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枪扫射坦克有什么用?打不穿等于浪费子弹?

宜宜宜兴


机枪打坦克的行为需要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战术行为来看,它并不见得就是浪费子弹,但可以肯定的是,机枪并不是个有效的反坦克武器。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这时候坦克才刚刚被发明,装甲相当薄弱,比如当时大名鼎鼎的雷诺FT-17坦克,装甲最薄的地方才6mm,最厚也不过22mm,理论上使用马克沁机枪可以在100米左右的距离击穿其装甲,即便无法击穿,也能对坦克成员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干扰其观瞄和作战。

再加上堑壕战有其固有的特性,两边都是密集的堡垒工事和壕沟阵地,机枪、火炮布置的相当多,坦克的作战理论也不成熟,机动能力更是差到发指。在这种情况下,坦克的定义是“移动碉堡”,身后往往伴随着大量的步兵,这时候就算坦克不能被机枪射穿,它们也会成为最容易被攻击的目标,至少不能让跟随的步兵轻易从车后展开阵势。

不过总的来说,一战的步兵除非逼急了,否则不会那么轻易的拿机枪打坦克,他们更善于用堑壕的交叉布置火力收割步兵,用炮弹和反坦克壕消灭掉坦克。就算平时互相压制,马克沁这类机枪也多半喜欢躲在深壕中通过大射角抛洒弹药。

至于麦德森机枪、刘易斯机枪之类的就干脆绝了打坦克的心吧,根本不适合。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各大口径机枪已经开始露脸,再配上硬芯弹药,对装甲的穿透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所以某些相对较薄的坦克如果离机枪太近,还真不一定扛得住射击。

美军的M2机枪就是个能反坦克的机枪,它在一战结束后才正式宣告开发完毕,其中参考了德军毛瑟反坦克枪和弹药系统,它们在一开始就包含看反装甲武器的意思。美军在之后的年代不断完善这种武器,37年改进发射初速到2700英尺每秒,40年又将之提升到2810英尺每秒。

尽管二战时还没有后来北约的穿甲弹技术,但1940年的M2已经能在200米穿透15mm、在100米内击破22mm的合金钢板了。此外苏联的捷格加廖夫-斯帕金大口径机枪也是个不错的东西。

用这类大口径机枪打虎式、虎王这类坦克当然是天方夜谭,但用来抽日本的89、94、95式轻战车这类东西是毫无问题的。太平洋战争中,美军就经常性的拿M2机枪射击日军的坦克,也取得了不少的战果。传闻瓜岛战役中,M2重机枪甚至打退了日军的一次坦克突击。

日本的轻型坦克挨不住,德军的就不行了,德军的2号坦克前装甲有30mm,肯定无法击穿,不过侧面16mm的装甲离近点倒也没问题。话句话说,要打也能打,但是很危险,需要严密的战术布置。

像美军的M3“斯图亚特”这类轻坦应该就是当时机枪的上限了,前38mm,侧25mm的装甲怎么也得拿战后的弹药或者机关炮来轰。

徐州会战中日本还出了个“战车军神”西住小次郎,他驾驶的89式战车在1938年的淞沪抗战中被中国军队的机枪连续射击达1300余发,但是那些7.92mm的马克沁弹药都没能穿透薄薄的16mm前装甲。

(顺带说一句,西住后来在下车过河探路时被冷枪击毙了)

总而言之,如果抱着伤害坦克的目的,拿机枪扫射完全是不智之举,轻机枪根本不要想着能打穿坦克,马克沁这类重机枪也只能挠痒痒。而大口径机枪只能对轻型的坦克装甲车辆起到一定作用,虽然越近效果越好,但终究不能对哪怕稍微厚一点的坦克起到实质的伤害。

而且机枪与反坦克炮弹有本质的区别,1战时通过K型子弹射击坦克的德军就已经发现,光凭穿透并不好对付坦克,许多时候子弹哪怕能穿透坦克,也不能对内部造成什么伤害,必须依靠能在内部爆炸的反坦克炮弹才能有效的打击坦克,否则还不如扛门反坦克枪,老老实实的伏击坦克的发动机部位。

说到反坦克枪,二战后苏联还真靠反坦克枪的弹药和技术,设计出了弗拉季米诺夫KPVT 14.5mm高射机枪出来,如果采用其碳化钨穿甲弹的话,500米击穿32mm的RHA均质钢装甲,拿来打二战的轻型坦克毫无问题,但放到今天,连个防雷装甲车的菊花都打不穿。

所以说,机枪打坦克相当难完成的任务,哪怕是最好的机枪,也就顶多对付下某些特殊时期的轻型、超轻型坦克,二战时期的中型、重型坦克已经不可能被机枪弹药贯穿。

个中道理谁都明白,机枪要是能反坦克,那还要反坦克炮做什么?


