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太子遭算计已陷危局,李必是怎么反败为胜的?为何却与檀棋彻底闹翻?

娱乐鑫火


李必为了扭转眼下的困局,不得不兵行险招,假意依附右相,实则为了脱身,然后出去帮太子转圜。右相看穿了李必的想法,把檀棋留在了相府,放李必一人出去。



可想而知,留在相府的檀棋一定会遭遇不测!果然右相命姚汝能杀死檀棋,然后找一个角落把檀棋处理掉,而掩埋檀棋所用的是很难打开的铁棺,就是让檀棋没有生还的可能性,好在李必及时赶到,救下了檀棋。

经历过死亡的檀棋突然对李必失去了信任,她钻了牛角尖,认为自己不过是一介奴婢,李必为了自己的前途根本不会在乎她的性命。虽然最后是李必救出的檀棋,虽然李必在帮太子办事的时候,时刻挂念的是檀棋,但是檀棋还是误会了。


而上元夜子时的右相府是异常的热闹……

右相府在最新的剧情中显得非常热闹:何孚被右骁卫抓到右相府;何监因为儿子在右相府而选择去右相府最后看一眼儿子;李必也随着老师来到右相府;三女也就是姚汝能回到了右相府复命;趁热闹来右相府寻找机会的、一心想攀高枝的元载……

而这正是林九郎希望看到的局面,所有的大局都在他掌控之中!太子身边的核心人物,也全部来到了他的府上,他正好可以搜集太子结党营私的证据,然后狠狠地参上一本,让太子永远翻不了身!



林九郎绝对是一只老狐狸,他利用给何孚家族平反的条件,诱导何孚说出幕后主使是太子,然后又逼迫小狐狸李必在事先写好的供词上签名,如果不签,檀棋的命就保不住了。

问题是所有的供词上都有刑部尚书、御史中丞、大理寺卿三人的官印,也就是说太子谋杀右相是经过三司会审才结的案,符合大唐的律法和审案程序,太子结党营私、谋害朝廷重臣的罪名已经成立。


形式对太子十分不利,对李必也十分不利,不论李必是否在供词上签字画押,林九郎都打算把他囚禁起来,直到第二天上午,也就是对太子的弹劾生效后。

怎么办?李必的智商在关键时刻上线了,他想到了徐宾的一句话:解决一切问题的万全之策是活着。


所以李必告诉林九郎,他有可以证明太子结党营私的证物。前提是他要和檀棋一块儿去取。林九郎看穿了李必想逃跑的心思,他答应李必的请求,但是没有让李必带走檀棋。

李必三招制敌

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李必把林九郎派来监视他的右骁卫引到了刘记书肆,蛊惑书肆里的守捉郎和右骁卫发生打斗,他则趁机逃走,这是李必的第一招。

李必迅速找到正在值班的龙武军,告诉他们右相将去圣人面前弹劾龙武军,说他们守卫不力,才会有人袭击右相。然后说明自己的身份,并请求龙武军带自己去见郭利士,此为第二招。



小狐狸不愧是小狐狸,简单的两步棋就让自己摆脱右骁卫,顺利地来到了郭利士身边,这样,他才有条件进行他的下一步计划。

李必请来了宁王孙,让他弹劾右相专权,一人掌管着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三家官暑的官印,让圣人看到林九郎的野心,郭利士让身边的宦官把宁王孙的弹劾文章直接送到圣人那里,省去了中间的环节,这样才能保证圣人在看到林九郎所谓的三司会审供状之前,先看到宁王孙弹劾右相的监察文章,锁定胜局。此为第三招!




果然事情并没有按照右相的想法走,太子没有被废,也没有受到责罚,而是他和太子一样着布衣参加花萼楼的灯宴,这对讲究服色的大唐官吏,无异于是最严厉的惩罚了,林九郎傻眼了,他想不明白自己究竟错在了哪里!

李必却看得清楚,也想得很明白,圣人之所以重用林九郎,不是看中其人的才能,而是圣人的策略,他要平衡朝局,这样才可以放心地和严太真逍遥自在。

太子和右相只能势均力敌,而不是像林九郎想的那样,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弹劾太子,太子就一定会被废黜。

所以,李必请宁王孙写监察文章揭露林九郎一人独揽三个衙门的官印,让圣人看到其野心,太子就可以不动声色地反败为胜了!

只是胜利的代价是失去了檀棋的信任…


于小小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46265fb8c3b67f100c0fe202ed90d43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