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八個兒子,除了著名的張學良外,竟然還有位是我國開國大將

清帝退位後,中國進入了混亂的北洋軍閥統治時期,這其中,張作霖是赫赫有名的“大帥”和統治東北三省的“東北王”。

張作霖統治東北數十年,還成為了北洋政府最後一任國家元首。張作霖一生總共育有八子六女。在他死於皇姑屯事件後,長子張學良繼承了東北三省的統治權,又由於後來的東北易幟、西安事變等歷史事件,張學良的知名度並不輸於張作霖,但張作霖其餘七個兒子的故事卻少有人關注。

張作霖八個兒子,除了著名的張學良外,竟然還有位是我國開國大將

長子學良,執掌東北,一生功過飽受爭議

張作霖的長子張學良,是其八個兒子裡知名度最高的,其事蹟也最為中國人民熟知,對其評價也褒貶不一。在皇姑屯事件後,張學良被東北三省議會聯合會推舉為東北三省保安總司令,也就是繼承了張作霖的大權。

1928年12月29日,張學良通電全國,宣佈實行“東北易幟”,即整個東北不再懸掛北洋政府的五色旗,而改為懸掛國民政府的旗幟,整個中國實現了形式上的統一,張學良也被國民政府任命為陸海空軍副總司令、東北邊防司令長官,仍然執掌著東北,後又經歷中原大戰,在中原大戰中支持蔣介石,獲得了晉、冀、察、綏四省和平、津、青島三市的地盤,一時間勢力達到頂峰。

張作霖八個兒子,除了著名的張學良外,竟然還有位是我國開國大將

但是,這也抽調了大量的東北軍部隊進入關內,關外軍力空虛,給了日本侵略者以可乘之機。1931年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但張學良和蔣介石都寄希望於虛無縹緲的國際聯盟解決問題,奉行不抵抗政策,最終使得整個東北淪陷。1936年,張學良在西安擔任西北剿總副司令,此時蔣介石到西安督戰,張學良同楊虎城決定共同對蔣實施“兵諫”,發動西安事變,將蔣介石軟禁,迫使其接受聯共抗日的主張。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張學良遭到蔣介石長年軟禁,幾經輾轉,後又於1946年被移至臺灣,直到1990年才恢復人身自由。1995年離開臺灣前往美國,在美國一直居住到2001年逝世。

張作霖八個兒子,除了著名的張學良外,竟然還有位是我國開國大將

次子學銘,委身汪偽政府,只做“美食家”

張作霖的次子張學銘可以說是相當有個性的一個人。他生於1908年,到日本留過學,回國後在天津擔任警察局局長、市長。1931年,他與天津名媛朱洛筠結合,並宣佈和張作霖為他包辦婚姻的妻子離婚,

七七事變後,他輾轉歐美、香港,後因香港淪陷才返回大陸。1943年,他受汪精衛偽政府所迫,成為了其所謂“軍事委員會”委員。但他並不參與實際事務,而僅僅拿著汪偽政府的錢潛心美食,成為公認的美食家,對全國各大菜系都很有研究。抗戰勝利後,也是因為這樣的原因,他並未被追究“漢奸”的罪名,反而成為了國民黨政府東北長官部參議室中將主任,總參議。1949年,他拒絕前往臺灣,堅決留在天津等待解放。

新中國成立後,他擔任了天津市人民公園 主任、市政工程局副局長、民革天津市委員會副主任、民革中央委員等職務。十年浩劫中也遭到了迫害,所幸並未傷及性命。1973年,他重新擔任全國政協委員,並於1983年病逝。

張作霖八個兒子,除了著名的張學良外,竟然還有位是我國開國大將

三子學曾,大難不死,特立獨行

張學曾絕對是八兄弟裡最“命大”的一個,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在皇姑屯事件時,他也在張作霖乘坐的列車上,但他當時不在張作霖的車廂裡,恰好去了別的車廂,竟躲過了這一劫。

成年後,他也是相當具有主見和個性,交往了一位藍眼睛的外國女友,也許在現在看來不算大事,但這在當時也是非常的特立獨行了。

他的母親思想保守,堅決反對,但也拿他沒辦法,只能求助二哥張學銘,張學銘又求助大哥張學良,鬧得一家人哭笑不得,誰也沒有辦法。但最後,他還是沒能娶得成“洋媳婦”。他後來留學國外,躲過了國內的戰事。最終定居美國,在聯合國秘書處任職。

張作霖八個兒子,除了著名的張學良外,竟然還有位是我國開國大將

學思、學銓,參加革命,為人民立下功勞

在張作霖的八個兒子中,有兩個接受了共產主義的思想,參加了革命,他們是老四張學思和老八張學銓。

關於張學銓的記述並不太多,他在1925年出生於瀋陽,“九一八”事變後隨母遷居天津,後參加共產黨,在解放戰爭中負傷,退伍後,經周總理安排,在天津市第55中學工作,又擔任政協委員,直到退休,於1996年去世。相比於他的七個哥哥們,張學銓的一生還是顯得平淡了些。不過在那樣一個年代,平淡或許也不是什麼壞事。

張學思是我黨我軍的一位著名將領,他在學生時代就具有愛國思想,“九一八”事變後積極參與愛國救亡運動,1933年入黨,後又經組織派遣,到東北軍工作,利用其身份聯絡東北軍將領。1938年返回延安,參加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在東北工作。

1949年4月,張學思參與創建安東海軍學校,任副校長。新中國成立後任大連海軍學校副校長、海軍副參謀長,於1955年被授予海軍少將軍銜,後又前往蘇聯伏羅希洛夫海軍學院留學。不幸的是,張學思將軍在“文革”中遭受迫害,此時又身患重病,因搶救無效去世,直到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才平反昭雪,恢復名譽。

張作霖八個兒子,除了著名的張學良外,竟然還有位是我國開國大將

學森、學浚、學英,漂泊海外,命運各異

老五張學森於1920年出生,抗戰爆發時他年紀尚輕,於是留學美國,學習飛機技術,躲過了國內的戰亂。抗戰勝利後,隨著解放戰爭的爆發,張學森舉家搬遷到了臺灣,後又搬到美國,在一家航空公司工作。張學良獲釋後前往美國,也是張學森負責照顧。1995年,他病逝於北京,在海外漂泊了大半輩子的張學森也算是葉落歸根,回到了祖國。

老六張學浚與張學森是同一個母親所生。他生於1922年,抗戰時期參加了國民黨的“軍統”,但並不是去當特務,而是利用自己的英語技能當了翻譯,負責與美國的聯絡工作。抗戰勝利後,他定居澳門,六十年代又搬遷到臺灣。張學浚在臺灣經商,頗有成績。最終於1984年病逝於臺灣。

在歷史上,關於老七張學英的記載不多,只知道他身居香港,生活窘迫,因患病無錢治療而去世,時年26歲,是張家八兄弟中最早去世的一個,也是命運最悲慘的一個。

張作霖八個兒子,除了著名的張學良外,竟然還有位是我國開國大將

在歷史的大潮面前,個人無論是出身高貴還是貧寒,都顯得十分無力。如果當時的中國沒有經歷過那樣的大風大浪,也許張家八個兄弟會按部就班地生活下去,不會流落各地,再難團聚。但與當時無數飽經苦難的底層人民相比,他們又是幸運的,在國家經歷這樣的大風大浪的時候,他們可以倖免於難,有的在後方、在國外躲避災難,有的也在奉獻力量……他們八兄弟的命運,或許也是中國的那段沉重的歷史在這樣的角度上的一個折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