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大將徐晃被顏良打敗後,為何非要請關羽出戰,難道無人可敵顏良了嗎?

姒莞萱


沒錯,曹營是真的無人可以應敵顏良了,否則也不必那遠麼遠去許都請關羽來參戰。

要了解當時的情況,必須分析一下顏良與曹操的白馬之戰是如何應戰的?



當時的曹操是親自率領五萬大軍駐在土山前,而顏良是帶領十萬大軍駐於平原之地,並且排成陣勢。曹操見了顏良如此,首先就感到害怕,《三國演義》上用了三個字描述曹操:操駭然。

駭然可以理解為驚訝和害怕的意思,曹操身為三軍主帥,什麼陣勢沒見過,為什麼會駭然?



首先是顏良的排兵佈陣。顏良是在平原地帶排成陣勢,迎戰曹軍的,可見顏良是懂排兵佈陣的,在平原地帶排兵佈陣,說明顏良尤其善於野戰,平原無處可躲藏,只有死戰不退,曹操看到顏良的陣勢就感到了驚訝和害怕。

其次,顏良之勇,曹操是有所耳聞的。曹操手下的孔融曾經說過:顏良、文丑勇冠三軍。仗還沒打,這名聲已經在外,曹操常年帶兵作戰,對於顏良想必有所耳聞,顏良身為河北四庭柱之首,也為曹操所忌憚,所以曹操感到驚訝和害怕。



接下來就是雙方的交戰了,曹操先讓呂布手下的猛將宋憲上場,結果不到三個回合,宋憲就被顏良給砍了,接著魏續上前迎戰,只不過一個回合就被顏良斬殺,要知道宋憲與魏續可是呂布手下的飛將,曾經與呂布一起以數十騎大破數萬黑山軍,有著了不起的戰績,結果呢,給顏良練練手罷了,不到三個回全,兩人都掛了,曹操看到了,還讚歎顏良是:真勇將也!



宋憲和魏續都死了以後,曹操又問誰可以迎戰顏良,於是徐晃出戰,徐晃出戰後,也不過只能和顏良交手二十個回合,就退下陣來,要知道徐晃當時可是曹操手下一等一的大將,徐晃曾經與許褚交戰五十個回合不分勝負,徐晃二十回合敗給顏良,那麼許褚也一樣會敗給顏良。

當時曹操手下的大將還不算太多,徐晃敗了,典韋當時已經死了,許褚和徐晃差不多,雖然號稱虎痴,但與徐晃也是平手,徐晃敗了,許褚哪敢戰,張遼也是稍遜徐晃,也不敢出戰,李典、樂進等人,看到徐晃敗了,也不敢戰,夏侯惇與夏侯淵也差不多和徐晃相當,其他的就沒有了,張郃、高覽還在袁紹那裡。



《三國演義》為了描述曹操手下將領的狀態,用了四個字形容,就是:諸將慄然。

諸將慄然的意思就是曹操手下的將領都感到害怕,先是曹操駭然,現在是諸將慄然,主帥和將領都感到害怕,這仗就沒法打了,要是真有人能出戰顏良,曹操何必不遠百里去請關羽出戰?何必讓遠水去救近火呢?



當然了,曹操請關羽出戰,除了自已手下沒有人能敵過顏良外,曹操也有自已的小九九,因為曹操知道劉備在袁紹那裡,如果能讓關羽殺了顏良,等於是劉備的結義兄弟殺了袁紹的大將,那麼袁紹如何對待劉備呢?以袁紹的性格肯定會殺了劉備。

曹操這麼做的目的當然是想把關羽留在自已陣營,為自已所重用,但對於曹操手下的將領來說,他們可一定接收了,因為關羽如果真的留下來的話,會搶了曹營將領的風頭,所以這也從側面說明了曹營將領已經沒有人敢迎戰顏良了,因為如果真的可以迎戰,何況將功勞讓給關羽呢?



