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如果在农村承包几百亩地,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怎么样?

摄影师COFFEE


题主好,疫情过后想在农村承包几百亩地种植水稻小麦,我认为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我将看法归纳一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种粮大户面临的挑战

1,规模种植,落实资金难。资金投入主要包括土地承包金、雇工费用、机械作业费用、浇水、种子、化肥、农药等费用。承包几百亩耕地,每亩500元左右承包费,这是一笔不小的投入,资金准备要到位。

2,浇水难。错峰延时,错过庄稼最佳灌溉时日。家庭散户与种植大户抢浇水很普遍。因天气干旱,地下水位逐年下降,灌溉用水十分紧张,但庄稼不浇水根本就不会形成产量,错过了浇水最佳需水期如小麦灌浆水,也会造成较大减产。

3,年轻人外出挣钱,劳动力难找,有种植技术的更难找。劳动力缺乏是农村农业面临的一大难题。务农收益低,而农村留守的是老人、小孩、家庭妇女,农忙收获时,青壮的劳力都难找。

4,收获时机械紧缺,无晾晒场地。小麦、水稻收获期集中,而收割机械又紧缺,有时只能等。等的过程中有时会遇到风灾、雹灾、火灾等风险较大。

晾晒困难是种粮大户遇到的共同难题。由于缺乏晾晒场地,大部分的种粮大户只得将小麦收获后直接出售。而这时小麦价格普遍较低,明知道被别人宰,也只能忍痛割爱卖粮。

5,粮价低迷,增产不增收。目前,小麦1.10元左右/斤,玉米1.00元左右/斤,水稻市场价格持续走低。粮价低迷,对初涉粮食种植大户来说,要理性投资,要有收入和投入持平的心理准备。

二、种粮大户的机遇

近年来,国家为了有效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在惠农政策上也不断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

1、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补贴

补贴对象为主要粮食作物的适度规模生产经营者,包括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四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

一般要求植规模50亩(耕地面积)以上,并经乡镇初核、县级确认、省级备案。

在符合上述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对于符合下列三类条件的新型经营主体,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考虑列入项目支持:

(1)按照适度规模经营要求,水稻种植规模50~300亩(耕地面积)的种粮大户;

(2)耕地流转关系稳定,水田连续流转期限达到三年以上(含申报补贴当年)。

(3)推广应用了当地农业部门或上级农业部门当年发布的水稻主推技术及主推品种的;

(4)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法定代表人)经认定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并纳入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

(5)种粮大户、家庭农场、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投保了当年水稻种植保险的。

2、银行贷款+风险补偿

是指由财政资金建立风险补偿金,合作的相关银行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无担保、无抵押、简便快键、低成本的贷款,如果出现不良贷款则按照合同约定程序以及比例从财政风险补偿金中予以补偿。

3、政银保

是指保险公司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保证保险,银行提供贷款,政府提供保费补贴、贴息补贴和风险补偿支持,通过财政、保险公司、银行三方驱动共同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目前上海、山东、河北、福建等多个省份都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

4、农机融资租赁

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承租人交纳一定的首付金(一般为30%)就可以使用机械设备,剩余的租金与利息分期支付,全款付清后农机所有权再转移到承租人。这是通过金融租赁公司以租赁综合服务商的角色连接和整合承租人、银行、经销商、政府等各种资源来实现的。

另外,还有一个好消息是,在最近发布的《2020年种植业工作要点》和《2020年乡村产业工作要点》中,也强调了对种粮大户等主体的扶持,以稳定和促进粮食生产。

三、种植建议

1,因地制宜。要规模化种植,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惠农政策。要知悉所在省、市、县级政府对规模种植、种粮大户的支持和优惠政策,以便于创造条件申请、申报项目,借助政策的东风,获得更多的资金扶持。

2,要量力而行。切莫贪大贪多超出自己的资金、技术、人脉、人力资源等能力。否则,会欲速不达。

3,适度规模经营。刚开始因为资金、技术、管理、能力、经验等方面都需要积累和锻炼,不要搞太大规模。规模化经营,是中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国家提倡“适度规模化经营”,适度规模经营是在一定的适合的环境和适合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各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金、设备、经营管理、信息等)的最优化组合,最优化的运行方式,可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万事开头难,目前经营农业是稍赚不赔,待运行一段时间,取得资金、技术、经验、人脉等原始积累后,相信你会得到较快的发展的。


厚德载物49056


我本人就是种粮大户(200亩),搁我们这边算是比较大的了。地租多少 太高的话,就没啥挣头了。我们这边(湖北阳新)种水稻的成本于利润情况给你介绍一下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这边都是搞旱直播, 田租350一亩,但有空面积(沟渠路占用的)大概10亩所以我实际上田租是370块一亩,在我这算是比较高的了。