王司徒军武百科


用机枪打坦克大部分情况下都只是在电影里面存在,真正的战场上几乎没有人去做!机枪根本打不穿坦克装甲,这显然是在浪费弹药!



另外,机枪与坦克对打会暴露自己的,作为营连分队的火力核心不用到正确的地方,最后的结果就是人连同机枪一起“坐了土飞机”!

坦克进入到二战中期之后,其各方面的性能都已经很完善了,是攻防兼备的强大武器,主炮和各种口径的机枪构成了100~2000米的层次火力打击范围,100~400米是轻机枪的防御范围、400~800米是重机枪的火力距离、800~2000米使用主炮招呼,再加上几十毫米厚度的装甲(二战时期的坦克)这样强大的火力和防护力,步兵连队的轻重机枪打击能力根本对它没有任何效果!反而被它消灭掉的可能性很大,所以轻重机枪也不去触这霉头。



那有人说的:用机枪打坦克的观察器材是否可以?图片上是VT–4坦克上的观察/测量/瞄准光学设备,这些传感器的体积都很小,机枪手在几百米外靠肉眼根本瞄不准,而且坦克是在运动当中,观瞄装备被机枪子弹击中的可能性极低。
还有就是这些观瞄设备都有保护盖,可以防尘,同时也具备一定的防子弹、防弹片的功能,即便是被子弹打中了被毁的可能性也很小。



而坦克驾驶员的观察窗面积只有半张A4纸那么大,还采用了几十毫米厚的钢化光学玻璃,密度是很高的,即便是被一般机枪子弹直接命中,也只是出现一个小点点,并不影响到坦克驾驶员的安全,当然14.5毫米重机枪机枪子弹可以打穿,可问题是命中率也极低,而且就在它扫射的时候也许会被坦克的主炮消灭掉了!所以,使用机枪去打坦克实在是没有意义。
《狂怒》里面消灭“虎式坦克”的这个桥段,是否真实存在不得而知,但从影片角度来说:机枪开火的目的是要消灭掉主炮观察手,为何要这样做呢?二战期间的坦克安装的各种光学器材很少,而且性能也很差,要想进行精确打击,有时候确实需要车长探出炮塔使用肉眼和普通望远镜进行观察和校射,但这个工作危险性太高了,搞不好真的有可能被敌人的狙击手和机枪手干掉了!

另外,坦克搭载步兵进行较长途行军各国军队都通行的做法,并不是传说中的只有苏军这样干,图片上搭乘“谢馒头”的这些美国兵如果被一挺隐藏的MG–42发现,肯定会血流成河!

现代战争中也不乏坦克搭载步兵前进的场面,攻入巴格达的这些美国兵胆子真大!

战争就是这样,不可能、没必要,都有可能会变成非常可能和很有必要,这个时候不拿机枪伺候还等什么时候?所以,机枪在某些时候打坦克也不稀奇。


皇家橡树1972


机枪向坦克射击,主要是为了破坏敌方的紧密步坦协同,消灭掉视角和坦克相同的协防步兵。这样敌人坦克在视野受限的情况下,更容易被步兵或反坦克炮消灭。



步兵反坦克时,最大的威胁是被敌方步坦协同的步兵发现。因为步兵与坦克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火力与防护力的差距,一旦正面对抗必死无疑,所以只能采用偷袭的方式打击坦克。然而敌方与坦克协同的步兵视野广阔,随时会发现反坦克步兵,甚至是隐藏的反坦克车。



