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末年的張之洞,究竟想著什麼事情,總之肯定不是忠君愛國

作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的張之洞,他辭世的時間也最晚。說起來,張之洞這個人,恐怕和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都有一些不一樣。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他晚年的最後十一二年,表現相當有意思。他究竟在想著啥,恐怕不得而知,但是肯定不是想著忠君愛國。這又是為什麼呢?

我們來舉幾個例子,大家或許就知道了。

人生末年的張之洞,究竟想著什麼事情,總之肯定不是忠君愛國

例一、戊戌維新變法時期,張之洞一度支持康梁變法,並在譚嗣同湖南組織具體活動時給予了一定的幫助。但是在最關鍵的時候,張之洞卻拋出了一個《勸學篇》,主張中體西用,和變法派對著幹。

例二、清史專家孔祥吉和李細珠兩位先生,曾就一個課題展開過學術上的論爭,也即在晚清最後十幾年中,張之洞究竟有沒有取清帝而代之的意圖。雖然相互之間來往 學術作品不少,但是最終誰也沒說服誰。但是有一點兩者都是認同的,那就是這個時候的張之洞已經不再像慈禧和清政府完全臣服。

例三、唐才常這個人,與張之洞的關係相當密切,但是唐才常和譚嗣同關係也很密切。對清政府和慈禧不滿的唐才常,發起了自立軍起義,這件起義雖然很快被撲滅,但是影響巨大。有意思的是,吳祿貞也參與了這次起義,但是卻僥倖逃脫倖免於難。1902年時,張之洞明明知道吳祿貞發起起義反清,但依然對其重用。

人生末年的張之洞,究竟想著什麼事情,總之肯定不是忠君愛國

例四、在兩湖的新軍,基本上都是張之洞培養出來的。但是兩湖新軍中,也早就有革命黨人在其中活躍,且勢力不小。後來辛亥革命,也正是兩湖的新軍,發揮了重要作用。若說張之洞對此一無所知,那也是太輕看張之洞這個人了。

張之洞在其人生的最後十幾年,表現相當有意思。總體來講,他是看到了清政府的虛弱,所以其在很多層面上不再盡心盡力去支持清政府,這一點是看得很清楚的。但是張之洞究竟想幹嘛呢,稱帝似乎很難,即便是支持革命,好想和他也有些遠,說其默許革命,也很有意思。總之,張之洞究竟做了什麼,究竟想做什麼,恐怕還需要更多的研究,才是找到其內心深處的關鍵所在。

人生末年的張之洞,究竟想著什麼事情,總之肯定不是忠君愛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