整田费90块一亩,种子30块一亩(用的是黄华占二代2.7一斤)

封闭药9块每亩 除草药80块钱每亩(主要是我田里面杂草抗药性起来了)价格略高,杀虫、防病、稻飞虱药80块每亩,肥料150块亩。

人工70块每亩(洒种子+加打封闭药+虫草药共4遍+洒肥两遍)收割70块每亩包干。水不要钱 直流灌溉的,也不需要电费。

这么算下来一亩总成本是:950块。我去年平均亩产是1135斤(高产的田块1300多斤)卖给粮贩子是0.98元每斤湿谷25到30个水分。1135✘0.98=1113元

利润1113-950=163块每亩,

200亩一年搞个3万多块钱,政府去年补了2万块钱(补贴不是年年有)总共5万多。

这就是200亩水稻户一年的总收入,说实话要是您有份手艺或者一份不错的工作没必要做这行,辛苦不说挣不到啥钱。

小麦种过两年不挣啥钱南方不适合种那玩意,春天雨水太多,产量质量都不行。





农人石勇


题主你好,我是武哥,是胶东半岛烟台的一个农业种植户,种植土地差不多一百亩地,我将我在种植过程遇到的问题和看法归纳一下,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一、当前种粮大户面临的问题。

1.粮价低迷。我一开始只种了十几亩地,主要以小麦、玉米、花生为主,那时候小麦1.3元左右/斤,玉米1.1元以上/斤,花生一般在5.4元/斤以上,最贵的一年达到6.7元/斤,我就是在那一年开始着手包地,谁家不种地了,我就承包过来,可是没想到,种植面积扩大了,市场行情也逐渐变差了,有好几年处于收入和投入持平的状态。
2.资金问题。这里面包括承包地租金、人工雇用、机械作业雇用、种子、化肥、农药等资金。这里面牵扯最大的就是机械,机械工作相对人工来说还是合算的,是个机械就比人工干的快,效率高。再一个,有时为了抢种或抢收,机械忙不过来,不能随叫随到,所以抢种抢收的机械你必须有,这就又是一笔不少的投入,牵扯到资金周转问题。

3.劳力问题。劳力缺乏是农村农业都面临的问题。务农收益低,而城市生活丰富多彩使得外出务工的农村优质人力不愿再回家务农,农村留守的是养老的老人、小孩和妇女,到庄稼收获忙时,连个像样的劳力都找不到。


4.晾晒困难。晾晒困难成为种粮大户共同的心病。由于缺乏晾晒场地,大部分的种粮大户选择将小麦收获后直接出售。由于没有足够的晾晒场地,小麦都会等到在杆上干得差不多了再进行收割,收割之后直接卖给收购人员。最怕的就是雨水多的年份,早收没地方晒,晚收又怕在秸上生芽,相当煎熬人。自己建晾晒场费用太大且用地紧张,尤其是玉米收获后水分含量很大,不适合直接脱粒,尤其需要晾晒场地。

5.灌溉用水紧张。这几年天气干旱,地下水位逐年下降,灌溉用水相当紧张,而庄稼离开水根本就不会有产量,像是小麦,一个生长季就需要最少浇三遍水。如果单纯去靠天吃饭,想盈利是相当困难。

二、种地大户的当前有利条件。

  1. 种粮有补贴。各地对当地的主要农作物都有相应的补贴,像我们这里,小麦补贴每亩125元,玉米每亩10元。
  2. 农机有补贴。农机补贴力度相对较大,购买农机时,你只需交付除补贴外的钱款就行,一次补贴到位,且越先进越效率高的农机补贴力度越大。
  3. 种粮有保险。政府部门每年都联系有关保险公司,对农作物进行保险,这个是社会险,不是商业险,无利可赚,只是对种植的农户的一种保障。且保费低,农户只需交3无左右/亩,剩余部分政府补贴。
  4. 化肥有补贴。化肥补贴不是每个地方都有,我们市以种植业为主的乡镇有补贴,其他的乡镇没有,补贴力度跟据品类400一500元/吨不等。

三、根据我的种植经验对你的建议。

  1. 适度规模经营。规模化经营,是中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国家提倡“适度规模化经营”,适度规模经营是在一定的适合的环境和适合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各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金、设备、经营管理、信息等)的最优组合和有效运行,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切勿对规模上贪多、贪大,要量力而行。
  2. 可根据作物的不同物候性多品种种植。以我为例,我按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分别种了:3亩丰水梨,14亩苹果,20亩花生,60亩小麦(小麦收获后种玉米)。利用农作物物候期具体安排如下:冬季修剪苹果、梨。→春天小麦返青追肥→后种花生。→果树开花,开花期间覆膜花生打眼。→开始雇人蔬果,先蔬梨,再蔬苹果。→雇人套袋,先套梨,后套苹果。套完袋收割麦子,收完种玉米。→阳历八月十五号前后卖梨,卖完后九月份开始收获花生。→十月一前后摘苹果袋,摘完袋上色期开始收获玉米,种小麦,最后收获苹果。这样种植不会出现太闲和太忙的情况,防止短期一涌而上压力太大。