結果關羽一出戰,果然不同凡響,只一個回合就斬了顏良。

關羽斬顏良的過程堪稱經典之戰,關羽提手上馬,策馬衝向顏良,他騎的可是當年呂布的赤兔馬,結果河北軍如同波浪被劈開一樣,自動讓出一條路,關羽直奔顏良麾蓋之下,顏良措手不及,被關羽快馬快馬一刀刺死於馬下。



那麼多士兵就這麼看著主帥被關羽一個人幹掉,實屬罕見,只能說關羽藝高膽大,馬快刀快,要知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曹操請關羽出戰,原因有二:

1.當時顏良20回合大敗徐晃,士氣正盛。相反曹軍這邊士氣自然變得低下,因此當務之急就是需要異常大勝來提升自己的軍隊的士氣,為什麼派關羽而不是張遼、許褚呢?難道曹軍陣營中除了關羽就沒有人敢戰顏良嗎?其實不然,如果派張遼、許褚出戰的時候,也有很大的勝算的,但在當時關羽是被迫勸降的,只有一有劉備的消息,關羽定會義無反顧的離開曹營去投奔劉備,曹操深知關羽的忠義,所以他不可能不知道這一點。所以讓關羽出戰,一來可以不讓真正忠心自己的將領去冒險;二來可以讓關羽帶來一場勝利使曹軍的士氣大振。要知道,顏良之勇,曹操是有所耳聞的。孔融曾經說過:顏良、文丑勇冠三軍,顏良身為河北四庭柱之首,曹操自然不會讓忠於自己的將領去冒險挑戰,如若戰死,對曹操集團將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2.當時曹操是知道劉備已經投奔了袁紹的,而袁紹也知道劉關張三兄弟。如果讓袁紹知道關羽斬殺了顏良,袁紹自然不會饒恕劉備,曹操的如意算盤打得不錯,讓關羽出戰,不但為自己解決了顏良文丑兩位袁紹的大將,還讓劉備背了黑鍋。這樣一來,關羽自然無路可去,只能投奔於曹操,此乃一舉兩得之計。只可惜,劉備反將一軍,寫信給關羽勸降,讓關羽馬上離開曹營,還有了過五關斬六將的後事,這是後話了。


如彼遊川魚11


單從顏良速敗徐晃這一戰績來看,當時曹營中,恐怕真的是無人能敵顏良,並且,就連被推舉出來的關羽,恐怕也不是顏良的對手。

許多人只看到了顏良被關羽速殺,卻沒考慮到戰場中存在的各種客觀因素。先聊聊顏良的武力,顏良與文丑都是袁紹手下的頂級大將,以袁紹的影響力能委以重任的武將定不是等閒之輩。而顏良在對抗曹軍時首戰就能三回合斬宋憲,一回合秒魏續,直接告訴了已經在天上的呂布:——我不是針對誰,我是說你的八健將都是樂色!

在兩位降將被殺後,徐晃拍馬提斧出戰,但僅僅二十回合就被打退,眾將見徐晃迅速敗陣,用了“慄然”一詞來形容諸將的狀態,這個“慄然”已不僅僅單純的驚訝,更重要的是有恐懼的意思在裡面。當然,這也能間接說明曹營諸將對徐晃的武力還是很認可的,徐公明都拿不下的對手,換做我們恐怕也很難。

而此時的徐晃有著能許褚硬剛五十回合的實力,這樣一來曹營中還真的沒有一個能拿得出手的武將去對付顏良了。

那麼關羽真的有拿下徐晃的實力麼?

推薦關羽出戰的是程昱,程昱這個人在小說中是比較腹黑的,有點像水滸中梁山吳用的意思,而程昱讓關羽出馬,並不是真的讓關羽立功斬將,而是他覺得關羽沒有打贏顏良的本事,如果關羽被斬了,那麼真算得上是皆大歡喜的結局,如果關羽打不贏顏良,那曹操也沒必要繼續“舔”他了。要知道曹操不是簡單的喜歡關羽,而是愛上了關羽,曹操對關羽的有待自然引起了不少將士們的方案,程昱這條計謀,看似是為曹操解憂,其實更是為了安撫曹營眾將的情緒。

