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岳飛被害大理寺入手,分析南宋滅亡的主要原因

引言

中華上下五千年,回望歷史的長河,朝代更替,英雄輩出,每一個朝代不管國力強弱,不管存亡長短,都會有名人出現,他們或是文臣,或是武將,每一個人都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故事,為世人所傳頌。歷史上,有那麼一個朝代英雄輩出,但依舊國力衰微,有那麼一個朝代滿是愛國之士,仍舊忍辱求和,它就是南宋。

仰觀中國歷史,歷朝歷代之中,南宋可謂是最為軟弱的王朝了,不僅國力衰微,打不過遼金,而且在位的君主還樂於割地賠款,以至於南宋的領土版圖,只有可憐的一點。可就是這樣一個軍事軟弱無力,國君樂於偏安一隅的朝代,卻是歷史上仁人志士,愛國將領輩出的朝代,論文臣武將,有張世傑、陸秀夫、文天祥岳飛等人;論詩人詞人,有李清照、辛棄疾、陸游,可就是這麼多仁人志士在,都沒能挽回南宋滅亡的命運。

文天祥,"宋末三傑"之一,南宋時期有名的抗元英雄,愛國詩人。文天祥的故事,想必各位都是耳熟能詳,文天祥是進士出身,以一介文官的身份領兵打仗,戰功顯赫。開慶初年底時候,元朝派兵攻打宋朝,宦官董宋臣便向皇上提議遷都,當時在朝的官員沒有人敢反對。只有文天祥站了出來,上書"請求斬殺董宋臣,以統一人心"。不過因為沒有被皇帝採納,文天祥一氣之下便請求免職回鄉,之後朝廷用人,又將他召回朝中。

從岳飛被害大理寺入手,分析南宋滅亡的主要原因

文天祥畫像

《元史》中有這樣的記載:"獲宋丞相文天祥於五坡嶺,使之拜,不屈,弘範義之,待以賓禮,送至京師。獲宋禮部侍郎鄧光薦,命子珪師事之。"

文天祥率兵抗元時,在海豐北五坡嶺遭到了元軍突然襲擊,兵敗被抓成為了俘虜,兵敗後,文天祥立即想要自殺,但沒有成功。隨後投降元軍的張弘範前來勸說文天祥投降,被呵斥了回去,寫下一首《過零丁洋》明志。文天祥被俘後,囚禁了三年,這三年之中宋朝覆滅,元朝建立,忽必烈想盡了一切辦法勸降文天祥,奈何文天祥軟硬不吃,還在獄中作《正氣歌》堅守氣節,無奈之下,忽必烈只得下令將他處死。

從岳飛被害大理寺入手,分析南宋滅亡的主要原因

文天祥像


從岳飛被害大理寺入手,分析南宋滅亡的主要原因

岳飛三次從戎顯崢嶸

與文天祥同為南宋名將的,還有抗金英雄岳飛。岳飛出生於普通的農村家庭,少年好讀軍書,拜師習武。宣和四年,家鄉徵兵抵抗遼軍,二十歲的岳飛應徵入伍,成為了一名士兵,以為作戰表現優異,很快被提拔。

岳飛曾率領了百餘人馬殺入敵陣,生擒了兩名敵軍士兵,得勝歸來,但因為同年父親病故,岳飛只得辭軍回家守孝,於宣和六年再度從軍。

靖康元年,因為宋欽宗反悔割地求和,金軍派兵圍困了開封,從平定軍辭軍返回家鄉的岳飛,看到了金人肆意屠殺宋朝百姓的慘狀,決定再度投軍,並得到了母親的支持。同年,岳飛奉劉浩的命令帶一隊三百人馬的騎兵前去偵查,不料想在侍御林路遇金軍,岳飛一馬當先,擊殺了金軍領將,將其擊退。在滑州南地區又遇到了金國軍隊,岳飛以百餘人馬,大敗金軍,一戰成名。岳飛成為宗澤的部將後,與金軍交戰十三次,次次得勝而歸。

從岳飛被害大理寺入手,分析南宋滅亡的主要原因

岳飛像

《宋史·卷三百六十五·列傳第一百二十四》中記載:"岳飛,字鵬舉,相州湯陰人。世力農。父和,能節食以濟飢者。有耕侵其地,割而與之;貰其財者不責償。"