  3. 使用紧张的农业机械自己必须要有。我们村小麦收割机和玉米收割机多,全村1500亩小麦,三天就收割完毕,玉米成熟早晚不一样,收获期长,也不紧张,随找随到。这几年干旱,到作物种植期经常下的雨不大,抢墒抢种情况突出,旋地机械和播种机械抢手,毕竟人人都想早早抢墒种上,出苗率才好。所以我自己购买了旋耕机械和各种作物播种机,及小型花生收获机。
  4. 要多注意各种农作物市场信息和多学习农作物管理技术。注意市场信息可以判断种什么农作物利润较高,去调节相应的种植面积。而学习农作物的生产管理技术,则是丰产丰收的保障。
  5. 最好是发展特色农业。像国家现在提倡的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向安全、绿色、生态、优闲、养生的方向发展,建立自己的特色品牌,着力打造自己的优质品牌,让自己的产品更有竞争力和知名度,这也将是中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总结:以上就是我从事农业将近三十年所经历的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和看法,你可根据你自身情况去考虑一下。农业不是暴利行业,它需要你勤劳、细致、懂技术、懂管理、擅经营,只要用心去做,赔钱倒不至于,毕竟国家近几年对农业多有扶持,长期来看,农业还是比较有发展前景的。


田园生活圈武哥


你好,我们豫东这边有承包土地种小麦的,每亩租金600,承包土地要100亩以上还可以,

一,春季一亩地租金600,种子一亩地20斤,一斤3块,复合肥100一袋,要两袋,种麦的时候一袋,过完年崔苗的气候一袋。浇地两次,一次电费30。耕地一次50,机器种小麦25。机器收小麦一亩45,除草剂25,打农药30

合计:麦种20*3=60,肥料2*100=200,浇地两次30*2=60,耕地50,机器中小麦25,机器收小麦45,除草剂25,打农药30共495

二,秋季收完小麦中玉米,玉米种子2元一斤,一亩地25斤,复合肥一袋,浇地一次,机器种玉米一亩25,机器收玉米45一亩,玉米秸秆打碎25一亩,除草剂25,农药30,合计330

春季和秋季成本825

每亩地收成,现在小麦评论每亩地1000斤算一斤小麦1.2元,每亩1200

秋季玉米每亩平均1000斤,市场价9毛钱

每亩900

春季和秋季合计收成2100

2100~成本825~600租金=每亩地利润675

如果你承包200亩利润675=13500

这是保底收成,我们这边小麦好一点的收成在1200斤左右,玉米也在1100左右


从小玩泥巴长大地


在农村承包几百亩地,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怎么样?

其实你的想法是很好的,但是要认识到大规模种植不是小事,包括资金,技术,土地流转等方面都需要整合,建议还是考察好了再做。


最近这些年农村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农民觉得在家种粮食不挣钱,不再拘泥于田间,直接把地交给家里的老人,能收多少粮食就收多少,自己去了大城市打工。

平常回农村老家,你就会发现农村的年轻人已经很少了,能够致力于田间地头的,那更是少之又少。很多的田地直接荒着,没有人种。

这也说明下一步农村土地的趋势就是通过流转集中到几个人或公司手中,通过集约化规模化进行农业种植。

在农村种植几百亩地,需要注意的事情很多,不知道你做好准备没有。

一. 首先种植几百亩地花费的资金并不少,除非是专业的公司来运作,个人如果在农业方面还是新手的话要承担的风险并不少。

比如说这几百亩地的租金就是一笔大钱,大规模种植靠的是机械,购买机械又是一大笔费用,还有种子,化肥,喷灌,农药等日常所需的物资,又是一笔支出,还需要雇佣工人,这要求你还要有充足的流动资金。

如果资金不充裕,大规模农业种植根本不现实,如果是前期投入了大笔资金,到中间资金短缺了,这就让你不得不硬着头皮继续做下去,要不然前功尽弃,损失更大。

二. 其次,这几百亩地的流转就不容易,有钱不一定能做好。除非当地村委或者别人帮忙,要不然单纯个人,光是沟通协调就费劲了。

三. 最后,现在粮食价格并不高,种植收益低。不管是玉米,还是小麦,稻谷,价格很稳定,而且都比较低,这也是粮食的属性决定的,一定让全国人民都能吃饱肚子。

所以要想价格上涨并不容易,单纯种粮食并不赚钱,可以考虑向家庭农场或者观光农业方面走,还有可能做的更好些。

我是农村养殖新鲜事,以上只是个人观点,欢迎批评指正,您的【点赞关注】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农村养殖新鲜事


我认为种水稻是可以的。规模至少要500亩以上1000亩左右为好,因为能够形成规模效益,相反地还能降低成本。

要种小麦的话,看你家是南方还是在北方?如果在南方,象我们长江中下游地区,种小麦是不行的,因为我们这些地区种小麦,产量低,质量差,气候条件不适应。也许我这个提醒多余的。谢谢!