接下來的劇情就多少有點狗血了,程昱沒想到關羽會成功,顏良也沒想到自己會死。在顏良出戰前,尚在曹營中的劉備叮囑顏良幫他留意一下他失散好幾個月的兄弟,顏良也覺得自己運氣不錯,還真看見了一個紅臉長鬚的大漢,我們看顏良被斬的全過程,就能發現關公斬顏良,是絕對意義的勝之不武:

公奮然上馬,倒提青龍刀,跑下土山,將盔取下放於鞍前,鳳目圓睜,蠶眉直豎,來到陣前。河北軍見了,如波開浪裂,分作兩邊,放開一條大路,公飛奔前來。顏良正在麾蓋下,見關公到來,恰欲問之,馬已至近。雲長手起,一刀斬顏良於馬下。

可以看到,當關公提刀跨馬來到陣前時,浩大的袁軍主動讓道為關羽開路,等到關羽到跟前時顏良也還覺得關羽是來投奔的,所以悲劇就這麼發生了。

可能關羽當時也沒覺得殺個顏良能這麼容易,但不殺又打不了曹軍的臉,所以就順勢拿下了顏良的人頭…

所以顏良死的還是很冤的,並且恐怕關羽非正常手段殺顏良也並非當時在場的人知道。當關羽死後,魂魄久久不能安息,當他與關平、周倉、赤兔的靈魂一起飄到玉泉山時,還在苦苦訴說著自己的枉死。這時候關羽的山西老鄉普淨出現,見關公怨念太深,就說了這麼一段話:

向日白馬隘口,顏良並不待與公相鬥,忽然刺之,此人於九泉之下,安得而不恨乎?今日呂蒙以詭計害公,安足較也?公何必疑惑於是?

也就是說,顏良的魂魄或許也曾訴說過自己的冤屈,而關羽聽完普淨的話也釋然了,說明他自己也知道當時顏良根本就沒有應戰的意思。

所以,當時曹營無人能敵顏良是事實,關羽勝之不武也是事實。當然,雖然曹營將領單挑打不過顏良,但是放放亂箭我覺得還是可以的…


同理,文丑之死其實也有爭議。


邏輯文史游


其實這個問法有誤,徐晃並沒有被顏良打敗。正史上的記載是,顏良被徐晃打敗。《三國志·徐晃傳》相關記載如下:

“從破劉備,又從破顏良,拔白馬,進至延津,破文丑,拜偏將軍。”

這句話的意思再明白不過了,徐晃大敗劉備和顏良,攻下了白馬,進軍延津,並大破文丑。因作戰有功,被曹操封為偏將軍。

事實上,《三國演義》為了塑造關羽這個人物形象,虛構了很多情節。比如,“溫酒斬華雄”,是子虛烏有的。華雄是為孫堅所殺,並非是關羽所殺。再比如,關羽斬顏良、誅文丑,只說對了一般,顏良確實為關羽所殺,但是文丑就不一定是了。

在這篇文章中,我就估且認為問題沒錯,從演義的角度,來給大家回答這個問題。

是呀,徐晃為顏良所敗,為何非要請關羽作戰呢,難道曹操手下真的沒人可敵顏良嗎?

我個人認為,之所以請關羽出戰,主要有以下二個原因。

第一,曹操手下還真沒能打得贏顏良。

顏良,是東漢末年袁紹手下大將,他驍勇善戰,勇冠三軍,有萬夫不當之勇。當時曹操要跟袁紹決戰時,孔融還曾勸曹操小心顏良。荀彧也說過顏良很厲害之類的話。

可以說,當時顏良的武藝,是舉世公認的,是難得一見的大將。

而反觀曹操陣營,徐晃剛剛敗下陣來。曹仁、張遼、于禁、張郃、許褚等人,跟徐晃的功夫不相上下。他們見徐晃都難敵顏良,自然不敢輕舉妄動。演義相關描述如下:

“徐晃應聲而出,與顏良戰二十合,敗歸本陣。諸將慄然。”

就算有人願意請戰,我想曹操也是不會同意的,他絕不會坐看自己的愛將被斬。

而關羽據不同了,他“溫酒斬華雄”,已經名震天下,是“萬人敵”,讓天下名將膽戰驚心。由關羽出戰顏良,絕對是最合適的人選。因為曹操放心,關羽也無懼。

事實上,關羽的確不辱使命,他擔任前鋒,看到顏良後,朝他砍去,一刀將他斬落馬下,解救了“白馬之圍”。演義相關描述如下:

“關公徑奔顏良。顏良正在麾蓋下,見關公衝來,方欲問時,關公赤兔馬快,早已跑到面前;顏良措手不及,被雲長手起一刀,刺於馬下。”

後來,關羽又在延津之戰中,斬殺袁紹另一位大將文丑。由此可見,關羽之勇了。

第二,曹操想致劉備於死地,然後得到關羽。

曹操一開始是不想讓關羽迎戰的,因為他害怕關羽立下功後,會去找劉備。而曹操是非常喜歡關羽的,他生擒了關羽,非但沒有殺他,反而使命討好他。又是給他金銀珠寶,又是送他美女,還將赤兔馬送給了他。

然而,關羽還是想念著他那位哥哥。還跟曹操說,只要知道他哥哥的下落,無論天下海角,他都要隨他而去。

但是此刻,徐晃敗下陣來,曹軍士氣低落,可謂是形勢萬分危急。

張遼就給曹操出了個注意,讓關羽前去迎戰,關羽必定能斬殺顏良。袁紹見他心愛的大將顏良為關羽所殺,會懷疑劉備,弄不好還會將他給殺了。

這樣一來,曹操就能得到關羽了。

事實上,也真如張遼所料,袁紹還真差點殺死了劉備。

演義相關描述如下:

紹大怒,指玄德曰:“汝弟斬吾愛將,汝必通謀,留爾何用!”

當然了,劉備是個聰明人,他在危難之間,不慌不忙地向袁紹解釋道:那個長鬚的人,不一定就是關羽。袁紹聽後,慚愧不已,說自己差點殺錯了人。


元哥說三國


顏良是東漢大軍閥袁紹賬下的大將,著名的“河北四庭柱”之首,顏良的巔峰之戰就是白馬之戰,大顯神威,連徐晃這樣的猛將也被二十合迅速擊敗,當然顏良巔峰過後就是地獄,被關羽一合秒殺,那麼當時曹操大將很多,武藝比徐晃高的也有,為何要請關羽出戰呢?我認為原因有三:

原因一:顏良確實神勇

顏良雖然在二十四名將中排名很靠後,但是說的很明白就是“雖勇無奈命太悲”。

汜水關大戰,董卓先鋒華雄不可一世,當時顏良、文丑遠在冀州,使盟主袁紹頗為華雄的猖狂而嘆息曰:吾大將顏良文丑一人在此立斬華雄。

袁紹攻滅公孫瓚的諸多戰役中,表現最優異的就是顏良、文丑,一馬當先殺兵將無算。

顏良的巔峰就是白馬之戰,袁紹南征曹操,遣大將顏良作先鋒,進攻白馬。

曹操先提五萬軍親臨白馬,靠土山扎住。遙望山前平川曠野之地,顏良前部精兵十萬,排成陣勢。操駭然,回顧呂布舊將宋 憲曰:“吾聞汝乃呂布部下猛將,今可與顏良一戰。”宋憲領諾,綽槍上馬,直出陣前。顏 良橫刀立馬於門旗下;見宋憲馬至,良大喝一聲,縱馬來迎。戰不三合,手起刀落,斬宋憲 於陣前。曹操大驚曰:“真勇將也!”魏續曰:“殺我同伴,願去報仇!”操許之。續上馬 持矛,徑出陣前,大罵顏良。良更不打話,交馬一合,照頭一刀,劈魏續於馬下。操曰:“今誰敢當之?”徐晃應聲而出,與顏良戰二十合,敗歸本陣。諸將慄然。曹操收軍,良亦 引軍退去。

這一戰顏良確實威震曹軍,曹軍士氣盡失。

原因二:曹軍未有能對抗顏良之人

宋憲、魏續原是呂布賬下著名的“八健將”,投降曹操後急於立功,上前和顏良交戰,結果一個三合,一個乾脆一合,二人瞬間被顏良斬殺,這兩人說實話武藝可不低,屬於二流強將。