但靖康二年四月,金軍擄走了宋徽宗、宋欽宗,"靖康之難"發生,北宋宣告滅亡,康王趙構在應天府登基建立了南宋,但南宋皇帝宋高宗一味聽信議和派大臣的建議,並不準備對抗金國,解救徽宗、欽宗。二十五歲的岳飛上書請戰,落得了一個開除軍籍,被驅逐出軍營的下場,好在被趙九齡所賞識,引薦給了時任抗金招撫使張所,才得以再入軍營。

從岳飛被害大理寺入手,分析南宋滅亡的主要原因

岳母刺字


從岳飛被害大理寺入手,分析南宋滅亡的主要原因

棄守開封收建康

建炎三年正月,岳飛收到命令,由西京河南府回到了開封,為了排除異己,杜充命令岳飛攻打開封府,軍令之下,岳飛只得聽從,以八百人馬擊潰張用、王善數萬人的守城部隊,奪下了開封。

但沒過多久,金軍南下,一連攻下幾座城池,皇帝慌忙逃竄,跑到了杭州。杜充也想逃命,便打著"勤王"的幌子,命令岳飛帶兵隨他南下,開封隨機陷落。

趙構對於杜充的不戰棄城而逃的做法,不僅沒有責怪,還加封他為右相,負責長江一代的防禦事項。十一月初,兀朮率兵攻佔了長江北岸,杜充不做防禦。一直到金軍渡過了長江,杜充才慌忙派兵應戰,自然是大敗而歸。戰敗之後,建康淪陷,杜充果斷逃跑,隨後投降了金國,而此時的岳飛也覺得脫離杜充,成立了"岳家軍"。

從岳飛被害大理寺入手,分析南宋滅亡的主要原因

岳飛畫像

《宋史》記載:"兀朮趨建康,飛設伏牛頭山待之。夜,令百人黑衣混金營中擾之,金兵驚,自相攻擊。兀朮次龍灣,飛以騎三百、步兵二千馳至新城,大破之。"

五月初,岳飛牛頭山紮營,意欲收服建康,選拔百人組成了敢死隊,在夜間偷襲金軍,使金軍傷亡慘重,見此狀況,兀朮準備退兵逃走,岳飛率領三百騎兵,兩千步兵進行追趕,大敗金軍,將還沒來得及逃走的金軍消滅了,收復建康。

從岳飛被害大理寺入手,分析南宋滅亡的主要原因

岳飛像


從岳飛被害大理寺入手,分析南宋滅亡的主要原因

三拒詔書意北伐

紹興九年,岳飛在鄂州抗金,卻聽說聽說當朝皇帝和金國即將達成和談,立刻上書請求皇帝不要議和,並直言金人不可相信,與金人和談無異於與虎謀皮。同時岳飛還指出了時任相國的秦檜的叵測居心,表面上議和,實則是想要投降,因為此時岳飛被秦檜所記恨。

趙構看到了岳飛的進諫,但並未採納,與金國達成了議和,議和之後,趙構認為自己江山穩固,可以高枕無憂了,於是賞賜百官,奉岳飛一品官位,享受三千五百戶食邑。封賞的詔書下了三次,都被岳飛拒絕了,並表示與金議和,可悲而不可喜,自己一定繼續伐金,收復中原。岳飛杵逆皇帝,使趙構和秦檜對他懷恨在心。

從岳飛被害大理寺入手,分析南宋滅亡的主要原因

宋高宗趙構畫像

《廿二史劄記》中,對岳飛北伐有這樣的記載:"岳飛有郾城之捷、穎昌之捷,已進軍至朱仙鎮,遣將經略京東西、汝、穎、陳、蔡諸郡,且曰:直搗黃龍,與諸君痛飲耳。"

岳飛曾經率兵兩次北伐,金兀朮率十萬大軍鬥不能阻擋岳飛的腳步,反而是自己一方被打的丟盔棄甲,節節敗退。岳飛北伐中原,收復了大片失地,還直接殲滅了進國軍隊的有生力量,使得金軍元氣大傷,給予南宋以喘息之機。金兀朮連夜逃離開封,南宋抗金斗爭自此才有了根本上的轉機,收服中原指日可待。