当坦克被孤立之后,敌人必然陷入两难的选择,是继续前进,为步兵压制机枪火力,还是停止进攻,重新建立步坦协同。无论哪一种,都有可能使战局发生转机。



另外,说一下二战影视作品里机枪打坦克。

在二战期间,机枪打坦克一般发生在己方有反坦克火力,但是射解或视角受限,不能直接攻击对方坦克的情况下。

机枪射击的作用是用曳光弹为反坦克炮、己方坦克提供指引,使坦克在没有“干净的视野”时,可以根据曳光弹的弹道进行盲射。这样的盲射对于保护坦克或反坦克炮是有巨大作用的,但是能形成这样协作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在当时来说,只有美军老兵有这样的能力。

现在已经基本上不需要这样了,坦克和步兵可以通过无线通讯充分沟通,机枪手已经安全得多了。

最后,枪机射击坦克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吸引敌军坦克,让其为了压制机枪火力,暴露在我军的反坦克火力之中。


真音速大猫猫


这个其实也是分情况的,机枪打坦克呢,有时候不见得一定是不行的。早期M2重机枪的出现,就有一部分目的是反装甲,.30-60子弹无效,换成.50的,毕竟那会儿坦克皮薄,但是坦克真正大规模应用的时候,装甲厚度到30mm以上了,机枪基本没啥作用了。

以往,坦克突击的时候,并不仅仅是独自一辆坦克光秃秃的就那么往前冲,后面伴随一群步兵,这个叫步坦协同作战,步兵的意义在于给坦克补充火力补充视野,替坦克清除反坦克火力。而同样,坦克的存在,可以为步兵提供掩体,毕竟步兵自己直愣愣的过去,人家机枪也不是吃素的。

正是有这种步坦协同作战,所以会造成机枪打坦克的错觉,是错觉。机枪无法对付坦克的正面装甲,他要是能对付得了,德军干嘛还要用铁拳和坦克杀手呢?这个机枪射击的目标,并不是坦克,而是坦克周围的步兵,这些步兵同样是巨大威胁。当然,这个距离是比较远,等坦克冲到几十米的距离,咱就赶紧跑吧。

一般来说,这个机枪对于重装甲几乎毫无效果,就连德国的37mm反坦克炮都奈何不了T34,就别提机枪了。这机枪就是打步兵的,即便是现在也是如此。苏德战场上经常出现的就是,士兵坐着坦克,悠哉悠哉的奔赴前线,到了地方,从上面跳下来,抱着波波沙到处打。

军武文斋


机枪,本身是用来打步兵的,能连续不间断地射弹,只要子弹供应得上,枪管足够牢靠,发热了烧红了,照样能喷射弹丸,可以说机枪是步兵的收割机和绞肉机。

一战的索姆河战役,德军将马克沁机枪部署在环形工事的两侧,形成了交叉火力,覆盖了英军通过区域,在成熟的机枪战术面前,仅一天时间内,就打死了密集冲锋的英军将近6万人,创造了人类军史上机枪杀人最多的纪录。

网络上关于机枪打坦克的推文很多,至于机枪为什么要打坦克,似乎都集中在机枪打坦克潜望镜,打瞄准镜,甚至打坦克炮炮管等等,这些所谓的坦克最薄弱的环节,其实,这些貌似正确的观点,都是经不起推敲的扯淡。

如同AK-47步枪国内仿制版被命名为56式冲锋枪,实际上就是当时的军工和军方知识欠缺,搞不清冲锋枪和自动步枪的区别所致,直到81式自动步枪装备部队时,才将56式冲锋枪重新命名为56式自动步枪;但许多自媒体非得自以为是地罗列各式各样牵强附会的理由,来证明为什么AK-47步枪的国内仿制枪会被命名为56式冲锋枪,为机枪打坦克罗列理由实际上是一个道理,都是毫无意义的扯淡。

至于战场上,明明知道机枪打坦克等于没有用,还要不停地向坦克发射子弹,包括步枪手也会向坦克发射步枪弹,还有向坦克投掷手榴弹等行为,说穿了就是就对来势凶凶的坦克感到害怕了,但身边又没有更好的反坦克武器,情急之下,就会忍不住向坦克开火。

影视剧中,这方面的表现还是真实的,防御防的官兵,不可能面对来势凶猛的坦克,一枪不发,停止射击,就等坦克冲过来,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如同人死前要垂死挣扎一般。

人的求生欲望是很强烈的,因此,明知道机枪包括步枪、冲锋枪打坦克,是没有什么卵用的,但不可能停止对坦克发射子弹,即便浪费子弹也得打。

道理就这么简单,什么机枪扫射坦克潜望镜什么的,甚至机枪扫射坦克炮管的奇葩说法等,都是扯淡,坦克是活动目标,高速冲击过来时,潜望镜、坦克炮管什么的有那么好打吗,真以为机枪手都是神枪手啊!


