意思。


一方面,天下教化风俗仍在,很多人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地维护,曹操虽已具备军政上一切必须具备的篡权条件,但若要称帝,还得过这些维护汉室的人这一关,这也是最难的一关。我们之前讲荀彧的时候曾经讲过,荀彧是曹操认可的他的当世张良,是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最大功臣,虽然竭其所学为曹操出谋划策,但对曹操称王都表示反对,又何况他篡权称帝呢,所以曹操杀了他?当然,以曹操当时拥有的权力,他可以有一人反对他便杀一人,有两人反对他可以杀一双,但是,连荀彧这样朝夕相处为他卖命之人都反对,试问他的集团内部,还有多少人明着或者暗着反对他呢?他不敢想,也不敢问。因为有的人可能明着反对,也会有人暗中反对。就在曹操去世的头一年,还发生了孙狼作乱杀害陆浑县主簿归附关羽,曹操险些迁徙许都以避关羽之锐;同样的,钟繇极力举荐的人才魏讽密谋袭击邺城,钟繇因此而被免官。暗中反对曹操的人,太多了。

曹操为何终其一生都没有称帝?

另一方面,来自于曹操的内心。如果上面分析的是客观条件,那么现在就要说说曹操的主观想法。曹操首先是汉朝臣子,他不管如何枭雄,都是汉朝教化风俗滋养的子民,他内心有那么个摇摆不定的底线,他鼓起勇气突破了,他就能走出篡权称帝的一步;他心有所戒,不管是为了不忘初心也好,还是担心激起民愤,把曹魏置于全民公敌也好,他不敢踏出这一步。综合起来,有不敢的成分,也有不想的成分,更多的是不想的成分。我们之前也讲过,在《资治通鉴》卷第六十六,建安十四年,也就是他死前十年时,他曾发布一个公告,其中说“

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使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再有,孙权上表向曹操称臣时,希望曹操“称说天命”,曹操把孙权的信给大家看,说了两句话,一句是“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邪”,意思是孙权这小子是要把我放在火炉上烤吗?然后以陈群为代表的群臣都异口同声建议曹操正式登基称帝,曹操又说了一句话:“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如果上天要我做皇帝,我还是当周文王吧。这个意思是很明显的了,我只做曹魏政权的奠基者,那至于我的后人能否做周武王姬发,那就是后世的事情了。

曹操为何终其一生都没有称帝?

孙权上书的第二年,曹操在洛阳去世,曹丕即位,在当年十月十三日,“汉帝告祠高庙,使行御只大夫张音持节奉玺绶诏册,禅位于魏。王三上书辞让,乃为坛于繁阳,辛未,升坛受玺绶,即皇帝位,燎祭天地、岳渎,改元,大赦。”当年十月二十九日,曹丕三让之后,即位称帝,改年号为黄初,这一年,也称黄初元年,十一月,曹丕尊奉汉献帝刘协为山阳公,追尊祖父太王曹嵩为太皇帝,父亲魏武王曹操为武皇帝,卞氏为皇太后,刘协奉献自己的两个女儿给魏文帝曹丕做嫔妃。


至此,“建安”至二十四年,被“黄初”终结。

文章最后,为大家翻译司马温公的评语,古汉语功底较好的朋友们请忽略:

教化,是国家的紧要任务,而俗吏却不加重视;风俗,是天下的大事,而庸君却对此疏忽。只有明智的君子,经过深思熟虑,然后才知道它们的益处之大,功效之深远。汉光武帝刘秀逢汉朝中期衰落,群雄蜂起,天下大乱。他以一介平民,奋发起兵,继承恢复祖先的事业,征伐四方,终日忙碌,没有空闲,仍能够推崇儒家经典,以宾客之礼延聘儒家学者,大力兴办学校,昌明礼乐,武功既完成,教育和感化的德政也普遍推行开了。接着是明帝刘庄、章帝刘炟,遵循先辈的遗志,亲临辟雍拜见国家奉养的三老五更,手拿经典向老师请教。上自公卿、大夫,下至郡县官吏,全都选用熟悉儒家经典、品行端正的人,就是虎贲卫士也都学习《孝经》,匈奴贵族的子弟们也要到国家设立的学校学习。因此,教化建立于上,风俗形成于下。忠诚、厚道、重视道德修养的人,不仅受到高官的尊重,也为百姓所仰慕;卑鄙、邪恶、下流之徒,不仅不被朝廷容纳,也被乡里鄙弃。自从夏、商、周三代灭亡之后,教化风俗之好,还没有象东汉那样兴盛过。可是,到汉和帝刘肇以后,皇亲国戚独擅大权,奸佞小人得势妄行,赏罚没有标准,贿赂公行,贤良愚劣不分,是非颠倒,可以说是大乱了。然而东汉王朝仍然能够延续,不至于灭亡,原因在于上有公卿、大夫袁安、杨震、李固、杜乔、陈蕃、李膺等人,不惜冒犯龙颜,在朝廷上据理力争,运用公义挽救危乱;下有身为平民的符融、郭泰、范滂、许邵之辈,以民间舆论矫正已经败坏的社会风气。所以,政治虽然污浊,而风俗却不衰败,甚至有人甘愿冒斧钺诛杀的危险,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忠义之心更加激奋,紧紧跟随,虽接踵被杀,仍视死如归。这难道只是他们几个人的忠正、贤德吗?也是汉光武帝、明帝、章帝遗留的教化使他们如此。在那时,如果有贤明的君主发奋振作,则汉朝的统治仍然不可估量。不幸的是,经过伤害、衰败之后,又加上了昏聩暴虐的桓帝刘志和灵帝刘宏,保护奸佞,胜过骨肉之亲;屠杀忠良,胜过对待仇敌;百官的愤怒积压在一起,天下的不满汇合到一处。于是何进从外地召来了军队,董卓乘机夺权,袁绍等人以此为借口向朝廷发难,使得皇帝流亡,宗庙荒废,王室倾覆,百姓遭殃,汉朝的生命已经结束,无法挽救。然而各州郡掌握军队、占据地盘的人,虽然你争我夺,互相吞并,却没有不以尊崇汉朝为号召的。以魏武帝曹操的粗暴强横,加上对天下建立的大功,他畜养取代君王的野心已经很久了。但是,直至去世,他都不敢废掉汉朝皇帝,自己取而代之,难道他没有做皇帝的欲望?还是畏惧名义不顺而克制自己罢了。由此看来,教化怎么可以轻视,风俗又怎么可以忽略!

【今日小抄】

①其忠厚清修之士,岂惟取重于搢绅,亦见慕于众庶;愚鄙污秽之人,岂惟不容于朝廷,亦见弃于乡里。

②保养奸回,过于骨肉;殄灭忠良,甚于寇雠;积多士之愤,蓄四海之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