徐晃算是曹操陣營中武藝一流的,也被顏良二十合迅速擊敗。

宋憲、魏續被顏良迅速秒殺,徐晃二十合被擊敗,之後我們看曹軍諸將再無人敢應戰了。

當時曹操陣營武藝比徐晃高的沒有幾個,夏侯淵、夏侯惇武藝和徐晃相當,張遼武藝也就比徐晃略高,參考張遼之後和徐晃兩人大戰文丑的表現,張遼上去對戰顏良也是白給。

不算早已戰死的典韋,曹操手下也就唯一許褚可以與顏良一戰,但是許褚有個問題我們發現就是爆發了很差,雖然後來潼關大戰和馬超大戰二百三十合不分勝負,但是許諸此外沒有和一流高手決定取勝的記錄都是平,和高覽戰平,和張郃戰平,而且許褚還和徐晃大戰過幾十回合不分勝負,參考徐晃二十合速敗於顏良,許褚上去還真的未必能勝顏良。

所以算來算去,曹操收兵後把主意打到了關羽身上。

原因三:關羽出戰一石二鳥

對於關羽的武勇,曹操是心知肚明的,關羽溫酒斬華雄的時候曹操對關羽很是喜愛。

演義曰:操見連斬二將,心中憂悶。程昱曰:“某舉一人可敵顏良。”操問是誰。昱曰:“非關公不可。”操曰:“吾恐他立了功便去。”昱曰:“劉備若在,必投袁紹。今若使雲長破袁 紹之兵,紹必疑劉備而殺之矣。備既死,雲長又安往乎?”操大喜,遂差人去請關公。

可見對於關羽的武勇曹操是放心的,但是不願意讓關羽立功,結果程昱一番分析讓曹操大喜,關羽出戰一來可殺關羽,二來顏良袁紹愛將,顏良被殺,袁紹定會遷怒劉備就危險了。

關羽出戰果然無敵,關公奮然上馬,倒提青龍刀,跑下山來,鳳目圓睜,蠶眉直豎,直衝彼陣。河北軍如波開浪裂,關公徑奔顏良。顏良正在麾蓋下,見關公衝來,方欲問時,關公赤兔馬快,早已跑到面前;顏良措手不及,被雲長手起一刀,刺於馬下。


我家的貓叫皮蛋


這一點確實令人不解。

顏良擊敗徐晃之後,曹操陣營中尚有張遼,有典韋,有許褚,還有夏侯惇,為何曹操不讓他們出戰,偏要派新降不久的關羽出戰呢?

其實,曹操打著自己的如意算盤,他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他不是為了幫關羽揚名立萬,而是為了弄死劉備。這一點後面再說。


先來看整個事件經過。

顏良大軍來犯之後,曹操先是派了宋憲出馬。宋憲是呂布的舊將,呂布死了之後,他順勢投降了曹操,不過此人實力一般般,屬三流水平,根本不是超一流顏良的對手,這一點曹操心知肚明。

但曹操讓實力平平的宋憲送死,用意何在呢?

其實,曹操是讓宋憲去試探,試探一下顏良的真實水平,有句話叫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瞭解對方,就不能打敗對方。

當時顏良名滿天下,威震華夏,袁紹多次誇口道“如果我顏良在,如何如何”,但曹操並未見識過,於是就讓宋憲試探一下。

為了激發宋憲的自信,曹操還給他戴了一頂高帽子,誇讚道:“我早就聽說,你是呂布帳下第一大將,我看好你哦!”


宋憲是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傢伙,他聽了新主人的誇讚之後,心中大喜,自信滿滿地說道:“主公,你就瞧好吧,三合之內,我定斬顏良項上人頭!”

結果呢?三合過後,宋憲人頭落地。

接著,魏續出馬了,這個傢伙也是呂布舊將,不過這次不是曹操慫恿他出馬的,而是自告奮勇的,可能也想在新主人面前逞逞威風吧,結果他連哼都沒哼一聲,就被顏良一刀砍死了,還不如宋憲呢!