国平军史


兔哥回答;首先我们必须澄清一个问题,就是用机枪打坦克是出现在什么场景下,是真实的战场还是电影上的战场。机枪打坦克的论点很多,什么打潜望镜,打瞄准镜,甚至打坦克跑炮口等等。这个问题的问题就在于坦克的这些部位都是薄弱环节,但也必须要认识到这种薄弱是相对的。战场上坦克的这些部位被被子弹击中的是自有的,但可以说没有故意这么做的,士兵都不是傻子,战场上也不会这样去冒险,之所以这么说是基于实战环境的角度来考虑。


首先,坦克的这些观瞄器材的位置,驾驶员的潜望镜很低,车长用观察镜能够周视观察,炮长用瞄准镜是随炮塔旋转的,他的瞄准镜只能是和火炮一个方向。问题来了,坦克自有厚重的装甲,子弹是奈何不了的,那么即便是打这些观察镜有用没有,没有,伤不到人。能不能把这些瞄准镜,驾驶潜望镜打瞎,门都没有,为什么?首先坦克不是停在那让你打,而是运动着,并且一但运动坦克摆动会很厉害,打仗不会有好环境,好地面,怎么瞄准?如果是扫射,也就等于是乱打,能有几发能打到坦克的这些观瞄镜上很不确定。坦克在设计时都会考虑这个问题,随便用机枪乱打就能把坦克打成瞎子,这个坦克还能用吗?如果真的就这么好打,还研制导弹干什么,速射机枪就是了,好用又便宜,而且是能打人也能打坦克。


坦克各种观瞄镜都是防弹钢化玻璃制品,其中的车长,炮长瞄准镜都有一层防弹玻璃,能够抵御步枪,炮弹破片的杀伤,在10~20选远的距离上,用步枪射击潜望镜,整个镜面不会破碎,只能留下一个小白点,并不影响观察,特别是驾驶员和车长的潜望镜即便是中机枪又能怎么样?这还是考虑能够命中的情况下。而实战中,坦克向前行驶,用机枪打潜望镜能有多远?面对颠簸不定的坦克谁又能打的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距离100多米的距离坦克只需要三两分钱就到眼前了,你往哪里跑?再者,你开枪坦克上就有重机枪,也有轻机枪,打火力点也是坦克的任务,用机枪打坦克,这不是告诉坦克我在这里了吗?并且你总不能把驾驶员的潜望镜,炮长的瞄准镜,车长的观察镜一块都打瞎了吧,机枪能打坦克的距离坦克就不能开炮了?坦克的重机枪可比你的厉害。



所以,分析这个问题必须是建立在实战的情况下,凭想象是不严谨的,一个防守阵型,反坦克武器是基本配置,各干各的活,坦克也会有掩护的步兵,打仗不是演电影,战场上遇到坦克如果没有反坦克火力,只能放它进来,用集束手榴弹,炸药包,甚至燃烧瓶,当然这是以前的做法。但前提是必须要隐蔽,否则坦克上的机枪可是不留情,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给你用机枪打坦克观瞄器材的时间,况且打不准,瞎猫碰死耗子可能吗?打中了又怎么样。时间呢?只需要三两分钟就到眼前了,如果坦克有步兵伴随,50米距离都别想活着跑掉。战场上的子弹也不是随用随有,很真贵,并且机枪装弹需要时间,射速远高于人工装弹,一个副手如何应付。战场上也不会让你浪费子弹,当然打几枪把坦克引过来,在用其它手段消灭它,是可行的,坦克肯定会来,进攻作战中哪里有敌人就往哪里打这是作战原则。这个原本则也说明了用机枪打坦克的不科学,因为机枪火力点正是坦克要找的目标,既然你自己暴露了,就只能是对不住了。


