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南迁计划败露,如果成功,明朝有没有机会卷土重来?

1644年,对于明朝的人来说注定痛苦的一年。在这一年,李自成农民军攻入了北京城,崇祯皇帝自缢身亡。不久后吴三桂投降清军,打开了山海关的大门,清军得以长驱直入,从此踏入他们梦寐以求的中原大地。开始他们将近三百年的统治。从这一年开始,汉文化和汉礼仪都遭到了无情的践踏。

崇祯南迁计划败露,如果成功,明朝有没有机会卷土重来?

那么很多人都有了另外一种猜想,如果当时崇祯没有自缢,而是迁都南方,那么结果是不是会改写?我们先不谈如果,事实上,崇祯确实想过南迁。

崇祯的南迁计划

众所周知,崇祯死于崇祯十七年。而在崇祯十三年的时候,崇祯变想过要南迁。当时的松锦之战刚刚爆发不久,李自成也在北京城外攻城略地。这时候的大明王朝可谓是内忧外患到了直至灭国的地步。

这个时候兵部尚书陈新甲建议崇祯皇帝和皇太极议和。这点提议正好中了崇祯皇帝下怀,当即便同意了陈新甲的建议,委婉的提出可以赔款,来停止战争。而为何崇祯皇帝虽有这种想法却不说?因为当时的明朝非常注重气节,作为九五之尊,崇祯实在拉不下脸说出赔款止战的话。

崇祯南迁计划败露,如果成功,明朝有没有机会卷土重来?


可是,没成想谈和虽然很成功但是却败露了,可以说这件事让全国上下为之震惊。崇祯帝为了保全自己,只好找借口杀了陈新甲,顺便将一口卖国求荣的大锅扣到了陈新甲头上。议和之事当然也就不了了之。

而就这么一直到了崇祯十七年,眼看着内忧外患已经越来越严重,崇祯又动了南迁的念头。可是当朝却再也没有另外一个陈新甲了。崇祯皇帝问文武百官有什么计策,可是官员们为了避免自己成为另一个陈新甲替崇祯背锅而掉了脑袋,纷纷闭口不语。没有一个人主动说出南迁的主张。

崇祯南迁计划败露,如果成功,明朝有没有机会卷土重来?

至此,崇祯皇帝已经失去了南迁的最好机会。所以说,崇祯皇帝当时并不是不想南迁,实在是被自己和一干迂腐的官员所连累了,自己也是处理不当,导致南迁计划流产。

如果南迁成功,明朝能卷土重来么?

对于这个疑问,答案是肯定的。如果当时崇祯皇帝真的不顾身为皇帝的脸面力排众议而南迁成功,那么明朝未必灭亡,而皇太极率领的清军也未必能君临天下,统一全国。

1. 首先定都南京优势。我们都知道明朝第一个皇帝朱元璋就是从南京起家的。所以即便后来定都北京,南京城作为起家之地,不但城墙高而坚苦而且具有完成的中央机构。而且南方经济实力非常强劲,地产富饶,商业和农业都非常发达,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崇祯南迁计划败露,如果成功,明朝有没有机会卷土重来?

2. 定都南方的军事优势十分明显。南方有长江天堑作为天然壁垒,而且在长江中游和下游还有数十万大军镇守成真。只要崇祯皇帝身在南方,一道命令就可以集结各路军队,到那时,数十万大军便是崇祯皇帝最大的倚仗。

崇祯南迁计划败露,如果成功,明朝有没有机会卷土重来?

3. 南迁后祸水东引。崇祯皇帝南迁之后,那么已经攻入北京城的李自成和已经入关的清军必定会有一番恶战。而这个时候,明朝就可以笑看龙争虎斗,无论是李自成胜还是清军胜,无疑都为明朝的恢复休养生息提供了时间和机会当北方一旦有了结果,明朝大可以北上,坐收渔人之利,清除内忧外患。

4. 即便是清军接受了北京城,但是因为南方还有完整的中央机构,那么大批的汉族官吏便因为有了底气而不降服于清军,因为他们的精神支柱还存在。清政权便也无法窃取上千年的汉族文化和治理国家的智慧。

但是,历史不能重来,更加没有如果,事实就是崇祯皇帝南迁的计划破产,最终吊死在一棵歪脖树上。

历史没有如果

对于崇祯皇帝来说,自己一死自然是万事休矣,但是活着的人确实最难的。崇祯死后,明朝立马陷入了群龙无首的状态。南方数十万大军顷刻间便没有了束缚,谁也不服谁,开始了各自为政的时代。而崇祯皇帝死后建立的南明朝廷对这些军队毫无掌控力,南明朝廷的迅速灭亡,也预示着这一点,也预示着明朝将没有东山再起的能力。

崇祯南迁计划败露,如果成功,明朝有没有机会卷土重来?

由此可见,崇祯皇帝只顾一己之私吊死在歪脖树上的行为,固然是崇祯朱由检个人的悲剧故事,但是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又何尝不是一个悲剧的开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