曹操連失兩員大將,心中大駭,這個顏良果然非同一般,袁紹所言非虛,顏良確實有萬夫不當之勇。

接著,曹操派了徐晃出馬,徐晃打了二十合之後,氣力不足,不敢再打了,就退了回來,曹操鳴金收兵。


到了大帳之後,曹操唉聲嘆氣,不知該如何是好,恰在這時,程昱進來了,曹操忙問他的意見。程昱捋了捋小鬍子,正色道:“殺顏良,非關羽不可!”

曹操想了又想,面露憂色道:“現在,劉備在袁紹那,萬一關羽趁機逃走了,如何是好?”

程昱微微一笑,說道:“主公儘管放心,劉備在袁紹那兒,關羽並不知情,倘若關羽殺了顏良,袁紹遷怒於劉備,必然殺了他,如此可為主公解決一個心腹大患啊!”

曹操一想,對啊,我早就想殺劉備了,只是劉備這傢伙,鯰魚似的滑溜,怎麼抓也抓不住,這次確實是大好時機,他心頭大喜,趕忙命人請關羽出戰。


可惜,曹操如意算盤打錯了,關羽確實殺了顏良,也揚名立萬了,但袁紹並沒有殺劉備,因為狡猾的劉備說了這麼一句話:

“關羽既然殺得了顏良,說明關羽實力勝過顏良十倍,下次我親自上前,讓關羽主動來投靠,以關羽換顏良,主公不就賺了嗎?”

劉備一句話,忽悠住了袁紹。


一半秋色


曹操攻心伐謀,關羽順水推舟。

曹營裡能打的過顏良的,不說多吧,但一定有那麼幾號人物,張遼.夏侯.曹洪這班將領拉出來哪一個也能和顏良打個天昏地暗。

為什麼讓關羽去,那就要說關羽是怎麼到曹營的,關羽在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之後嶄露頭角,可以說關羽是文武全才,在當時像關羽這麼全面的將軍可不多。

曹操愛才,討伐董卓之後就找過關羽,邀請關羽入夥,曹操惦記關羽可不是一天兩天了,後來關二爺名聲越來越大,更是出了名的義薄雲天,在民間名聲甚好,曹操就更加渴望得到關羽,為了名聲,也為了得到關羽這個將才。

後來下邳之戰關羽敗北被曹操擒獲,關羽到了曹營一住就是小半年啊,期間曹操百般利誘勸說關羽入夥,但效果甚微。

曹操讓關羽出戰顏良更多的是觀察關二爺這個人到底有沒有可能為己所用,要知道關二爺在曹營好吃好喝的住了有些日子了,問他入不入夥,二爺也是不言不語,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用一用,好用那就是有戲,要是用不了那也不用費什麼心思了。

所以曹操更多的是想試探關二爺的底兒,換句話說,我曹操要乾了顏良我就問你關老二去不去,不去我也不費這個心思了,我就準備處理你關老二了,要是去的話咱們什麼都好說。

後來大家都知道了,關二爺也不傻,曹操什麼心思關二爺明白的很,所以去了。

幹了顏良不說,連文丑都讓二爺給做了,這給曹操高興的,以為二爺服了,可以入夥了,可是後來二爺卻跑了,,,,,。

曹操生性多謀,用人更是負天下人的主兒,關二爺這種當世數的著的人物,曹操能放過?

栽在曹操手裡,要麼給我賣命,講義氣不服的都被曹操送走了,陳宮,高順就是典型。

你曹操動腦子,我關二爺也不傻,順著來就是了,找個機會在撩。


縹緲峰下一粒沙


方圓論壇在線

先給大家科普一下,歷史上袁曹大戰時期關羽只斬殺了顏良一人而已,並沒有誅殺文丑。所謂的“斬顏良誅文丑”是小說的一個橋段罷了。前半段確有其事,後半段純屬捏造。

而且關羽斬殺顏良是憑真本事辦到的。而不是仗著赤兔馬之力做到的。《三國志》記載“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從正史中描述根本沒有赤兔馬什麼事。而且關羽也並不是偷襲。因為史料中也有記載是“紹諸將莫能當者”也就是說關羽是大搖大擺的衝進了顏良陣中斬殺了顏良然後又衝了出來。