总之,战场上是没人去用命做这个实验的,就算把坦克打瞎了,换一个保护镜片就是了,人员又没事,也没什么用,等到用机枪打坦克的份上,也不用打了,跑就是了,跑都不一定跑得了,几分钟就追上了,还有心思浪费子弹,可能吗?所以,电影不是战场,没人这么做,也不会这么做,需要做的事很多,这种事少做点没亏吃。

以上是兔哥个人观点,观迎关注兔哥,观迎探讨指正!图片来源网络。


兔哥42928


这道题回答之前先感谢下@tdtank126曾经对我的指正


咱们就这样想,坦克这玩意在一战时候发明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压倒铁丝网、翻阅堑壕的同时,能抵挡重机枪的火力,并伺机一炮端了机枪阵地,给己方步兵创造机会。


你甚至可以把坦克理解为机枪克星,所以它的防护首要目的就是充分抵御机枪火力。

虽然它是强悍的,但同样是脆弱的。尤其在复杂地形或者近距离作战时,落单的坦克很容易被步兵使用大装药手雷击毁履带,然后被集中丢燃烧弹。到了二战,单兵反坦克武器普及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所以说坦克在近距离作战时,是需要步兵保护的。两者是一种依存关系,坦克是步兵的掩体,重火力点;步兵是坦克的眼睛,轻便灵活的火力补充。


然后我们再想,要摧毁敌军坦克有哪些办法?坦克对刚?反坦克炮?草履虫舔地?如果这些重武器都没有呢?

单兵筒子,反坦克手雷

然而二战时期这些东西不像现代能打个几百上千米,还带制导的。当时都得抵近,而且最好是从侧面摸过去。但摸过去的话...即便坦克观察口很小,观察不到。边上的步兵还是能直接弄死你的。

所以说,机枪抄坦克射击实际上并不是在打坦克,而是在射坦克边上的步兵。让其步坦协同脱节,没了步兵掩护的坦克要不停下。这样一来压制火力的效果起到了,也可以为其他炮兵之类的创造机会。

如果坦克不管被压制的步兵继续前进,那就等着挨铁拳吧。


疯狗的轻武


机枪扫射坦克有3种关键作用。

作用一、能够起到骚扰作用,影响坦克乘员的判断。现代的坦克作战,一般以同样的装甲目标或者坚固的防御工事火力点为第一级别的打击任务。而机枪扫射到坦克身上,发出的叮叮当当的声音,可以扰乱坦克驾驶员的注意力,从而拖延时间或者阻碍行军速度,为战局争取战机。

作用二、能够击毁坦克的外挂设备。众所周知,坦克身上装有很多光学传感设备,比如潜望镜等光学仪器,这些光学仪器大多由玻璃构成,防弹性能肯定不如坦克的装甲钢板。如果子弹命中这些传感器,无疑能够大幅度降低坦克的感知能力,从而削弱坦克的作战能力。同时,有的重机枪如12.7高射机枪的穿甲弹可以打穿某些坦克的侧面装甲,如果幸运点击穿油箱,搞不好还会让坦克起火爆炸,退一步打断敌方坦克的履带也是极好的。

作用三、可以破坏步坦协同。我们都知道,现代的坦克一般会用自己结实的正面迎敌开路,而尾随在坦克后面的步兵负责保护坦克脆弱的两侧,扫清坦克侧面的敌人,这个时候,两者是互相掩护的关系。如果用机枪扫射坦克, 我们都知道子弹会被坦克的装甲溅的到处乱飞,能够间接的阻断步兵,从而使步兵和坦克分离,没了坦克掩护的步兵,在空旷的环境下简直是极好的靶子,而坦克失去步兵对两翼的保护,也非常容易被对方的步兵攻击。

综上所述:1、能够起到骚扰作用 ;2、能够基金会坦克的脆弱外挂设备;3、可以破坏步坦协同,从而创造战机。


龙行军武


在二战时期绝大部分装甲车和一部分坦克的装甲是抵挡不住12.7MM机枪子弹的,甚至有些连全尺寸步枪弹也抵挡不住的。所以二战电影中用重机枪扫射装甲目标是可以的,有部分装甲目标不那么硬。现在的话有些装甲车的侧面也是挡不住12.7机枪弹的。


空荡—1979


可以攻击光电传感器,以及潜望镜,主动防御系统中的雷达,以及激光告警系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