從岳飛被害大理寺入手,分析南宋滅亡的主要原因

岳飛北伐路線圖


從岳飛被害大理寺入手,分析南宋滅亡的主要原因

十年功廢身亦亡

岳飛率兵北伐,大軍已然兵臨朱仙鎮,眼看就要成功,朝廷之中卻生了變故,作為議和派,秦檜已然謀劃好了如何讓岳飛撤軍,他先是命令張俊退到了壽春,又命令韓世忠守住淮東,不能冒進,再把原本在順昌劉錡遠調到了江南太平州,使得岳飛無人支援,處於腹背受敵的局勢之下。

之後秦檜又與張俊、楊沂中相串通,上書趙構,以兵微將少,擔心岳飛被困為理由,要求召回岳飛。趙構聽從了秦檜,連下金牌十二道,喚回了岳飛,十年征戰的攻擊,就此毀於一旦。

以為主力軍隊幾乎被岳飛殲滅,金國已然無法做到攻破南宋,於是再度派人與趙構商議和談。對於金國和談的提議,趙構欣然接受,而和談之中有一項要求,便是處死岳飛。趙構先是將張俊、韓世忠、岳飛調離了軍隊,安排到疏密院任職,剝奪了他們的軍權,而後秦檜又安排黨羽彈劾了岳飛,罷免了他的官位。

從岳飛被害大理寺入手,分析南宋滅亡的主要原因

秦檜畫像

《文獻通考》中如是記載道:"十一年十一月乙卯,月入太微垣。佔:'大臣有憂,將相有免者。若期三年,有為天子所誅。'於是岳飛下獄死,韓世忠罷。"

縱然岳飛被罷免了官位,秦檜與趙構依舊沒有放過他,秦檜指使手下張俊,利用了岳家軍的內部矛盾,誣陷張憲謀反,進而將謀反的罪名加到了岳飛的頭上,將岳飛關押到牢獄之中。大理寺丞李若樸、何彥猷據理力爭,位岳飛辯解,但都被降級貶謫,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一心求和的宋高宗趙構,終於下詔賜死了岳飛。史料之中並沒有關於"風波亭"的記載,岳飛死於大理寺中,享年三十九歲。

從岳飛被害大理寺入手,分析南宋滅亡的主要原因

岳飛《滿江紅》

評價

公元1267年,忽必烈率領軍隊攻打襄陽,公元1273年,襄陽城被攻破,南宋版圖徹底納入到元朝領土之中,逃走的南宋皇室,在陸秀夫和文天祥等人的擁立下,又有兩位皇帝繼任,繼續抗元,直到文天祥兵敗被俘,趙昺陸秀夫帶著南宋的小皇帝以及一眾皇室成員跳海身亡,南宋才宣告滅亡。

南宋的滅亡,在位者的昏庸難逃其咎,當朝皇帝為了保全自己的皇位,對於被金軍俘虜的宋徽宗、宋欽宗,並不打算搭救,即使營救回來後,也將他們軟禁了起來,且沒有褒獎有功軍士,喪失了軍心。而且在位皇帝沒有遠見,只顧一時的安逸,一味求和,信奸臣,殺重臣,喪失了收復失地的大好機會,所以縱然南宋名臣眾多,也是無力迴天。

當然,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宋朝固有的"以文官治理武將"的管制制度,領兵打仗的將領,要受到只會舞文弄墨的文官調遣,無異於紙上談兵,故而宋朝的軍隊無論是出征還是禦敵,皆是敗績居多,鮮有獲勝的時候。

由此看來,南宋的滅亡是必然的,當朝者重文輕武的態度下,南宋的兵力本就不強,岳飛異軍突起,打敗金軍,本應重用,當朝皇帝卻聽信了奸臣的讒言,害死了岳飛,只留下一首《滿江紅》訴說無盡的悲憤。國君昏庸,貪生怕死,奸臣掌權,霍亂朝政,這樣的朝代,又怎麼可能不會滅亡呢?

參考書目:《宋史》、《文獻通考》、《廿二史劄記》、《元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