這樣就不難解釋為什麼曹操會派剛剛臣服的關羽去斬顏良了。而且曹操這一手可謂是一舉多得。

首先曹操相信關羽的武力,所以認為關羽能敵的過顏良。甚至可以斬殺顏良。其次,關羽投靠曹操之後寸功未立,而且以一個降將的身份,曹操又是加官晉爵又是美女豪宅的賞賜。曹操麾下的將領肯定有人心中不服。曹操之所以派關羽出戰也是要關羽立功。這樣的話就沒有人會說閒話或者心中不舒服了。

再有劉備兵敗之後下落不明。而關羽投降之前也有約法三章。那就是如果發現劉備的蹤跡,關羽就會去追隨劉備。曹操肯定不會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所以曹操只要認真一合計如果劉備還活著的話他就只能投靠袁紹。整個北方除了袁紹沒人敢和曹操作對。而且袁紹不僅立劉備最近,還有過聯手的約定。所以曹操判斷劉備如果沒死一定會娶投奔袁紹。所以曹操才會讓關羽和顏良對戰。如果關羽把顏良給殺了,那麼袁紹肯定會遷怒於劉備,甚至於殺了劉備。這樣的話關羽就死死的握在他手裡了 即使關羽沒能殺顏良。那麼也會在袁紹和劉備之中埋下不信任的隱患。以袁紹多疑的性格。肯定會針對劉備。這樣的話曹操的目的就達到了。



最後一點原因。徐晃在曹營之中的戰鬥力應該是屬於一流水準了。即使曹營之中的虎侯許褚戰鬥力和徐晃也差不了多少。既然徐晃出戰無果,那其他人也就不需要在出戰了。派其他人出去也是送人頭。而且古代鬥將最忌諱的就是群毆。所以曹操派關羽出戰貌似是他唯一的選擇了。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支持一下。歡迎大家留言探討


方圓論壇


曹操大將徐晃被顏良打敗後,曹操大驚,顏良真勇將也,連斬兩員大將,手下大將無人可敵顏良,關鍵時候,謀士程昱獻計,請關羽出戰顏良,曹操不同意,劉備在袁紹陣營,萬一關羽斬了顏良,跟著劉備走怎算?程旻說服了曹操,就請關羽來斬殺顏良。





五金員工陳可為


應:關羽斬顏良是一個既複雜而又簡單的問題。

只要略加分析也就一目瞭然,曹操有能力擒呂布,把關羽打得全軍覆沒,當時要斬關羽如寫個一字這麼簡單,從表面現象看是曹操惜才,既封官,贈赤兔馬,賞金銀,曹操是下棋高手,早埋下伏筆,這個顏良非讓關羽出手,無論勝負,為什麼呢?因為劉備投靠袁紹之處,用關羽來製造矛盾,讓袁紹來處理劉備,此計妙不可言,一箭三雕,此時正是官渡之戰的疆弛階段,若劉備幫袁紹是後患無窮,那來的勝算,關羽出場無論結果怎麼樣,曹操的目的己經達到,欺騙一下志大才疏的袁紹應該是輕鬆搞定。

顏良見了關羽高興之極,笑曹操用錯人了,心裡直喊關將軍快過來,你大哥兄弟們都在我們主公之處,快隨我回去兄弟團聚吧,顏良暗喜連兵器都沒動一下,關羽是來了,直奔過來刺顏良於馬下,割了腦袋,顏良至死都不明白怎麼會事,晚了,腦袋沒了,不過不是什麼青龍偃月刀斬的,那時還沒有這個高級武器。

曹操笑了目的達到了,既除了勁敵,不用說袁紹肯定把賬記在劉備頭上,劉備是誰逃路是他的強項,這就是曹操要的效果,官渡之戰曹操贏了。

還需解釋為什叫關羽出戰嗎?關羽就是曹操俘虜過來的,到了文丑出陣時,張遼,徐晃爭著出戰,一舉斬殺文丑,文丑的武藝可與顏良差不多的,這下應該很清楚為什麼讓關羽出擊顏良的原因了吧!閒聊,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