郑正宗


疫情过后如果在农村承保几百亩地,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怎么样?

无论有没有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其实最近几年农村的产业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这一变化的背景,有国家加大对乡村振兴的推进,一些地方特色产业得到了发展;有经济下滑影响外出务工的回流,农民主动想办法在农村创业或打工;有粮价偏低,种粮收益不高,流转的土地成本也在下降。如此等等,外部的大形势发生较大变化和内部产生的内生动力提升,农村或许正在开启一个新的变革期。

在这种情况下,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让很多人留在了家里,让很多中小型的或民营的企业面临着生存危机,让更多的人对今后有了进一步的思考。粮小咖在问答上看到了很多关于疫情形势下,农村是不是会迎来一波关注高峰的讨论,在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下,重新进行思考和定位,可能也是这次肺炎疫情带给国家和人们的一个共同的话题,也是课题。

至于题主提到疫情过后,到农村承保几百亩地,种植水稻和小麦,粮小咖个人认为,还需要做认真的调查和思考。种植粮食,本来就收益不高,几百亩地的规模,还要考虑要不要投入设备、上多少设备,这些投入可能需要几年的收益才能回本。至于每年能不能挣到钱,还要综合看粮价变化、成本变化、产量变化,粮价、成本等,干上几年差不多都会有自己的判断,但气象条件却是难以估量,一旦有较大程度的自然灾害,靠农业保险可是靠不住的。当然,粮小咖认为从事农业是个长期的事业,特别是种植粮食更是如此,但往往只有情怀是不行的!


粮小咖


说真的种植业没有养殖业好!种植水稻小麦投资大见效慢时间长,费钱费力,技术性强!本人种植水稻多年,就水稻来说一亩地差不多就一千斤左右,种植过程就不说了,除了辛苦还是辛苦!那么水稻的价格怎样呢!听我分析来。水稻价格这几年一直在160-175之间,以百斤为单位。就是说每一百斤价格在160-175之间!扣除百分之三十五的成本,在扣除百分之三十五的人工!收割季节请工人是必须的!请工人一天按150计算,想想到自己手里还有多少钱!百分之三十左右!连续七八年一直这样!(我们这是山地田,也就是梯田)但是做为农民不种又不行!所以说种植业真心没有养殖业好!以上为个人观点,不喜匆怪!喜欢的点点关注



和尚一家1


要算清一本帐:

投入与产出比怎么样。成本计算,主要是地租(800元左右/亩)、种子(200元左右/亩)、农药(100元左右/亩)、化肥(150元左右/亩)、机械(100元左右/亩)和人工(视情况定),粗落算一下至少要1300元左右/亩的成本;产出小麦1000斤左右/亩,大概1100元,再加上政府补贴等,基本扯平。

当然有的地方地租便宜一点,每亩能赚个几百元,200亩地每年赚取几万元。

所以,建议在实施之前,认真进行市场调查,摸清行情,种植适合当地市场的经济作物。


风平浪静无风雨


非常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一个投资较大回报周期较慢的行业。种植农业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科学的管理。农业是靠天吃饭,风险也不是完全没有。所以在投资农业前一定要考察自身优势。结合当地的政策来去进行。如果您在农村包几百亩地,也算是大面积种植的。个人觉得种植水稻没有什么问题。水稻是相对收入稳定的农产品作物,毕竟是刚需人群都需要。

但是如果种植农业没有自己的销路。完全是靠跟加工厂合作的情况下。种植利润是比较低的。因为加工厂通常会压低价格,导致农民没有话语权。因为加工厂掌握着大量的渠道,到粮食下来的季节,你卖也得卖,不卖也得卖,因为需要回本儿。这就是为什么农业种植户很少赚钱,而一些加工厂和渠道商很多钱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个人建议种植农业未来趋势是自产自销。有自己的渠道,可以做电商渠道,也可以做线上自媒体渠道来进行销售。第一价格优势可以自己掌控,第二会形成一部分稳定的客流,长期跟你合作。这样你种植的农产品就不愁销路了,同时还可以带动周边的人群发家致富,祝你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